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认识浮力》一等奖说课稿
1、初中物理《认识浮力》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认识浮力》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说课的内容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认识浮力》,下面我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过渡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并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仍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持。教学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实验与实例的作用,借助他们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对浮力的认识结合了前面所学的液体压强、压力,为后面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制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浮力及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使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去认识现象,发现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
难点: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设疑,引导
学法: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列举实例,引入课题
课件投影:水里游泳情景、海上轮船、热气球等图片
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进行
1、浮力概念的建立
(1)让学生充分感受浮力的存在
在盛水的水桶中放一个球,找一名学生按球,谈感受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列举生活中、身边的实例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浮力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思想。
(2)称重法测浮力
①(教师设疑)同学们知道那么多关于浮力的例子,那么像铝块石块这样的物体在水中受不受浮力呢,如何来验证?
②学生小组讨论并说说自己的验证方案
③根据学生说出的方案,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为学生准备的实验仪器有弹簧测力计、石块、杯子、水)
在学生说和做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弹簧测力计挂着石块放入水中时示数比在空气中是减小的,那减小的那部分就是浮力,指出这种方法即称重法测浮力,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且浮力的大小为F浮=G-F′
④对于浮力的方向,可让学生回答。一般学生会说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这时可采用用手托一托和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关于气体对物体有浮力的验证,我是这样设计的:
学生小组讨论:杠杆不平衡的原因
教师讲解课本中物体在气体中受到浮力的实验。
通过以上的实验,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强调浮力的方向和称重法测浮力。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浮力及称重法测浮力,并培养了学生的设计实验、动手探究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1)(演示实验)把乒乓球放在一个去掉底的、不盖盖子的瓶子中,向瓶中倒水,球会受到浮力而浮起来吗?将瓶子盖上盖子,球会怎么样?为什么?
(2) 在进行实验时引导学生猜想,仔细观察,对比两次实验操作的不同之处。
(3)对于该实验不需要学生做出准确的解释,只要意识到不盖盖子时球的下表面没有液体即可。
这一步的设计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注意观察,积极动脑思考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为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打下基础。
(4)教师从理论上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并用桥墩的例子加强学生对浮力产生原因的了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四)反馈和巩固:课堂检测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一二题
(2)拓展延伸:由本节课我们 知道了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上-F下,你能从中发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吗?
2、初中物理《认识浮力》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物理教案《《浮力》说课稿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 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 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
3、初中物理《认识浮力》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将书中图12-2这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一个用手托石块使弹簧秤示数减小这样一个随堂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个重、难点时,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经验或思维定势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模糊的观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上浮"。这里可以演示一个小实验:一根小铁钉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块在水中会上浮,大木块显然比小铁钉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学这时会提出小铁钉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教师可再演示一个小实验:一个废牙膏壳密度没有变,空心时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团后在水中会下沉。说明密度也不是决定浮沉的条件。这样经过演示,讨论和分析,纠正了错误观点,引导学生从运动和力的关系角度来讨论物
体的浮沉条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知识,由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这时强调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并再演示一下浸没在水中的木头的上浮过程,以加深印象。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物体的漂浮与悬浮是一回事或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的错误观点,这时我用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空心金属球投入水中分别演示漂浮与悬浮实验。使学生直观比较出漂浮是物体浮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强调同一个物体在同一液体中既漂浮又悬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这又是一个重、难点。这时可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有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最后再用如下演示实验加以验证:
(1)将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将石蜡放在另一烧杯底使其和杯底紧密接触,沿杯壁缓慢注水观察其是否上浮从而通过实验证明前面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并指出这也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正确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内容已经讲授完毕,浮力作为同学们新认识的一种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了。
根据农村学校学生情况,我继续引导同学们思考课文后的"想想议议",由此引入对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学生经过合理猜想,讨论,设计出探索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浸没后深度改变无关。受时间、器材限制,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形状等因素无关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说明。这样就为下一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悬念,作好铺垫,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三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为下一节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作准备。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悬浮和漂浮的区别。三是求压力差法,指出这是浮力大小的决定式。
4、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教学重点
浮力的概念及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叙述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
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猜想包含的知识(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或提到“浮力”)。
二、探求新知
针对浮力这种常见现象,你想知道哪些有关浮力知识呢?
