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
1、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
天气晴朗,雨过天晴的好天气。上午八点半,我们从政府出发,前往我们中心走帮服的堡河村。刚到堡河村,就看见村里各个小组的村民小组长聚集在村服务大厅的会议室里,原来他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到村里,特地早早地从家里赶了过来。我先是找到了我要走访的第九村民小组的小组长林开和,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他就带着我出发了。巧合的是,我们一开始走访的几家户主都姓林,这样一来就自然熟络了起来,看着他们热切淳朴的眼神,感受到他们对党委政府由衷的感谢,让村民实实在在感觉我们是来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我才深刻体会到了走帮服活动的意义多么重大。不知不觉中,一个上午的时间已经走访了九组的十五户人家,在返回到村办公室的路上,我遇到了不少已经走到的人家,他们都很热情地喊我去吃中饭,顿时感觉心里暖洋洋的,原来我也被村民们记住了呀。
4月中下旬,我在堡河村张树斌主任的带领下,第二次走访了堡河村,因为第一次走访七组、八组的时候是在下午,有不少人都不在,幸运的是,这次去,遇到了上次没有走访到的农户。第二次的走访,让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我跟大家的距离更近了。家住在九组的毛长根老人一看见我来,就赶忙的拿凳子给我,上次来的时候只遇到了老人和他的夫人,这次来因为是星期天,他的儿媳和孙女也在家,我将他们想咨询的问题一一记录了下来并向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了请教,之后打了两次电话没通后,我只得将问题的解决方法以短信的方式告知他们。虽然问题并不复杂,只是去服务大厅咨询了相关人员,但是能帮助到群众,让群众感受到政府热情的服务,我想这就是走帮服活动的意义所在吧。
通过这几次的走访,我亲自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使我对“三农”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村民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我想,走帮服活动不仅仅是了解村民们的家庭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聚焦他们在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生产生活方面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帮助他们去解决,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我相信此次走帮服活动后,我会尽自己所能,尽力干好本职工作,为农村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2、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
天气晴朗,雨过天晴的好天气。上午八点半,我们从政府出发,前往我们中心走帮服的堡河村。刚到堡河村,就看见村里各个小组的村民小组长聚集在村服务大厅的会议室里,原来他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到村里,特地早早地从家里赶了过来。我先是找到了我要走访的第九村民小组的小组长林开和,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他就带着我出发了。巧合的是,我们一开始走访的几家户主都姓林,这样一来就自然熟络了起来,看着他们热切淳朴的眼神,感受到他们对党委政府由衷的感谢,让村民实实在在感觉我们是来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我才深刻体会到了走帮服活动的意义多么重大。不知不觉中,一个上午的时间已经走访了九组的十五户人家,在返回到村办公室的路上,我遇到了不少已经走到的人家,他们都很热情地喊我去吃中饭,顿时感觉心里暖洋洋的,原来我也被村民们记住了呀。
4月中下旬,我在堡河村张树斌主任的带领下,第二次走访了堡河村,因为第一次走访七组、八组的时候是在下午,有不少人都不在,幸运的是,这次去,遇到了上次没有走访到的农户。第二次的走访,让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我跟大家的距离更近了。家住在九组的毛长根老人一看见我来,就赶忙的拿凳子给我,上次来的时候只遇到了老人和他的夫人,这次来因为是星期天,他的儿媳和孙女也在家,我将他们想咨询的问题一一记录了下来并向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了请教,之后打了两次电话没通后,我只得将问题的解决方法以短信的方式告知他们。虽然问题并不复杂,只是去服务大厅咨询了相关人员,但是能帮助到群众,让群众感受到政府热情的服务,我想这就是走帮服活动的意义所在吧。
通过这几次的走访,我亲自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使我对“三农”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村民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我想,走帮服活动不仅仅是了解村民们的家庭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聚焦他们在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生产生活方面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帮助他们去解决,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我相信此次走帮服活动后,我会尽自己所能,尽力干好本职工作,为农村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3、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
