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1、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反思《让世界充满爱》
背景介绍
歌曲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歌曲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围绕歌曲的重点,关注歌曲中的难点,进行层层深入的教学。在歌曲教学中,解决好重难点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歌曲教学中的重点,是指为完成歌曲教学目标,在歌曲教学中应着重体现的方面,如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有感情地表达情趣与风格等。而歌曲教学中的难点,一般是指在歌曲教学中,学生较难掌握、表达的某些乐句,甚至是某个节奏、某个音、某个字,它一般只是歌曲中的某一片段。
情景描述
这是我任教初中音乐以来,迎来的第四个八年级,也是我支教回来后任教的第一个八年级,对这个年级的学生情况不是很了解。以往都是我从七年级接手任教音乐,然后一直往上带,所以对学生的学情比较了解。开学的第一课《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是首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教唱的难度不大,我像往常一样备课,让学生从感受爱、歌唱爱、讲述爱、放飞爱四个环节去学习这首歌曲,重点在体验歌曲的情感,难点在切分节奏的演唱上。
上课了,我在学生踏入教室时,播放着翁倩玉的《爱的奉献》,努力地营造着课堂气氛。深情地导入、欣赏动听的歌曲,学生讲述起爱的故事把课堂情绪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学生第一遍演唱时,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了,一开始学生就把0XXXXXXXX︱X–––︱带休止符的弱起节奏被唱成了XXXXXXXXX︱X–––︱。也许以往学生中也有唱错的,由于人数极少,但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正确演唱的,所以在学生齐唱时我没有听出来。但这次非常明显的集体节奏演唱错误,让我感觉很突然。我带着学生练唱了几遍,还是有错误。甚至出现学生跟伴奏演唱时,这个节奏型旋律出现时就唱的很轻,想躲过错误。
我心里想:是这么结束练唱,进入下个环节呢?还是停下来把带休止符节奏的当重点学习呢?我选择了后者,并且不单围绕着这首歌曲的节奏来学习,我们要从最简单的休止节奏开始,从根本上去解决学生的节奏问题,我干脆围绕学生惧怕的休止符开展起音乐节奏游戏来:
1、节奏练习(模仿打架子鼓,空拍打前方)
2/41111|12|3322|10|3333|34|5432|1–‖
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
2/41101|12|3022|10|3303|34|5432|1–‖
2/41002|12|3002|10|3003|34|5432|1–‖
学生模仿着鼓手左一下,右一下的敲起来,嘴里还哼着旋律。第一条对他们来说,特别简单,学生一次就敲正确了,他们的信心来了,兴趣也上来了。第二条、第三条逐渐的增加难度。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从易到难学习带有休止符的旋律节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加上有趣的动作,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这个环节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2、歌曲节奏练习:(节奏听辨,选出老师打的是第几条,你来试着打一打)
0XXXXXXXX︱X–––‖
0XXXXXXX.︱X–––‖
学生能非常正确的听辨出每次我打出的节奏,在第一个休止符节奏游戏的铺垫下,他们也把这个休止符用敲鼓的动作来代替。有个学习小组,还组长扮演鼓手,来敲休止符,组员们接着打节奏。
3、用歌曲内容来帮助理解歌曲节奏:
师:为什么每句旋律的开始都用上了半拍休止?
生:轻轻地、歌曲很深情……
师:没有这半拍休止,按照4/4的强弱关系来唱唱。
生:纷纷用强弱次强弱的关系,唱起了轻轻地捧着,
师:不再“轻”了吧!
