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欧阳修教学设计一等奖
1、生查子欧阳修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查子欧阳修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查子元夕
【教学目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苏轼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概括总结,使学生对这首词的作者有大致了解。
2.通过观看名家朗诵视频,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3.通过指导,使学生能有感情地诵读本首词。
【教学准备】
视频、资料等。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本首词、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1.同学们,课前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欧阳修的资料,关于欧阳修,你知道些什么,谁来说一说?
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影响。
2.学生交流: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二、了解写作背景。
出示《生查子元夕》,师介绍欧阳修写下这首词的背景,为下面的感情诵读做铺垫。
1.生查子:词牌名。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夜。“元夕”是这首词的题目
2.元夜:又称“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夜,也叫“上元节”,唐代以后又称“灯节”。
3.花市:指元夜花灯照耀的灯市。
4.春衫:年少时穿的衣衫。
下阙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思念伊人的惆怅感伤。同样的美景,却是一喜一悲。
整首词采用今昔对比的写法,写出了物是人非,思念伊人的伤感。
三、通读译文
1.出示译文,自由读。
2.老师读古文,学生读译文。
3.男女生对读。
去年元夜时,花市上花灯照耀,明丽如同白天。月亮升上柳梢头,我们在黄昏后甜蜜约会。今年元夜时,月亮和花灯依旧如去年那么美丽。再也见不到去年的伊人,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袖。
四、观看名家朗诵视频。
1.播放《生查子元夕》朗诵视频。
2.引导学生赏析:你最喜欢那一句朗诵。
3.模仿名家诵读,读一读、练一练。
五、指导诵读。
1.分句试读,选择领诵。
2.进行针对性指导。
3.排练。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2、生查子欧阳修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欧阳修及其《生查子》的原文及译文。
2、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欧阳修。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译文:(去年元宵节的夜晚,灯会上的花灯照耀的像白天一样。月儿挂在柳树枝上,我和朋友约会在黄会后。 今年元宵节的夜晚,月亮、花灯和以前一样。但去年相约的人儿已不见踪影,我暗自哭泣,眼泪沾湿了新衣的袖子。)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1、让学生了解这首宋词及作者。
2、相关元宵节的知识。(▲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要求学生背诵。
qù nián jīn rì cǐ mén zhōnɡ rén miàn táo huā xiānɡ yìnɡ hónɡ
去 年 今 日 此 门 中 ,人 面 桃 花 相映红 。
rén miàn bù zhī hé chù qùtáo huā yī jiù xiào chūn fēnɡ
人 面 不 知 何 处 去,桃 花 依 旧 笑春 风 。
两句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3、生查子欧阳修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苏轼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概括总结,使学生对这首词的作者有大致了解。
2、通过观看名家朗诵视频,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3、通过指导,使学生能有感情地诵读本首词。
【教学准备】
视频、资料等。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本首词、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1、同学们,课前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欧阳修的资料,关于欧阳修,你知道些什么,谁来说一说?
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发生过很大影响。
2、学生交流: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二、了解写作背景。
出示《生查子元夕》,师介绍欧阳修写下这首词的背景,为下面的感情诵读做铺垫。
1、生查子:词牌名。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夜。“元夕”是这首词的.题目
2、元夜:又称“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夜,也叫“上元节”,唐代以后又称“灯节”。
3、花市:指元夜花灯照耀的灯市。
4、春衫:年少时穿的衣衫。
下阙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思念伊人的惆怅感伤。同样的美景,却是一喜一悲。
整首词采用今昔对比的写法,写出了物是人非,思念伊人的伤感。
三、通读译文
1、出示译文,自由读。
2、老师读古文,学生读译文。
3、男女生对读。
去年元夜时,花市上花灯照耀,明丽如同白天。月亮升上柳梢头,我们在黄昏后甜蜜约会。今年元夜时,月亮和花灯依旧如去年那么美丽。再也见不到去年的伊人,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袖。
四、观看名家朗诵视频。
1、播放《生查子元夕》朗诵视频。
2、引导学生赏析:你最喜欢那一句朗诵。
3、模仿名家诵读,读一读、练一练。
五、指导诵读。
1、分句试读,选择领诵。
2、进行针对性指导。
3、排练。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4、生查子欧阳修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 披文入情,由辞体情。
2、 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
课时:1节
教学方式:研习式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引: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二、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见教材P64注⑥。补充:谥元献。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三、文本研习:
1、起句描绘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起句描写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主观的色彩。
2、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先说这两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
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
3、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
: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这与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机杼相类。
4、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问:
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昨夜”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望尽天涯路”正从上文的一夜无眠生出。
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景,又道出情。
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上文有何关系?这句所写的境界有什么特别处?
