教案

课堂实录简评教案一等奖

2023-07-31 10:22:11

  课堂实录简评教案一等奖

课堂实录简评教案一等奖

1、课堂实录简评教案一等奖

  第一课时

  师:今天学一篇课文,看老师写~板书课题:水上飞机

  生:齐读

  师:谁能把这种飞机和其他飞机有什么不同说一说,也就是把它的特点读出来?

  生:指名读

  师:怎么读把这种飞机和其他飞机不同的地方读出来?

  生:指名读(两位),齐读

  师:读书有意思吗?注意力集中。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读了两遍

  师:都读了。问一下,在你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时,你是怎么想的?

  生:水上怎么可能有飞机呢?

  生:哎,飞机为什么到水上去呢?

  师:会说哎!读了题目后,答案找到了吗?会读生字的举手,都认识的举手,既然都认识,我检查一下,先写一个,看好~板书:茫

  生:指名读,齐读。

  师:写两个,注意看,板书:货、资

  生:指名读,

  师:大声读,读的再自信点!

  生:齐读,指名读

  师:笑眯眯的读,还可以组什么词?

  生:小组组词读资料资源

  师:书上怎么说?

  生:物资

  师:一会儿工夫认了三个字,这个字最难认,板书:汲拿不准的看书,拿准的把手举起来。

  生:齐读:汲

  师:谁和你过不去,你就叫谁起来读。

  生指名:乔丹

  师握手

  生指名读,齐读。

  师:板书:水

  生:汲水

  师:什么叫汲水?把井里的水打上来,这里指把海里的水吸上来。

  师指读,生齐读生字。

  师:读课文有个要求,眼到、心到、口到,通过朗读把你心里的想法读出来。读书要慢一点。

  生自由读。

  师:谁愿站起来读第一自然段?敢读吗?那为什么不举手呢?

  生:敢!指名读。

  师:纠正:小海鸥,再来,白色船体的两边

  生重读

  师:一起读,生齐纠正读。

  生继续读,重新读

  师:第二遍比第一遍好,再读第三遍。一遍比一遍好!齐读

  生接着往下读。

  师:读书要眼到、心到、口到,读书要想,想它的意思,看谁能把第一段的意思读出来?

  生自读。

  师:请你来读,一看你的表情就知道你读的好。

  生:指名读

  师:听,他这一读老师就好象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一起读,看谁能让于老师看到大海。

  生齐读

  师:完整词语板书:茫茫、大

  师:听他读奇怪

  生指名读

  师:奇怪在哪里,奇怪在大~~上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生齐读

  师:所以读书要眼到,心到,口到。谁能把想的意思读出来?

  生自读

  师:我发现你们的表情不错,声音好象不行

  生:指名读

  师:有意思,到前面来,摄影师给镜头

  生再读

  师:好不好,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掌声。声音不要高,要用气读。

  师范读。谢谢!掌声。

  生自读,看谁超过于老师。

  师:好,真带劲。不要急于举手,要静下心来思考,该读的读,该想的想。下来要想小海鸥什么心情?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做到眼到、心到、口到。

  生自读。

  师:谁站起来读,响一点。

  生:指名读

  师:读的非常正确,也比较流利,但是我刚才说了,要体会它的'心情。你看,对小海鸥在说呢:不要担心,不要着急。再读,看谁能把它的心情读出来。

  生:指名读

  师:板书:哎不知道你想没想,小海鸥和水上飞机近不近?距离怎样?

  生:很近

  师:上来,是这样吗?哎~~不是得吓死?但是老师发现你很有勇气。

  生摇头

  师:既然你们知道了,再读

  生齐读

  分角色读。

  师指导:你看他听不见,要读出他的特点~听清楚没有,一起读~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了,哪个词要让他注意?

  生指名读

  师:听见没有,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板书:降落

  师:谁愿意和老师来读?声音多好啊!

  师生分角色读。

  师:听清楚没有?自己读

  生自读

  师:我想问小朋友,想了没有?读书要用心想。水上飞机接着说,谁来读?

  生指名读

  师指导:输送再读

  生继续读

  师:谁来读这段话?这段话是说飞机用处的

  生:指名读

  师:掉了一个字,真可惜,再读

  生齐读

  师:站起来,我发现他表情非常自豪。站起来和做的读不样,有些紧张。

  生:指名读,再指名读

  师:不错,多自豪呀!读了这段话,你知道飞机的名字吗?能够扑灭水上大火的是什么机?能够是什么机?谁来读他的话,想想他是什么心情

  生自读

  师:再读一遍,我看谁读的好。

  生自读

  师引读,两生跟读

  师:表情好,但是要来不及了,要紧张,急一点。

  指名读

  师:谁还读的比他还急?