学生活动: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一系列问题: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5.物体的浮沉有条件吗?等。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下面我们先探究:什么是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
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教师演示: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
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
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
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体验:将木块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木块塞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探究二: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
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学生探究:分组讨论,利用学具探讨: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
到讲台展示:用弹簧秤测小石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小石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小石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发现做实验好的学生典型。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测浮力的方法:用称重法测浮力。
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F浮=G-F)
探究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造船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造“船”比赛。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并引导学生合并归类,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
探究:
根据课本探究,如果其它猜想要求学生回家探究。第二天交出探究报告。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最终推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然后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F浮=G排)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
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
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
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体验:将木块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木块塞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探究二: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
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学生探究:分组讨论,利用学具探讨: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
到讲台展示:用弹簧秤测小石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小石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小石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发现做实验好的学生典型。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测浮力的方法:用称重法测浮力。
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F浮=G-F)
5、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教学重点
浮力的概念及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叙述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
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猜想包含的知识(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或提到“浮力”)。
二、探求新知
针对浮力这种常见现象,你想知道哪些有关浮力知识呢?
学生活动: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一系列问题: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5.物体的浮沉有条件吗?等。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下面我们先探究:什么是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
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教师演示: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
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
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
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体验:将木块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木块塞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探究二: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
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学生探究:分组讨论,利用学具探讨: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
到讲台展示:用弹簧秤测小石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小石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小石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发现做实验好的学生典型。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测浮力的方法:用称重法测浮力。
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F浮=G-F)
探究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造船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造“船”比赛。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并引导学生合并归类,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
探究:
根据课本探究,如果其它猜想要求学生回家探究。第二天交出探究报告。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最终推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然后说明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F浮=G排)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
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
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
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体验:将木块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木块塞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探究二: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
大家知道皮球漂在水面上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讨论一下看如何用简单实验来说明这一个问题?
学生探究:分组讨论,利用学具探讨: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
到讲台展示:用弹簧秤测小石块在空气中重力,再将小石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说明小石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发现做实验好的学生典型。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测浮力的方法:用称重法测浮力。
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F浮=G-F)
6、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的计算方法》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掌握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
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重点
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后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浮力的计算】
1.称重法:F浮=G-F拉
2.压差法:F浮=F2-F1
3.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2)表达式:F浮=G排 (3)导出式:F浮= G排= m排g= ρ液 gV排
4.浮沉条件
状态
漂浮
悬浮
上浮
下沉(沉底)
力的关系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密度关系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案例1 】称重法求浮力
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甲、乙所示,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N;从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
答案:1 密度
解析: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以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先读出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的重力G。再读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可以利用公式F浮 =G - F拉进行计算。本题中F浮 = 3N - 2N = 1N。从中看出,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石块受到的浮力不同,这进一步说明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案例2 】压差法求浮力
用手将一个质量为500g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浸没于水中,使物块上表面离水面20cm。
求:(1)正方体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正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
答案:(1)物块下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h1 =10cm+20cm=30cm=0.3m
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物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根据正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就等于正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所以
解析:计算液体压强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压力用公式。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液体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F向上是液体作用在物体下表面的向上的压力,F向下是液体作用在物体上表面的向下的压力)。
【案例3】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我国“辽宁”号航母满载时的排水量m=6.8×107kg,它以54km/h的速度匀速航行,受到的阻力F=1.0×107N,取海水密度ρ=1.0×103kg/m3,g=10N/kg,求:
(1)航行2h通过的路程;
(2)航母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海水的体积;
(3)航母航行2h推进力做的功.
【答案】 (1)1.08×105m;(2)6.8 ×108N 6.8×104m3;(3)1.08×1012J.
