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等奖说课稿

2023-08-14 13:11:25

  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等奖说课稿

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等奖说课稿

1、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说课稿《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一节概念课。这一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除和除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约数和倍数是本单元中最基本的概念。教材先概括了“整除”,在此基础上引出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指出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约数和倍数是以后学习质数、合数、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还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因式分解做了准备,使学生加深对整数的认识,也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编排特点,学生的认识水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理解约数和倍数的含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瞳倍数;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分析、观察、抽象、概括等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整除、约数、倍数的概念;应用概念正确作出判断;理解整除是约数和倍数的基础。

  教学难点:理解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课力求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体现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特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归纳整除时,引导学生归纳比较整除算式的特点;在学习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时,让学生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在深化理解时,通过填空、判断、游戏等灵活、有趣、多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在归纳总结时,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学法: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方法获取知识。例如在归纳整除时学生自主学习整除的概念;比较整除和除尽、应用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时,学生互相讨论,互相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等等。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本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

  (一)、归纳整除,扎实基础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是在整除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学生对整除的认识比较模糊,因此在学习约数、倍数的意义之前先通过忆整除、感悟整除、归纳概括整除三个环节对整除进行归纳整理。其中在归纳整除时又安排了观察特点、分组讨论、尝试归纳、解读文本等学习环节,层层推进,一个环节就是一个不同层次的训练,每次都让学生有新的体验。

  当学生对整除有了较深的认识和理解时,教师再提出除尽这个概念,形成认知冲突,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整除和除尽,在比较时用课件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同桌互相讨论、尝试归纳、汇报讨论结果,完成表格,最后再概括整除和除尽的关系,使学生知道除尽包括整除,整除是除尽中特殊的一种,加深学生对整除和除尽的理解。

  设计意图: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是建立在整除基础上的,只有基础扎实了,学习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才会得心应手。这一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安排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参与了整除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新知所需的知识基础得到了巩固。

  (二)、立足基石,构建新知

  探究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是按以下的程序进行的,揭示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强调,加深理解 应用约数和倍数、探究倍数与倍的区别和联系、解读文本、自学反馈。首先用课件把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呈现给学生,首次接触,学生对约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有限,再提出几个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解决,可以加深学生对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的理解,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学生对约数和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学习例1,让学生说说15和3它们之间约数和倍数的关系。在学习例1时,先让同桌互相尝试说说,再指定同学来说,最后让学生说说45和5、16和2、4和24、0.6和0.3四组数的约数和倍数关系,当学生说0.6和0.3它们之间不存在约数和倍数的关系时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说说它们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由此进入下一个环节,比较倍数和倍。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0页有关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的知识,并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约数和倍数相互依存关系的学习,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设计意图: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仅靠学生从文字上来理解远远不够,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算式加以理解更为直观,化难为易,再让学生说说各组数的约数和倍数关系,既训练了学生的言语能力,又可以通过说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巧设练习,深化理解

  在这一环节设计了说一说、填空、判断、数学游戏、开放式习题五种形式的练习。先让学生判断几组数中哪组有约数和倍数的关系,并指出为什么,再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第二题通过填空、加深学生对倍数和约数和理解;接下来设计了判断、游戏两种习题,让学生猜猜老师的年龄,用自己的学号找朋友;最后根据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设计了两道开放式习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针对性很强的练习,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训练,加深学生对约数和倍数概念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四)、总结新知,形成结构

  全堂总结时先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反思质疑,再师生共同小结,最后提出你还想知道什么?对知识进行扩展延伸。主要是调动学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再认识,从而加深印象,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立求简洁美观,展示本课的知识点,突出重点,左边的两个圆圈反映了整除和除尽的关系,说明了它们自身的特点,也通过板书向学生渗透了集合思想。

2、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数学第十册p50

  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整数的四则计算,了解了自然数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约数和倍数的学习,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质数、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作好铺垫,也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掌握整除的意义,理解约数和倍数的含义,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4、重点:理解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整除的意义。

  关键: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整除的特征。相互依存的理解。

  二、说教法

  1、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整除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学习过程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脑,以及采用判断、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的学习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目的地观察、思考、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与学习目标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约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学习要求大家做到:①掌握整除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②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或倍数。

  [开门见山将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发挥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复习铺垫:复习自然数、整数。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自然数,你能举例子吗?它的单位是什么?

  [数的整除的生长点是在整数的基础上,所以学生必须理清数的概念。

  (三)学习新知

  A、初步感知整除

  1、口算(小黑板出示)15÷5=1.5÷5=24÷4=3.6÷0.9=

  16÷3=80÷20=6÷5=23÷7=

  [将课本中的题组适作改变,为紧接着的概括整除概念提供更丰富的感性材料。]

  2、学习整除的意义

  ①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汇报各组的分组依据,引导得出:按商的情况:除尽、除不尽可以分成两组。

  15÷5=31.5÷5=0.316÷3=5……180÷20=4

  24÷4=63.6÷0.9=423÷7=3……26÷5=1.2

  ②学生继续自由讨论,对第一组除尽进行分组,汇报分组依据,引导得出:a.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b.被除数、除数、商不都是整数。

  [学生自由发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观察第一组,说说第一组的特点,得出:a.没有余数;b.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例如:15÷5=3我们就说“15能被5整除”。那么:24÷4=680÷20=4可以怎么说呢?学生试说。

  [让学生模仿举例,并练习叙述这种关系,为抽象概括整除的意义做好铺垫。]

  B、深入学习整除的意义。

  如果用字母a表示这样的被除数,字母b表示这样的除数,那么想一想,整数a除以整数b,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以说“a能被b整除”。

  看书P28的内容,再齐读整除的意义。

  [借助字母a、b启发学生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意义,使学生的概念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对照教材,使概念更具科学性。]

  C、练习(幻灯出示)

  下面哪些除法算式可以说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为什么?