  指名读(三位)

  师:掌声鼓励,到目前为止,他读的最好,谁还读?

  指名读。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师:读对话的时候,要想想说话人的心情。说完以后,水上飞机就离开了,渐渐远去。

  小朋友,想不想去那个?下课

  第二课时

  师:你知道水上飞机有哪些作用?我喜欢思考,一句话说完。第一句话怎么说?

  生:水上飞机作用很大

  师:改一个字

  生:水上飞机的作用很多。

  生:有的可以救援;有的可以帮助海上船只输送物资。

  师:他会说话,第一次说很大,第二次说很多,多比大准确,会说话。谁能念一念,听说你们对水上飞机了解,谁能告诉我,水上飞机的作用?

  生:有的能有的能还有的能

  师:你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都知道哪些水上飞机?他的兄弟很多~

  生:水上飞机的兄弟很多,有战斗机,有灭火机,还有

  师:收获很大,大家看第三题。出示词语:读一读,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救援输送物资渐渐的

  师:有两个词要我们造句:渐渐的谁能用它来造句呢?想好了再举手。

  师板画:小草

  师:春天来了,(彩色粉笔)找不到,在你们想象中是绿色的。春天来了,怎么样?

  用渐渐的指名说。

  生:春天到了,小草渐渐的长出来了。

  师:不一样的说

  生:秋天到了,小草渐渐的枯萎了。

  师:哇,季节变化这么厉害!春天的脚步渐渐的~

  生跟说

  师板画:地平线,山

  师:在你的想象中,这是什么?

  生:初升的太阳;落日

  师:哇塞!有没有别的东西吗?

  生:月亮

  师:既然这样,用上你的想象,用上渐渐的,说一句话。

  生:早上,太阳渐渐的升起来了

  生:晚上,月亮渐渐的从山坡上升了起来。

  师:这个小朋友叫小明,他一年级转来,学习成绩不好,现在三年级了,成绩好了。谁能用上渐渐的。想好再回答。

  生:小明自从转到我们育才小学来,成绩渐渐的

2、课堂实录简评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认知:让学生知道未来社会更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感:在集体生活中乐于与他人合作。

  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生活中许多事情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学会与人团结合作。

  教学准备:

  1、课件:《三个和尚》的Flash动画彩曲片断,美术片《三个和尚》救火场景及大火后合作场景的片断,中外名人合作事例的文字资料, “阿波罗登月”计划,“神五上天”,“非典”的相关图片资料。

  2。拉球实验的教具。

  3。有关团结合作的名人名言。

  4。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教学过程:

  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同学们喜欢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 请欣赏。(《三个和尚》Falsh动画)

  师:谁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

  生:三个和尚。

  生:三个和尚吃水的故事。

  师:《三个和尚》的故事对同学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可以抬水喝,三个和尚反而没有水喝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一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

  生:3个和尚都存有私心,所以没有水喝。

  生:一个和尚没有依赖只有自食其力挑水喝,两个和尚能够互相配合抬水喝,而三个和尚都互相推脱,谁也不愿出力,所以没有水喝。

  ……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请大家想象:照这样下去,发生了意外怎么办?

  [评:采用媒体手段,从学生熟悉的动画故事引入新课,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故事到底是怎样发展的,请继续欣赏。(出示失火的场景片断)

  师:看到这儿,我们都很难过,当大火来临时,由于没有水灭火,他们的寺庙顷刻间化为灰烬。现在三个和尚已无家可归,谁来帮他们出出主意,他们该如何面对新的生活?

  生:他们可以各奔前程。

  生:……

  生:他们可以重建寺庙。

  师:你们觉得哪位同学的方案最好呢?

  生:……

  [评: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师:请大家继续欣赏。(出示《三个和尚》火灾之后合作的场景)。

  师:同学们,看完刚才的故事你都有哪些想法?说说看!

  生:我懂得了在集体中不能只顾自己。

  生:我觉得在集体中要团结要合作。

  师:说得很好!在集体中,团结就是力量,生活中很多事情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探讨的第8课《团结合作》。(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团结合作”的意思?

  生:就是大家在一起要互帮互助。

  生:团结合作是在做事情时大家齐心协力,努力把事情做好。

  师:团结合作,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团队精神,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团结,需要合作才能完成,请大家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团结合作的事例,好吗?

