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追忆童年心情日记

2023-10-20 11:22:40

  追忆童年心情日记

追忆童年心情日记

1、追忆童年心情日记

  每当挤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大街,飞驰而过的汽车,川流不息的人群,我总会莫名地回想起童年一连串的记忆,怀念起小学那些纯净而遥远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

  我们的小学在独克宗古城的中心位置,附近是老古井,每天都会有附近的居民背着木桶来打水。我们的教学楼是一栋很古朴的小楼,有很大的窗台,楼背后是一个用石头堆砌围成的小草原,里面竖着很多青稞架,架子周围长满了不知名的小草、五颜六色小花和一种我最爱的叫啊卜叶叶的肥厚植物。只要搬开厚厚的茎干,就会流出一种稀稀的'粘液,调皮的我总喜欢把啊卜叶叶放在同桌的椅子上,看他狼狈地滑倒在桌子下。幸灾乐祸的我总会被老师赶到教室门口罚站,惩罚我放学后一遍一遍地抄写课文,长时间的抄写课本和冗长的作业,总是让我很厌烦,感到精疲力尽。那天放学回家,父母还没有下班,看着家里大门口的牛头锁,我又动起了歪脑筋,我从门口的竹扫帚中掰下一根很硬的竹签,插入锁头里,这样钥匙就塞不进,门就打不开,我也就不用写作业了,果然爸爸、妈妈下班后,发现家里的锁坏了,都很着急,忙着修锁、开门,折腾到很晚,他们就让我吃过晚饭赶紧休息,第二天妈妈带我到学校满脸内疚地向老师解释,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没有完成。那时候我经常丢三落四,经常被老师和父母责骂,经常吃着一角钱一片摊在手心里的凉粉,追在手扶拖拉机的后面疯跑,和小伙伴背起洋芋去五凤山野炊,去龙潭边抓鱼,经常跌得鼻青脸肿的。

  每当假期的时候,因为父母都要上班,他们总会把我锁在家里,父亲每天都会布置一、两篇唐诗宋词让我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那是多么晦涩难懂而又了无生趣的事情,又怕抄写的惩罚,我只好硬着头皮在家里走来走去的反复背诵。一天走到家里的衣柜前,发现镜子里小小的自己,立马觉得很有趣,那天后每当背书时,我都会端坐在镜子前用方言、用马普、用小白菜的音调,一遍遍地念唱诗词,假期结束的时候,我也会慢慢地吟诵一些唐诗宋词,这些文学功底对我以后的求学生活起了莫大的帮助。

  小学毕业后,不再过儿童节,而过起了青年节,不再四处疯跑着抓蝴蝶逮蜻蜓,而扎起了马尾,戴起了厚厚的眼镜,背起了大大的书包,习惯性地低着头,匆匆地走在街角的人群中,从初中、高中、大学再到研究生,我都对童年的记忆越来越深刻。

2、重返童年的心情日记

  1、在重返童年的路上,阳光暖暖的,花儿香香的,土地松软松软的,那从田野里飘过来的一股浓浓的草莓味,再次醉倒了一个个经过历史客栈的路人。

  2、沿着时光的河沿,我再次看到我的小纸船还在那水上扬帆远航;我仿佛听到妹妹吟诵古诗的声音,依然弥散在那些鹅卵石相互不断碰撞的'瞬间,它使一片坚硬的河床顷刻变得柔软且充满温馨。

  3、我记得,儿时的我,害怕与一只母猫对视,我曾在一只家犬的面前颤栗不已,我亦曾为一只大公鸡啄去我手中的糖块而哭泣。那时,我才5岁。而现在,我却非常惬意儿时的软弱与幼稚,我甚至为此拒绝想象坚强与成熟。也正是这些不断飘落在记忆深处的花絮,一次次使我踏上重返童年的小路———乐此不疲。

  4、打开童年,那一丛丛狗尾巴草依然在风中充满活力,童年的我一次次在它的摇曳之间,读到这个世界最初的诗意和一大片向上呼啸的绿……

  5、马克思如是说:“它之所以具有不可企及的迷人魅力,是因为它是童年的产物。”