民生是老百姓最大的实际,如何更好的改善民生、办好实事,让农民群众更多的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是这次全省开展“走帮服”活动的重点,只有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我们党才能取信于民。
今天是五一长假的第一天,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回乡过节。一早,迎着晨光,我直奔挂钩联系点中凌村。带领我一起走访的村民小组长,以前是村里的一名老会计,退下来已经好多年了,但是这些年只要村里有什么事找到他,他都会很热心的帮忙,闲聊中我才知道,原来周会计还不是一名党员,对此他也有些遗憾,可是他很自豪的和我说,我虽然不是一名党员,但是我们家可是有四名党员,两个儿子、儿媳妇都入党了,在思想上我得和他们同步。
我们首先来到朱绍如老人家,老人患有糖尿病并发症已经十多年了,现在要靠每周做血透来维持生命,一年的医药费需要十几万,儿子朱小宗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老俩口,靠着政府的补贴和自己种田维持生活,交谈中,我得知老人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做公交到海安人民医院做血透,做完之后再坐车回来,每次做完血透回到家都要躺上好半天,身体的.透支加上路途的颠簸,老人的身体实在是吃不消。可是没办法,儿子不在身边,又不能总麻烦别人,只能自己慢慢熬。听到这些,我心里真是酸酸的,可是老人却很知足,说医药费可以报销,村里照顾他,帮他申请了低保户,现在还能保住一条命,知足了。
从老人家出来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心想如果村里的年轻人能在我们当地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也许不会选择背井离乡出去打工,离开家人,这样我们的村里也不会出现这么多留守老人。虽然政府加大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生活困难的群众会发放补贴,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老人们年纪慢慢变大,身体渐渐衰老,他们更多的其实是想得到儿女的陪伴。
下午,我提出独自到田间地头看一看。路过一片油菜花田,看到一位老大爷正在田里松土,我上去和他攀谈起来了。提到“走帮服”活动,老大爷深有感触。他动情的说,到底还是没有忘了老百姓啊,我好久没见过领导专门进农民家门了。来到老大爷家,经过询问得知,他姓张,家里就他和老伴儿,儿子十八年前因为医疗事故去世了,他现在已经78岁了,有些农活已经做不动了,可是没办法,家里没有劳动力又舍不得把田荒废掉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日记。他说他知道有土地流转政策,可惜他家的田不在范围之内
我接过话茬表示,土地流转毕竟涉及的农田比较广,涉及的农户也比较多,而且要相对集中,所以实施过程中有些不足。这次走访了解许多村民的想法,知道好多人已经转变想法,以前舍不得土地,现在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我一定及时和村里沟通,尽早帮你们解决土地流转的问题,让大家可以过一个舒适的晚年。
经过一天的奔波,虽然有些劳累,但是感到很充实,也受益匪浅。我的心和又和农民进了一步,村民们的真实想法和他们朴实的话语,都将鞭策我。我想,身为一名党员干部、人民的公仆,不仅要带着责任和义务,更要带着真情走进基层,那样才能走得更真、更实、更远……
4、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全镇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之后,根据全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总体安排,我联系北关村一社杨宝明和马加锁两户。通过入户,杨宝明和马加锁两户的基本情况是:
杨宝明,家中6口人,有耕地5亩,果园面积1.5亩,人均纯收入2000元,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和果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妻子夏卓子患有半身不遂,儿子杨笑天外出打工时左脚受伤,家庭医药费用支出大。
马加锁,家中6口人,有耕地6亩,人均纯收入1752元,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和种植业,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儿子马红患白血病在家,自己和老伴只能参加轻体力劳动,还有两个学龄前的孙子需要照顾,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外出打工的儿媳孙稳稳身上。
5、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今天,我去了自己的联系户刘胜明、刘明忠家,认真了解了他们的家庭组成、子女入学、经济收入和产业发展情况,并对家中近期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了详细询问。