  生:搞清洁卫生。

  生:蓝球比赛。

  ……

  [评:从身边的事谈起,挖掘能教育学生的素材。间接地指导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同学团结合作。]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事例,请看大屏幕(出示中外名人合作的事例)。

  师:同学们,在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的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国内外的每一项科技的重大突破都是团结合作的产物,请大家继续看大屏幕(出示“阿波罗登月”、“神五”)。

  师:“阿波罗登月”这项伟大的工程,从设计、生产、试验到成功地登上月球,它与42万科学家的通力合作是分不开的。这里面的每一个数据,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需要万分的精确,只有这样,飞船才得以顺利的发射、返航。

  师:再来看看咱们中国:大家都知道从神舟1号到神舟5号,每一次成功地发射,它不仅是我国科学家数年来不断探求、不断创新,呕心沥血的结晶。更是这无数航天人精诚团结、紧密合作的体现,才实现了中华儿女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想!

  [评:科学的结晶,需要团结合作,需要团队精神。]

  师:接下来,老师要让大家回顾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出示“非典”资料),那是2003年的春天,令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不寒而栗、终生难忘……当SARS病毒席卷神州大地的时候,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全体医务工作者万众一心,众志成诚,筑起了一道战胜了非典的新长城。这种民族的凝聚力,又为团结合作注入了新的.内涵。

  [评:凸现了人性化教育:关注社会,关爱生命。]

  师:同学们,这一个个激动人心的事例,无不证明了现代社会更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师: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简单地归纳一下。

  生:首先集体中每个成员目标要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生:还要互相配合、相互协作。

  ……

  师:只有善于团结合作的人,才能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有所作为。(板书)

  师:同学们喜欢游戏吗?

  生:喜欢。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拉球”小游戏,请听好游戏的规则。

  师:我们分两个组,每组选五个同学参加游戏,其余同学在下面当裁判,在听到老师的口令后看哪一组的5个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5个彩球从瓶子中拉出来就算获胜,好不好?

  生:好!(找同学做游戏)

  [评:用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渗透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获胜的小组表示祝贺。谁知道他们获胜的秘诀?

  生:是他们配合默契。

  生:是他们互相团结。共同合作完成的。

  师:对!说得好!掌声送给他。

  师: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一一叫大家来做游戏,我们下课后其余的同学再来做,好吗?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还要考考大家。(出示辨论的题目)

  生:李芳的说法不对。团结合作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不是每一件事都要团结,都要合作的。比如做家庭作业,考试时……

  生:刘云的说法不对。团结合作不是吃大锅饭而是各尽所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事情做好。

  ……

  [评:团结合作不是一句口号,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使学生明白如何与同学合作,与同学团结。若能再举一些与社会、与家庭团结合作的事例也许更好。既是常规训练,也能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师:说得好!老师也非常同意你们的说法。还记得课前老师布置的任务吗?请大家分小组交流你们所收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警句。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请看大屏幕,大家一起来读读(出示名言警句)。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都有哪些收获?

  生:我明白了现代社会中学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善于团结合作的人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我明白了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学会团结才最有力量。

  生:我明白了团队精神在一个集体中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个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团队精神,才能把我们所在的班级建设好。

  ……

  [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导之以行。]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合作的时代,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与这个时代是格格不入的,一个集体只有具备了团队精神,有了较强的凝聚力,才能把事情办好。老师希望我们中队全体队员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更加团结,亲密合作,把我们班上各项活动都搞好。大家有信心吗?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出示《众人划桨开大船》歌曲)

  师:会唱的同学一起唱起来,也请同学们边唱边体会歌曲中所蕴涵的道理。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学习。

  [评:这一歌曲选得非常好,特别是教师深情的演唱,让学生受到了音乐的熏陶、美的教育。]

  板书设计:

  8、团结合作

  |

  |———|———|———|

  | | | |

  目 互 各 互

  标 相 展 敬

  一 配 所 互

  致 合 长 谅

3、课堂实录简评教案一等奖

  师:

  同学们,我们初次见面,先自我介绍,我姓欧,这姓不多见,谁能巧妙地来记住呢?

  生:欧洲的欧。

  师:那可是七大洲之一啊,好办法。

  生:欧阳修的欧。

  师:巧借名人,不错!

  生:那是欧尚的欧。

  师:希望今天的课上,同学们也像进超市一样,各有所获。

  生:欧莱雅的欧。

  师(疑惑):?