  32÷8=410÷30=0.335÷0.7=5051÷17=3

  20÷9=2……24.8÷1.2=44.2÷6=0.760÷5=12

  学生回答后,提问:哪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除尽?整除与除尽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通过练习,使概念在思维中具体化,也自然地完成了整除和除尽的关系。]

  ②下面的每一组的第一个数能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为什么?

  28和7100和2013和1015和1

  [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进行分析、判断练习,使学生对整除的概念逐步达到“掌握”的层次。上面教学过程的展现,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概念,训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思维能力。]

  3、学习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前面我们讲了什么叫整除,那么什么叫约数和倍数呢?

  ①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学生试说黑板上的整除式子。

  ②辨析:能不能说15是倍数,5是约数,为什么?得出: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讲。

  ③指出: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所说的约数和倍数一般指除0外的自然数。

  ④看书P29质疑

  [学生掌握了整除的概念,对于约数和倍数的理解是水到渠成,所以在这里也不多费周折。而是直接出示了约数和倍数,讨论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不着痕迹地完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30第3、4题。

  2、下面的说法,对吗?

  3、说说下面的数中()是()的约数,()是()的倍数。

  1348121516

  [加深练习的难度,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后面的公约数、公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4、游戏,学号符合要求的的起立。

  [临近下课,学生易于疲劳,注意力也易涣散,安排此游戏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P16

3、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2、理解、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知道约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准备:

  1、两张卡片。

  2、多媒体演示课件。

  评析:为了体现当今新的教育观,即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儿童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有目的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制定的目标体系全面、恰当。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意义。

  1、整除的含义。

  ①让学生在小卡片上写一道除法算式。

  ②黑板上展示学生的除法算式。

  评析:学生的学习材料是自己寻找的,而不是教师或书本给定的材料,它们来源于学生自己,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兴趣,学生乐于继续学习下去,而无须教师强迫学生学习。

  ③教师提出问题:

  A、哪一道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

  B、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④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⑤学生交流完毕,每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研究成果。

  评析:让学生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即给了学生一个人人参与、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在平等、自由、真诚悦纳的情意关系中学会了与人共处。

  2、抽象概括整除的概念。

  ①师: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用字母b表示除数,在什么情况下,a能被b整除?

  ②生:略。

  ③师:让学生完整地概括整除的意义。

  评析:由于学生对整除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所以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对话,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概念,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巩固练习。

  ①下面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A、17和54

  B、9和7

  C、3.6和1.2

  D、10和10

  ②下面四个数中谁能被谁整除?

  A、2

  B、3

  C、6

  D、12

  评析:概念初步后,为了有效巩固,恰到好处增加了练习,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增加了开放题,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加深了学生对整除的理解

  (二)新知教学,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1、提出问题,看书自学。

  ①在什么情况下,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②约数和倍数中的数一般指什么数?不包括什么数?

  ③你能仿照书中的(例1)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约数

  2、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及举例、说明理由。

  评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这样的学习,即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及自学能力。

  3、明确约数和倍数的关系。

  根据实例提出问题:45能被15整除,能不能单独说45是倍数、15是约数,为什么?

  生:略。

  师生共同小结: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地说一个数是倍数或约数。

  评析: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明确了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约数时,必须是以整除为前提,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准确地把握了教学关键。

  4、巩固练习。

  ①下面每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A、36和9

  B、7和14

  C、45和45

  D、1和100

  ②下列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又是谁的约数?

  A、1

  B、2

  C、6

  D、12

  ③游戏。

  规则:老师出示一个数,看你手中的卡片是否符合老师提出的条件,符合的请举起你的卡片。

  a、我是12,12能整除谁?你们是我的什么数?我又是你们的什么数?

  b、我是19,谁是我的约数?

  c、我是2,谁是我的倍数?

  d、我是1,谁是我的倍数?(小结:1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

  e、让全体同学举起卡片,让具有数字6的'同学指出自己的约数

  评析: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发展,即有层次,又有坡度,形式又有多样。即重视基本知识的训练,同时还将知识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敏捷。通过练习,即巩固了知识,又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得到了发展

  (五)回顾反思,谈各人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又是怎样研究的?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并谈自己的收获,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反思: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为了倡导这种学习方式,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者在设计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这一课时,采用了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合作交流、讨论、自学等形式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综观整堂课,教师教得非常少,而学生讲得非常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4、公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材分析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整除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质数和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求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所以是本单元中最基本的概念.

