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路程时间与速度》一等奖说课稿
1、数学四年级《路程时间与速度》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九义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1、说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2、说预期效果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预想达成的教学效果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目标:养成学生积极关注、收集、处理生活中数学信息的习惯,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3、说教学重、难点
要想达成预期的效果,教学中必须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对个九、十岁的孩子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并且速度的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们从未见过,因此,教学关键是让学生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含义,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本节课我运用了迁移法、复合的现实数学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
2、学法:教学中运用了分析综合法、经验归纳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指导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达成预期效果,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 再现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因此本节课一开始就再现了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运动会场景,“今年10月,我校举行了第八届运动会,学校打算选出一位运动员参加省‘径赛明星 的比赛,你会怎么选?”同学们当然会选跑的快的运动员。由此自然地进入第二环节。
(二)主动探究模型,探究新知。
观察运动员的两张比赛成绩表,从表中你能得出哪些数学信息?谁跑的最快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思考,从表1中得出200米径赛中张方最快,因为他用的时间最少,而1分钟定时往返跑中丁勇跑的路程最长,所以他跑的最快,从而领会“路程一定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速度越快。”在上面的两组快慢比较中,表面上看是比较路程或时间,实质上比的就是速度。怎样让学生透过表面看实质呢?于是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现在学校要在这两名运动员中选出一名参加省‘径赛明星 的比赛,该选谁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啊,路程、时间都不相同,又怎么比呢?情境条件和已有知识的矛盾、冲突,点燃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欲,也激发了他们畅谈选择理由的愿望,积极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
那就是要找一个统一的标准:他们每秒钟各跑了多少米?速度的概念应运而生。 要比快慢,先求速度,通过列式,计算出他们每秒钟跑多少米。(板书:每秒各跑多少米?200÷40=5(米)360÷60=6(米))这些数量各表示什么?一起听智慧老人说说吧!(智慧老人讲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定义)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相关联的量,学生原来只能模糊地感知,不能清晰地表达,所以,我借助智慧老人之口,直截了当地揭示概念,多媒体的演示,既能形象地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又节省了时间,建立了速度的概念,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速度的单位,每秒跑5米,每秒跑6米,用另一种形式说是5米/秒,6米/秒。那么速度单位可以写成……(板书速度单位)通过提问:速度单位与我们学过的单位有什么不同?剖析出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共同组成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速度的含义,知道速度是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长度,这样就架构起行程问题中三个数量之间联系的桥梁。接着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速度单位呢?引导学生创造出其他的速度单位,并进行板书。接下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同学们想知道你写的这些速度哪里会用到吗?让大家读一读,它们分别表示人、飞机、声音、光的速度。以上的“说一说、读一读”能让学生联系生活,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认识了更多的速度单位,突破难点。在学生充分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些数分别表示什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那怎样求速度呢?在这个教学重点环节里,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数量关系,进而得出:路程÷时间=速度,这里围绕“总结——归纳”二个环节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深刻领会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密切联系。 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我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开始情境的延伸:(课件)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只管、更形象,解答问题后,通过提问:每道算式分别表示什么?让学生总结归纳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仔细观察这三道数量关系式,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数量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多元分层训练,巩固内化。 在巩固练习中,我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设计了分层训练。第一层:基本训练,通过练习明确,已知路程、时间、速度中的任意两个数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第二层:综合训练,这三道图文结合题,通过学生观察、分析,从纷繁复杂的条件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第一题求时间,第二题求速度,提别是第三题,它的解答方法多样化,可以比路程,也可以比时间,还可以比速度。在练习中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能让他们积极地思考,轻松地练习,感受着数学的魅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2、数学四年级《路程时间与速度》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解释与运用,由以往第一学段的图画情境应用题的数模学习过渡到现在第二学段的文字应用题的数模学习。通过教材这种概括的、单列的数量关系向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式),这种数学模型将应用到以后文字应用题的学习中去。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知识的基础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1)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难点: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数量关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关键: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知与形成“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概念,并切身体会每个物体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系。
4、教学准备: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再向抽象思维转化。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我借助下面的教具帮助教学: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皮尺、秒表。
二、说教法: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用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电教法、尝试教学法、反馈法等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概念。并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整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说学法:
因为“速度”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故而教师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观察、实践、探索、分析、思考、交流的'过程,逐步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概念,并建立这个问题的数学模型(数量关系式),然后运用这个模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提供的练习和教师补充的习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标准》所提出: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3、数学四年级《路程时间与速度》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速度路程时间之间关系》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九义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1、说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2、说预期效果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预想达成的教学效果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目标:养成学生积极关注、收集、处理生活中数学信息的习惯,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3、说教学重、难点
要想达成预期的效果,教学中必须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对个九、十岁的孩子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并且速度的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们从未见过,因此,教学关键是让学生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含义,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本节课我运用了迁移法、复合的现实数学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
2、学法:教学中运用了分析综合法、经验归纳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指导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达成预期效果,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再现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因此本节课一开始就再现了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运动会场景,今年10月,我校举行了第八届运动会,学校打算选出一位运动员参加省径赛明星的比赛,你会怎么选?同学们当然会选跑的快的运动员。由此自然地进入第二环节。
(二)主动探究模型,探究新知。
观察运动员的两张比赛成绩表,从表中你能得出哪些数学信息?谁跑的最快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思考,从表1中得出200米径赛中张方最快,因为他用的时间最少,而1分钟定时往返跑中丁勇跑的路程最长,所以他跑的最快,从而领会路程一定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一定时,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在上面的两组快慢比较中,表面上看是比较路程或时间,实质上比的就是速度。怎样让学生透过表面看实质呢?于是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现在学校要在这两名运动员中选出一名参加省径赛明星的比赛,该选谁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是啊,路程、时间都不相同,又怎么比呢?情境条件和已有知识的矛盾、冲突,点燃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欲,也激发了他们畅谈选择理由的愿望,积极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那就是要找一个统一的标准:他们每秒钟各跑了多少米?速度的`概念应运而生。
要比快慢,先求速度,通过列式,计算出他们每秒钟跑多少米。(板书:每秒各跑多少米?20040=5(米)36060=6(米))这些数量各表示什么?一起听智慧老人说说吧!(智慧老人讲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定义)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相关联的量,学生原来只能模糊地感知,不能清晰地表达,所以,我借助智慧老人之口,直截了当地揭示概念,多媒体的演示,既能形象地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又节省了时间,建立了速度的概念,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速度的单位,每秒跑5米,每秒跑6米,用另一种形式说是5米/秒,6米/秒。
那么速度单位可以写成(板书速度单位)通过提问:速度单位与我们学过的单位有什么不同?剖析出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共同组成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速度的含义,知道速度是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长度,这样就架构起行程问题中三个数量之间联系的桥梁。
接着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速度单位呢?引导学生创造出其他的速度单位,并进行板书。接下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同学们想知道你写的这些速度哪里会用到吗?让大家读一读,它们分别表示人、飞机、声音、光的速度。以上的说一说、读一读能让学生联系生活,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认识了更多的速度单位,突破难点。
在学生充分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些数分别表示什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那怎样求速度呢?在这个教学重点环节里,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数量关系,进而得出:路程时间=速度,这里围绕总结——-归纳二个环节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深刻领会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密切联系。
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我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开始情境的延伸:(课件)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只管、更形象,解答问题后,通过提问:每道算式分别表示什么?让学生总结归纳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仔细观察这三道数量关系式,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数量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多元分层训练,巩固内化。
在巩固练习中,我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设计了分层训练。第一层:基本训练,通过练习明确,已知路程、时间、速度中的任意两个数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第二层:综合训练,这三道图文结合题,通过学生观察、分析,从纷繁复杂的条件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第一题求时间,第二题求速度,提别是第三题,它的解答方法多样化,可以比路程,也可以比时间,还可以比速度。在练习中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能让他们积极地思考,轻松地练习,感受着数学的魅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
通过前面的学与练,学生对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到底学的这些知识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应用这些数学知识呢?
(1)限速标志我知道
这是高速公路上限制速度快慢的标志牌。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限速牌?
(2)为什么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呢?
其实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得多,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3)气象台预测台风到达的时间
台风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①今年8月,台风泰利在西太平洋生成,沿西北方向在我国登陆,台风距离大陆2160千米,中心最大风速60米/秒,你能预测台风到达的时间吗?
②现在台风距九江约900千米,预计24小时后到达九江,你能估计台风的速度吗?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学生看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四、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4、四年级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五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概念并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各数量的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幻灯片演示课件
【学生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请了三个小伙伴,它们有一些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
(出示课件)小牛,小象和小熊是好朋友,但是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绩来:
小牛:4分钟跑280米
小象:4分钟跑240米
小熊:3分钟跑240米
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1、明确路程,时间
2、引导学生思考:谁跑得快?(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小动物,比较谁跑得快?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
1、全班交流:
1) 比较小牛和小象,小象和小熊,谁跑得快?
