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年》教学设计一等奖
1、《过新年》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设计理念:
遵循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这一基本概念,针对低段孩子的年龄特征,从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出发,采用模仿,自主、探究、体验式的方法让学生快乐中学习,自信中展现,激情中创造,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发展音乐感受音乐,表现和创造的.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的:
(一)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
(二)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引导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三)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会歌曲《过新年》,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掌握好节奏的变化。
五、教具准备:
鼓、中镲、春联、窗花、福字、灯笼。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目标:以谈话方式引入,在音画中感受、进入课题)
1、放《小拜年》
师:这首歌曲唱的是哪个节日?歌曲中的小朋友过年的时候都有哪些活动呢?
2、师:那你们都是怎么过年的呢?
生1:过年的时候,家里挂起了灯笼。
生2:还贴“福”字。
生3:我家还放鞭炮。
生4:包饺子。
生5:吃年夜饭。
(二)创设环境,营造节日气氛(《龙咚锵》音乐(阶段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过节文化,让孩子们沉浸在节日的围氛里)
1、师:(教师出示介绍节日东西,中国结,对联、窗花、灯笼等)“是呀,过年的时候可真热闹。大伙儿舞龙灯,放鞭炮、挂灯笼,剪窗花,吃分岁酒、贴对联、好不开心。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好多的新年礼物,你们看,这是中国结,也叫如意结,它象征吉祥如意,这是春联,它给春节带来了温暖和喜庆,上联是——下联是——(按节奏读)这是——北方人在新年来临之际最喜欢在窗户上贴窗花,它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多,你们想不想亲自来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让我们提早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呢?那我们就行动起来吧!”
2、师生同布置教室(放《步步高》音乐)
(三)歌曲学习
1、师:“哇!你们的手真巧,把咱们的教室布置的喜气洋洋,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欢乐。这过年的时候,除了可以放鞭炮、挂灯笼、吃年夜饭、我们还可以看春节联欢晚会。老师准备了一个节目,准备参加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来表演给大家看吧!2、师按节奏念歌词。
3、师:老师觉得一个人表演太单调了,我想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去,你们愿意吗?那就跟我一起学习这首儿歌吧。
4、师生一起读儿歌,教师纠正。
5、师:小朋友学得真快,可是我觉得光这样读不热闹,观众肯定不爱看,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让这个节目更精彩些吗?小组可以轻轻地商量商量。
6、小组商量并回答。
生1:大家一起表演可以使节目变得更加热闹。
生2:还可以大家一起拍拍手。
生3:也可以跺跺脚,拍拍腿。
生4:还可以加进鞭炮的声音。(鞭炮的声音是怎样的?给学生一个节奏)
生5:还可以加进锣鼓声。(师:是整首曲子都敲吗?还可以怎么敲?还有不同的吗?)请学生敲一敲,其他人徒手。
7、师:我们一起来边念儿歌一边给它伴奏,可以拍拍手,拍拍腿,我还要请些小朋友来模仿鞭炮的声音和敲锣打鼓的动作。(阶段目标:从听觉入手,感知到模仿,采用对比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的主体性,让孩子们发掘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意识。)
8、师:刚才有小朋友说给这首儿歌配上旋律,让它变成一首动听的歌曲,这主意不错,老师这里就有一首编好的《过新年》,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9、学唱歌曲
①放《龙咚锵》录音范唱。②师:“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师:让我们跟着歌曲动起来,把刚才读儿歌时想到的方法在歌曲中表现出来。
③聆听第二遍歌曲,并律动。
7、学唱歌词
①师:让我们一起轻声地唱一唱。老师唱前面的,你们唱锣鼓声。
②随琴唱
③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④齐唱歌曲。8、歌曲处理
(阶段目标:从歌曲的情绪和音乐的基本要素出发,在参与音乐体验活动中,学习音乐技能和技巧,掌握和运用音乐知识来表达思想感情。)
①师:新年到了,处处张灯结彩,小朋友可以吃到好多好多好吃的,可以到游乐场去玩,还可以得到压岁钱,你们高不高兴?那就带着微笑,用甜蜜的歌声把你们那种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呀。②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创编歌词
①师:咱们过年的时候,除了放鞭炮敲锣打鼓唱歌跳舞外,还有什么活动呀?
②师:那咱们来把这些活动也编进歌里,不过,字数要对好。小组讨论一下。
2)分组唱一唱。
(四)加入乐器、人声伴奏和歌表演
(阶段目标: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增强过节气氛,体验乐趣)
1、师:刚才我们在读儿歌的时候加入了锣鼓、鞭炮声、拍手拍腿的动作,现在让我们把这些加进歌曲中,让歌曲更热闹些。
2、歌表演。
3、师:今天孩子们都表现得很出色,个个都是神气的小乐手,小歌手,不过有歌没舞就没气氛,我们请几个朋友来伴舞,谁愿意?
