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混合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的教学反思
1、固体混合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的教学反思
固体混合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教学反思昨天下午又带学生们做了一节科学实验课。
这节课我们要做的实验是固体混合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没做实验前,我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不同固体混合后质量和体积会有什么变化呢?很多学生凭空想象:质量变多?变少?不变?体积不变?等等答案,我由此导入今天的实验。
首先,让学生认识和使用天平。学生还是第一次看到天平,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砝码必须用镊子拿。会使用天平后,我要求学生分别称50克的黄豆、大米、面粉。然后把三种物品混合在一起,再让学生称一下,结果称的.重量是150克。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固体混合后,质量不变。
然后,我让学生分别用量杯量100毫升的黄豆、大米、面粉,量好后,分别把三种固体混合倒入一个量杯中,观察一下体积的变化。学生都发现混合在一起后,只有200多毫升。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固体混合后,体积变了。
那么,我们怎样把混合后的固体分离呢?这个被我布置成了家庭作业,期待下周分享他们的实验方法。
2、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在听课时隋老师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施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石头放入水中问什么水会上升呢?等等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但如果仅此一例证,还不足以支持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接着又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放入同样多的水,如果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引入体积的概念,这部分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联系实际,提取学习资源。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通过让学生找、摸、想、说等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从而感悟出体积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3、组织活动,探究感受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组织了有效的数学活动。如在认识m3、dm3、cm3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大小的体积单位,形成各种体积单位的表象,并能识别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中隋老师设计了钻一钻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练中开发思维。
4、引发矛盾,产生问题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课堂上,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矛盾”的机会,学生就会主动产生解决矛盾的心向,主动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因此,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现“矛盾”的机会,可以真正扩展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课堂教学来看,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 通过创设具有现实性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生活性的教材,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事物组织教学,学生比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在交流中,使各自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隋老师充分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学生实际操作是获取知识、形成观念的重要手段。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高潮阶段,教学效果比较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听这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概念性的课有一定挑战性,教学中,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才能很好地为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观念。
3、《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 .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体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学生作答)老师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乌鸦把石头一粒一粒地衔到瓶子里,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出来了。)
2、“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实验验证)
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二、揭示体积
出示下面的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吗?
手机 影碟机 电视
学生回答后,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概念)
三、列出体积单位。
1、出示两个形状不同,体积相近的长方体。(单凭观察,难以比较)
2、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长方体后,学生很快就确切的说出:左边的长方体体积大于右边的长方体体积。(因为左边长方体有16 个小长方体,而右边的只有15 个)
说明:所以要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我们知道长度单位是用线段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正方形来表示的,那么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用正方体来表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
四、认识体积单位。
1、“请你猜一猜1cm3、ldm3 、1m3,是多大的正方体?”
讨论后让生看着实物共同小结:
棱长是Icm 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 (手指尖);
棱长是ldm 的正方体,体积是ldm3(粉笔盒);
棱长是l m 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一台洗衣机)。
2、“要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 个1cm3 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 4cm3 )为什么?(因为它是由4 个体积是1Cm3 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五、课题练习:(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自然引入新课。借助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让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教学中,我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4、《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长发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材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乌鸦喝水”的故事、石头放入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为学生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在低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就接触到“乌鸦喝水”的故事,于是教师将这个故事再现出来,让学生明确乌鸦从刚开始喝不到水到最后喝到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石头放入盛水杯中的实验,通过观察发现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放有石头的杯子中不能全部倒入,这是什么原因呢?引发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石头占据了一部分空间,所以无法倒入。继而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视机、电脑主机、老师的手机,将这三件物品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不同,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
虽然知道了物体的体积概念,但还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应该结合实物演示进行教学,知道分别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有了这个认识还不够,还要乘胜追击,让学生去估一估身边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利用身体估摸出1立方米的大小,同时还要将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进行区分,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时才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单位。