  生:欧莱雅是一种知名化妆品。

  师(恍然大悟):一用化妆品,就想起欧老师。真是好办法。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大家知道姚明吗?他现在是国际大球星了,身价据说在一亿美元以上。在今年9月4日,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骨髓捐献志愿者,当时与记者有这样一段对话:

  记者问:姚明,你是真捐呢,还是作秀呢?

  姚

  明答:一旦需要,马上就捐。

  记者又问:如果正在举行一个重要的比赛呢?

  姚

  明反问: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

  听了这个故事以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生命高于一切

  生:比赛可以重来,而生命却只有一次。

  生:生命是金钱不能估量的。我觉得姚明很伟大!

  师:是啊,姚明的话语虽然朴素却感人。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也同样是关于拯救白血病人的感人故事。一起读题目。

  生读。

  师:课前你们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课文读了几遍?

  (学生有的读了三遍,四遍、五遍的也有。)

  师:现在先来交流一下。谁知道文中的海峡指的是什么海峡?

  生:台湾海峡。

  师:那么跨越海峡桥的两端是?

  生:这一头是杭州,那一头是台湾。

  师:两岸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谁能用一两句来简单说说?

  生:杭州的一个青年得了白血病,台湾那里的一个青年捐骨髓给他。

  生:台湾青年捐骨髓给患了白血病的杭州青年。

  师:李惠利的同学真不简单,不用老师教,通过预习,对课文已经有了很好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杭州,去看看躺在病床上的小钱。哪位同学来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生读,但文中第三句这个18岁的年轻人这朵生命之花绽放。读的不是很流利,老师请他停下。)

  师:这句话一连出现了几个生字,确实比较难读,也比较难懂。请各位同学自己多读几遍。

  师:现在谁愿意来试试?

  生读,果然好了很多。但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停顿不是很好。老师领读这句话。

  师:谁来说说即将什么意思?

  生:将要。

  生:马上。

  生:马上就要。

  师:那么凋零呢?

  生:指花儿凋谢了。

  生:花儿枯萎了。

  师:

  即将凋零在文中指什么呢?

  生:是指小钱快要死了。

  生:小钱像花儿一样随时都可能凋谢。

  师:我们以前学过一个成语叫含苞未放或含苞欲放,指花还没有开放,那么文中的含苞又指什么呢?

  生:指小钱很年轻。

  生:小钱还没有成年,他只有18岁呢!

  师:是啊,18岁应该是最浪漫、最美好的年龄;18岁,应该是编织梦想,放飞希望的年龄。可小钱呢,当你读到这里,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生:小钱太悲惨了!

  生:小钱太可怜了!

  生:上天对小钱太残忍了。

  生:我真为小钱感到惋惜!

  师:生命是这么美好,却是这样脆弱,怎么不让人痛惜伤心呢?一起来读这句话。

  学生读。(这一次读得投入、深情。)

  老师请第一位同学继续往下读,读完第二自然段。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么可怜的小钱,文中却说他是幸运的,这是为什么呢?

  生(默读后):因为适合移植的骨髓10万里,才有一个,小钱居然找到了。

  生:找到适合的骨髓,谈何容易,可现在小钱却找到了。所以说他幸运的。

  师:从几经辗转中,我们可以想象小钱经受了多少次的失败的打击,对生命的绝望,才迎来这一线生机啊!有感情地读好这段话。

  学生读文。(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与小钱同呼吸,共命运。所以朗读得很动情。)

  师:同学们,这仅仅还只是个希望啊。台湾的青年愿不愿意捐献呢?骨髓会不会顺利到达呢?手术能不能保证成功呢?对小钱来说,这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啊。让我们来看台湾那一头,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4、5小节。想想此时此刻,台湾青年他在做些什么呢?

  学生快速默读,半分钟后纷纷举手。

  生: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生:台湾青年也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杭州的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无奈,是等待。那台湾青年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怎样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呢?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是隐含在文字中的,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并连起来说说。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边思考。两三分钟后纷纷举手。

  生:在大地的余震中,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地震后不知家人是否平按无事的情况下,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还有补充吗?

  生: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生: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谁能把同学们讲的连起来说说呢?先试试。

  (片刻后)师:我先开个头,在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生:在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地余震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说的真好。如果最后两句,各加上仍、还是,就更有味了。谁还愿意试试?

  生:在大地余震的时候,台湾青年不顾危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的时候,台湾青年强忍着牵挂和担忧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台湾青年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台湾青年还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在这样的复杂的情况下,他却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捐献骨髓。是什么力量让他这么做呢?他心里是怎么想呢?我们再认真读读3、4、5自然段,穿过字里行间,努力走进台湾青年的心里。

  学生低头读书思考,三三两两举起了手。

  师:你们读懂了台湾青年的心吗?你们真正了解他吗?