3、追忆时光深处的心情日记

  在我上学起,校园的那棵桂花树就很老了。粗粗的树杆上印满了岁月的辙痕。那时没有电铃,只能靠敲钟上下课,桂花树就是钟架子。古老的桂花树妆点了我丰富多彩的世界,燃亮了我求知的目光,也丰富了我童真的梦境。我曾把它画到画里,写到文章里,埋到心里,带到梦里。

  上六年级时,我曾写过一篇散文诗《桂花树》:“桂花树呀,你这样美,这样香,是不是借来了仙女的胭脂红粉?一朵一朵,小花轻撒,片片绿叶,点点朝霞;让我把你带走吧,又怕你离开妈妈会想家。”那时在我的眼里,桂花树像个沉默的老人,用慈祥的目光望着我们,头顶茂盛的绿伞,却那般碧绿苍翠,开花时又如少女般缤纷嫣然。雨后,空气漾着清淡的芬芳,那是桂花的芬芳啊!那满树的金色花朵是下凡的仙女遗落人间的钗环,是敦煌飞天凌空飘举时的彩练,还是孔雀公主舞越潇湘的羽衣?不过,童年的我,只认为,她是一颗颗小星星,会带我飞到天边,飞到灰姑娘的宫殿里,飞到白雪公主的森林里,飞到很远很美丽的地方去。小时候的我,内向而文弱,仰视着它的高大魁梧,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热切的向往。我常呆呆地望着它,无声地倾诉着我的眷恋和不安。

  流年似水,落花依旧,如烟的往事在琐碎而忙碌的生活中渐渐淡去。我回校当了教师,接过教我的老师的嘱托,也接过沉甸甸的责任。有时批完作业,走到树下,极目楚天,云淡风轻,看着阳光的脚,怎样在地上行走。眼前的葱绿组成深深浅浅的色阶,丝丝缕缕的可以入画。“碧色全无翠色深,烟波不动影沉沉”,这绿意慢慢浸透我苍凉的心,洇湿我的眼眶。三月,正是风起的季节,风,吹绿了小草,吹舞了树叶,也温柔地抚过我的脸庞,平复了心头缭乱的思绪。“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自己不再是那个风中起舞的翩翩少年,可以作一首云的诗,作一幅蝶的画。再不会伏在膝头写下一首不带阴影的诗。恍惚中自己变成了一朵蒲公英,一缕白云,一点萤火,一片孤树与烟村,一泓唐寅笔下悲凉慷慨的水墨,向着飘缈广阔的天际飞去,在乡村校园的大梦里,浑然迷醉,永不再醒。

  小时候,总望着天空,想着书上的诗句:“天空是倒过来的海,让阳光擦亮我们的世界。”可这世界并不总是宁静祥和,并不总是欢歌笑颜。还有战火烽烟,还有阴影贫困,还有痛苦无奈。海啸的余波刚刚散去,又有地震的消息传来。无数无辜的生命,就在阳光下无奈地消散了,无声也无影。而世界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什么,日子还在继续。生命,不过就是每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瞬间。

  长久以来,我们总在过这样那样的节日,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渲染着节日的气氛,漫步街头,尽是节日的商机。其实,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重复。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川水东流,先哲不复,闻韶处,空有绕梁音。生命,无法复制,无法更改,无法重演。每一个日子,平淡的,琐碎的,甚至烦乱不安的,也都只有一次,又何尝不是节日呢?

  当暖风吹来春消息的时候,当柳树梢头漾出些许绿意的时候,桂花树走出了冬的沉默和冷寂,又开始了四季的交响。最近,桂花树又有了新邻居,是几株小巧花台里的绸子花。“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那柔柔的花瓣,那蠕蠕的枝条,那灵动欲飞的色彩,像极了我们周围平凡而幼小的生命。只有珍爱这些生命的人,只有心底无私的人,只有海纳百川的人,才会从九天的霞光中采来这无边的秀色,才会从冷月的清辉中邀来这些脱兔的精灵。

  又到了夜雨敲窗的时节。回眸处,是泪光中的微笑,燃亮心底的阴云,萋萋芳草,乡关何处是?烟波村顶,桃红又是一年春。

  从朝阳挂上第一缕树梢,到晚霞在夕阳中梳妆,看我的学生们在太阳下金灿灿地绽放笑脸,就会想到泰戈尔的《飞鸟集》:“孩子,你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你长在我的心里,在我小藤花的梦里。”风中起舞的,是“花的学校”。孩子们嬉戏着最美的时光,我守在他们身旁,静静望着,流过的是桂花金色的涟漪。