从了解的情况来看,联系户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是家中产业发展不足,加之家中有老有小,造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愈加雪上加霜。我从事基层工作已经多年,对农村工作有一定的体会,深知帮扶户所面临的困境在农村很普遍,虽然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也让很多农民尝到了甜头,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生活依旧很贫困。帮扶不能从简单的送钱送物入手,关键是要扶持建立起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想,开展帮扶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引导群众转变陈旧观念。"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引导群众脱贫致富,最根本上还是要解决其陈旧的思想观念。近年来,县上镇上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有些群众固执拘泥,不算经济账,不但错过了发展的机遇,还影响了全镇结构调整的步伐。所以我们干部进村入户时,要与群众交心交情,从转变观念入手,引导群众消除"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观念。
二要培育户内的致富产业。要根据联系户不同的情况,帮助做好户内产业规划,选好适合的致富项目,落实发展措施,培育起户内经营发展的优势产业,并要善于捕捉致富信息,不断引导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三要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做好帮扶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让外出务工农民有素质、有能力,提高他们在务工队伍中的竞争力。让在家农户不但要发展产业,而且要懂技术、会管理,能将产业做强做大,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致富增收的领路人。
6、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通过对联系户杨宝明和马加锁走访对接,根据两家的实际情况,我和两家人经过商量和分析,制定了奔小康计划,确定了今年及以后5年要实施以下帮扶计划:
1、积极参加镇上举办的果园管理培训。镇上每期举办果园管理培训班时,我通知两户按时参加,争取每户年内培训一名果园管理技术明白人。
2、为杨宝明妻子夏卓子提供治病信息,争取重大疾病优惠政策的帮助;将马红列为临时救助对象,提供5000元用于治疗。
3、根据两户住房破旧的实际情况和户主的意愿,将两户列入今年农村危旧房屋改造户。
4、每季度由我带领县、镇果业技术人员指导并帮助两户进行果园管理,为明年果园挂果打下基础。
5、协调联系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用以创业。
今天还为联系户分别去送两卷地膜、1袋化肥用于农业春耕生产。
7、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在贫困户家中多次走访后,我协助他们确定了户内的帮扶计划。联系户刘明忠家位于县城郊区,耕地面积少,他妻子一直想经营个小生意,苦于没有发展资金,加之儿子上学,一时半会很难办起来。前几天,县上的无息贷款名额下来了,我第一时间与他取得的联系,帮他联系了贷款。
今天早上收到刘明忠儿子刘天亮发来的短信:"罗叔,无息款下来了,感谢您!我不知道说什么,真的'谢谢您!"看到短信,我心里面久久难以平静。
虽然我一直从事农村工作,一直和群众打交道,但没有想到,联村联户行动会将我们的距离拉得如此之近。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借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为他们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或许就是这个起步的台阶,会让他们从此迈上致富的道路。联村联户行动,为困难群众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再难的事,我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谈,再高的坎,我们可以手拉手一起走,在这看似平淡的问候和帮助间,不知不觉,群众心头的疙瘩解了,发展的路子广了,干部的能力强了,基层组织也会变得更加牢固。
8、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1月30日,省委常委召开了会议,研究部署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提出了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开展省、市、县、乡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工作,帮助群众加快脱贫步伐,让老百姓尽快富裕起来。2月8日,省委常委会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参与范围、联系对象、联系方法和工作要求。
2月21日,刘伟平省长赴"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石阳村调研。自此,南湖镇的联村联户工作从理论学习开始转入实际行动。刘省长走后,我组织全镇干部连续筹备两天,2月24日,组织召开了石阳村村民大会,传达学习了全省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石阳村组织召开法制报告会,县法制办、南湖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单位在会上作了法制报告。