  教材在复习“整除”的基础上概括出“整除”这个概念,然后引出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在整数范围内,除法算式可以分为整除和不能整除两大类.引入了小数以后,除法算式又可以分除尽和除不尽两大类.这里的除尽,不但包含了整除的情况,还包含了被除数、除数或商是有限小数的情况,所以在教学中要列举各种有代表性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对算式中被除数、除数与商各种不同情况的观察、比较,使整除的概念从除尽的概念中分化出来.从而理解整除的意义,明白整除与除尽的关系.

  学生学过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后往往把“倍数”和“几倍”混同起来,所以教学时应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悟出两者的区别(可以说8是4的倍数,也可以说8是4的2倍;但是不可以说0.8是0.4的倍数,只能说0.8是0.2的2倍),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本质.

  教法建议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整除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质数和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求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是本单元中最基本的概念.

  复习引入时,教师要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生长点, 对已掌握的“整除”的意义进行复习,通过观察算式的特征和结果,首先将算式分为除尽和除不尽两大类,然后再对算式中被除数、除数与商各种不同情况的观察、比较,使整除的概念从除尽的概念中分化出来.从而理解整除的意义,明白整除与除尽的关系.

  约数和倍数是建立在整除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学求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时候,首先要利用整除式帮助学生理解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一对约数,进而发现约数可以一对一对的'找,在学生学会找约数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研讨,发现约数特点的情景.学生掌握了约数的特点,更能提高找约数的能力.找倍数的方法学生很容易理解,难点是对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这个特点的认识,教师可以在练习中设计集合圈中加省略号和不加省略号两种题目,让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加深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整除、约数、倍数的概念.

  2、知道约数和倍数以整除为前提及约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建立整除、约数、倍数的概念.

  2、理解约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3、应用概念正确作出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约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课件演示:数的整除 下载)

  1、口算

  6÷5 15÷3 23÷7

  1.2÷0.3 24÷2 31÷3

  2、观察算式和结果并将算式分类.

  除尽

  除不尽

  6÷5=1.2 15÷3=15

  1.2÷0.3=4 24÷2=12

  23÷7=3……2

  31÷3=10……1

  3、引导学生回忆:研究整数除法时,一个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4、寻找具有整除关系的算式.

  板书:15÷3=515能被3整除

  5、分类除尽

  除不尽

  不能整除

  整除

  6÷5=1.2

  1.2÷0.3=4

  15÷3=15

  24÷2=12

  23÷7=3......2

  31÷3=10......1

  二、探究新知

  (一)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

  1、整除所需的条件.

  (1)分析:24能被2整除,15能被3整除;

  23不能被7整除,31不能被3整除;(商有余数)

  6不能被5整除;(商是小数)

  1.2不能被0.3整除;(被除数和除数都是小数)

  (2)引导学生明确: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a、被除数和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b、商是整数;

  c、商后没有余数.

  板书:整数整数整数(没有余数)

  15÷3=5

  2、用字母表示相除的两个数,理解整除的意义.

  (1)讨论: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数相除,那么必须满足几个条件才能说a能被b整除?

  (板书:a÷b)

  学生明确:a和b都是整数,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

  (板书:a能被b整除)

  (2)继续讨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a能被b整除?(板书:b≠0)

  学生明确: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3、反馈练习.

  (1)下面的数,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9和336和121.2和0.4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36能被12整除.()

  b.19能被3整除.()

  c.3.2能被0.4整除.()

  d.0能被5整除.()

  e.29能整除29.()

  4、”整除“与”除尽“的联系和区别.

  讨论:综合以上所学知识讨论,”整除“和”除尽“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5、《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数学教案一等奖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

  ②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除尽和整除,约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下面三组题。

  (1)237= (2)65= (3)153=

  113= 1.83= 242=

  2、观察并回答。

  (1) 上面哪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 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3)如果用整数a表示被除数,整数b(b0)表示除数,可以怎样说?(让学生看教材第49页关于整除的'一段话)

  3、思考:我们在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①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明确三点 ②商必须是整数 缺一不可

  ③商的后面没有余数

  4、除尽与整除的区别与联系。

  (1)像65=1.2 1.83=0.6我们只能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 。

  (2)除尽 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不一定是整数,商是有限小数,没有余数。

  整除 被除数和除数(不为0)都是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三整无余)

  师: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表示的是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们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约数和倍数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学习。

  (1)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有关约数和倍数的一段话。

  (2)小组讨论: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约数和倍数关系?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什么意思?

  (3)在复习的第1题中,请你指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约数?为什么?

  (4)倍与倍数意义一样吗?

  如:15是3的倍数,表示15 能被3整除。

  1.5是0.3的5倍,5倍表示1.5除以0.3的商。

  (5)注意事项。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的注意。

  三、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51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3.做练习十一的第2题。

  4.做练习十一的第3题。

  5.做练习十一的第4题。

  60的约数有 。

  6的倍数有 。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6、小学五年级数学《找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一个数的约数的方法,能正确、便捷地找出一个数的约数。

  2、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找出一个数的一些倍数。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1、什么是整除?

  2、25和5,谁能被谁整除,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二、教学例118和24的约数各有哪几个?

  1、首先明确找一个数的约数,就是看这个数能被那些自然数整除?