  学生点头称读懂了。

  师:如果你就是那位青年,就你当时心里所想,你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

  学生纷纷表示愿意。

  师(模仿记者):你的事迹感动了我,也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请问:在当时大地余震时,你躺在病床上,你害怕过吗?

  生(模仿台湾青年):说实话,我也害怕,生命给我的也只有一次啊。但我想到还有一个人需要我的骨髓去救命的时候,我就不害怕了。

  师(模仿记者):你很勇敢。你知道吗?这次地震,造成了2400多人死亡,几万人受伤。地震过后,大家都忙着寻找亲人,抢救亲人。可你并没有这么做。有人说,你根本不爱自己的家人。是这样吗?

  生(模仿台湾青年,有些激动):不是,我爱自己的家人。有谁不爱自己的亲人呢?我躺在病床上一直担心着他们,所以我一下病床就去寻找他们了。

  一生插话:他们胡说,我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家人呢?我一直为他们担心呢。但当时如果我也去寻找家人的话,那杭州的小钱,不就要死了吗?

  师(模仿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据我所知,你这次捐献对象是大陆一位青年,也许这辈子你们都不能相见,也许他都不能向你当面致谢。你不遗憾吗?

  生(模仿台湾青年):不遗憾。我捐献骨髓不是为了让人感谢。

  生(模仿台湾青年):不遗憾。我们是同胞啊,只要他能活下来,我就很幸福了

  生(模仿台湾青年):不遗憾。我知道小钱能救治好,我就很开心了。姚明不是说,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读懂了台湾青年的那颗善良的心。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学生深情地朗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师:其间,有个了不起的人一直在默默地工作着,他就是李博士。请同学们划出描写李博士的句子,自己读好。

  指名读。老师边听边板书步履匆匆、沉着、奔波

  师:履在古时候就是鞋子,那么步履匆匆呢?

  生:就是脚步匆匆,

  生:就是快速地走。

  师:联系上下文说说奔波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来回奔走。

  生:忙忙碌碌地不停地奔走。

  生:指李博士赶得很急。

  师:从这三个词语步履匆匆、沉着、奔波上,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李博士医术很高明。

  生:我读出了当时时间紧迫,李博士像是和时间在赛跑。

  生:我觉得李博士是一心为病人着想。

  师:一心为病人着想说明他?

  生:医德高尚。

  师:这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李博士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政道博士。有关他的事迹课堂上不展开了,我们可以通过百度去搜索阅览。

  同学们,当医院手术室的门禁闭的时候,大家都在静静等待着,期盼着。这时手术室的门忽然打开了,告诉了大家一个好消息:小钱得救了!你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怎么样?

  生:太高兴了

  生:我为小钱感到高兴!

  生:我祝福小钱永远幸福!

  生:我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我太兴奋了!

  师:我想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为小钱的得救由衷地高兴。请同学们融入你们的那份感情,自己试着读最后一自然段,用心感受文中语言流露出的那份真情。

  学生认真朗读。

  师:如果你就是小钱的同学,和他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同学。你听到消息后的心情怎样呢?不用说,让你的朗读告诉我。

  一生认真地读,投入而有激情。

  师:如果你就是小钱的父母,为他担惊受怕、操碎了心的父母。你听到消息后的心情这样呢?不用说,让你的朗读告诉我。

  学生真情投入,读得热泪盈眶。

  师:现在我们对课题中的生命桥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谁愿意来谈谈?

  生:是两岸同胞的爱心架起了生命桥。

  生:是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才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所以叫生命桥。

  生:是两岸的血脉亲情才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所以说是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是啊,正如姚明在采访中所说,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珍视生命,拯救生命,它其实就融于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平平实实的细节中,这篇文章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

  (完)

4、课堂实录简评教案一等奖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伸出右手,和吕教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课题,边写边讲解写法,学生书空)

  师:“雪”字要注意四点的方向是一样的。

  齐读课题。

  师:敢于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吗?哪些同学愿意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师:其他同学干什么,你们也有任务,你们是评委呀,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当评委吗?都是很厉害的人当的,你们要认真听他们的.朗读,看字音是不是读得正确,句子读得通顺吗?