2月25日,组织召开了由镇村两级干部参加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传达学习了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议精神,并制定下发了《南湖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我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办公室,抽调专人组成办公室,由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办理日常事务。
9、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3月3日 晴
今天,我去了自己的联系户刘胜明、刘明忠家,认真了解了他们的家庭组成、子女入学、经济收入和产业发展情况,并对家中近期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了详细询问。
从了解的情况来看,联系户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是家中产业发展不足,加之家中有老有小,造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愈加雪上加霜。我从事基层工作已经多年,对农村工作有一定的体会,深知帮扶户所面临的困境在农村很普遍,虽然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也让很多农民尝到了甜头,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生活依旧很贫困。帮扶不能从简单的送钱送物入手,关键是要扶持建立起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想,开展帮扶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引导群众转变陈旧观念。“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引导群众脱贫致富,最根本上还是要解决其陈旧的思想观念。近年来,县上镇上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有些群众固执拘泥,不算经济账,不但错过了发展的机遇,还影响了全镇结构调整的步伐。所以我们干部进村入户时,要与群众交心交情,从转变观念入手,引导群众消除“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观念乡镇干部民情日记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二要培育户内的致富产业。要根据联系户不同的情况,帮助做好户内产业规划,选好适合的致富项目,落实发展措施,培育起户内经营发展的优势产业,并要善于捕捉致富信息,不断引导群众拓宽增收渠道。
三要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做好帮扶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让外出务工农民有素质、有能力,提高他们在务工队伍中的竞争力。让在家农户不但要发展产业,而且要懂技术、会管理,能将产业做强做大,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致富增收的领路人。
10、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3月11日 晴
通过对联系户杨宝明和马加锁走访对接,根据两家的实际情况,我和两家人经过商量和分析,制定了奔小康计划,确定了今年及以后5年要实施以下帮扶计划:
1、积极参加镇上举办的果园管理培训。镇上每期举办果园管理培训班时,我通知两户按时参加,争取每户年内培训一名果园管理技术明白人。
2、为杨宝明妻子夏卓子提供治病信息,争取重大疾病优惠政策的帮助;将建红列为临时救助对象,提供5000元用于治疗。
3、根据两户住房破旧的实际情况和户主的意愿,将两户列入今年农村危旧房屋改造户。
4、每季度由我带领县、镇果业技术人员指导并帮助两户进行果园管理,为明年果园挂果打下基础。
5、协调联系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用以创业。
今天还为联系户分别去送两卷地膜、1袋化肥用于农业春耕生产。
11、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4月16日 晴
带领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关建雄、镇农业技术人员程志宏、张展为联系户开展果园施肥,拉枝等管理措施,并现场进行了培训。 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果树管护到位,为明年挂果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赠送了惠农政策读本、农民工转移就业读本、果农实用生产技术手册,并为建红提供了在兰州陆军总院治病的相关信息;嘱咐联系户按时参加4月21日全镇开展的园艺工技能培训。
12、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4月16日 阴
在贫困户家中多次走访后,我协助他们确定了户内的帮扶计划。联系户刘明忠家位于县城郊区,耕地面积少,他妻子一直想经营个小生意,苦于没有发展资金,加之儿子上学,一时半会很难办起来乡镇干部民情日记百科
前几天,县上的无息贷款名额下来了,我第一时间与他取得的联系,帮他联系了贷款。
今天早上收到刘明忠儿子刘天亮发来的短信:“罗叔,无息款下来了,感谢您!我不知道说什么,真的谢谢您!”看到短信,我心里面久久难以平静。
