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等奖说课稿
1、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第一页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以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积累经验。教材注意创设情境
以计算月星小区的总户数为题材,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尝试用竖式计算,初步感知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再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情境图、门票、计算诊所)
二、教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单一的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学生深感计算枯燥,错误百出。计算本身是有很强的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内容常常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法指导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情境教学促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创设了计算“月星小区住户总数”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促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游戏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单纯的计算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因此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领小区门票”、实践应用环节设计了“我出题你来算”、“计算诊所”等活动,让学生适当的“玩一玩”既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应用能力。
3、自主探索体现主体性
新课程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在汇报交流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不断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
三、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促进迁移。
同学们,这几年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月星小区最近新建了一些楼房,可漂亮了,你们想去参观参观吗?不过要进月星小区,我们得领一张门票。如果门票上的问题能顺利解决,就可进入小区。
课件出示门票
计算:44x15 78x32 5x144238x6独立计算,交流笔算过程。
[设计意图: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抑制到兴奋,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这个环节以争取入小区的门票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起桥梁,可谓一举两得。]
(二)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学生获得门票后,课件出示小区情境图,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根据问题列出式子,引入新课。
[这样的情境教学,能使学生感受到:原来生活中蕴含许多数学信息,学习数学能为生活服务。从自觉的去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三)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1)激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笔算经验独立尝试列竖式计算。
(2)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
(3)全班交流反馈。
(4)归纳算法。先小组内讨论,再师生总结。
[设计意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笔算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进而探讨出笔算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自主探索的精神。]
(四)趣味练习,促进深化
1、我出题你来算。(课件逐题出示第1题)
2、计算诊所。(想想做做第2题)
3、小小会计师。(第4题练习。)
[练习针对性强,有笔算练习、有改错练习,还有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练习。此外,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不仅让学生丝毫没觉得计算枯燥,反而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计算的乐趣,既巩固了新知识,又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课后延伸,加深理解。
完成练习第3题[这是让学生独立完成列竖式计算,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总结。
1、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有什么感受体验。
2、谁还想提醒大家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回顾与反思进一步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并且给优等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课本65页的内容。
二、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数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数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培养类比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且渗透德育教育。
四、说重难点:
按照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不仅设计了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让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新知,掌握新知。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
我从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容易入手制定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交流前置学习内容,学习新知----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全课总结
七、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出示美丽的小树林图片,你们想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吗?(以此来激发学生提出数学信息的欲望)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实时选择适合本节课教学的可行性问题来解决。
师:小树一共有18排,每排有16棵。这片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怎么列式?(18×16)
(我没有采用课本上的情境图,我感觉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对围棋并不熟悉,我采用小树林的情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且渗透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从而于我校政教处举行的爱护地球一系列活动联系起来。)
(二)交流前置学习内容,学习新知
1、把“怎样计算18×16”这一前置学习作业和本小组的同学交流分享。
2、组织交流,各组展示算法。
A组:18×6=10818×10=180108+180=288
B组:18≈2020×16=320大约320棵
C组:竖式
……
3、生生评议、师生评议
!)请学生说一说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2)同学之间对发表的意见给予肯定或者补充。使学生
了解每一种算法和运用范畴(如估算的方法很容易算出这片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但他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再现笔算过程?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或者老师追问:第一步算得是什么?是怎么算的?个位满十怎么办?十位呢?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是怎么算的?
第三步算得是什么?是怎样算的?(108+18)
4)趁热打铁接着跟上一个小练习。请你填一填。
5)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没必要严格要求。
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通过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索,交流,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总结提升。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这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理念。)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第一题收南瓜同桌互相验收看看能收几个南瓜,学生独立完成在交流。
第二题帮小蜜蜂采花蜜连线题
第三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四题拓展提升小红家养鸭121只,养鸡的只数是养鸭只数的15倍,请问小红家养鸡多少只?(利用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试着做一下,老师相信你。)
(设计了收南瓜、采花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练习层层深入,最后出示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我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利用类推地方法一定也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挑战性,使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不要只停留在一个思维层面上,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全课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课后感想?