4、童年琐记心情日记

  我喜爱乡村,也许是因为骨子里那股泥土的芬芳。山的沉毅,水的灵动,一点一滴闪烁在我童年的眸子里。故乡的一花一草、一枝一叶,还清楚地记得我猴跃的童年。我曾目送归巢的鸟儿驮着夕阳飞进山林,童年的影子在晚霞里纤纤走来。

  1、竹语

  空寂的山林里,竹在呓语。寒月深林,清风袭袭,竹语沙沙,恰似李清照徘徊于庭院长廊,声声嗟叹。时而竹影斑驳,碎碎闪闪,恰似潇湘馆里凤尾竹的袅袅倩影,如诗如画。

  儿时,我常去那儿玩耍。邀上几个伙伴,追喊着拥进林子,赤着脚踏上松软的竹叶,抱着竹竿摇下一片青黄。或是攀上那弯曲的竹竿,猴儿似地东张西望。倘若一不留心折断了根小竹子,就会远远看见守林的老伯伯挥着那可恶的破蒲扇一面愤愤地骂一面朝我们赶。然而,孩子们也常常在竹林里讲故事,你一言我一语,编织成一个美妙的童话,可是没有给它们记录,倒是这竹林无声的记下了,待到我再来时,又一一讲述给我听。等到春笋发芽的时节,林地上长满了刺脚的“小疙瘩”,我就每天都小心翼翼地走到竹笋旁,眼看它一天天长得高过我去,疑惑又惊羡地望着它……

  如今,再次漫步于竹林,昔日的小竹子已经直插云霄,苍劲有力,它也在垂头细想着,诉说着那童年的美好故事。

  2、土墙

  几面土墙、几块青砖、几片灰瓦、几根木梁……记忆中的`土屋就是那么一个模糊的轮廓。伴着愈踏愈疾的回乡的脚步,土屋终于又悠悠地出现了,它安然地卧在山下的一隅已浑然数十载。我满心崇敬地望着它,它处处闪现出我童年的影子。

  屋前的小院地上爬满了青苔,嫩绿油亮。儿时,夏日的夜晚,我就搬出几条凉凳往院里一放,拿一把蒲扇摇起一阵阵夏日的夜风,贪婪地捕捉着那轻飘的泥土的芬芳。也常常听着那起伏的蛙声,傻傻地喝唱起来,惊动了大树上一片栖息的鸟儿,顿时,一阵漆黑鸟影划过夜空。或者是追着那闪亮的荧火虫,把它们三两个堆在一块儿,又一下一下甩开来,酷似那闪烁的焰火,喜得我拍手叫好……

  然而,我也有安静的时候,大抵是玩累了 ,趴在竹凳上或偎进姥姥怀中,呆呆地数着璀璨的群星。央着姥姥讲一些奇闻轶事,我便安然地睡去。

  踏过木门槛,我忐忑地走进了这屋子,为我的久别而深感愧疚。老屋——孕育我的摇篮,载满我天真的童梦,在风雨中为我坚守着,保存着那些细碎的记忆。取一只青瓷茶碗,泡上一碗浓浓的热茶,我把它献给姥姥,她还是那样地夸赞我的孝心。看着她一脸的恬然,我心中漾起一丝歉意,蹲下身轻捶她的背,才发现岁月已让它如此弯曲。

  别了老屋,辞过竹林,“嘀嗒”的钟声又催我上归途。回头望望那一片熟悉的山水,它微笑着远了,远了……一丝不经意的笑掠过脸庞,我起程了,口中喃喃: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5、童年跳皮筋心情日记

  你还记得童年跳皮筋时唱得歌谣吗?“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我们,特别是女孩子,都是伴随着跳皮筋歌谣长大的。