4、指名表演唱。
(五)小结下课
(阶段目标:将气氛推向高潮,激发热情)
1、师:鞭炮声声锣鼓响,欢欢喜喜过新年,课后我们再排演几次,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我们把这首欢快、热烈的歌曲带到春节联欢晚会上,献给所有的观众朋友们,好吗?
2、放《龙咚锵》的音乐,学生出教室。
2、《过新年》教学设计一等奖
活动1:
过新年(彩色笔画)
[活动目标]
1、体验过年的喜庆与热闹,培养幼儿愉快的情感。
2、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学习画圆形、方形、半圆形。[活动准备]准备实物方糕、汤圆、饺子、馒头。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跳舞《过新年》,导入课题。
2、谈话;体验过新年的热闹。
提问:过年时与平时有哪些不一样/过年时有没有自己动手捏饺子、蒸馒头。
3、观察实物范例,教师范画。
(1)提问:馒头、方糕、饺子、汤圆分别是什么形状?
(2)幼儿边书空边说边画。
(3)示范画方形、半圆形、长方形及圆形。
4、幼儿做画,教师指导观察。
指:小动物一起吃午饭,糕点不够吃了,我们用粗粗的彩笔在盘子里面画上许多糕点送给它们吃吧!
重点与难点:注意线条应接好口;糕点就画在盘子里。
5、展示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延伸]
把糕点沿轮廓线撕下来,放入娃娃家开展游戏。
[活动]
幼儿比较感兴趣,但有部分幼儿动手能力差,应继续锻炼幼儿动手能力。
活动2:
礼品袋(涂色)
[活动目标]
1、感受色彩的美,培养涂色的兴趣。
2、复习认识颜色,能够均匀的将礼品袋用自己喜欢的几种颜色涂满。
[活动准备]
教具礼品袋;白纸、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1、参观礼品袋商店,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商店里有什么?礼品袋上有什么颜色?
2、幼儿示范涂礼品袋,师生共同。
(1)请4-5个幼儿每人选一种颜色共同涂染礼品袋。
(2)根据涂色是否均匀的情况,师生共同。
3、幼儿涂色,教师指导。
(1)提请幼儿使用多种颜色将礼品袋涂满。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先画礼品袋在涂色。
[活动延伸]
给幼儿多种工具材料:棉签、颜料、水彩笔等让幼儿选择。
[活动]
幼儿对色彩很感兴趣,涂色很不错,效果好。
活动3:
花窗帘(纸团印画)
[活动目标]
1、感受花纹疏密排列的美。
2、养成自己收拾物品、爱惜画面、保持卫生的好习惯。
3、学习用纸团蘸颜色作画。
[活动准备]
废报纸,颜料,纸篓。
[活动过程]
1、展示几长老师用纸团印上花的花纸,供幼儿观赏。
提问:织布厂最近印出许多花布,你们知道它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2、教师示范印画的步骤与方法。
(1)先用搓好的纸团蘸上颜色,在压印在纸上。
(2)每人准备三个纸团,每个纸团只蘸一种颜色。印画时,可将不同颜色的纸团有规律的排列压印,也可将不同颜色的纸团覆盖着压印。
(3)印出的花纹可以有疏有密,随意排列。
(4)印好后将纸团丢在废纸篓中,将画摆在桌上,带晾干后在收拾。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指:小兔家里没有窗帘,我们印一幅漂亮的花窗帘送给他。好吗?
指导重点:
(1)每个纸团只蘸一种颜色,颜料不宜太多。
(2)注意保持桌面、地面和自身的卫生。
4、展出幼儿作品,逐件欣赏。
[活动延伸]
纸笔幼儿画各种窗帘布。
[活动评析]
幼儿比较喜欢这种形式,但有点手忙脚乱。
3、《过新年》教学设计一等奖
活动目标
1.了解藏族人民过新年的习俗,感受藏族过新年的气氛。
2.初步了解汉族和藏族不同的过年形式,了解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活动准备
录像《藏历年》、木偶迎迎、音乐《北京的金山上》、《敲锣打鼓放鞭炮》。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敲锣打鼓放鞭炮》。
师:“快过年了,让我们一起敲锣打鼓放鞭炮吧!”
二、看录像《藏历年》。
福娃迎迎以木偶的形式出现:“小朋友,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对,我是迎迎。我从很远的地方来,你们知道我的家在哪儿?”“你们敲锣打鼓准备过新年了,我们藏族小朋友和你们汉族小朋友过新年的方式可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了解藏族过新年的习俗,并和汉族过新年的方式进行比较:
1.藏族人民和汉族人民过新年的时间一样吗?
2.吃的食物一样吗?
3.拜年的时间和祝福语一样吗?
4.活动方式一样吗?