生:嗯,没这个休止符的确不好听。
有了前面的节奏练习,歌曲的理解作为铺垫,再次唱起这首《让世界充满爱》同学们不再躲闪着休止符,能正确演唱歌曲节奏了。
教学反思与研究
这节课虽然没达成我原本的设想从情感体验上去感受爱。也没能达成原本的用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去歌唱爱。但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那么我们的教学策略更是活的。我们应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契机,抛开教案的束缚,抓住机会及时展开灵活教学。我们都知道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是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是所有音乐要素的基础,有了骨架我们才能在上面描绘不同的外貌、性格。音乐教学离不开音乐的本身,没有好的音乐基础,音乐宫殿造不高,造不美。因此正确的演唱歌曲的旋律节奏非常重要。
当发现带有休止符的节奏型成为学生正确演唱歌曲的绊脚石时,我还是决定搬开这块石头。也发现搬“石头”要用巧方法,这节课我先用节奏游戏,从基础开始练习,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再用节奏听辨来树立正确演唱歌曲节奏的概念,通过练习巩固这个节奏型,再从歌曲整体去理解歌曲节奏,让学生了解这个休止符在这是有意义的,是曲作者精心构思的,比起反复枯燥的学唱,先解决节奏难点后,再唱就简单多了。
2、《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今天,尝试着讲了一节口语交际课《让世界充满爱》,以前没有系统的讲解过,所以对这堂课没有信心,一堂课下来,收获很多。
这堂课主要是通过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和他人沟通交流,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总的来说,这次的活动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把目光投向了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投向了班级里的同学,同学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洗涤,也得到了升华,改变了以前的鄙夷与傲慢,代之以慈善和关心。尤其是看到一些失学儿童的图片和文字时,可以很深切的感受到孩子内心的震撼,对比自己的人生,他们感受到自己人生的富足与快乐,并从内心里珍惜自己的幸福。
这项活动在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关心和同情心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反思如下:
第一,作为讲课者的我,没有把课堂真正放开让学生去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的不是很明显,教师参与的活动占据了很多的时间,在以后的活动中应注意这个问题,改变现在的这种局面。
第二,在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能够比较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作为我而言,并没有完全融入这节课中,即没有完全放开自己,不会借助恰当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来让学生引起共鸣,我的课堂教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应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改变比较死板的教学风格,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第三,从课堂有效性教学方面,针对某些问题的设置还需慎重,哪些问题的提出值得讨论,哪些不值得,考虑的缺乏全面,课后,高老师说的很对,针对问题“在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对你的关爱吗?他是怎样帮助你的?你有怎样的感受呢?”,其实没有讨论的必要性,在设置这个环节上,其实我也是考虑了很久,因为班级里的孩子相对来说比较拘束,再加上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我的初衷是想通过这个环节来缓解一下紧张的教学气氛,但从课堂的有效性角度确实没有讨论的必要。
第四,从我自身而言,除了刚才所提到的感情不充沛,拘束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讲课时语速较快,没有抑扬顿挫感,听完苏艳彦的课以后,感触尤深,它能让每个字都落在孩子们的心上,激起他们内心的涟漪,和他们产生共鸣,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并改正。
值得欣慰的是,这节课中孩子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计,尤其是在仿写句子时,孩子们能够一气呵成,可能和平时的阅读、练习有关,期待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表现,也希望通过这节课,孩子能够落实到实践中去,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不再木然的面对周围的世界!
3、《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音乐新课程要求教师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方面课程目标设置,其目的无疑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本。基于对新课标人文精神的理解、思考,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新理念、新目标的应用,学生的反应、课堂效应等等。我认为:既然音乐是非语性的,那么,对音乐的理解教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也必然是五彩缤纷的。学生在感受音乐的整个过程中,努力做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中的音调、节奏和词曲的结合都具有通俗音乐的特点,赋予歌曲浓厚的时代气息,是中国原创流行音乐史上崭新的一页。歌曲在旋律和歌词上都没有特别大的难点,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带有通俗音乐的旋律,体验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学生对于通俗音乐比较容易接受,因为旋律易于演唱,在听过几遍后就熟悉了曲调。歌词的含义很明显,所以两者结合,学生乐于学习,也乐于表演,教学效果明显。
4、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让世界充满爱》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我“现学现用”把所学的声势律动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对于我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尝试,也希望通过实践后能发现一些问题,为今后的教学积累一定的经验。
这节课总体上看,教学设计及思路的立点、立意比较高,但是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细节还不尽人意。
细节一:教师的语言有不够简洁、凝炼的地方。
回顾课堂情景:“划分乐句是为了理解乐句。理解乐句是为了理解乐曲。一篇文章,只有懂得了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理解全篇的意思。一首乐曲,只有懂得了每个乐句的涵义,才能理解全曲的含义………”修改后:请同学们给这一段音乐划分乐句,乐句就像我们说话和读文章一样,有标点符号,哪地方是逗号哪地方是句号……
细节二:教师设计问题要适宜学生的年龄。
回顾课堂情景:“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的音乐情感是什么?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问题带有哲学性对这一班学生偏难)修改后:请同学们思考,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什么?