  那时,跳皮筋是女孩们必不可少的课外活动。三五个人就可以跳皮筋了,一根小小的皮筋却能被我们玩出百般花样。想当年,下课铃声一响,就冲出教室,几个同学就赶紧找个地方,扯开皮筋就跳,感觉那个课间休息十分钟是那么的短暂,还没来得及跳几下上课铃声就响了。那时作业也少,放学后几分钟可做完。做完了,就去跳皮筋。一年四季,就是骄阳似火的夏天,还满头大汗跳个不停。

  跳皮筋的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跳皮筋的材料多有不同。我的同桌用她父亲破了的自行车内胎,剪成一条一条皮圈圈接起来做跳皮筋的;另一个同学是她舅舅给她长长的松紧带,只打一个结就可跳了。我的皮筋是与我妈的同事,一个苏州老师送的。我每天扫一次地,她就会给我一根彩色皮筋用于扎小辫子,一根一根攒起来。为了得到皮筋,有段时间我在寑室里每天扫五六次地,缠着她要到五六根橡皮筋。有一次,爸爸外出开会回来给我带回一包彩色皮筋,开心地跳了起来,不小心把头碰到窗户上,痛得眼泪直流。就这样攒起了一根花花绿绿、长长的跳皮筋。为此,开心了好一阵子。

  玩跳橡皮筋,一人、两人、三人都可跳。有时候单根跳,有时候圈着跳。放学了,同学们都回去了,弟弟与小男孩们去玩了,我就一个人跳,把皮筋的两头系在树上,一边唱一边有节奏地跳。人多的时候,我们就两个人以“石头、剪子、布”或“手心、手背”来决出“同伙”,再用这个办法决出哪伙先开始跳。输的那一伙两人做桩,扯拉橡皮筋。开跳了,最窄的时候只有一只脚宽,最宽的时候扯皮筋人仿佛在地上写“一”字,充分体现了女孩的柔韧和轻巧。最简单的高度只到脚踝,这是最容易的`高度,谁都能跳得过去,双脚不停地踏着拍子摆动,跳进皮筋内、两脚分开、交叉、跳出……,按规定花式动作跳完,可将皮筋一级一级升高,先是膝盖、腰部、胸部、脖子、头顶,最后的高度就是使劲地将手举高,为最高部位。因为高度过高,任谁的技术再高,也跳不了比自己身体高的高度,于是规定到了腰部位置时,就可以用手抓着皮筋跳,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地跳。一边跳一边嘴里还随着节拍唱起了童谣,什么“小皮球,橡胶泥,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儿歌还有很多,只是不能一一记起了。

  有时为跳皮筋动作是否“犯规”而争执,争执时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赖皮”。当年一起“赖皮”的小伙伴们,如今都年过半百了,可跳皮筋在童年里留下的欢声笑语,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6、童年的压岁钱心情日记

  少时,家贫,母亲改嫁他人。从此,奶奶、父亲、弟弟和我相依为命,一家4口相濡以沫,在一间黑暗简陋的茅草屋里共度了20多个艰苦春秋。

  我很小就会掐着指头算日子,端午节过了盼中秋,火把节过了望过年,每有家乡风俗要过的节日,我和弟弟会在几天前就兴奋不已。少时不知愁滋味,有节过,就有好吃的东西等着我们,浑然不觉长辈为此付出的种种艰辛。在所有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过年,过年不但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而且日子再难,父亲也要为我们兄弟俩精心准备一些压岁钱。

  那时的农村,一个劳力才值几分钱。后来,出一天工,也不过几毛钱。一年下来,生产队分红,家人能领到几十、百多元的,都会打心眼里乐开了花。每到这时,候在一旁的孩子,能从大人手中接过一两个分币,便会欢喜异常。我家的红利领回后,父亲会小心翼翼地用一块红布将它一层层紧紧包裹起来,藏到人和老鼠都不容易找到的地方,与那些偶尔卖点禽和蛋的钱放在一起,用时,再轻轻悄悄地取出一些来。