:既然主人公有着浓郁的离愁别恨,就要想法排遣,于是,她“便独上高楼”。|以上抒写的只是忧伤低迴之音,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人说,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冼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
5、看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
: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与“望尽天涯路”照应,“知何处”的感叹更增添全词悠远辽阔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
四、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
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2、词中,作者用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五、课后作业:
1、 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 做“学习与评价”是的有关练习。
5、生查子欧阳修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 披文入情,由辞体情。
2、 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
课时:1节
教学方式:研习式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引: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二、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见教材P64注⑥。补充:谥元献。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三、文本研习:
1、起句描绘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起句描写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主观的色彩。
2、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先说这两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
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
3、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
: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这与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机杼相类。
4、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问:
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昨夜”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望尽天涯路”正从上文的一夜无眠生出。
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景,又道出情。
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上文有何关系?这句所写的境界有什么特别处?
:既然主人公有着浓郁的离愁别恨,就要想法排遣,于是,她“便独上高楼”。|以上抒写的只是忧伤低迴之音,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人说,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冼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
5、看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
: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与“望尽天涯路”照应,“知何处”的感叹更增添全词悠远辽阔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
四、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
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2、词中,作者用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五、课后作业:
1、 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 做“学习与评价”是的有关练习。
6、欧阳修《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是不可多得的。而我对它的精巧结构觉得实在是感叹再三。
散文要散,但并非是不着边际的散乱,要做到散中有神,散而不乱。《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画卷,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也不乱。原因是其中有一条线,即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文章的起承转和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婉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
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围绕个“乐”而展开,构成统一的`整体。真是“散”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真是值得后人好好学习。
7、欧阳修《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只提了一个问题,但是,在范围上,带动学生思考了全篇;在深度上,引领学生挖掘出了课文主旨,达到了以点带面、纲举目张的效果。通过这节课的尝试,我认为,寻找信息焦点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对于我们突破难点,把握主旨,有很大的帮助。当今社会,交流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交际的基本内容,处理信息已成为学习、工作甚至娱乐须臾不可离开的任务,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地搜集、处理、交流、整理信息的过程,所以必须在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缩小范围,寻找信息焦点,才能明确方向,准确把握全文精髓所在。何谓信息焦点?指的是课文中凝聚全部思想内容的关键部分。篇有篇的信息焦点,段有段的信息焦点,句子也有句子的信息焦点。寻找信息焦点的目的在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它具有三大功能:
(1)扩展功能。由于信息焦点与阅读客体中和各信息均能取得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引导时扣其关键点,散发开去,便能辐射全局。
(2)活跃思维功能。由于信息焦点因文而异,可能在阅读区开头,可能在阅读区结尾,可能在阅读区中间;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段落,也可能是一幅插图。因而抓信息焦点建构导悟思路可多形式多角度,灵活多样,既可指导顺向阅读,又可导逆向阅读,还可以展开跳跃式阅读等。这就给学生各种新异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导向功能。由于信息焦点有的是内容的凝聚点,有的是思想感情的抒发点,有的是表达方式的启示点,因而抓信息焦点导悟可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方式。
由理论走向实践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在进行素质教育和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它却具有其新意。如果让大家来说如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每人会谈出不少,但多半是处于理论层面,严格来讲基本上是脱离实际的“空谈”,如果让大家有准备来谈,会谈的更多。教育家之所以能成为教育家是因为他们有深刻的实践基础,能讲出深刻的教育理论隐藏在教育实事背后的东西来,让人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事例。而我们教师现在所谓的教育理论大都是“想象”中的东西较多,基本上是属于推断性质的东西,而没有基本的实践根基。只有通过教学的实践研究,我们才能清楚看到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是什么。理论抽象性太强,我们不应该只教会学生理论,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依靠理论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我们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因此,要想使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必须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对教学实践指向的管理,让教师心中都有一个统一的方向。所以,我们必须由理论走向实践。