5、固体混合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的教学反思
固体混合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教学反思昨天下午又带学生们做了一节科学实验课。
这节课我们要做的实验是固体混合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没做实验前,我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不同固体混合后质量和体积会有什么变化呢?很多学生凭空想象:质量变多?变少?不变?体积不变?等等答案,我由此导入今天的实验。
首先,让学生认识和使用天平。学生还是第一次看到天平,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砝码必须用镊子拿。会使用天平后,我要求学生分别称50克的黄豆、大米、面粉。然后把三种物品混合在一起,再让学生称一下,结果称的.重量是150克。最后我们得出结论:固体混合后,质量不变。
然后,我让学生分别用量杯量100毫升的黄豆、大米、面粉,量好后,分别把三种固体混合倒入一个量杯中,观察一下体积的变化。学生都发现混合在一起后,只有200多毫升。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固体混合后,体积变了。
那么,我们怎样把混合后的固体分离呢?这个被我布置成了家庭作业,期待下周分享他们的实验方法。
6、《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上课前,老师已经示范了这节课,对我感受颇深。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切忌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教科书上,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以《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故事引入,在活跃气氛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本课的导入设计,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习状态。
接着用两次倒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现到石头是确实是占据空间的,而且占据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很自然地引出了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知识迁移,探究问题。
在引出体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先回忆面积单位先分后数的比较方法,再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必需将两个长方体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方块,引出了体积单位,突破难点。不过发现学生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时候有点困难,空间观念不够好,课件可做得更直观些,易于学生观察。
三、尝试自学,理解问题
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与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时,采取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空间观念。①看书自学体积单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②学生汇报学会的知识。③理解体积单位。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1 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中学生说到了很多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在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让学生依次进入,结果能容纳10 个学生,学习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这一教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五、动手操作,注重比较。
例如,区别1cm、1cm2、1cm3时,除了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外,更是让学生动手比画一下三者的区别。
六、在课堂中发现的问题。
练习做一做第2 题,说一说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各是多少?我原认为这个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但发现第一个长方体竟有个学生以为边长是3厘米,它的体积就是3立方厘米,受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的概念影响。所以我在课堂中强调让学生自己说出因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这里有9个,整个大长方体的体积就是9立方厘米。最后总结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让学生用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自主摆成不同的形状,想想体积分别是多少?学生确实摆出了很多种形状,但在实物投影中展示得不够清楚,课前考虚不够周到。
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猜一猜一些学生常见的物体的体积。有两个教学目的。第一,联系生活实际,考考学生对三个体积单位的理解。第二、我知道让学生完全猜出来是难度好大的,所以我也无设想学生能完全猜得准确,在学生猜的过程中,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形成一种表象,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同时学生猜得不够准确,也让我意识到,在前面的教学中我只强调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没有让学生很好建立2个、3个或10个体积单位大小的空间观念,导致学生猜不准,也是个重要因素。
七、个人反思。
个人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这是节概念教学,语言必需精炼,严谨。我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以后自己一定继续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进步。同时,上了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要不断准备一些形象的教具,倒如,没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单凭学生想象根本上是很难建立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7、六年级数学上册《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上课前,观摩了名师的这节课,对我感受颇深。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切忌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教科书上,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
上课前,观摩了名师的这节课,对我感受颇深。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切忌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教科书上,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以《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故事引入,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这样的设计,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习状态。
接着用两次倒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现到石头是确实是占据空间的,而且占据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很自然地引出了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迁移,探究问题。
在引出体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先回忆面积单位先分后数的比较方法,再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必需将两个长方体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方块,引出了体积单位,突破难点。不过发现学生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时候有点困难,空间观念不够好。
三、尝试自学,理解问题
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与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时,采取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空间观念。①看书自学体积单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②学生汇报学会的知识。③理解体积单位。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中学生说到了很多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在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让学生依次进入,结果能容纳8个学生左右,学习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这一教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五、个人反思。
个人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这是节概念教学,语言必需精炼,严谨。我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以后自己一定继续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进步。同时,上了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要不断准备一些形象的教具,倒如,没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单凭学生想象根本上是很难建立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