  收入不多,积存也少。每次花钱,被人找补了硬币,烟酒茶不沾的父亲总要把它揣紧,到家就赶紧放入茅屋墙角的一个土洞内,作为过年时给我们兄弟的压岁钱积存下来。这个秘密被我和弟弟发现以后,兄弟俩从不敢动它,因为父亲严厉地说过,那钱他是记了账的,谁动了,过年就没有压岁钱。于是,禁不住好奇的兄弟俩,在父亲出门以后,偶尔也会点着油灯,到墙角拔出塞在洞口的石块,看看洞里躺着那些亮晶晶的镍币,仿佛那里有一窝将要被孵化的鸟蛋,有一个个沉睡着的金色的梦想。年三十,村里家家户户贴春联,家家都响起了锅碗瓢盆奏鸣曲,谁家的厨房都是干干净净热气腾腾的,一派欢乐景象。在乡下,这天大人是不允许孩子出去串门的,孩子们也会自觉地上街理发、洗澡,还要把提前买好的鞭炮拿出来晒晒。吃过年饭,早早地洗过脸脚,通常我和弟弟都要把新衣裳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枕边,然后老老实实躺到床上去。农村那时没有什么文化生活,没有录音机、电视机,通电的村寨,灯光也很昏暗。父亲说,初一早上谁起得早,谁的压岁钱就多。于是,我常会在年三十兴奋得久久难以入眠,生怕早上醒不过来,少了收入。

  初一凌晨,当父亲在小院里噼里啪啦燃响鞭炮,我和弟弟来不及穿上外衣,一骨碌翻身套上鞋就往堂屋里冲。那时,在昏暗的油灯或电灯光的'照射下,我们会看到堂屋地上一片晶亮,那是父亲用心撒下的一枚枚1分、2分、5分硬币,还有些许毛票。不说三四,兄弟俩开始放开手脚哄抢,心中那份收获的甜蜜,当是我人生中少有的体会。点数过钱币,天还没亮,便跟父亲一起做汤圆。吃过汤圆,伙伴们陆续来到打谷场上放鞭炮,天亮以后,大人孩子越聚越多……

  除了父亲和奶奶,再没有人给过我压岁钱,虽然每年只有三五元,但足够到书店精心挑选几本心爱的图书了,有书为伴,过年几天的闲暇更加温馨、充实和飞扬。上中学后,父亲常有意安排我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挣了钱就把它攒上,作为过年的压岁钱和新学期的学杂费。父亲特别地给压岁钱的方式,贯穿我整个童年,成为今生特别地温暖,它让我学会用劳动创造生活,用储蓄积累幸福。

7、童年vs成长心情日记

  于最近社会发展过快,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社会上的儿童越来越少,令人窒息的高楼林立的城市,似乎失去了那些往常的欢声笑语。

  于是,童年看到了自己日益恶化的形势,便来到法院提起申诉,起诉成长扼杀了自己的同类。

  今天是终审判决,法庭内人头济济。人们正襟危坐。童年与成长作为原告与被告将作最后的供词。

  首先是原告——童年出场。他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孩,眼神中一派天真无邪。他向大家鞠了一躬,开始陈说:“法官大人及各位陪审员,你们好!我直切正题,说说成长对我们家族犯下的罪。众所周知,大家的童年只有一次,在那不长的时光里,你们无忧无虑,开开心心地生活,可是成长却越入这个领域,将你们一个个地带走。在我童年的国度中,人口越来越少,许多孩子都过早地离开了童年,被成长劫去了那物欲横流的社会。难道在座的各位就甘于整天为钱权奔波而不需要童年给你们的快乐了吗?请还天下所有的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童年自信地发言完毕,然后注视着台下的陪审团。顿时掌声雷动,持续了很久。

  待到掌声平息,一个瘦高个儿的男子阔步走上台,他西装革履,那双黑得发亮的皮鞋,那只金光闪闪的手表及那副似乎很深邃的眼镜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清了一下嗓子,开始发言:“大家好!我就是成长。相信在座的都是读过书,有生活经验的'人。既然大家都是成年人,相信大家都不会只听童年那小毛孩的一面之词吧?没错,是我将你们一个个带出了童年。”台下的人一个个对他怒目而视,可成长却面不改色,他将目光投向观众席,环视了一圈,最后停留在评审团成员处,继续说:“可是,朋友们,难道你们就甘心一辈子待在那幼稚的世界中吗?那里是快乐,可那里也有无知啊。这个世界要发展,社会要前进,一切都在改变,而你们需要通过成长来了解更多,来适应这个不断改变的世界。”台下的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成长又道:“请看看我的眼睛,我可以看得更远,我就放弃了目光短浅的童年。请看看我的鞋子,我可以进步更快,我于是放弃了爬着的童年。请看看我的手表,我把握了时间,我因此放弃了悠闲的童年。”他又指了指台下的妻子和孩子说:“我拥有幸福的家庭,可我放弃了父母的襁褓。”说着,他顺手摘下自己脸上的成年人特有的深沉的面具,露出一张天真的脸:“其实我也眷恋童年的快乐,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必须要面对它,而且要早点面对它,才能改造它,发展它。我不但叫‘成长 ,我还有一个外号叫‘放弃 。该追逐另一些东西了,只要大家的内心还是童年时的就好。我并没有劫走你们内心的童年。”成长悄然下了台,台下一片沉默,人们久久不语,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他所说的话落下了眼泪。