  找18的约数,就是看18能被哪些自然数整除:18除以()=()

  2、找约数的方法;

  A、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最小的约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B、用一一对应的试除法来做:也从最小的自然数试除,在能整除的时候,除数和商都是这个数的约数,不成整除的时候,除数和商都不是这个数的约数,一直除到除数比商大为止。

  18/1=18(1和18都是18的约数)

  18/2=9(2和9都是18的约数)

  18/3=6(3和6都是18的约数)

  18/4不能整除

  18/6=3除数已比商大。

  18的约数按顺序排列是:1、2、3、6、9、18。

  3、用同样的方法找24的约数。

  24/1=24(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2=12(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3=8(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4=6(1和24都是24的约数)

  24/5不能整除

  24/6=4除数已比商大。

  4、观察约数的特征:

  18、24的约数也可以分别用图表示

  思考:根据上面的图回答

  1、约数中最小的一个是什么数?(1)

  2、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什么数?(本身)

  3、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1、2、3、6、9、18

  1、2、3、4、6、8、12、24

  18的约数24的约数

  5、练一练

  找15和36的约数各有哪几个?

  三、教学例23和5的倍数各有哪些?

  1、求一个数的倍数,可以把这个数分别乘以1、2、3…..。所以

  3的倍数有3、6、9、12、15、18、21、24、27……

  5的倍数有5、10、15、20……….

  3、6、9、12、15、18……

  2、3、5的倍数也可以分别用图表示:

  5、10、15、20、25、30……

  3的倍数5的倍数

  观察上图发现:(1)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数?(本身)

  (2)一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倍数?(没有)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练一练

  (1)50以内4、9的倍数各有哪几个?

  四、巩固练习

  1、在下面的圈里填上适当的数

  2、在4、8、16、32、40、48、64、80这几个数中,

  80的.约数有(4、8、16、40、80),

  8的倍数有(8、16、32、40、48、64、80)

  3、32能被哪几个数整除?32有哪几个约数?32是哪几个数的倍数?

  32能被1、32;2、16、4、8整除。32的约数有1、32、2、16、4、8。32是1、32、4、8、2、16的倍数。

  五、总结布置作业

  反思:在教学找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时候,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应加强:

  1、约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约数是什么。

  2、倍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倍数是什么

  3、强调一个数最大的约数和最小的倍数是一样大的是它本身,。

  4、如何找出所有的约数,而且确认已全部找出的方法应加强。

7、五年级数学《约数和倍数》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9-40页,练一练,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整除的意义,认识约数和倍数,能判断一个除法算式是不是整除的算式,并能说出两个数是否存在约数和倍数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依据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判断一个除法算式是不是整除的算式,并能说出两个数是否存在约数和倍数关系。

  2、区别除尽和整除,倍和倍数概念间的异同,倍数和约数相互依存关系。

  教具准备

  口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随机口算

  15÷3=10÷3=1.5÷3=28÷7=20÷7=

  28÷0.7=33÷11=35÷11=3.3÷1.1=

  二、建构概念

  1、认识整除

  (1)、根据商的特点,你能将这9道算式分分类吗?

  除尽(没有余数)除不尽(有余数)

  (2)、除尽的这类算式还能再分一分吗?

  除尽

  整除不能整除

  师指出:像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时,就是一个整除算式。

  (3)、你能再举出一些整除的算式吗?师相机板书

  (4)、设疑:太多了,说不完!谁有办法把大家的整除算式概括成一个整除算式?

  (5)、启发:请字母来帮忙啊,被除数用a,除数用b,商用c,怎么表示?

  师板书:a÷b=c

  追问:这个整除算式中,a,b,c各有什么特点?(都要是整数,没有余数,b≠0)

  (6)、指出:当a、b、c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时,就是一个整除的算式。由此便可以说:

  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

  (7)、学会叙述:例如15÷3中,哪个数能被哪个数整除?还可以怎么说?

  选一道算式,像这样说给同桌听。

  (8)、判断练习P40练一练

  2、认识约数和倍数

  (1)、师指出:当数a能被数b整除时,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板书课题)

  (2)、例如“因为15能被3整除,3能整除15,所以,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这句话你会说吗?

  请同学们选一个整除算式,也可以自己写两个数,同桌互相说一说。

  (3)、判断

  ①因为1.5÷0.5=3,所以1.5是0.5的倍数。()

  ②因为9÷6=1.5,所以9是6的1.5倍。()

  ③因为36÷6=6,所以36是倍数,6是约数。()

  ④5是5的约数,5又是5的'倍数。()

  (4)、填空,使它成为整除算式。

  ()÷1=()0÷()=()

  师:能填的完吗?填不完是因为怎样的数都可以?

  任何整数任何非零整数

  师: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整数都是1的倍数,1是任何整数的约数。0是任何非零整数的倍数,任何非零整数也都是0的约数。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零的自然数。

  三、巩固练习

  P431-4机动

  四、小结应用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应用这些知识,你能从下面这组数中,任选2个数字说句话吗?