(“你学会了什么?”紧扣知识技能目标,“是怎么学会的?”紧扣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后感想”体现了课堂延伸,课堂不仅[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是解决问题的场所,也是产生问题的场所)。
(六)、板书设计:略
板书设计简明直观,突出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掌握。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我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多媒体,自制课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今天的课肯定也存在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等等也还有许多不够的地方,对学生的评价等,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课本65页的内容。
二、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数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数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培养类比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且渗透德育教育。
四、说重难点:
按照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的认知规律,我不仅设计了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让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新知,掌握新知。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
我从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容易入手制定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交流前置学习内容,学习新知----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全课总结
七、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出示美丽的小树林图片,你们想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吗?(以此来激发学生提出数学信息的欲望)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实时选择适合本节课教学的可行性问题来解决。
师:小树一共有18排,每排有16棵。这片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怎么列式?(18×16)
(我没有采用课本上的情境图,我感觉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对围棋并不熟悉,我采用小树林的情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且渗透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从而于我校政教处举行的爱护地球一系列活动联系起来。)
(二)交流前置学习内容,学习新知
1、把“怎样计算18×16”这一前置学习作业和本小组的同学交流分享。
2、组织交流,各组展示算法。
A组:18×6=10818×10=180108+180=288
B组:18≈2020×16=320大约320棵
C组:竖式
……
3、生生评议、师生评议
!)请学生说一说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2)同学之间对发表的意见给予肯定或者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和运用范畴(如估算的方法很容易算出这片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但他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再现笔算过程?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或者老师追问:第一步算得是什么?是怎么算的?个位满十怎么办?十位呢?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是怎么算的?
第三步算得是什么?是怎样算的?(108+18)
4)趁热打铁接着跟上一个小练习。请你填一填。
5)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没必要严格要求。
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通过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索,交流,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总结提升。使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这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理念。)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第一题收南瓜同桌互相验收看看能收几个南瓜,学生独立完成在交流。
第二题帮小蜜蜂采花蜜连线题
第三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四题拓展提升小红家养鸭121只,养鸡的只数是养鸭只数的15倍,请问小红家养鸡多少只?(利用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试着做一下,老师相信你。)
(设计了收南瓜、采花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练习层层深入,最后出示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我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利用类推地方法一定也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挑战性,使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不要只停留在一个思维层面上,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全课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课后感想?
(“你学会了什么?”紧扣知识技能目标,“是怎么学会的?”紧扣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后感想”体现了课堂延伸,课堂不[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仅是解决问题的场所,也是产生问题的场所)。
(六)、板书设计:略
板书设计简明直观,突出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掌握。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我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多媒体,自制课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今天的课肯定也存在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教师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等等也还有许多不够的地方,对学生的评价等,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4、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重点:
因数末尾有0的`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
1、第55页第3题
283×19301×27180×50193×40
216×32103×18650×12408×30
让学生先估一估,在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2、第56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
3、第6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自己填写。
4、第7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5、第9题是运用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6、第10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7、第11题、12题学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做错的同学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52304360
×23×12×50
356681800
10434
1396408
2、一车间每月加工75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全年加工多少个零件?
5、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数量关系,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练习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1.出示情境图:月星小区,多层楼每幢住48户,小高层楼每幢住128户,高层楼每幢住236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出示表格
5幢高层楼共可住( )户
16幢多层楼共可住( )户
16幢小高层楼共可住( )户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道算式。
(1)请学生列出算式,并比较三个算式的相同之处(都要用每幢楼住的户数乘幢数,算出一共能住的户数)
(2)学生用竖式计算2365和4816。
(3)讲评:谁来说一下这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第2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谁来说一下它的计算过程?48乘1,所得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2.揭示课题
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12816和刚才的两道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例1 学生尝试。做在练习本上。
启发12816的得数是多少呢,你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研究。
6、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30~31页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简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这些内容为本课内容的学习作好了知识铺垫。同时,本节课中掌握的知识以及形成的学习方法,将为进一步学习乘数数位更多的笔算乘法奠定基础。
教材精心设计了与牛奶有关的生活场景,呈现了不同算法交流的场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策略去探索算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接着教学用竖式计算,重点解决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构通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形成技能,并在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沟通过程中感受知识的生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使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展示、小组和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引导作业如下:
1.用竖式计算282,说说怎么算的?2810你怎么算?
2.思考2812,你有什么方法能得出答案?那2331你有什么方法能得出答案?
3.认真阅读课本P30内容。
4.试着用竖式计算2812和2331,并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二、预习交流
(一)理解算理:
1.出示情境图1:
提问:订一份牛奶2个月要花多少钱,怎么列式?(板书:282)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说一说怎么算?