【解析】 (1)航行2h通过的路程资源库。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航母受到的浮力资源库,
排开海水的体积资源库。
(3)航母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资源库,
航母航行2h推进力做的功资源库
【案例4 】根据浮沉条件求浮力
如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容器中盛有液体A,物块M漂浮在液体A中,物块M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1,液体A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B,物块N漂浮在液体B中,物块N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2,液体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已知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下列判
断中正确的是
资源库
A. P1<p2 B. P1>p2 C. m1<m2 D. m1>m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物体漂浮在液体中,而容器的形状为圆柱形,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等于液体重力与物体重力之和,又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得两容器底部所受压力相等,又由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可得P1<p2;两物体均漂浮,物体漂浮时,浮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大小,物块M、N质量相等,可得两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相等,重力相等的液体质量也一定相等,得m1=m2故答案选A。
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2)表达式:F浮=G排 (3)导出式:F浮= G排= m排g= ρ液 gV排
4.浮沉条件
状态
漂浮
悬浮
上浮
下沉(沉底)
力的关系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密度关系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案例1 】称重法求浮力
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甲、乙所示,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N;从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
7、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的计算方法》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掌握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
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重点
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后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浮力的计算】
1.称重法:F浮=G-F拉
2.压差法:F浮=F2-F1
3.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2)表达式:F浮=G排 (3)导出式:F浮= G排= m排g= ρ液 gV排
4.浮沉条件
状态
漂浮
悬浮
上浮
下沉(沉底)
力的关系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密度关系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案例1 】称重法求浮力
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甲、乙所示,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N;从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
答案:1 密度
解析: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以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先读出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的重力G。再读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可以利用公式F浮 =G - F拉进行计算。本题中F浮 = 3N - 2N = 1N。从中看出,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石块受到的浮力不同,这进一步说明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案例2 】压差法求浮力
用手将一个质量为500g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浸没于水中,使物块上表面离水面20cm。
求:(1)正方体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正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
答案:(1)物块下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h1 =10cm+20cm=30cm=0.3m
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物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根据正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就等于正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所以
解析:计算液体压强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压力用公式。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液体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F向上是液体作用在物体下表面的向上的压力,F向下是液体作用在物体上表面的向下的压力)。
【案例3】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我国“辽宁”号航母满载时的排水量m=6.8×107kg,它以54km/h的速度匀速航行,受到的阻力F=1.0×107N,取海水密度ρ=1.0×103kg/m3,g=10N/kg,求:
(1)航行2h通过的路程;
(2)航母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海水的体积;
(3)航母航行2h推进力做的功.
【答案】 (1)1.08×105m;(2)6.8 ×108N 6.8×104m3;(3)1.08×1012J.
【解析】 (1)航行2h通过的路程资源库。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航母受到的浮力资源库,
排开海水的体积资源库。
(3)航母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资源库,
航母航行2h推进力做的功资源库
【案例4 】根据浮沉条件求浮力
如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容器中盛有液体A,物块M漂浮在液体A中,物块M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1,液体A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B,物块N漂浮在液体B中,物块N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2,液体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已知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下列判
断中正确的是
资源库
A. P1<p2 B. P1>p2 C. m1<m2 D. m1>m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物体漂浮在液体中,而容器的形状为圆柱形,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等于液体重力与物体重力之和,又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得两容器底部所受压力相等,又由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可得P1<p2;两物体均漂浮,物体漂浮时,浮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大小,物块M、N质量相等,可得两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相等,重力相等的液体质量也一定相等,得m1=m2故答案选A。
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2)表达式:F浮=G排 (3)导出式:F浮= G排= m排g= ρ液 gV排
4.浮沉条件
状态
漂浮
悬浮
上浮
下沉(沉底)
力的关系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密度关系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案例1 】称重法求浮力
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甲、乙所示,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N;从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
8、初中物理《杠杆》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杠杆、支架、钩码、测力计。
2.演示材料——钳子、剪子、起钉锤、镊子等杠杆类工具,以及厚纸板、木板、钉子、粗铁丝等材料。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如果在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的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
二、学习新课
㈠认识杠杆
⒈讲解: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其中比较简便的就是用一根木棍或铁棍来撬。如图9-1第一图。一根棍子,当在棍下垫一块小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
在杠杆上有一点:被垫着的那块小石头支撑着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板书“支点”),杠杆两端是围绕支点转动的。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⒉提问: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分别在图上指出。
㈡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作用
⒈讨论:
用手搬不动大石头,用杠杆能撬动。这说明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是不是只要应用了杠杆一定能省力?例如垫那块小石头,是不是垫在什么地方都能省力?
⒉实验1——学习实验方法
讲解: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出示杠杆及支架)。实验的方法是:在杠杆一边挂一个重物,在杠杆另一边向下用力,提起重物,测量用多少力。
分组实验:(在教师带领下,分步进行。)
我们用2个钩码当作重物。首先,用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有多重,2个钩码有多重。(学生测量,汇报。)
然后,把2个钩码挂在杠杆左边、从中间数第2格的位置,右手握在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4格的位置,用力向下压,把钩码提起。(学生实验。)此时,杠杆像不像那撬动大石块的棍子?在杠杆上,哪里是支点?哪里是动力?哪里是阻力?动力臂是多少?(用格作单位)阻力臂是多少?