  4530532

8、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数学教案一等奖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倍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能使学生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两个数)和最小公倍数。

  (一)教学整除的概念

  因为整除这部分知识,学生在第八册教材中已接触过,因此在教学整除的概念时要注意抓住三点。

  1.复习“整除”的意义。

  例如:你能说出整除的含义吗?下面哪个算式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3÷7=3……2 6÷5=1.2

  15÷3=5 24÷2=12

  2.用定义的形式对“整除”加以概括,并用字母表示。

  两个数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这样说:整数a除以整数b (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就可以说b能整除a)。

  3.突出强调除数不有是0。

  (二)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概念

  约数和倍数的概念是本单元最基本的概念,教学时要抓住五点。

  1.通过“整除”引出“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后,加以概括。

  例如:15÷3=5,15能被3整除,我们就说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2.要强调倍数和约数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概念。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3.要掌握求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方法,并掌握其各自的特征。

  在掌握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求法的基础上,重点说明其特征: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可讨论一下为什么?

  4.强调一个数既可以是另一个数的约数,又可以是其它数的倍数。

  如:12既是60的约数,又是6的倍数。

  5.要重点处理好0的问题。

  根据约数和倍数的概念,0是任何自然数的倍数,任何自然数都是0的约数。但研究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时,是把0除外的,所以要着重指出在后面研究的内容里不包括0,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三)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主要把握以下四点

  1.通过观察、引导,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2.能根据特征进行判断。

  3.通过能被2整除的特征,引出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4.深化知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1)在□中填上几符合要求。

  5□,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

  1□0,能被2、3、5同时整除。

  (2)能被9整除的数,能否一定被3整除?为什么?

  (四)教学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要抓住四点

  1.通过对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及特点进行分类,引出质数、合数的概念。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如:2、3、5、7、11都是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如:4、6、8、9、10、12都是合数。

  2.重点说明“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能利用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如: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19、21、43、67、2、89

  4.掌握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和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每个合数教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如:60=2×2×3×5,2、2、3、5都是60的质因数。

  (2)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3)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这样比较简便。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得出的商如果是质数,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五)教学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

  1.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概念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1、2、4是8和12的公约数;4是8和12的最大公约数。

  2.通过公约数的概念引出互质数的概念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例如:5和7是互质数,7和9也是互质数。

  3.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为了简便、通常写成下面的形式。

  2 18 30 ……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3 9 15 ……用公有的质因数3除

  3 5 ……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得到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是2×3=6。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在除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用两个数的公约数去除。

  4.求最大公约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1)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

  例如:7和21的最大公约数是7。

  8和15的最大公约数是1。

  对于能直接看出最大公约数的就不再用短除法来求了。

  (六)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

  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12、24、36、……都是4和6的公倍数,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2.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通常我们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了简便,通常写成下面的形式:

  (1)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2 18 30 ……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3 9 15 ……用公有的质因数3除

  3 5 ……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得到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2)求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

  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常这样做:

  2 8 12 30 ……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2除

  2 4 6 15 ……4和6还有质因数2,再用2除以这个数,把15移下来

  3 2 3 15 ……3和15还有公有的质因数,再用3除这两个数,把2移下来

  2 1 5 ……2、1和5每两个数都是互质数,除到这里为止

  在讲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时,重点讲明算理。

  3.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情况。

  (1)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 数。

  如:12和48的最小公倍数是48。

  (2)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7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56。

  以后计算时,如果能直接看出最小公倍数是多少,可以不写出计算过程。

  4.通过讨论,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求最大公约数与求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指点迷津】

  1.“整除”和“除尽”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在整数除法里,a÷b=c,除得的商c如果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如:15÷3=5,我们说15能被3整除,或者说3能整除15。

  在除法里,a÷b=c,数a、数b、以及商c不见得是整数,但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除尽,或者说b能够除尽a。例如,10÷4=2.5、1.5÷3=0.5、1.5÷0.3=5,都可以说被除数a能被除数b除尽。

  从上面可以看出,整除是限定在整数除法里的,而“除尽”就不一定限于整数除法。我们还可以用集合图表示其关系:如果a能被b整除,a就一定能被b除尽;反之,a能被b除尽,a却不一定能被b整除。即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不一定是整除,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

  2.“约数”和“倍数”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不同?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如12÷3=4,我们就说12是3的倍数,3是12的约数。不能说12是倍数,3是约数。由此可见,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为了说明它们的不同点,请看下表。

  个数

  最小

  最大

  一个数的约数

  有限

  是1

  是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

  无限

  是本身

  没有

  3.什么叫质因数?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分解成若干质数连乘积的形式,每一个质数就是这个合数的质因数。如:12=2×2×3,2、3叫12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就是把一个合数写成若干质数连乘积的形式。如12=2×2×3。

  4.“0”是偶数吗?最小的偶数是几?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因为“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数。但在小学讲数的整除时,是在自然数的范围内,不包括“0”,所以我们可以不说“0”是偶数。

  最小的偶数是几?先要搞清范围,在自然数范围内,最小的偶数是2,到中学里学了负数就不存在最小的偶数了。

  二、学海导航

  【思维基础】

  1.举例说明什么叫整除?

  例如:20÷5=4,20能被5整除,或5能整除20。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2.什么是约数和倍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举例:20÷5=4,20能被5整除,我们就说20是5的倍数,5是20的约数。

  约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

  3.找出60的约数,4的倍数。

  60的约数有:1、2、3、4、5、6、10、12、15、20、30、60。

  4的倍数有:4、8、12、16、20……

  从上面可以看出:一个数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4.说说下面的数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3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21、54、65、204、280、58、83、114、75、320、87、155

  能被2整除的数有:54、204、280、58、114、320。

  能被3整除的数有:21、54、204、114、75、87。

  能被5整除的数有:65、280、75、320、155。

  由此可知: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5.说出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并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3、27、41、6、11、19、69、57、97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质数有:3、41、11、19、97

  合数有:27、6、69、57

  6.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并说出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2、15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2×2×3×5=60。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

  【学法指要】

  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为什么一定是6的倍数?