  (生轮读课文)

  师:评委们来说说。

  生:我觉得XX读得很好,不过有一个字读得不够正确。

  师:那你帮帮他(帮读)

  师:这位评委很好,能先表扬他的优点,再指出不够的地方。

  生:XX读漏了一个字。

  师:你听得真仔细,看来,你们在家认真预习了,真好。

  师:我们来读读生字词语吧。

  (出示词:商店橱窗……)

  (生齐读词语)

  师:刚才,11位同学都读得很好,吕老师也想给大家读读这篇课文,大家边听边认真思考,哪些地方还不太明白。

  (师配乐范读)

  师:小朋友都听得入神了,吕老师看出你们在思考,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我不知道“升起”是什么意思?

  生:我不知道什么叫“童年”?

  生:什么叫“银装”?

  生:什么是“情景”?

  生:台湾和北京是很远的,课文为什么说不太远?(生指地图)

  师:你怎么知道?

  生:我家有地图,所以我知道。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什么叫“橱窗”?

  师:课文里的橱窗指什么?就是商店里沿街面展示商品的玻璃柜子。

  生:北京小朋友盼着他们来玩什么意思?

  生:就是北京小朋友很希望他们来北京玩。

  师:盼着就是希望的意思。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去学课文。春节,台湾的小朋友在橱窗里见到了谁呢?

  生读课文: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在过春节的的时候,孩子们在橱窗看到了美丽的雪景,那是用棉花做成的。

  (一生提意见:他读得有感情,但是读得太慢,轻声读成了重声)

  师:台湾是什么地方?

  生:是中国的一个省。

  (认读“省”字)

  师:台湾在这儿,南宁在这儿,(老师指地图)都在我国的北方,所以那儿像我们这儿一样,很难看到雪的。这个问题懂了吗?

  指名再读课文。

  师:他丢了一个字,听出来了吗?

  (生再读)

  师:台湾小朋友只能在橱窗的看棉花,那他们跟老师说了什么话?我们看课文。

  (指名几位同学分角色读课文,其他同学继续当评委)

  生:他们读得很好。

  生:他们读得快了些。

  生:秋生同学当老师读错了几个字。

  师:他有点紧张。他们对什么感到惊奇?(出示句子:孩子们问老师: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老师微笑着点点头。“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孩子们惊奇地问。)

  生:孩子们对雪惊奇。

  生:他们不是对雪惊奇,而是很难看到雪,北京能看到雪。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种惊奇的语气读出来?

  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师:老师在哪儿见过雪呢?

  师:老师看着地图,不禁引起了思乡之情,谁来读出他的思乡之情。

  指名读课文

  师:你还真有点像老师。

  想读的站起来读。(生读课文)

  师:接下来我们还是分角色来读(分工朗读)(老师接着就娓娓动听地给同学讲起了玩雪的情景。)出示雪景图片,师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听得笑呵呵的,台湾小朋友仿佛来到了白雪世界,如果你们来到这儿,你想干什么?

  生:我想堆雪人。

  生:我想打雪仗。

  师:能不能把你的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9段。

  (指名读第9段)

  师:你看,这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多么像雪毯(出示图片)。

  师:什么叫银装?

  生:雪下下来,落在树上,铺在地上,就像给它穿上一件白色的衣服,雪闪着光,所以“银”字用金字旁。(指名读句子)

  教师引读。

  师: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第9段。

  (生读)

  师:你们是不是希望现在就落下雪来呀,台湾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你们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也一起来争着说说看。(争着问)

  师:那里的小朋友也盼着你们去那儿看雪呢。

  师:出示识字三: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师:为什么说不太远?因为我们是一家,虽然相隔遥远,感觉还是很近的。这一课的生字词语都会了吗?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出示课件,生读)哪些字难写呀?

  (打,指,接,做做动作)

  师:那“接”字怎么写呢?

  师边写边讲解

  写字:写字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气功:身正,胸直,臂开,足弯,

  描一个写一个。(生写字,轻音乐起)

  师:这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5、课堂实录简评教案一等奖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课文最后一段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

  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部分:8自然段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

  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

  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

  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部分,朗读第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

  3.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

  5.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高峰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介绍作者:赵丽宏,1951出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学步》、《雨中的鸽子》等。

  2、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你按提示改写课文: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

6、课堂实录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录制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问卷调查中反馈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一次尝试性的修正。课前,根据调查反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次初步的疏理。经课题组成员讨论,提出了一些改进的设想。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设计了这一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课后,组织课题组成员观看了教学录像,各成员也对这一节课做了深刻客观的评课,现结合自己的认识做以下反思。