细节三:教师要用音乐专业语言来引导学生形成音乐思维。
回顾课堂情景:这一段音乐你们觉得速度有变化吗?修改后:这一段音乐的速度没有改变,而是节奏改变,使得我们感觉音乐变快了……
细节四:教师不要给学生唯一的答案,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回顾课堂情景:你们觉得就像什么?修改后:音乐就其本身的意义就在于它属于声音世界而这个声音只有当人们通过音的高低长短才能使它的作用显现出来。
以上是这一节课中体现在细节上的问题,人无完人,其实细节是可以打造的。对细节的处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精心打造教学活动的细节,教师就要对教材、学生的深入把握和钻研。虽然我们无法预料教学过程中会生成些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会让整个教学变得更精彩。细节是需要发现的,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精心设计的细节只有在流动的课堂中才能彰显其价值。但是,教学活动是一个变化发展、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存在许多非预期性的因素,而这些稍纵即逝的、非预设性的因素和细节往往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教师若能利用好这些即时生成的细节,教学过程必然是富有创造性、极具智慧的。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细节真的不是“细枝末节”,而是用心,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于我一个普通的音乐教师而言,关注教学活动的细节,认真地从细节做起,就能看到细节背后所隐含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就能通过局部把握整体。
5、《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爱,带来和平;爱,带来欢乐和希望;献出你的爱,让世界多一份温暖。
用谈话式导入使学生自觉进入教师需要的情景,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课件播放,能极大调动学生的情绪分别用不同的母音哼唱,一方面进一步使学生熟悉旋律。分析歌曲,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与讨论,探究了解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的作用,使学生能在理性上把握歌曲。
通过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实践、比较提高学生对歌曲的处理能力喝审美能力,通过朗诵歌词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震撼力,通过视频欣赏,强化音乐对学生的听觉冲击,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歌手的热情及为帮助他们付出的努力,音乐无国界,表现爱的主题的作品更是如此之多,让学生的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深化本课主题——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学会给予。
6、《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让世界充满爱》重在情感目标的培养的`课题。通过这节音乐课教学,同学们对“爱”这个字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首先是体恤我们社会弱势群体,体会他们生活的艰辛,进而懂得了去博爱世界他人,并从奉献爱心中品尝到快乐;其次是懂得珍惜他人的爱,对父母亲人。师长同学有了感恩之心。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从而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所以这节课的各个环节在设计上是层层递进,逐步展开的,并紧紧地围绕着“爱”这一情感主题。几乎所有学生都积极地、全方位的参与,在自主、轻松、活跃、互动的气氛中学习,并通过音乐与美术、文学、摄影等其他人文学科的综合,去理解这个主题。从而拓展音乐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程改革中十分强调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特别适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在这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以小组的为合作单位,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浏览探究的形式,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性、网络的交互性和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创设出宽松和谐学习环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还培养了与他人的合作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学会了歌曲,更懂得了爱,让世界大同;爱,带来和平;爱,带来欢乐和希望;那么请不要吝啬你的爱,献出你的爱让世界因为你而更加温暖。突出了音乐的审美性,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达到育人的目的。
最后采用的是以定性述评和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组评和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发挥其特长,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在活动过程中体验音乐、热爱音乐,在表现美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体现自身的价值。
不足之处:①学生对作品结构简单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②内容较多,时间不够用,所以在挖掘歌曲的内涵上显得欠缺深度,在表现歌曲的内容上显得不够充分。