课堂中学生的头脑不是一块白板,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是以自己的经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其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因此,关于知识的.学习不宜强迫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满足教条式的机械模仿与记忆,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确定了的东西让学生无条件地接纳而应关注学生是如何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经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而建构知识含义的。
无论是哪一种理论,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潜心学习和揣摩,并不断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理论和过硬的业务水平,让学生佩服,并能用诚挚热烈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真正达到师生心心相印、心理相知,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感到老师可信赖时,他们的心灵才会打开,教育才会奏效,才会使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
学习了这些教育理论后,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烦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一个人工作多年以后,或多或少的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而这些教育理论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对自己也是一种鼓舞,这真如雪中送炭。有人说“空洞的教育理论”,我很不赞同,教育理论一点都不空洞,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潜心学习和揣摩,并不断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只有掌握各种教育理论,我们才能做课堂改革的先行者。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才会有创新。
由此看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以传授知识为单一目的的简单过程,它必须依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站在高角度上多侧面设计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完成课堂教学的最根本任务:培养具备扎实基础、掌握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
以上就是我将“当代国外教育教学理论——当代国外教育教学理论、布鲁纳结构课程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相关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得到的一些体会。进行有效教学是我们的责任,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是我们教师的本分,今后我将为之而继续探索,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力争成为一名当之无愧的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骨干教师。
8、欧阳修《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1、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孔子早就提出了“乐学”的主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语文学科感兴趣,培养一种学习欲望和激情。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最好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多给学生说话的权利,伏尔德说过:“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拼死维护你说话的权利。”在这节课中,我让同学做导游来回答大家的提问,让学生分别表述,多给学生谈自己想法的机会,通过生生互动对话、师生平等对话,对学生少一种外在控制,多一些精神解放,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使他们展开探索的翅膀飞翔。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教学中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体验是指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它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它将使语文学习充满个性,语文教学更具活力。本节课中,学生对吴均、陶渊明、柳宗元、范仲淹这四位文人来到醉翁亭的心情,表达出不同的想象,“作者欧阳修的情感最接近上述哪一位”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感悟不尽相同。学生不同学习体验的碰撞、冲突、认同,引发学生反思不和谐的原因,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我在教学过程中,既充分尊重他们的兴趣、体验和想法,也注意调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与课文文本的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以一定价值取向的文本积极地影响学生的个人情感,学生最终认识到欧阳修是为“山水之乐”和“百姓之乐”而醉,也就理解了他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3、树立大语文观念,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综合性具体体现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综合。本节课从学习目标看,通过导游活动和自述体验,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了整体发展。从学习内容看,注意与前面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几篇课文的联系、比较,同时,本节课教学又走出了课文本身,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一本语文书,学生要查找、收集资料,要把交通、文化、旅游等知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到学习过程中来,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教学中把从课文中学到的本领作为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生长点加以培植,使其获得持续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经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9、欧阳修《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把教学过程还给学生,教师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教授本节课的主导思想。《醉翁亭记》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从内容到思想都与学生的理解存有差距,但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课堂效果较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点:
1、理清课文结构,把握作者思路。(重点、难点)
2、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正确对待挫折。
3、赏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对于难点的突破,借助重温以前训练的方法,即如何从每一层的意思中,找联系点和共同点,从而把握作者的思路。这样做既是与以前的旧知识链接,又为新知识的学习铺平道路。整个分析过程,大部分同学能较好的运用学过的方法分析,个别同学还有更深层次的见解。如:分段,学生们在对段意的共同修改完善中,强化了对知识的把握,提高了归纳能力。在寻找各段之间的关系时,学生既找了其中的关联,即第一段的“在乎山水之间”引领下文的四时朝暮游、滁人游、太守宴、游归各段;又找到了各段的共同点:各段都有“乐”字,“乐”字一线牵贯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