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案一等奖设计

2023-09-04 10:03:17

  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案一等奖设计

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案一等奖设计

1、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2、知道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意义。能识别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底角和顶点。知道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

  3、知道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两种分类。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两种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各种变式位置下,区分不同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进:

  1、师: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2、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师:三角形还有许多有趣、有用的.知识,让我们在这节课中一起去探讨、发现吧!

  (出示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新授:

  (一)三角形的稳定性。

  1、显示两位同学修椅子的画面。

  师:两位同学发现椅子扭动了,他们带着锤子、钉子和木挡子,准备修椅子,你能告诉他们将木挡子钉在什么位置才能使椅子牢固呢?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到底该怎么钉呢?请大家做个实验。

  2、师:请大家捏住对角拉一下桌子上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拉一拉,讨论)

  师:三角形有一个特性就是稳定性。现在你能告诉两位小朋友木挡子该钉在 哪儿?

  教师在平行四边形上钉木条子加以验证。

  (二)按边对三角形分类。

  1、认识等腰三角形

  剪等腰三角形(课件演示剪的过程,学生按照演示过程剪三角形)

  小组讨论:这样剪出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两条边相等,(腰闪烁)

  两个角相等。

  师: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等腰三角形合拢重合再分开,然后角闪烁)

  师:象这样的三角形叫什么呢?看书认识名称和起各部分名称,知道后,同桌

  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边汇报,边课件演示)

  2、认识等边三角形

  师:请大家看一下演示,这个等腰三角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的底不断扩张至与腰相等,并把三条边重合。)

  师:象这样的三角形叫什么呢?(学生自己说)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课件演示:等腰三角形的腰不断压缩至与边相等,三边重合)

  师:这是个什么三角形?为什么?那么它的三个角相等吗?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等边三角形沿三条对称轴对折。说明三个角相等)

  3、揭示分类

  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师:你能把桌子上的三角形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1、4、5是等腰三角形

  7是等边三角形

  2、3、6是什么三角形呢?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小结:根据三角形的边的特征可分为(边说边出示集合图)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二)按角分类

  1、师:三角形除了按边分类,它还有另一种分类的方法,大家想知道吗?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学生看书汇报,

  2、大家看着学具,你能说出它们按角分分别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1、3、7是锐角三角形

  2、5是直角三角形

  4、6是钝角三角形

  小结: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边小结边出示集合图)

  3、师:三角形三个角都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若只让我们

  看到三角形一个角,你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吗?

  (1,2淡化后问学生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其余的两个角是什么角?)对3讨论:为什么不能确定?

  (因为三角形中都有锐角,所以看到一个锐角是不能判定它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三角形)

  三、深化

  根据板书:(结合学具)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问:锐角三角形可能是不等边三角形吗?(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你能在学具中找到吗?

  同样方法(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小结。

  四、综合练习

  1、判断: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相等。( )

  (2)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

  (3)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钝角。( )

  (4)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 )

  (5)在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锐角。( )

  (6)三角形可以分成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

  2、选择:

  (1)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 )

  A不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对

2、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体会三角形的本质特征,理解三角形的含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认识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观察操作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

  教学难点:高的画法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三角形的概念

  1、在画中建立概念

  其实三角形大家并不陌生,现在请你把心目中的三角形画下来。

  展示作品。

  2、交流中完善概念

  三条线段怎样画才会是三角形?

  由3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延伸中强化概念

  不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点就能确定一个三角形。

  4、介绍各部分名称

  二、三角形的稳定性

  1、设疑

  为什么要把篱笆围成这种形状?

  2、操作

  围一围、拉一拉、比一比小结: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所以在拉的时候,三角形才不会变形,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3、欣赏

  三、三角形的高

  1、初认高

  回忆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

  其实在三角形中,像这样,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作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再识高

  移动顶点,找高。

  旋转三角形,辨高。小结:只要是从顶点向对边做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还有其他高吗?