7、《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我的最初设想中,学生们课堂上应该是非常踊跃,课堂气氛应该是非常活跃的,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会深受感染,从而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那些感人肺腑的大爱故事在学生们的心中似乎没有激起太大的涟漪,感天动地的父爱、母爱故事也没有引起学生们太大的共鸣。学生的反应似乎很平淡。当我问道“你们有谁记得父母的生日”时,班上只有一部分学生举手,而当我问及“谁会在父母生日和新年时给父母送上礼物”时,全班只有几位学生举起了手。
这堂课上完之后,我想了很多。应该说,此堂课之所以不够成功,一是自己课前对学生们的电脑操作水平不够了解,总认为现在的学生都懂得上网,但上课时有一部分学生不会上网查找资料,也找不到相关的文章,从而影响了讲故事这个环节,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今后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情,也就是所谓的备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但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是出在学生们的情感方面,现在的学生感情太淡漠了。他们只是自私的享受着父母的爱,却不知道如何去爱父母;只是纯粹的被爱,不懂得爱人。因此,再优秀的文学作品,再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无法打动他们,他们已经对许多美的情感、美的事物无动于衷了。而一旦无法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的话,这些作品的教育意义也大打折扣了,语文的育人功能也无从谈起。而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过于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过于注重学生语文技能的训练,即过分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的感情淡漠甚至麻木,那么他们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有教育专家这样说:“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鸡汤。”即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8、《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立时40分钟的音乐课,以爱和奉献为线索。现总结教后反思如下: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创设生活情景,引导主动参与
一开课,通过社会各界团结克服困难的情景介绍,在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引入话题,学生便自然而然地渐入课堂情境;接着,让同学自己表述身边的平凡之爱让学生找一找,认一认,说一说,这些活动的展开让孩子们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设计歌词这一环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积极活动中体验爱的力量和成功的快乐。
二、鼓励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让学的过程真正成为自己想办法的过程。教学中,学生共同参与演唱形式的选择活动能够激起学生主动地琢磨和表现好歌曲。学生通过探究想办法,把直接看不见的'过程和条件揭示出来,从而获得了知识,增强了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学生探索的过程不同于科学家"探索未知"的过程,对成年人来说是"已知"的东西,在学生看来往往是"创新"的成果,他们会觉得十分惊奇,很了不起,这种惊奇是促使他们加速进行研究的一种刺激。例如叙述身边小事,创作歌词孩子们终于得出了“身边有爱,自己也能爱,只有世界充满爱,明天才会更加美好”的结论。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意识。
三、给学生一个体验的课堂
对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不论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始终以歌唱为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来感受学习音乐,感受音乐。体验使学生有时茅塞顿开,有时豁然开朗,有时悠然心会,有时怦然心动,有时百感交集。正是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有了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道德的同构。
9、《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我的最初设想中,学生们课堂上应该是非常踊跃,课堂气氛应该是非常活跃的,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会深受感染,从而学会爱父母,爱他人。
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那些感人肺腑的大爱故事在学生们的心中似乎没有激起太大的涟漪,感天动地的父爱、母爱故事也没有引起学生们太大的共鸣。学生的反应似乎很平淡。当我问道“你们有谁记得父母的生日”时,班上只有一部分学生举手,而当我问及“谁会在父母生日和新年时给父母送上礼物”时,全班只有几位学生举起了手。
这堂课上完之后,我想了很多。应该说,此堂课之所以不够成功,一是自己课前对学生们的电脑操作水平不够了解,总认为现在的学生都懂得上网,但上课时有一部分学生不会上网查找资料,也找不到相关的文章,从而影响了讲故事这个环节,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今后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情,也就是所谓的备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但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是出在学生们的情感方面,现在的学生感情太淡漠了。他们只是自私的享受着父母的爱,却不知道如何去爱父母;只是纯粹的被爱,不懂得爱人。因此,再优秀的文学作品,再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无法打动他们,他们已经对许多美的情感、美的事物无动于衷了。