  思路分析:因为任意三个连续自然数里,至少有一个是2的倍数和一个是3的倍数,而2的倍数与3的倍数的乘积,就必然是6的倍数。

  2.书架上有96本科技读物,如果不一次拿走,也不是一本一本地拿走,要求每次拿走的本数同样多,而且正好取光,问共有多少种拿法?

  思路分析:通过读题,便可理解题目的意思,就是求96的约数的个数是多少,而题目告诉我们如果不一次拿走,也不是一本一本地拿走,实际是要我们把1和96这两个约数扣除才是要求的答案。

  96的约数的个数:(5+1)×(1+1)=12(个)

  扣除约数1和96,则约数的个数是:12-2=10(个)

  答:共有10种拿法。

  3.在1~100的自然数中,既没有约数2,又没有约数3,还没有约数5的数,共有多少个?

  思路分析:在1~100的自然数中,把有约数2的数、有约数3的数、有约数5的数扣除,就是要求的答案的个数。

  在1~100的自然数中,

  有约数2的数有:100÷2=50(个)

  有约数3的数有:100÷3=33(个)……1

  有约数5的数有:100÷5=20(个)

  有约数2、3的数有:100÷(2×3)=16(个)……4

  有约数3、5的数有:100÷(3×5)=6(个)……10

  有约数2、5的数有:100÷(2×5)=10(个)

  有约数2、3、5的数有:100÷(2×3×5)=3(个)……10

  解:在1~100的自然数中,既没有约数2,又没有约数3,还没有约数5的自然数共有:100-=26(个)

  4.用0、2、4、5、7组成一个五位数,使这个数是除以5余4的最小的五位数。

  思路分析:用0、2、4、5、7组成的五位数有很多,如24570、24507、24057、20457……满足最小五位数这个条件的最高位上的数字必须是最小 的那个数字,而这五个数字其中最小的那个数字是0,0在这五位数中不能排首位,所以只能把2排在最高位打头。题目的要求是最小的五位数,千位上的数字必须是0,百位上是5,十位上是7,个位上是4。那么为什么百位上不是4呢?因为题目的要求是除以5余4。所以百位上的数字不能是4,只能把4放在个位上。

  解:用0、2、4、5、7组成的一个五位数,使这个数除以5余4,还须是最小的五位数,那只能是20574。

  5.一个长方体的3个侧面积分别为s1=20平方厘米,s2=15平方厘米,s3=12平方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思路分析:根据长方体6个面的特征,我们知道:每个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但是已知的3个面的面积都不相等,我们就可以推出:已知的3个面一定相交于一个顶点。这样,我们就可以画出这个长方体的图。

  然后把已知条件都标在图上,假设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s1=ab=20,s2=ac=15,s3=bc=12(如图所示)。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必须知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但是长、宽、高都没直接给出。不过,长、宽、高这三个数中,每两个数的乘积我们都知道,如果把每两个数的乘积再相乘,里面一定有三个数之积。我们仔细分析:ab×ac×bc,根据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变换为(abc)×(abc)。如果我们能把3个侧面积的积,分成两个相同的数的乘积,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abc就是长方形的体积。那么3个侧面积的乘积怎样分成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呢?把这几个相乘的数分解质因数。

  解: 20×15×12

  =2×2×5×3×5×3×2×2

  =(2×2×3×5)×(2×2×3×5)

  =60×60

  ∴abc=60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

  【思维体操】

  1.有甲、乙两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72,求甲、乙二数。

  解法一: 72=2×2×2×3×3

  =2×2×(2×3)×3

  =4×6×3

  4×6=24

  6×3=18

  答:甲、乙二数分别是24和18。

  解法二: 72÷6=12

  12=2×2×3

  因为,2与6(2×3=6)不是互质数,所以,只有4(2×2=4)与3才是互质数。

  6×4=24

  6×3=18

  答:甲、乙二数分别是24和18。

  评析:解法一把甲、乙二数的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从这个质因数连乘式中找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再组成一个连乘式。这个连乘式中除去有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外,必须有两个互质数。用这两个互质数分别乘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可以求出这两个数。

  解法二用甲、乙二数的最小公倍数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商必是甲、乙二数取出最大公约数后,所剩下的两个互质数的积。因此,把所求得的商再分解因数,并搭配成两个互质数,最后用这两个互质数分别乘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可以求出这两个数了。这两种解法各有千秋,一般采取第一种解法的比较多。

  2.从1+2+3+……+1991所得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解法一:求出它们的和是多少?