  结果似乎很明显,成长似乎败了,可经过法官斟酌,最终宣布:“成长无罪。”

  童年哭了,哭得很伤心。

  原来那位法官叫──“伦理”。

8、寻找童年心情日记

  我的童年与画夹相伴。

  从7岁那年的暑假开始,背着比我还大的画夹往返于画室与家之间,这样一直持续了14个假期。在画夹与画笔的一次次亲密接触中,我渡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直到现在,只要支起画夹,我似乎又变成了那个梳着“朝天柱”的小女孩儿。

  画纸上的世界总是那样美好。练基本功的“调子”在别人看来也许枯燥无味,但7岁的我却感到无比的'幸福。因为世界就在我的画纸上,我可以用铅笔画出属于我自己的世界。妈妈一直保留着我的第一幅“涂鸦”———一张正反面画满了不同种类“调子”的纸。因为她和美术老师都曾坚信我可以一直快乐地画下去。在他们看来,我是一个天赋极高的好“苗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天突然发现,我心中的世界并不是那么美好,我练笔的热情减退了。这是我第一次让他们失望。理由我没说出来。我深深意识到选择素描,选择画画仅仅是出于对现实的逃避。只有在画画时,我才可以让自己真正地安静下来,让浮躁的心归于单纯。

  也许我的童年不是彩色照片,但是画纸能在光影的变幻之中展现黑白灰分明的世界。谁能说黑白照片不如彩色照片呢?

  离开铅笔与素描纸的日子并不好过。原本以为自己将有时间去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却发现,很多事情是错过了那个年龄,就永远失去了做的机会。很想和妈妈一起去开儿童公园的碰碰车,却发现座椅已经装不下我的身体,原来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很想再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去逛花市,却发现和爸爸很久都没有聊天,原来自己和父母的沟通渐渐地少了;很想和好朋友一起玩过家家,却发现身边的人都失去了玩的勇气,原来自己已经开始在乎别人的目光……说来也可笑,我们扮演着不同角色,身边不就是一场参与人数最多的过家家吗?

  一直都说自己的童年与“画画”而非“美术”有关,是因为美术是一个高深的哲学问题,是一个通过“术”去寻找“美”的过程。很多人找寻一辈子,都没能悟到“美”的真谛,而那些领悟到其中真理的便是大师,但大师少之又少,更何况是拿着铅笔在纸上自娱自乐的我呢?获过全国美术比赛的银奖又算得了什么?因为一切虚名都只能证明你具有出色的绘画技巧,你的画符合大众的审美,而不能证明你的“美术”素养,然而一幅画众人都说好,但如果没有思想,就算获了再多的大奖,也不能称之为好画。

  现在,我偶尔还是会画画,为的是找回那份遗失的美好,找寻消逝的童年。不过有人说,当你刻意去做一件事时,其实你已经体验不到其中的快乐,因为明确的目的将左右你的思维。

9、追忆童年心情日记

  每当挤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大街,飞驰而过的汽车,川流不息的人群,我总会莫名地回想起童年一连串的记忆,怀念起小学那些纯净而遥远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