2.将图中的问题改为订一份牛奶10个月要花多少钱?:
提问:怎么列式?(板书:2810)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前一课学过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怎么口算?
【设计说明: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是本节课知识的基础,课始安排这两道题,让学生感受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生长过程,也便于学生对后面2812的算理的迁移与理解。】
3.把图中的问题改为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
(1)提问:现在怎么列式?(板书:2812)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有什么不同?(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2)设问:虽然没学过,但你有什么办法能很快得出答案?同组交流一下。谁来介绍你的想法?
交流:方法一 286=168 先算订半年要花多少钱?
1682=336 再算订一年要花多少钱?
方法二 283=84 先算订一个季度要花多少钱?
844=336 再算订一年要花多少钱?
方法三 282=56 先算订2个月要花多少钱?
2810=280 再算订10个月要花多少钱?
56+280=336 最后合起来就是一年要花多少钱。
(3)比较:有这么多的方法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真厉害!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前两种方法是把12拆成两个一位数的积,用28连乘;第三种方法是把12拆成两个数的和,用28分别去乘,最后再把两部分种加起来)
指出:这几种方法都是把新问题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解决。
【设计说明:在具体情境的支撑下,学生能较为容易地理解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感受到新的问题能转化为学过的旧知识去解决,并通过三种方法的对比渗透结合律与分配律的不同。】
3.(1)出示情境图2:
设问:怎么列式?(板书:2331)这也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呢?
①交流:同组先交流一下,谁来介绍你的想法?
231=23 先算买1张票要花的钱;
2330=690 再算买30张票要花的钱;
23+690=713 最后合起来就是一共要花的钱。
②比较:比较一下,跟前一题的哪种方法是一样的?(方法三)能象前一题方法一和方法二那样拆吗?为什么?(31不好拆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2)把图中的31张儿童票改为13张成人票:
设问:现在我们看一道预习题里没有的题目,会列式吗?(板书5213)
①交流:这一题你有什么办法算出得数?
523=156 先算买3张票要花的钱;
5210=520 再算买10张票要花的钱;
156+520=676 最后合起来就是一共要花的钱。
②谈话:看来这一种分步算的方法真不错,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这方法好是好,就是写的时候太怎么样?(麻烦)怎么办呢?(列竖式)对,可以把这个计算过程简化成竖式。
【设计说明:2331和5213这两道题的特点是乘数是个质数,学生无法象上一题那样把它拆成两个一位数连续乘,被逼着只能拆成两部分分别乘最后再把两部分积加起来,这种分步计算的方法才是竖式计算的算理,当然这种算法还是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否则就显得太抽象了。当学生得出这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通用的算法后,引导学生感受横式分步计算方法的繁琐,产生简化为竖式计算的需要,体现用竖式计算的价值。】
(二)构建算法:
1.谈话:预习时,前两题已经试着列过竖式了吧?咱们来交流一下!
(1)板演:指名两位同学板演竖式,其他学生和同桌交流乘的顺序和每步算的是什么。如果不会的看看黑板上的同学是怎么列式的?
(2)交流: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介绍时,教师相机用不同颜色的笔框出每一步,如图:
【设计说明:学生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对于竖式计算的过程可能会从形式上去进行模仿,但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到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竖式计算的形式上也是一次飞跃,对于每一个数是如何乘来的以及乘的具体顺序,可能有些学生还并不是非常清楚,在此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介绍讨论每一步的计算顺序与过程还是很有必要的。】
(3)启发:大家看他们的计算过程,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的?
师生共同讨论:
①为什么第二步的8和9都和十位对齐?
②28和69是怎么得到的?(28乘十位上的`1,23乘十位上的3)分别表示什么?(28个十,69个十)
③是否可以在个位加一个0?0可以省去吗?但要注意什么?
④这三步实际上分别是刚才横式算法中的哪一步?教师将横式与竖式的每一步用箭头对应:
2 8 2 3
1 2 3 1
5 6 282=56 2 3 231=23
2 8 2810=280 6 9 2330=690
3 3 6 56+280=336 7 1 3 23+690=713
【设计说明:学生知道了形式,更要理解形式后面的道理,所以此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重点交流讨论部分积的书写位置以及为什么这样写,更与前面讨论的横式算法相联系,用算理指导算法,用算法验证算理,深刻理解掌握计算法则。】
2.设问:黑板上的第三道题5213,你们会列竖式计算吗?