  =1983036

  所以它们的和是偶数。

  解法二:从1到1991的数中,偶数有1990÷2=995(个),其和为偶数;有995+1=996(个)奇数,其和为偶数。因为两个偶数的和一定是偶数。所以,1+2+3+……+1990+1991的和是偶数。

  评析:解法一是先确定其和是奇数还是偶数,根据求连续自然数和公式,求出它们的和,然后知道和是偶数。解法二是先确定从1到1991这1991个自然数中奇数的个数和偶数的个数,然后根据自然数中任意几个偶数的和还是偶数,单数个奇数的和仍为奇数,双数个奇数的和为偶数这一特征,来确定其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这两种解法,第一种是采用计算的方法比较麻烦,我们提倡第二种方法,它是根据这一列数的特征,按奇、偶数排列,来找出答案的。

  3.在1、2、4、6、12、24、36、48中,哪些数是24的约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

  分析:由于题目给出了有限的几个数,所以在思考24的约数以及它的倍数时,只能从题目中的已知的这几个数中选择。这比写出某个数的全部约数或指某数的几个倍数的题目,有一定难度。

  解答:本题24的约数有1、2、4、6、12、24,24的倍数有24、48两个。

  4.从小到大写出10个有约数11的数。

  分析:由于某数有约数11,说明某数能被11整除。某数有约数11,实质上某数是11的倍数,所以只要从小到大写出11的倍数即可。

  解答:从小到大10个有约数11有数是11、22、33、44、55、66、77、88、99。

  5.既有约数2,又有约数3的50以内最大数是几?

  分析:解答时首先要理解题意,同时要注意得数的范围。

  解答:既有约数2,又有约数3的最小数是6,50以内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其中最大的数是48,因此48就是本题的答案。

  6.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为什么一定是6的倍数?

  分析:因为任意三个连续自然数时,至少有一个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而2的倍数与3的倍数的乘积,必须是6的倍数。

  7.在1~100的自然数中,既没有约数2,又没有约数3,还没有约数5的数,共有多少个?

  分析:在1~100的自然数中,把有约数2的数,有约数3的数、有约数5的数扣除,就是问题所求。所以解这道题时先分别求出1~100的自然数中有约数2、3、5数的个数。

  解答:在1~100的自然数中:

  有约数2的数有:100÷2=50(个)

  有约数3的数有:100÷3=33(个)……1

  有约数2、3的数有:100÷(2×3)=16(个)……4

  有约数2、5的数有:100÷(2×5)=10(个)

  有约数3、5的数有:100÷(3×5)=6(个)……10

  有约数2、3、5的数有:100÷(2×3×5)=3(个)……10

  在1~100的自然数中,既没有2的约数,又没有3的约数,还没有5的约数的自然数共有:

  100-=26(个)

  三、智能显示

  【心中有数】

  (一)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请你考考自己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的是()。

  (A) 15和2 (B) 3和8 (C) 1.5和5 (D) 24和6

  (2)两个奇数的和是( )。

  (A)质数 (B)合数 (C)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D)可能是质数、1或者合数

  (3)两个数的( )个数是有限的。

  (A)公约数 (B)公倍数 (C)最大公约数 (D)最小公倍数

  (4)在自然数中,凡是7的倍数( )。

  (A)都是偶数 (B)都是奇数 (C)都是质数 (D)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5)如果a÷b=5,那么( )。

  (A) a一定能整除b (B) a可能整除b

  (C) b一定是a的约数 (D) b可能是a的约数

  (6)甲数=2×3×5×a,乙数=2×3×7×a,当a=( )时,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30。

  (A) 2 (B) 3 (C) 5 (D) 7

  【动脑动手】

  1.奶奶家有一个天达牌电子表,每起24分钟亮一次灯,每到整点钟响一次铃。早晨6点时,这个电子表既响铃又亮灯。那么,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时是几点钟?

  2. 6与哪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为3,而最小公倍数为30。

  3.为迎接30年大庆少先队员跳集体舞,不论每列4人、5人或6人,都能排成一个长方形队伍而无剩余,问少先队员至少有多少人?如果人数在150到200之间,那么少先队员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思路分析:因为这个电子表6点整的时候既响铃又亮灯,又因为它每走24分钟亮一次灯,所以从6点钟起电子表走的分钟是24分钟亮一次,只要是24分钟的倍数电子表都会亮灯。也就是说,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时,电子表所走的分钟数一定是24的倍数。同样道理,因为电子钟每到整点钟响一次铃,即电子表每走60分钟响一次铃。那么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时,电子表所走的分钟数也一定是60的倍数。所以下一次既响铃又亮为时,电子表所起的分钟数一定是24和60的公倍数,而且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解:(1)求24和60的最小公倍数。

  =120

  (2)计算走了几个小时。

  120÷60=2(小时)

  (3)计算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时是几点钟。

  6+2=8(点)

  答:下一次既响铃又亮灯时是上午8点钟。

  2.思路分析:因为两数的乘积等于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

  解:设所求的数是a,则6a=3×30,a=15,所以所求的数是15。

  3.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少先队员人数分别能被4、5、6整除,所以人数是4、5、6的公倍数,题目要求至少有多少人,因此要求4、5、6的最小公倍数。

  解:=60(人)

  答:少先队员至少有60人。

  60×3=180(人)

  答:如果少先队员在150至200之间,那么少先队员有180人。

  【创新园地】

  1.兔子出生两个月后就能生一对小兔,这一对小兔两个月后又能生一对小兔。如果年初养了初生的一对小兔,一年后共有几对兔子(不考虑意外死亡)?