那么,我们是用了多少力把重物提起来的呢?可以在动力作用点挂钩码来测量。试一试,在动力作用点(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4格的位置)挂几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学生实验,汇报。)
讲解:当杠杆平衡时,右边挂的钩码的重力就是提起重物用的力。如果右边的重力小于左边的重力,是省力:如果右边的重力大于左边的重力,是费力;如果右边的重力等于左边的重力,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提问:以上实验结果是省力还是费力?(省力)
在这个实验中,动力臂与阻力臂关系是怎样的,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大于)
指导学生把以上实验条件及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中。
⒊实验2——学生自己探究杠杆的规律
讲解:下面,各组接着实验。利用实验1的方法,分别测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连做三次实验。把每次实验的条件、结果,像实验1那样填写在实验记录中。
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通过以上实验,你发现使用杠杆提起重物有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指导学生填写本课关于杠杆作用的`空白。
㈢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⒈谈话: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想一想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哪些装置像用棍子撬石头一样?哪些装置像杠杆一样?
⒉讨论:
(出示剪子)剪子是不是杠杆?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要剪一块很厚很硬的纸板,把纸板放在剪刃的哪个位置剪比较省力?(演示)为什么?
(出示钳子)钳子是不是杠杆?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为什么用钳子能截断很粗的铁丝?(演示)
钉在木板上的钉子很结实,怎样把它拔出来?(如果学生说用钳子,可以接着问“除了用钳子还可以用什么工具?”待学生提出起钉锤后,演示用起钉锤起钉子。)为什么利用起钉锤能比较省力地把钉子拔出来?在用起钉锤起钉子时,锤子上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是动力臂长还是阻力臂长?
(出示指甲剪)这是什么?(指甲剪)指甲剪是不是杠杆?在指甲剪上,哪里是支点?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杠杆?.指甲剪上有三个杠杆。手把部分是一个省力杠杆,刀口部分是两个费力杠杆。
还有哪些工具应用了杠杆原理?
⒊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都像一根棍,凡是工作时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杠杆类的工具也并不都是省力的,有的是费力的,为了使工作方便。人们掌握了杠杆的规律,就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各种各样的杠杆类的工具。
三、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杠杆。
2.提问:
⑴什么样的装置属于杠杆?
⑵在杠杆上,哪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⑶使用杠杆,在省力费力方面有什么规律?
3.讨论: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能不能玩压板游戏?怎样玩小孩才能把大人压起来?
四、布置作业
⒈观察还有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研究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那样的?
⒉ P5 1—2
教学后记:
9、初中物理《功率》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⑴力学里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是什么?计算功的公式和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什么?
⑵在建筑工地上要把1000块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已知每块大理石板重50牛,用起重机可以在2分钟内将大理石板一次全部送到20米高处。如果用一个工人来背,把这些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所用的时间是20小时,试求用这两种方法,把大理石板全部运送到20米高处,起重机和工人各做了多少功?
解答:起重机吊送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1=F1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工人背运大理石板所做的功
W2=F2s=Gh=50×1000牛×20米=1.0×106焦。
二、进行新课
㈠引入
把1000块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是相等的。但是,在做相等的功时,起重机比工人做功快。做功不但有个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快慢的问题。在物理学里用功率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
板书:功率
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㈡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提问:如果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不同,做功用的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做功的快慢?比较它们的功率大小呢?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我们已经学过,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我们用单位时间里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表示运动的快慢,与此类似,做功的快慢是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的。
板书:2.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提问:如果起重机在2分钟里完成l.0×106焦的功,它的功率如何计算?要求学生答出:
教师给出功率公式和单位,边讲边板书:
4.单位:瓦特(国际单位制)
1瓦特=1焦/秒,1千瓦=1000瓦特。
参阅课本,对功率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
㈢功率是机器的主要技术性能之一,简要说明选购机器考虑它的功率时要从实际出发。
㈣例题:课本例题。教师要把此题分解为几个问题逐个提出,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题规范化。
学生解答完以后教师讲评。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P14 1—4
五、教后记:
10、初中物理《电压》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及人体安全电压的电压值.
4.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信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干电池若干、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电流表、投影仪、家用手电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压”这个词听起来也不陌生.同学们知道哪些知识与电压有关呢?
[生]手电筒里电池有电压,电压值是1.5 V.
[生]电子表和电动玩具车里用的电池也有电压.
[生]高压线上有电压,人不能靠近.