虽然我一直从事农村工作,一直和群众打交道,但没有想到,联村联户行动会将我们的距离拉得如此之近。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借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为他们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或许就是这个起步的台阶,会让他们从此迈上致富的道路。联村联户行动,为困难群众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为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再难的事,我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谈,再高的坎,我们可以手拉手一起走,在这看似平淡的问候和帮助间,不知不觉,群众心头的疙瘩解了,发展的路子广了,干部的能力强了,基层组织也会变得更加牢固。
13、帮扶干部民情日记
2014年01月29日
昨天中午从兰州汇报旱情情况回来,下午去了大河乡光华村位于榆木山的牧业点,一年一度畜牧业生产的最关键时期---接羔育幼已全面展开,我去的这一户牧民家的新生羔羊因病死了好几只了,乡农牧业技术服务站的技术人员和村干部已闻信去了,并提取了病死羔羊的病料送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实验室化验,正在等待结果。本来我要带一个兽医去的,但无奈的是机关的兽医全部去各乡,村突击打小反刍兽疫疫苗去了,我只能只身前往。接羔育幼才刚刚开始,由于持续的干旱,今年流产也较往年明显增加,这是草原畜牧业的本质决定的,虽然这些年大力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情况有所好转,但是离彻底改变尚需一段时日。了解了这一户的情况,反复交代了要注意的事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返回到县城已是华灯初上的时节了,牧区居住分散,要做好农牧村工作实在不易。回来后分别安排了应对的措施,一是安排休病在家的一名高级兽医师和实验室一名女同志,明天再去这一家进一步确诊病因,以便对症下药;二是要求包村技术人员近期督促牧民做好消毒等防控工作,三是要求技术人员继续查阅资料交流诊断,尽快控制疫病,减少群众损失。明天要去明花,祁丰,大河三个乡查看小反刍兽疫防控情况,工作的特殊性和最近牧业生产的形势,需要我们到一线去了解情况,帮助开展工作,再说了,我们一线的100多名干部还在加班加点的忙碌在千家万户呢。下去,到一线,到一线的同志们中间去,到牧业点去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
干部职工的表现令我感动,默默的我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2014年1月13日
今天,我去康乐乡康丰、八音两个村 ,目的是抽查了解暖棚建设、饲草料储备、旱情等情况,一个下午的时间,从干沟门开始,一直到了三岔河、康丰西岭子,走了十四、五户人家。退牧还草工程暖棚建设项目,对牧区的畜棚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今天看的这些户大都建起了高标准暖棚羊舍,虽然补助的标准还很低,但是有了这些补助老百姓积极性还是被调动了起来,再过两年高标准暖棚就可基本全覆盖了,这是畜牧业发展特别是转变生产方式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之一。饲草料储备和加工情况令人欣慰,家家户户都有储备的饲草料,并且都进行了加工,可以看到农牧委制作发放的补饲槽和购置的大量的补饲槽,近几年,通过引导舍饲喂养得到了普遍推广。旱情十分严重,压迪河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年可以为老百姓节约大量的拉水费用。去年秋季以来持续干旱,进入冬季以来没有有效的降水,尽管每个牧户都储备了大量人畜用水,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还是坚持不到五月份管道通水,旱情十分严重,令人揪心,特别是西岭子的一户低收入家庭,现在就开始拉水了,一吨水的运费是200元,他家有300只羊,每只羊一天的用水量大约是2.5公斤,每天需要近一吨水,最少还要100天的时间才可能度过这一时期,这就意味着还需要20000元资金用于拉水。这样的村这样的户还有很多,康丰、巴音、赛鼎、大滩、光华、东岭、西岭、东顶、河东、河西等等。
解决饮水困难这些年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投入了大量资金,水源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依靠政府 来解决,不是老百姓自己能够解决的。水源问题解决以后,乡、村组织要及时跟进,发动老百姓兴建水窖等储水设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次入户我看到有一些户有高标准暖棚设施,储草储水都充足,对这样几十年不遇的旱灾就能从容应对,而有一些牧户则陷入了困境,究其原因还是扩大再生产投入不足,防灾意识不强。建一座25立方的水窖大约需要一万元,作为家庭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但是,和拉水相比较两年就可以收回成本,是很划算的,所以,乡、村两级组织要在修建水窖作为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提升畜牧业抗灾保畜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作为农牧部门我们也要积极向上反映情况,积极争取水窖建设补助资金,提高暖棚羊舍补助标准,为草原畜牧业发展注入更多的资金,不断提升发展水平。
2014年1月9日
今天,我们去了大河乡西岔河村和红湾村,这两个村都是细毛羊发展的重点村。红湾村是近几年扶持的细毛羊、细羊毛生产标准化示范村,连续三年细羊毛售价居全县之首,牧民得到了实惠,在外面也小有名气,每年商贩抢着要哪里的羊毛,这些成绩的取得有个方面的原因,都是,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这个班子能够凝聚人心、能够踏实做事、能够锐意创新,2010年冬季开始他们推行了细毛羊整村穿衣,2011年推行了机械剪毛、分级整理、标准涂料标识、规格打包、集中销售,走上了标准化生产的路子。2013年他们又建起了集中舍饲养殖点,将部分淘汰畜和当年出栏的仔畜通过短期育肥后出售,截至目前育肥出栏1000多只,增加收入30多万元。近几年他们还坚持提前配种,怀孕母羊后期补饲、羔羊早期补饲技术,繁殖率、仔畜成活率大幅提高,实现了畜牧业生产的利益最大化,是全县畜牧业发展的一个标杆。