  3、画高

  ① 画AB边上的高。

  展示学生作品。

  画高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结:看来我们的高不仅要垂直、要从顶点出发,还要注意所画的高与底要对应。

  ② 再画出AC边上的高。

  ③ 在指定底上画高。

3、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发展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线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并会做出三角形的一条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 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

  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 (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学生会认为(1)、(2)、(3)(4)为三角形,但对(2)、(3)(4)有争议]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 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5、巩固练习:为了营造更美的城市,许多城市加强了绿化建设。这些绿化地带是不允许踩的。(电脑动画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实践问题)。他运用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4、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 、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 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 (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5巩固练习:为了营造更美的城市,许多城市加强了绿化建设。这些绿化地带是不允许踩的。(电脑动画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实践问题)。他运用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5、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出示下图:

  3、导入 新课。

  教师导入 :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关于三角形你还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学生发言,并提出以下学习目标: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样分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条边,你们分组摆一摆,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

  (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看一看哪组和你摆的一样,它们是三角形吗?

  (3)分组讨论:如果我们摆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条线段,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4)教师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学生知道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板书:围成)

  (5)揭示概念

  教师启发同学互相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含义。(教师板书)

  (6)练一练: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2、教学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学:

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什么叫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

  同桌讨论: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结合手里三角形学具、边摸边说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1)用三角形木框实验。

  学生尝试:让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

  提问: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实验:出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学生试拉一拉它们、感觉如何?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加一条边构成一个三角形)

  (3)揭示特性、

  (4)师小结: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

  (5)你还能举例子说明吗?

  4、三角形的分类、

  (1)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或剪一个三角形)

  (2)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①学生猜测: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②教师揭示:通常我们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分成三类、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③小组讨论:你画或剪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找同学代表把三角形贴在黑板相应的集合图中。

  ④组织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几类?

  ⑤教师小结: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⑥认识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继续演示课件“三角形”。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3))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

  全班同学共同测量课本137页上部的三角形。

  教师提问:通过测量你发现这些三角形边、角各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都相等,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教师指出并板书: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引导学生比较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使学生明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5、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画高。

  (1)画锐角三角形,教师边作图边说明。

  教师说明:我们已经学过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的方法、现在利用这个知识来认识三角形的高。

  教师提问:锐角三角形有几条高?如果从B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如果从C点画高,它的底边是哪条线段?

  引导学生明确:锐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个,从任何一个顶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作高、这样三角形就有3个底和3个高、

  (2)画直角三角形。

  讨论:直角三角形的高应该怎样画?

  使学生明确:因为直角三角形两条边成直角,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高,另一条边就是底。

  教师提问:再找一找另外一条高在哪儿?

  使学生明确:从直角的顶点向斜边作一条垂线,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高在斜边上。

  (3)教师演示怎样画钝角三角形的高。

  (4)教师强调说明:每画完一条高,要标上垂足。

  6、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演示动画“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教师:怎样能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的准确度数呢?

  (2)实验:

  指导学生拿一个直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和∠2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90°

  指导学生拿一个锐角三角形,按下图的顺序,把∠1、∠2、∠3沿虚线折过来、观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1+∠2+∠3=180°

  ③指导学生用一个钝角三角形再试一试

  (3)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根据三角形内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两个角的度数,就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列式计算

  (5)练习:“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

  四、巩固练习

  1、在信封中藏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提问:为什么不能确定?

  2、判断

  ①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③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

  3、操作题

  在下面的图形中画出一个条线段

  (1)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锐角三角形?

  (2)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

  (3)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4、实践题

  小红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点摇摇晃晃了、请同学们帮她想想办法,该如何修理?

  5、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

  五、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你掌握或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40页10题

  下图是一块菜地,它外面的篱笆围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篱笆的周长是多少?

  140页11题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两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四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用七块拼一个三角形,你想出几种拼法?