…
[生]到底什么是电压?电压是哪来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什么是电压.
二、进行新课
[探究]什么是电压?
[师]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串联电路图并利用干电池、小灯泡及导线、开关连接串联电路.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
[生]小灯泡发光.
[师]取走干电池,补上一段导线,再闭合开关,请同学们观察.
[生]小灯泡不亮.
[师]导线和灯丝都是金属制成的,不是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吗?为什么灯不发光呢?
[生]只有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小灯泡才会发光.
取走电源,换上导线,导线中虽然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但不发生“定向”移动,所以没有电流,小灯泡不亮.
[生]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使电路中的自由电子产生定向移动,电路中才会有电流.
[师]也就是电源的两极间存在着某种“力量”迫使整个电路中的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我们就把电源两极间的这种作用称为“电压”.
[板书]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想想做做]
[师]改变电路中接入的电池的多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灯泡的亮度相同吗?
[生]接入电路中的电池不同时,灯泡的亮度不同.
[生]接入两节电池时比用一节电池时灯亮.
[师]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用一节电池做电源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的电压不同,不同的电压产生的效果不同.
[生]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
[师]同学们精彩的回答,说明大家对电压的概念已有所掌握.哪位同学还知道电压的代表符号及单位是什么?
[生]电压的符号是“U”.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为“伏”,单位符号是“V”.电压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V=103 V 1 mV=10-3 V 1 μV=10-6 V.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5,阅读书中小数据,了解常见电压值,记住干电池的电压值.人体安全电压值及家庭电路的电压值.将数据中以千伏、毫伏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伏特为单位,以伏特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千伏或毫伏为单位.
[同学们练习,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电池有电压,在闪电的云层间也会有很高的电压,以前的学习中大家还了解过“生物电”,生物体内也会产生电压吗?
[投影]
电鳐
电鳗
[师]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的内容.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对电池及电压已有所了解.如果老师现在有几节不同的电池,由于不小心将电池上标称的电压值磨掉了看不清楚,但必须知道其电压值是多少,大家可以帮助我吗?
[生]找到和老师的电池相同的电池,看看上面标的值是多少.
[生]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师]大家的主意不错.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来测量.但是,什么样的表是电压表呢?
出示几种电表,让同学们分辨.
[师]请一位同学从这几块表中选出电压表,并说出选择的依据.
[生]表盘上标有字母“V”的就是电压表.因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标有“A”的是电流表.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标有“V”的就是电压表.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向同学们介绍电压表的分类,如演示用表、学生用表等.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电路中电压表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电路中电流表符号是○A,电压表符号应该是○V.
[投影]“电压表”
请同学们观察如投影所示的电压表,根据以前学过的电流表的知识,认识电压表.
[生]①该电压表的零刻度线在表盘的最左端.
②该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一个公共的“-”接线柱和两个“+”接线柱.
③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3 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1 V”,每一小格表示“0.1 V”;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是15 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5 V”,每一小格表示“0.5 V”.
④电压表中间的旋钮可以调零.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电压表.该怎样用它来测量,如何使用电压表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6“使用说明书”,回答书中提出的问题,总结出电压表使用的一般规则.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使用说明书”,提醒同学们不需要读懂说明书中的所有内容.
问题(1):电压表应该和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具体接法是什么?
[生]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某元件两端电压时应与这个元件并联.具体的接法是:标有“+”号的接线柱应靠近电源的正极,标有“-”号的接线柱要靠近电源的负极.
教师通过引导应使学生明白:双量程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中有一个是公共的接线柱标有“+”或“-”.如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如果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接线柱.
问题(2):如何确定电压表要使用的量程?
[生]电压表的量程必须大于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
[生]如果能判定被测电压不超过15 V,可以先用“0~15 V”的量程测;如果测出的电压不超过3 V,可以改接“0~3 V”的量程,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师]同学们知道了怎样使用电压表.现在请两位同学将电压表接入我们开始连接的串联电路,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另两位同学一起在原来画出的电路图上加入电压表,并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的“+、-”接线端.
[投影]接入电压表后的电路.
全体同学认真检查.电路无误后合上开关,观察电压表的示数.
[师]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如何读数呢?
[生]电压表的指针向右偏得越多,表示电压越高.
[生]读数时,首先应该看清选用了电压表的哪个量程,知道满刻度表示的电压值.第二,要看清该量程下一大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每一大格又分成了几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第三,看清测量时,指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然后读出来.