(1)学生在草稿本上练习,一名学生板演。
(2)介绍一下每一步各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把开始时说的横式与每一步用箭头对应。
3.设问:算完后怎么样验算自己做的对不对呢?
(1)粗略验算:可以大致地估一估。
①你有什么办法估出2812的得数大约是多少?(28接近30,12接近10,得数大约应该在300左右)
②用这样的方法估一估黑板上另两题的得数。
(2)精确验算:交换乘数位置再算一遍。
①请在黑板上任选一题在草稿本上验算。(指名三位学生板演)
②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在计算之后进行反思和验算,应该也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里教育学生,每次算完后要习惯于粗略地估计得数,用估计的得数与计算结果相比对,感受估算的价值;通过精确验算再次进行竖式计算的练习。】
4.小结:咱们做了好几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了,谁能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么列竖式计算?(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最后再把两部分积相加)要注意什么?(第二步时,积的首位要和十位对齐)
【设计说明: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计算法则表达出来,表达的过程也就是深刻理解的过程。】
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1)每组一题,三名学生板演。
(2)说说计算的过程。
2.想想做做第3题。
(1)独立判断错在哪里并改正;
(2)讨论交流,指出两种常见的错误:①数位对齐错误;②计算顺序错误。
3.在右面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说说题中各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2)尝试填写,同桌交流;
(3)集体讨论。
【设计说明:练习注重层次性,第1题是基础练习,重在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反馈时主要从正面示范;第2题是让学生在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能去判断计算的正误;第3题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是在深刻理解把握各部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填空,通过这三题练习巩固所学计算方法,形成技能。】
四、沟通古今:
1.谈话: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非常的简洁,在古代人们是怎么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介绍:(课件介绍铺地锦的计算方法)
2.谈话:这种铺地锦的计算方法看起来好像挺复杂的,其实它和我们今天学的竖式计算道理上是相通的。(课件展示:把竖式计算的两个部分积分解为四个部分,并用不同色条标出三种算法的联系之处,如图)
3.比较:这三种算法哪一种更加地简洁?
【设计说明:铺地锦是教材后面你知道吗?介绍的内容,这种方法与竖式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设计此环节一方面是让学生对古代人们对数学的研究有一些了解,感受古人奇妙的算法,另一方面通过与古人算法的对比,更加深刻地理解算理,感受竖式算法的简洁。】
五、全课总结。
[资料链接]
《算法统宗》是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的著作。在《算法统宗》中谈到了写算,也就是铺地锦。这是一种在事先画好的格子上进行笔算的方法。这种方法曾在印度、阿拉伯和欧洲广为流行,大约在15世纪传入我国。因为写算的结果,数字密密麻麻排列有序犹如锦缎,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作铺地锦。
程大位喜欢用歌诀的形式表述算法。写算歌是这样的:
写算铺地锦为奇,不用算盘数可知。
法实相呼小九数,格行写数莫差池。
记零十进于前位,逐位数数亦如之。
照式画图代乘法,厘毫丝忽不须疑。
下面对这首歌诀逐句作一点解释:
写算铺地锦为奇,不用算盘数可知写算(铺地锦)的方法很奇妙,不用算盘就能得出结果。
法实相呼小九数,格行写数莫差池法指一个因数,实指另一个因数。相呼指写因数的时候,一个横写一个竖写相互呼应。小九数指乘法口诀。差池就是错误。全句的意思是:把两个因数一个横写一个竖写相互呼应,一位一位地按照乘法口诀把积写在相应的格子里,积的十位数写在左上方的三角格子里,个位数写在右下方的三角格子里,不要写错。
记零十进于前位,逐位数数亦如之零零头。十进满十进位。亦如之也像这样。全句的意思是:右下方的小三角格子里的数就是积的个位数。把它左上方几个三角格里的数相加,就是积的十位数,加的时候满十要进位。一位一位这样做下去,就得到积的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等等。
照式画图代乘法,厘毫丝忽不须疑厘毫丝忽都是计数单位。1厘=10毫,1毫=10丝,1丝=10忽。全句的意思是:按照这种方法用画图代替乘法,得数非常准确不必怀疑。
看来,铺地锦的确有它的独特之处。优点是,乘的时候只须专心致志按照乘法口诀填写表格,不必考虑进位的问题,把进位的问题留到最后写积时再集中注意力一并考虑,符合一心不可二用的规律,比较不容易出现错误。缺点是事先要画好格子,填写过程也稍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