  141页14题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

  (1)∠1=50°,求∠2

  (2)∠2=48°,求∠1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听指挥

  游戏地点

  操场

  游戏用具

  皮筋(封闭的)

6、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此次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我们团队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节《三角形的认识》,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较好的实现了课前的预设。现在由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反思。

  一、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

  本节课大部分同学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全体同学都有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同学们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牢固的掌握知识点,同时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在想象与猜想中发现解决问题,在悬念与比较观察中总结特征,在激励与创造中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在评价与交流中学会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本节课中的闪光之处,当然,课堂教学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不足和遗憾,学生的思维有时过于活跃,在创造和操作中耽误过多时间等。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有效的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在有效的时间内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关注个性差异,感悟数学的课堂魅力。

  二、教师的.教学机智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能遇到各种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发挥教学机智,做出准确的判断,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这节课中,老师……

  三、对本次三位一体活动的反思

  三位一体活动营建了一种和谐融洽的讨论氛围。大家有话可说,畅所欲言,在这种既宽松平等,又理性严谨的研究氛围中,大家各抒已见,发表自己的见地和心得,这样能更好的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把握课堂的能力,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互相交流、启发,讨论受益匪浅,同时获取了宝贵而实用的教学技巧。

7、《认识三角形》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认识三角形》,昨天我布置学生进行了课前准备。其实我也有一个问题没有想好,进入课堂我还在想怎么问学生这个问题。课上完之后,我有了这样的想法:

  1.从旧知导入。问学生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已经研究过了哪些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哪种图形,以后我们会研究什么图形。这样的话学生顺其自然,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2. 利用操作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安排了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教材上是这样问的“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在小组里交流”,我总觉得这一句话指向性比较强,“做”就是用材料摆、拼,学生很难想到去画一画,这是其中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学生还是觉得摆比较省事,画相对麻烦。可是我一直也没有想到一个比较好的词换一种问法。课堂上我是这样做的,还是出示这一句话,接着学生操作,孩子们自然的用小棒摆一摆。眼见情况单一,我相机提示学生用小棒只是一种方法,除了摆小棒你们小组中还能想出其他办法吗?这是学生开始想各种方法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小组是这样的:

  (1)用直尺在作文纸上画一个三角形。

  (2)用三个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3)用两把一样的直角三角尺拼了一个三角形。

  (4)用一张长方形纸折了出一个三角形(多余的部分撕掉了,实际上是一个正方形纸折的)。虽然没有和教材上一样,但是我对孩子们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他们用“画”“摆”“拼”“折”不同方法作了一个三角形。教材中第二个例题主要教学“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想要学生理解真的比较困难。课堂上我安排学生小组合作,一个负责记录小棒的长度(可以拼的打钩,不可以拼的打叉),其他人人选三根小棒摆一摆,时间五分钟。很快可以摆成三角形的10、6、5和4、5、6这两种情况就出来了;不可以的10、 5、4也出来了,最大问题就是10、6、4;基本上所有的小组都可以摆成三角形,有一个组告诉我“我们第一次摆起来的,第二次没有”。于是我就让这个组上台操作,去除了其他因素,最后我们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这种情况也不能拼成三角形。总结时,我让学生看着能拼成和不能拼成的数据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很快学生一名学生说道:“5+6大于10,4+5大于6,两个边加起来比长的边还长”可以拼成,也就是两边加起来大于另外一条边(相机说明也就是大于第三边);同样拼不成的两边加起来没有第三边大。后面在学习练习题第二题时,学生很自然的理解并直接把两个短边加起来和长边进行比较作出判断。

  3.练习题3要理解到位。老师们可以学生很容易判断出走中间的路最近,可以是问为什么,学生似乎很难回答。这时,教师可以相机告知学生把这三条线路上的建筑物都看成点,就组成了两个什么图形,用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可以解释。

8、《三角形的分类》的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按角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类,并能根据分类标准正确判断不同三角形的类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会按角的特点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角的分类导入

  出示一组课本第26页例题中的6个角,给角分类。。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有什么巧妙的方法能又对又快地判断吗?