  2.有近3米长绳子,把它分别剪成长6厘米、8厘米或9厘米的短绳,结果都剩下3厘米,求绳长。

  3.有一张长为105厘米、宽为75厘米的大纸,裁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纸,要求无多余。问至少可裁多少张?

  4.体育室有96根跳绳,如果不是一次拿走,也不是一根一根地拿走,要求每次拿走的根数同样多,而且正好取光,问共有多少拿法?

  参考答案:

  1.年初的一至兔子,到3月份生一对;到两个月后的5月份,年初的一对兔子和3月份生的一对兔子,2对兔子生2对;到7月份,4对兔子生4对;到9月份8对兔子生8对;到11月份16对兔子生16对;到第二年的1月正好一年,就有32对兔子生32对。

  解:1+1+2+4+8+16+32=64(对)

  答:一年后共有64对兔子。

  2.解:=72

  72×4+3=291(厘米)=2米91厘米

  答:绳长2米91厘米。

  3.解:(105、75)=15

  (105÷15)×(75÷15)=35(张)

  答:至少可裁35张。

  4.分析:根据题意求共有多少种拿法?与96的约数的个数有密切的关系。题中告诉我们如果不一次拿走,也不是一根一根地拿走。显然问题所求就是求96的所有约数个数去掉1和96这两个约数的个数的差。

  解:96的约数有:1、2、3、4、6、8、12、16、24、32、48、96共12个。

  12-1-1=10(个)

  答:共有10种拿法。

  【同步题库】

  1.先口算,然后对符合整除意义的式子后面的括号里画“√”,对不符合整除意义的在括号里画“×”。

  93÷3= ( ) 19÷2= ( )

  3.5÷5= ( ) 4÷4= ( )

  7.4÷3.7= ( ) 4÷0.8= ( )

  2.填空

  (1)在20、4.8、92、、0、0.3、111、1中,( )是自然数,( )是整数。

  (2)写出小于9的所有自然数( );比5小而又不小于0的整数有( )。

  (3) 29的约数有( );36的约数有( )。

  (4)在30~50中6的倍数有( )。

  3.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1)凡是能够除尽的一定能够整除。 ( )

  (2)自然数和零都是整数。 ( )

  (3)一个数的倍数都比它的约数大。 ( )

  (4)1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 ( )

  (5)任何一个数都有约数。 ( )

  4.下面的每组数中,哪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约数。

  180和60 36和36 19和133

  5.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最小的一位数是( )

  ①0 ②0.1 ③1

  (2)一棵桃树上结了桃,表示桃的个数是( )。

  ①整数 ②分数 ③小数 ④自然数

  (3)下面三种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a能整除7,那么a是( )

  ①14 ②必定是7 ③是1或7。

  (4) 73是73的( )。

  ①约数 ②倍数 ③约数也是倍数

  6.在下面的圈内填上适当的数

  16的约数 30以内的8的倍数 91的约数

  7.下图左图里的数能被右图里的哪些数整除?用直线连线来。

  8.既有约数5,又是2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几?

  9.100以内除以2或除以5有余数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10.数a是60的约数,又是15的倍数,数a可能是几?

  1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b的值。

  (1)已知:a÷b=3.5,a÷b=3……7

  求:a=( );b=( )

  (2)a÷b=3,a-b=16

  a=( ),b=( )

  12.在( )里填上最小的自然数。

  【参考答案】

  1.(√) 2.(×)

  (×) (√)

  (×) (×)

  2.(1)(20、92、111、1)是自然数,(20、92、111、1、0)是整数。

  (2)小于9的自然数有(8、7、6、5、4、3、2、1);比5小而又不小于0的整数有(4、3、2、1、0)

  (3)29的约数有(1、29);36的约数有(1、2、3、4、6、9、12、18、36)

  (4)30~50中6的倍数有(30、36、42、48)

  3.判断题

  (1)(×)(2)(√)(3)(×)(4)(√)(5)(×)

  4.180是60的倍数,60是180的约数;36是36的倍数,36是36的约数;19是133的约数,133是19的倍数。

  5.选择题

  (1)最小的一位数是(1)

  (2)表示桃的个数是(自然数)

  (3)那么a是(1或者7)

  (4)73是73的(约数也是倍数)

  6.略 7.略

  8.既有约数5,又是2的倍数的最小数是10,10的倍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所以,既有约数5,又是2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100。

  9.这道题只要求出除以2或除以5没有余数的数有多少个,再用100减去这个数即可。

  除以2没有余数的数有100÷2=50(个),除以5没有余数的数有100÷5=20(个),其中除以2除以5都没有余数有100÷(5×2)=10(个),它们每10个数中出现一次。于是100以内除以2整除以5没有余数的共有50+20-10=60(个)。那么100以内除以2或除以5有余数的数就应该有:

  100-60=40(个)

  10.数a可能是15、30、45、60。

  11.(1)a÷b=3.5得知a是b的3.5倍,a÷b=3……7,可知a比b的3倍多7,而b的3.5倍又比它的3倍多0.5倍,0.5倍与7相对应,可以求b

  b=7÷(3.5-3)=14,a=14×3.5=49

  (2)a÷b=3,得知a是b的3倍,又知a-b=16,也就是a比b多16,此题是差倍问题。先求b,再求a。

  b是16÷(3-1)=16÷2=8

  a是8×3=24

  12.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