[师]如果指针没有指在刻度线上,而是指在两刻线之间,该如何读数呢?
电流表、电压表都不需要估读.测量时,指针的位置离哪条刻线近,就按哪条刻线算.
[投影]练习题
1.读数练习:利用指针能活动的刻度盘.
(1)量程已知且不变:指针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少?
(2)指针的位置不变,接不同的量程时,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2.一名同学使用学生用电压表测电压.这只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 V,0~15 V.经判断选用0~3 V这一量程连入电路.但是0~3 V的刻度盘上的数字模糊不清,无法准确读出实验数据,于是他从0~15 V刻度盘上看到指针在12.5 V处,从而判断出实验测得电压是_________V.
通过思考此题,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时,从0~15 V刻度盘上读出的电压值是从0~3 V刻度盘上读出的电压值的5倍.
[师]电压表、电流表不仅外形相似,构造也相似.因此,在使用上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但它们测量的又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同学们要注意区分.
同学们一起归纳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板书:二要、一不、二看清
二要: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
一不: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看清:读数时一要看清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二要看清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数值.
[想想议议]
[师]电压表的接线柱旁都标有“+、-”号.使用规则要求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接线柱通入,从“-”接线柱流出;还要求被测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请同学们思考:
[投影]
1.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2.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会出现什么现象?
3.如果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应怎样选择量程?
[生]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指针会反向偏转,即向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
[生]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的指针可能会超出刻度盘上的刻度线.
经过大家的讨论并结合演示(注意不允许学生效仿),肯定同学们的回答.强调这两种情况的后果是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损坏电表.
在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可以用“试触”的办法来选择量程.连接好电路后,在合上开关时轻轻接触一下就断开,同时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偏转过激,指针超出了表盘刻度线,则电压表量程太小,应换用较大量程;如果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则电压表量程太大,应换用小量程.
“试触”的方法在电学中很重要,利用试触的方法不仅可以选择电压表的量程,还可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判断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是否正确.
[想想做做]
出示家用手电筒及干电池若干节.
[师]请一位同学将干电池装入手电筒,并能使手电亮起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装电池,才能使手电发光?
[生]第一节电池正极朝前,第二节电池的正极和第一节电池的负极接在一起,第三节电池的正极和第二节电池的负极连在一起.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画出来.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出正确的图形,并请一位同学将正确的图画在黑板上.
[师](结合学生画出的正确的电路及电路图)说明:像这样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依次连接起来就叫电池的串联.这几个电池合在一起叫电池组.余下的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就是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学们可以探讨什么是电池的并联.
[师]请同学们分组测量每节电池的电压和电池组的电压,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用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压,就要把电压表并联在电池两端.电压表可以不经用电器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吗?
[师]这位同学的问题非常好.这种认真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电压表可以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这也正是电压表与电流表使用中的一个区别.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操作完毕,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第一组:用两节电池,每节电池电压是1.5 V,电池组电压为3 V.
第二组:用三节电池,每节电池电压是1.5 V,电池组电压是4.5 V.
第三组:…
[师]根据各组的实验结论,谁能总结出电池电压和电池组电压之间的关系?
[生]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电压之和.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再比较电池的倒接和顺接究竟有什么不同,电池“并联”成电池组电压会怎样变.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
三、小结
利用投影仪投影如下的表格,请同学们填写.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连接图如下:
连接过程中要注意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以及量程的选择要正确.
也可以换用其他电器进行练习.
2.如下图,将图中连接正(或负)接线柱的导线松开,将电压表正(或负)接线柱的塑料帽扭下来露出接线的金属柱.用导线(线芯的金属丝)迅速碰撞电压表的金属柱,观察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若电压表反偏,说明电压表正接线柱接的是电源的负极,电压表负接线柱接的是电源的正极.若电压表正偏,说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着的分别是电源的正负极.这就是用“试触”法判电源极性.也可以用“试触”法来判断电表接入量程的大小是否合适,这种方法在实验中经常要用到.
3.如图:甲连接的是0~3 V的量程,最小刻度是0.1 V,所以甲的读数为2 V;乙中连接的是0~15 V的量程,最小刻度是0.5 V,因此乙读数为12.5 V;丙中连接着小量程,其读数为0.1 V×6=0.6 V.
4.这位同学连接的电路,测量的是两只灯泡的总电压,而不是左边灯泡的电压.正确的连接如下图: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