  我们的小学在独克宗古城的中心位置,附近是老古井,每天都会有附近的居民背着木桶来打水。我们的教学楼是一栋很古朴的小楼,有很大的窗台,楼背后是一个用石头堆砌围成的小草原,里面竖着很多青稞架,架子周围长满了不知名的小草、五颜六色小花和一种我最爱的叫啊卜叶叶的肥厚植物。只要搬开厚厚的茎干,就会流出一种稀稀的'粘液,调皮的我总喜欢把啊卜叶叶放在同桌的椅子上,看他狼狈地滑倒在桌子下。幸灾乐祸的我总会被老师赶到教室门口罚站,惩罚我放学后一遍一遍地抄写课文,长时间的抄写课本和冗长的作业,总是让我很厌烦,感到精疲力尽。那天放学回家,父母还没有下班,看着家里大门口的牛头锁,我又动起了歪脑筋,我从门口的竹扫帚中掰下一根很硬的竹签,插入锁头里,这样钥匙就塞不进,门就打不开,我也就不用写作业了,果然爸爸、妈妈下班后,发现家里的锁坏了,都很着急,忙着修锁、开门,折腾到很晚,他们就让我吃过晚饭赶紧休息,第二天妈妈带我到学校满脸内疚地向老师解释,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没有完成。那时候我经常丢三落四,经常被老师和父母责骂,经常吃着一角钱一片摊在手心里的凉粉,追在手扶拖拉机的后面疯跑,和小伙伴背起洋芋去五凤山野炊,去龙潭边抓鱼,经常跌得鼻青脸肿的。

  每当假期的时候,因为父母都要上班,他们总会把我锁在家里,父亲每天都会布置一、两篇唐诗宋词让我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那是多么晦涩难懂而又了无生趣的事情,又怕抄写的惩罚,我只好硬着头皮在家里走来走去的反复背诵。一天走到家里的衣柜前,发现镜子里小小的自己,立马觉得很有趣,那天后每当背书时,我都会端坐在镜子前用方言、用马普、用小白菜的音调,一遍遍地念唱诗词,假期结束的时候,我也会慢慢地吟诵一些唐诗宋词,这些文学功底对我以后的求学生活起了莫大的帮助。

  小学毕业后,不再过儿童节,而过起了青年节,不再四处疯跑着抓蝴蝶逮蜻蜓,而扎起了马尾,戴起了厚厚的眼镜,背起了大大的书包,习惯性地低着头,匆匆地走在街角的人群中,从初中、高中、大学再到研究生,我都对童年的记忆越来越深刻。

10、童年轶事的心情日记

  招魂

  “冷大爷”车骑人

  人到中年,童年的一切仿佛就在眼前,不但没有模糊的感觉,而且异常地清晰可辨。童年的记忆,随便掰开一块,都能捻出复杂的情感,那是语言难以描述的。可也只有用语言描述,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每每想到这些,就像品陈年老酒,年头愈久,愈回味无穷。

  招魂

  没有灵魂的躯体是行尸走肉,没有躯体的灵魂是孤魂野鬼。记不清是哪位先哲曾经这样说过。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几人无论是谁受了惊吓,目不识丁且知种庄稼的妈妈都要为我们“招魂”,妈妈说人是有三魂七魄的,要是被吓跑了必须把它招回来,不然魂不附体生命就会慢慢枯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计划经济年代,大人们都到地理挣工分去了,领带弟妹的责任就落到了我的肩上,身体羸弱不满10岁的我有一次背着三弟去地里找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三弟在我的背上睡着了,因为没用背带我是用手搂着背三弟,路过一个水塘时,三弟身子往后倾从我背上摔进水塘里。三岁多的三弟受惊吓后每晚不停地哭,妈妈说三弟的魂被吓跑了。每到傍晚,劳累了一天的妈妈都要拿着用玉米秆做成的楼梯放到三弟落水的地方,口中念念有词为三弟招魂,连续六七天,总算把三弟的“魂”招回来了。

  “冷大爷”

  记忆的荧光屏上,时时闪现着那个细雨纷飞的早晨,父亲背上我并用蓑衣盖住我在茂密的山林里穿梭的情景。

  我童年正值困难时期,家乡更是缺医少药,封建迷信盛行,把犯病的人称为“打摆子”,村民们都认为打摆子不是病,是被“冷大爷”附在身上了,才会全身冷得发抖。因此,必须把“冷大爷”送出去,“打摆子”才会好。