引导学生思考:相同时间比路程远近,相同路程比时间长短,来确定快慢。
2) 比较小牛和小熊,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怎样比它们的快慢呢?有什么办法?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比较单位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路:
方法一:在相同时间内(1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
240÷3=80(米/分)
70<80 小熊快
方法二:在相同时间内(3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80÷4=70(米/分)
70╳3=210(米)
210<240小熊快
方法三:在相同时间内(4分钟)比较谁跑得远
240÷3=80(米/分)
80╳4=320(米)
280<320 小熊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逐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师:我们都计算出了小熊和小牛在相同时间内的路程,比较出了它们的快慢。可是这样的相同时间是很多的,所以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每分钟小牛和小熊行的路程叫它们各自的速度。
2、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
师:小牛每分钟跑70米,这里的70蕴含着两个条件,一是1分钟,二是行了70千米。所以我们用一种新的单位来兼顾这两种含义,即也就是小牛的速度为70米/分。
学生体会速度单位与其它单位有何不同。引导学生感受速度单位由两部分组成,长度和时间合起来就是速度单位。
3、师:运用已知的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一个速度单位,像这样的速度单位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说说这个单位的含义。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人的步行速度约为4千米/时
飞机的飞行速度约为12千米/时
声音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秒
说说这些单位的含义。(指名说,再同位互相说。)
拓展学生对速度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等,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速度。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给学生充分探索空间理解速度的意义,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结合情境,帮助学生较为准确的理解速度的意义。
(二)、探索分享,寻找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
1、体会如何求速度:我们再来看280米、240米、240米是什么?(路程)4分钟、4分钟、3分钟是什么?(时间)那已知路程和时间,如何求速度呢?
得出:速度=路程÷时间
2、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关系。
1) 理解了速度和如何求速度,请大家回答下面问题:
5、小学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垂直》教学教案一等奖四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理解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直。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画垂线,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摆小棒活动。
请大家拿出两根小棒,摆出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
2、思考。
两条直线除了平行,还可以怎样?相交。
3、板书。
平行和相交。
二、学习新知。
1、摆一摆,看一看。
用小棒在桌子上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
观察,这么多相交的图形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比较垂直与相交。
同桌讨论:垂直与相交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摆出垂直的图形。
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它们是不是互相垂直的。
3、折一折。
拿出长方形的纸,让学生思考,通过折一折,折出互相垂直的线吗?
让学生尝试折一折,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互相完成。
提出活动要求:拿出一张正方形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把每组折线画出来,便于区分。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验证是垂直的。
4、找一找。
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互相垂直的线,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吗?
5、我说你摆。
完成书本第22页第1题。
生活中的应用: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6、学习画垂线。
提问:你能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吗?
学习自己尝试画垂直线。
展示汇报交流:为什么这样画?说说这样画的原因?
小结:用直尺画一条直线,标出一点,画过这一点的垂线。
具体步骤: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教师边说边演示。
同桌操作:直线外一点画互相垂直的线。反馈交流。
三、巩固练习。
书本上第23页小实验。
提问:去河边,怎么走最近呢?
小组合作讨论。
全班汇报交流。
师提问:从O点到直线AB有多少种可能。
比较:在这么多线段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哪一条是最近的?为什么?
四、小结
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引出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具体步骤: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6、小学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垂直》教学教案一等奖四
教学内容:
相交与垂直(第17-19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量一量
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
二、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可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说一说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
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画一画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
六、小试验
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7、小学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垂直》教学教案一等奖四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两支铅笔或小棒,三角尺,一张正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活动一:摆一摆。
1、用两个小棒相交,可以摆出哪些图形?
2、相交的图形的线与线之间形成的是什么角?
3、用三角尺验证直角时引出: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并标出垂足“0”
活动二:折一折
自己折一折,是两条着折痕垂直。
相互看一看,你折的是互相垂直么
介绍你是怎么折的?
用三角尺量一量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两条折痕的关系。
活动三:说一说。完成P21的说一说的要求。
活动四:练一练。按要求完成。
活动五:画一画。
教师演示画垂线的方法,并讲解。
分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学画法。
完成P22“画一画”的第二题
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