  一、设计意图

  以《朋友别哭》这一反映社会特殊群体生活现状的热播视频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希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由于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可能存在缺失,所以我在课堂导入后,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资料,补充学生的认知也有意识地指导思考的方向。

  第一次分组讨论是让学生就刚才的视频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思考讨论,希望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的根源,并尝试以自己的思路去寻找解决的对策。关注的是对话教学中的生生对话环节。

  在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前提下,由学生代表表述,教师记录整理,并适时引导,这是师生对话的第一次尝试。

  教师疏理之后,再由学生学习阅读教材,检查自己提出的观点的正确性,是生本对话的环节。学生提出教材阅读中存在的疑惑和不解,由学生来明辨,即是考虑学生互助的学习,又是考虑为学生提供表述自己观点和理解的平台。

  最后再由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师对相应知识做补充解释和疏理,是对师生对话措施的检验。

  二、存在的问题

  课后,我也多次观看了视频,逐个环节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效,并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反馈的意见。结合成员评课与自己的思考,我认为本节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时间安排上过于仓促。没有给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留下足够的时间,导致讨论意犹未尽,思考的不够深刻,大多只停留在教师提供的`资料上即反映问题的浅层次思考。

  2、问题设置不够合理。有些问题的设置过于简单,学生无需通过思考便能回答。如效率和公平关系中,公平是效率前提的理解。教师在授课时已经给了足够的铺垫,再提出问题时,就显得多此一举了。

  3、课程的后半阶段,基本上又回到了单边课堂,对话教学的课堂理念和效果明显弱化。

  三、下一步设想

  本次课堂实录是课题研究的实验环节,所以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都是课题研究所必须要正视和重视的。特别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如何有效对话的措施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为此,结合本节课堂实录的教师评价和学生问卷反馈的情况,经小组讨论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意见:

  1、问题的设置要更要为有效。在课堂问题的设计环节要倾注更多的精力,问题的设置应该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不失知识性;既能启发学生思维,又应尊重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既有面对全体同学的设问,也有对个别同学的差异性设问。(关于设问的思考会在另外文章中阐述)

  2、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思考讨论所需要的时间,不能把这些对话和互动环节只当做走过场,而没有真正实现对话。

  3、平时要多指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生本对话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表达观点的意识和叙述能力,增强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环节的有效性。总之,对话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应该是长期且渐进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持不懈地关注。

7、课堂临时习作教学实录与反思

  案例背景:一天中午,我正在教室清理电视机柜,突然一条蛇从柜底游出。“哇!蛇!”我不由得一声惊叫,打破了教室的安静。学生一下子涌到我跟前,议论纷纷……笔者发现学生兴趣浓厚,于是决定上一堂临时习作。

  教学过程:

  一、小小报告会

  1同学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看到了)

  2学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发言。

  生1:我看到了蛇。

  生2:我看到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表情,尤其闵森同学夹蛇时手还在颤抖。

  生:我看到张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教师板书:听到了)

  4学生稍加思考,举起了一双双小手。

  生甲:我听到同学说,这蛇真可怕。

  生乙:我听到同学说,这事十分稀奇,蛇居然跑进了教室。

  生丙:我听到了同学急促的呼吸、女生的尖叫。

  生丁:我听到老师您说,总不能让这位“客人”一直呆在教室里。

  同学们,从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了什么?(教师板书:想到了)

  6学生准备了好一会儿,才举手发言。

  生a:从老师表情中,我想老师可能在想:哪个同学能解老师的围,不然老师就难看死了。

  生b:从女生的叫声中,我想她们也许会想:男同胞,怎么一下子都成了胆小鬼?还是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生:从蛇的表现看,它或许在想:谁敢侵犯老夫,我决不客气!

  7(教师追问)蛇怎么会进教室呢?

  8学生思维活跃,发言一个接一个。

  生A:也许蛇晚上外出迷路了。

  生B:也许我们的歌声吸引了它。

  生:也许它饿了,想讨点饭吃。

  反思:习作指导的第一步是拓展学生的思路,也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为“有米之炊”而非“无米之炊”。因此作指导的精力、时间的安排应放在打开学生思路上。上述教学环节无论是让学生报告“看到了”“听到了”,还是“想到了”,都紧紧围绕这一点,从而打开了学生思路,为作提供了素材和契机。

  二、小小比赛会

  师:同学们刚才“报告”得很精彩,那么我们能否用上好词佳句、各种修辞把这些说具体呢?比一比,谁说得好!