  6岁那年,不知怎么我也“打摆子”了,父母都说是“冷大爷”附在身上了,要赶快送出去。第二天天还未亮,父母就摇醒了熟睡中的我,把我穿戴得严严实实,连父亲的烂棉帽、破棉袄都用上了。不知父母还准备了些什么送走“冷大爷”的物品。出了家门,东方露出鱼肚白,天上纷纷扬扬下着细雨,父亲背上我,母亲用蓑衣盖住我的全身。从蓑衣的缝隙里我看到许多树林,感觉到父亲背着我走过了好几座小山,到了一座茂密的`林子里,父亲把我从背上放下来披着蓑衣站在细雨中。我看到父亲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洋芋,用几根稻草拴着挂在一棵小松树的枝条上,口中说着什么,最后一句说得大声:“冷大爷,你就在这里,我们走了。”我听到后不假思索地回答:“要得”。此时父亲转过头用眼瞪着我,沉着脸背上我一声不吭回到家里。跟母亲说今天早上白费劲了,儿子可能是“冷大爷”附身太重了,我喊冷大爷他竟然答应。母亲一脸的不安神色,却声声地说,只有明天早上再去吧。

  第二天天不亮父母叫醒我后,一再嘱咐到了山上不准我出声。父亲背着我又出门了,重复着昨天的过程,只是我觉得比昨天转的山还要多,走的路还要更远,父亲在喊“冷大爷”时我不敢出声罢了。事情过去了二三十年,如今已为人父的我,一想起这事,心情总不能平静,父母虽然迷信愚昧,但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把我们兄弟姐妹六人拉扯大实在不易。

  车骑人

  经常骑自行车下乡,碰到下雨是常有的事。乡村道路多为泥土,雨一淋便成了一路泥浆,车不但不能骑着走就是推着走不上几步就被泥土卡住轮子。为了赶路,早点到达目的地,只好反其道而行之,让车骑人了。

  每当此时,我的思绪便回到了那早已逝去的学生时代。

  乡村的孩子,出来读书并非易事,能上高中就更不容易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非常幸运,被推荐到当时的昭通地区第一中学读高中。

  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我在各方面都关怀备至,恨不得把打煤油和买盐巴的钱都省下来塞进我的衣兜,总是说在城里需要花钱,每到星期六回家,母亲特别高兴,煮米饭炒腊肉不算,星期天走时还要把煮好的鸡蛋放几个在书包里。所有这些,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个大概,具体的细节并不太记得了。

  惟一使我终身难忘,也没法忘的,是父亲扛着自行车送我上学的情景。我家住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环境优美怡人自不必说,可那该死的两公里土路一下雨要骑自行车就够呛了。

  骑上自行车,往返学校和家里轻松多了。可一下雨,还未满15岁的我,那弱小的身躯,别说扛自行车,连走路还要把劲着力才不会摔倒。每个星期天父母都要留我在家多呆一宿,一觉醒来,大雨滂沱,只好靠父亲。天朦朦亮父亲就和我一道起了床,帮我收拾完毕,不声不响地扛起自行车,赤着脚“噼啪”、“噼啪”走在前面,我背着书包尾随其后。

  开始时父亲的脚步挺快,越走越迈得慢了,并且大口大口地喘气,还不时举起衣袖擦一下快浸入眼眶的汗珠。看到父亲如此模样,我请求父亲让我扛一下。“快走,怕要迟到了!”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父亲只说了一句,又喘着粗气向前挪动脚步。

  漫长而艰难的两公里土路总算走完了。父亲一放下自行车,就瘫痪在公路边的石墩上。我扶住自行车,两眼凝望着父亲,想说点什么,又无从开口。父亲一看,似乎知道了我要说什么,有气无力地向前挥了挥手,意思叫我快走,怕赶不上上课。

  我骑上自行车,回头望父亲,他老人家仍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转过一道山坳,回头看不到父亲了,可父亲坐着喘气的身影一直在眼前闪现。

  两年的高中生涯,父亲不知为我扛过多少次自行车,送我到学海里遨游。我没辜负父母的厚望,恢复高考后,顺利考取专业学校。成了我们家有史可查第一个吃“皇粮”的人。

  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尽管也曾遇到坎坷和挫折,但我面对逆境,未退缩,是父亲扛着自行车的身影成为我战胜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动力。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