西岔河村有较为充足的饲草料基地,有发展细毛羊和舍饲半舍饲养殖得天独厚的条件,过去由于认识不明确,一度细毛羊饲养量大幅滑坡,大量养殖藏系羊等畜种,致使草原退化,邻里纠纷频发。前年以来,通过算细账、作对比,牧民群众坚定了养殖细毛羊的信心,积极调整畜种,目前,除两户自然条件限制不能养殖细毛羊的牧户以外,全部养殖了细毛羊。他们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新建高标准暖棚羊舍40多座、储草棚40多座,充分利用草地资源种植优质牧草1800多亩,大力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舍饲半舍饲率达到了80%以上,在政府的扶持下人畜饮水、草地灌溉、配种站、储毛棚的设施进一步完善,更加坚定了他们走标准化生产路子的`信心和决心他们也正迈着坚实的步伐朝着这个目标前进,2013年冬季全村有8000多细毛羊穿上了羊衣,明年他们将推行机械剪毛、分级整理、标准涂料标识、规格打包、集中销售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
我相信只要干群团结一心,一个生产发展,民风淳朴,山清水秀的优美新村很快就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2014年1月7日
今天,去双联联系村康乐乡上游村,一路走了20多户,牧民大多数人都不在牧业点,一打听都去县城的牧民定居楼了,牧民每隔三五天到牧业点清点羊数字,给羊饮水,别的时间都在县城定居点。我们这次去的主要目的是查看旱情、饲草料储备情况。缺水一直是制约上游村畜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作为帮扶单位2012年我们积极协调,经县政府召开现场办公会,在电力、水利、发改等部门的努力下,投资17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扬水站,铺设输水管道20多公里,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面对今年这样持续的干旱,上游村大部分牧民秋季储存的水都能使用到四月份工程恢复供水,一小部分群众由于水窖小或者少还不能满足需求,只能拉运。缺水的问题已不是十分迫切了,我们和村上领导商量2014年要把水窖建设作为解决人畜饮水的重点,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饲草的储备都比较充足,为了防止大的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我们和村干部商量用村级补奖资金调用一部分饲草料发放到户,做好抗灾保畜的物资储备。走了一圈,我的心里畅朗了不少,我们只要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就能为群众好实事,切实解决一些群众无法解决的实际困难。
游牧民定居,暖棚羊舍建设,草原水利设施建设彻底改变了牧区的基础设施,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牧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来的更快更直接,其实,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思想观念,做――永远比说重要一万倍。上游村牧民罗正义深有感触的说:“冬天楼房里住几天就不想到牧业上了,牧业上太冷了”,这是大实话,我也有同感。一辈子放牧的老牧民尚且有这样的感受,那我们的下一代,从小住在楼房里,有几个人还能回到牧业生产中,又有几个能受得了风吹、日晒、酷暑、严寒。实现生态功能区的搬迁,实现生态的保护,我们要做的也许一开始就是温暖的楼房,能够维持生活的一份工作。人,其实还是很容易改变的。
2014年1月6日
今天去马蹄乡横路沟村双联户,三年来,多次去哪里,每次都觉得有新变化,村容村貌,老百姓收入,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看到一排排新建的暖棚羊舍,一幢幢新修的高标准住宅。同样的地理环境,同样的一群老百姓,三年时间似乎这种变化不可理解,过去那里是落后和贫穷的代名词,我现在说那里大部分老百姓人均收入超过了两万、三万、四万有人相信吗,我肯定没有人相信,如果我不是一次次的去哪里,我也不会相信,但是,我告诉大家这是千真万确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夸张。
其实,哪里都有发展的空间,只是看是不是选准了一条正确的路径,同样的一块土地由于发展的路径不同,发展的效果就会千差万别,马蹄横路沟是一个鲜活例子,过去我们死守着那些土地,粮食产量低,入不敷出,年年岁岁,人穷志更短。我们换了个思路,种草养畜,三、四年大变样,人初步富了思想觉悟提高了,在哪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谢党的好政策。在这里没有埋怨没有等待,只有憧憬,只有谋划,户户都在说明年的打算,以后的规划。在哪里人与人之间,户与户之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情亲、友情,我深深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和谐,虽然现在哪里还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哪里的老百姓劳动强度还有点大,收入还不够高,但是,我相信有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径,有党的富民政策的支持,有老百姓的辛勤劳作,哪里的明天会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