而一旦无法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的话,这些作品的教育意义也大打折扣了,语文的育人功能也无从谈起。而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过于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过于注重学生语文技能的训练,即过分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学生的感情淡漠甚至麻木,那么他们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有教育专家这样说:“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鸡汤。”即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0、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反思《让世界充满爱》
背景介绍
歌曲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歌曲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们需要围绕歌曲的重点,关注歌曲中的难点,进行层层深入的教学。在歌曲教学中,解决好重难点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歌曲教学中的重点,是指为完成歌曲教学目标,在歌曲教学中应着重体现的方面,如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有感情地表达情趣与风格等。而歌曲教学中的难点,一般是指在歌曲教学中,学生较难掌握、表达的某些乐句,甚至是某个节奏、某个音、某个字,它一般只是歌曲中的某一片段。
情景描述
这是我任教初中音乐以来,迎来的第四个八年级,也是我支教回来后任教的第一个八年级,对这个年级的学生情况不是很了解。以往都是我从七年级接手任教音乐,然后一直往上带,所以对学生的学情比较了解。开学的第一课《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是首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教唱的难度不大,我像往常一样备课,让学生从感受爱、歌唱爱、讲述爱、放飞爱四个环节去学习这首歌曲,重点在体验歌曲的情感,难点在切分节奏的演唱上。
上课了,我在学生踏入教室时,播放着翁倩玉的《爱的奉献》,努力地营造着课堂气氛。深情地导入、欣赏动听的歌曲,学生讲述起爱的故事把课堂情绪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学生第一遍演唱时,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了,一开始学生就把0XXXXXXXX︱X–––︱带休止符的弱起节奏被唱成了XXXXXXXXX︱X–––︱。也许以往学生中也有唱错的,由于人数极少,但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正确演唱的,所以在学生齐唱时我没有听出来。但这次非常明显的集体节奏演唱错误,让我感觉很突然。我带着学生练唱了几遍,还是有错误。甚至出现学生跟伴奏演唱时,这个节奏型旋律出现时就唱的很轻,想躲过错误。
我心里想:是这么结束练唱,进入下个环节呢?还是停下来把带休止符节奏的当重点学习呢?我选择了后者,并且不单围绕着这首歌曲的节奏来学习,我们要从最简单的休止节奏开始,从根本上去解决学生的节奏问题,我干脆围绕学生惧怕的休止符开展起音乐节奏游戏来:
1、节奏练习(模仿打架子鼓,空拍打前方)
2/41111|12|3322|10|3333|34|5432|1–‖
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
2/41101|12|3022|10|3303|34|5432|1–‖
2/41002|12|3002|10|3003|34|5432|1–‖
学生模仿着鼓手左一下,右一下的敲起来,嘴里还哼着旋律。第一条对他们来说,特别简单,学生一次就敲正确了,他们的信心来了,兴趣也上来了。第二条、第三条逐渐的增加难度。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从易到难学习带有休止符的旋律节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加上有趣的动作,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这个环节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2、歌曲节奏练习:(节奏听辨,选出老师打的是第几条,你来试着打一打)
0XXXXXXXX︱X–––‖
0XXXXXXX.︱X–––‖
学生能非常正确的听辨出每次我打出的节奏,在第一个休止符节奏游戏的铺垫下,他们也把这个休止符用敲鼓的动作来代替。有个学习小组,还组长扮演鼓手,来敲休止符,组员们接着打节奏。
3、用歌曲内容来帮助理解歌曲节奏:
师:为什么每句旋律的开始都用上了半拍休止?
生:轻轻地、歌曲很深情……
师:没有这半拍休止,按照4/4的强弱关系来唱唱。
生:纷纷用强弱次强弱的关系,唱起了轻轻地捧着,
师:不再“轻”了吧!
生:嗯,没这个休止符的确不好听。
有了前面的节奏练习,歌曲的理解作为铺垫,再次唱起这首《让世界充满爱》同学们不再躲闪着休止符,能正确演唱歌曲节奏了。
教学反思与研究
这节课虽然没达成我原本的设想从情感体验上去感受爱。也没能达成原本的用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去歌唱爱。但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那么我们的教学策略更是活的。我们应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契机,抛开教案的束缚,抓住机会及时展开灵活教学。我们都知道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是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是所有音乐要素的基础,有了骨架我们才能在上面描绘不同的外貌、性格。音乐教学离不开音乐的本身,没有好的音乐基础,音乐宫殿造不高,造不美。因此正确的演唱歌曲的旋律节奏非常重要。
当发现带有休止符的节奏型成为学生正确演唱歌曲的绊脚石时,我还是决定搬开这块石头。也发现搬“石头”要用巧方法,这节课我先用节奏游戏,从基础开始练习,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再用节奏听辨来树立正确演唱歌曲节奏的概念,通过练习巩固这个节奏型,再从歌曲整体去理解歌曲节奏,让学生了解这个休止符在这是有意义的,是曲作者精心构思的,比起反复枯燥的学唱,先解决节奏难点后,再唱就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