  师:先说说蛇。

  生:长长的、细细的,黑白相间,蜷缩着身子,不时地张开血红大口,样子挺吓人。

  生:蛇在教室里“旅游”……

  师:再说说同学。

  生:大气不敢喘,屏息凝视,胆小如鼠。

  生:女生溜回了座位。

  生:我是一名堂堂男子汉,难道能打退堂鼓?

  师:谁说说老师。

  生:老师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很沉着。

  反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作和想象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可事实上一定数量的学生作内容不够具体,不能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上述教学环节,既是对话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怎么写”,也可以说是如何写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避免习作内容空洞。

  三、小小演说会

  1师:同学们,老师给你十分钟左右准备一下,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具体地说一说。

  2同学们经过自己构思,编拟提纲,然后小组中练说。

  学生推荐发言。(学生评价并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反思:学生的习作语言往往会杂乱无,让人理不清头绪,把握不住其内容。上述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构思,编拟提纲,小组练说,这样有利于学生有条理有重点地口述。而引导学生先说后写,帮助理清层次,无疑也为其写好作架设了成功的桥梁。

  四、小小命题会

  1师:下面就请同学用笔记下刚才发生的一切。写前,老师想提个问题:你能给这篇作起个好题目吗?想好了写在黑板上。

  2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上台板演题目:《不速之“客”》《一堂精彩的习作》《原老师也是那么胆小》《闵森,好样的》

  反思:学生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对生活中的某个现象均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上述教学环节围绕蛇引发的这事,把习作的命题权交给学生,习作题目丰富多彩,富有创新。这样一方面尊重了学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另一方面更能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五、小小练笔会

  1师:同学们,今天发生在教室的那事真是惊心动魄,我们能否用笔把这一切记录下呢?写得特别好的老师推荐到《宜兴日报》发表。

  2接着学生习作,教室里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

  反思:学生有了亲身的`经历体验,有了丰富的作素材,早已有了写作的冲动,个个都有强烈的倾吐欲望,写时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在这样的氛围中还有哪个学生不会写作?

  六、小小展览会

  教师将学生上交的作贴在后面的黑板上,并在中央写上“习作展览”。细看作真是五彩缤纷,叫人拍案叫绝,人物形象充满个性,遣词造句贴切传神,习作题目令人耳目一新,主题思想百花齐放。

  反思:学习活动的最大乐趣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非常重要的是,要让儿童始终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作得到认可和赞赏。上述教学环节,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让学生享受到了习作成功的乐趣。作为一名语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和教育的灵动性至关重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就地取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想象,去体验,让他们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习作这一泓清活的水便有了永不枯竭的泉。而此次即兴作,正是抓住了契机,让学生真实再现了当时的那一情形,是学生自我感受的最本真的自由倾吐,是学生心灵的放飞,是生活的写真。愿生活中多一些五彩缤纷的真实,愿习作中多一些学生的真实独白、心灵的倾情对话。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怕作,会写作,爱写作。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城中校区语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宜兴市小学语学科带头人。

8、《卡罗纳》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卡罗纳》这篇略读课文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她,默默地关爱他。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卡罗纳的爱,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为了突破重点,较好地达成情感目标(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课前预设学习过程时,我把课文重组成两个版块。一:找出描写卡罗纳的悲痛欲绝的语句,体会感悟,指导朗读,表现出卡罗纳的心情。二:再读课文,找找卡罗纳身边有哪些人在关心他,并划出有关语句,细细品味,说说他们是怎样关心卡罗纳的。

  课堂实录:

  师: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悲痛万分,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卡罗纳

  心情的语句,再认真读读,用你的朗读声表现出卡罗纳的心情。

  生默读找划语句,一会儿几个同学就认真地练读起来。

  师: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卡罗纳悲痛的心情。谁先来读一读。

  生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我从卡罗纳的脸色中体会到他失去母亲是多么的伤心、难过。

  师:卡罗纳承受着多么巨大的悲痛呀!谁再读。(指名读)

  师:你体会到了卡罗纳的悲痛。让我们一起读。(学生齐读)你还从哪句话体会到了卡罗纳的心情。

  生2: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卡罗纳失去了母亲,他的内心充满了悲哀,他羡慕我还能拥抱妈妈。

  师:你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走进卡罗纳的内心,读。(学生齐读)

  师:卡罗纳失去了母亲是那样的痛苦、伤心。假如卡罗纳就在我们身边,你会怎么做?

  生1:安慰他,叫他不要再伤心。

  生2:帮助他走出伤痛。

  生3:鼓励他,让他重新快乐起来。

  反思: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起了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此文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本站仅为收集收藏,若您不愿意转载,敬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