  师:(画线把角变成三角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中的角。

  二、尝试探究

  1、观察填表。

  这些三角形中各有几个锐角、直角或钝角?仔细观察每个三角形,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①②③④⑤⑥

  锐角个数

  直角个数

  钝角个数

  2、引导探究。

  (1)、交流填表情况。

  (2)、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图①和⑥都有2个锐角和1个直角。

  生2:图③和⑤都有2个锐角和1个钝角,图②和④三个全都是锐角。

  生3:我发现锐角最少有2个,钝角和直角最多有1个。

  师: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出现2个或3个直角呢?画一画试试,说说这是为什么?

  生:不可能有2个直角,那样有2条边就不相交了。(生画图说明)更不会有3个直角。

  师:你们想得很好,说得也很有道理。那么能否有2个或3个钝角呢?

  生:(齐声)不可能。

  师: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三角形可以分成几类?按照每一类的角的.特点,试着给它们起个名字,好吗?

  学生交流,分类。

  师:这个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给它起个什么名字最合适?

  生:这个三角形有一个直角,我认为叫它直角三角形比较好。

  师:好极了!特点抓得很准,名字也起得很合适。那么,你们说说什么是直角三角形呢?

  生: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这个三角形就叫直角三角形。

  师: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还有两类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看谁取得最好。

  生取名,师根据回答板书。

  师:根据角的特征,我们把三角形分为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及直角三角形。用集合图表示。

  游戏:露出一个角,猜猜是什么三角形。

  三、练习巩固

  想想做做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给你

  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反思:

  一、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角的分类是三角形按角分类的学习基础,课伊始复习角的分类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为学习三角形按角分类作知识铺垫。

  二、观察是思维的起点。

  我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与思考的六个三角形图例,要求学生观察每个三角形里有几个锐角、直角和钝角,填写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殿堂,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进而有深层次的思考:在一个三角形中,能出现两个或三个直角吗?能出现两个或三个钝角吗?学生通过作图,确信了在一个三角形内最多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当然这个知识也可以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来解决,但这无疑是为学生思考问题多了一个方位,也为三角形的分类作了铺垫。

  三、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我在学生观察不同的三角形后,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首先揭示了直角三角形的概念,随后又启发学生独立归纳了其它两类三角形的含义。在此过程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学会小组合作、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9、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三角形的分类》是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进行的教学活动。我认为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和组合的过程,三角形的分类在于给学生一种数学模型,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应用三角形,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三角形奠定知识基础。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尤其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他们经历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在共享中认识这一系列探究过程,体现了积极自主的意义,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系统,同时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2、提出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展开思考和学习活动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通过问题解决对知识的理解。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在本节课中主要问题有:你能帮这些三角形起名字吗?在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你能找到生活中的三角形,并说出是什么三角形?等等。以问题为线,以观察、思考、小组合作等为渠道,引导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3、在本节课中,有良好的预设,同时又有一些随时动态生成的信息。

  例如:在要求学生分类的环节,初始的设计是放手让学生去分类,可以按自己的标准给三角形进行不同的分类,可又担心学生没有分类的标准,按边分类和按角分类的方法也许各有不同,可能有分两类的,有分三类的。也许有的学生把角和边的不同标准放在了一次分类中。所以,我在这节课教学时就,给学生限定分类的标准,让学生按角进行分类,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等,在汇报过程中我意外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按要求进行分类。

  4、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系统性,既注重操作性又考虑拓展性,助于学生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在整过教学过程中,也有足的地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显得有些混乱,无条理。

  2、按角分类,并且给它命名时,应该引导学生观察三种三角形的三个角,看看有什么发现?使学生明确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为最后游戏中让学生猜角做好铺垫。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后,应让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使学生有一个阅读、认知的过程,这样会更好一些。

  4、同时,在课上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眼睛要与学生进行交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