幼儿每说一点。教师就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图片。(用钟表示时间,用碗表示食物,用献哈达的人表示拜年,用射箭的人表示活动。)
教师和小朋友一起看着黑板上的四幅图片进行比较,说出汉族和藏族不同的过年方式。
四、学习藏族人民的拜年方式,互相祝福“扎西德勒”。
迎迎:“今天我来到泰州市幼儿园非常高兴。我向你们拜个早年,扎西德勒。”
师:“我们也一起向迎迎拜年,扎西德勒。”
幼儿再互相用藏族人民的祝福语来拜年。
五、跳舞迎接新年。
幼儿一起跳藏族舞蹈《在北京的金山上》。
迎迎:“小朋友再见!欢迎到西藏来过年!”
附录像主要内容:
1.藏历十二月是西藏的'新年,各家都要将屋子打扫十净,备好油炸果子、青稞酒、酥油、茶叶、人参果、糟粑、炸蚕豆、灌肠、牛羊肉等丰富食品。
2.除夕前一天。各户人家在太阳快落山时,把一切污水脏物往两边倒掉。他们认为,这是人丁兴旺、万物生长的保证。除夕晚上,全家人罔坐存一起吃同圆饭。
3.大年初一在进食之前,每人必须先在嘴上沾一点糌粑面,以示一已是吃糌粑的子孙。长辈挨个祝愿“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在新年仪式之后,全家人再罔坐在一起,喝青稞洒、吃人参果等食品,欢度新年。初一这一天,全家人闭门欢聚、百不访问。从初二开始,百相拜年。
4.藏历年期间。各地都要演藏戏,还要举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和射箭等各种比赛活动。
4、《过新年》教学设计一等奖
学生听着音乐拍手走进教室。(节奏比较欢快的新年歌曲vcd)
创设一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伴随动听的音乐,更快地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融入本堂音乐课的主题。
一、欣赏《窗花舞》
1、师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欣赏曲《窗花舞》,并提醒用手拍腿的方式静静聆听音乐的ab段。
2、生带着问题复听ab段。
师:你觉得音乐是在描诉一件什么事情?你听到音乐中用了哪些打击乐器?听到了请举手。
生听完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三角铁、铃鼓等)
3、师鼓励并播放a 段录象:她们在干什么?
生欣赏并举手回答:跳舞、帖窗花
4、生完整聆听〈窗花舞〉(一至二遍)
大家剪窗花、自编窗花舞、贴窗花
利用肢体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强弱。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养成仔细聆听音乐的习惯
音乐与剪纸艺术的综合,并为学唱歌曲创设情境
二、歌曲《过新年》
1、导入:真棒!在北方过年的时候就会在窗户上帖上窗花,今天我们也在一起过个年,你们看,老师还准备了什么呀?
(拿出准备好的对联“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
2、“嘘,还准备了。
播放教学光盘,师声情并貌的范唱歌曲(注意手势、表情)
师暗示“咚咚咚咚呛“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3、师生一起表演
(放范唱音乐)加歌表演
4、歌词创编
导入:咱们过年的时候,除了放鞭炮敲锣打鼓唱歌跳舞外,还有什么活动呀?
1) 几个学生回答。
2) 分组讨论把说出的答案用对联的形式写下来(师参与进来)音乐播放中。
3) 小组展示。
三组表演(其中一组表演时其他两组为他们配上“咚咚咚咚呛“的歌词。
师给已鼓励。
5、歌舞齐奏,进一步加大创编力度
一组负责表演。
一组负责唱歌。
另一组给音乐配上打击乐伴奏。
手势理解音的高低。
留给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空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悦。
强化老师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师生共同尝试、体验,融洽师生关系。
以防冷场,活跃气氛。
5、《过新年》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结合新的教学理念、以新的教学大纲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游戏、比赛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把快乐教学引入课堂之中,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的内容
1、认识并学习小堂鼓、小镲、小锣的演奏方法。
2、学习歌曲《过新年》
三、教材分析:
1、《过新年》是小学音乐三册上的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四二拍,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2、本学期教材中虽然要求学生认识1、2、3、5、6、1六个音,但在初学这首歌曲时就开始学唱歌谱,对学生来说依然有些困难,而新的课程标准中也要求淡化识谱教学,所以歌谱教学部分以用“la”模唱为主,不出现具体的唱名,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模仿、比赛、争第一,但他们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应该以趣味性的游戏和灵活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调动、保持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之想学、愿学、爱学、乐学。
五、课的特点
1、本课淡化对识谱及演唱方法等音乐技能的学习,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模仿、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去,使学生在欣赏歌曲、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发现音乐的美、感受到音乐的美、体验到音乐的美,使之想听、爱唱、愿学、乐学。
2、本课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好的情绪中去探索、去学习、去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3、本课中,学生一人一双竹筷,一人一对手绢,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兴趣。
六、设计方案:
课题
第十一课过新年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并结合律动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
2、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模唱歌曲。
3、认识民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点创编、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歌曲教学;
2、三种乐器的认识及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
歌曲的三、四句
教师指导与点拨
时间
一、激发兴趣
随音乐照镜子
1、讲解游戏《照镜子》的规则。
2、指导学生做游戏。
2分钟
二、认识三种乐器,解决节奏难点
1、学生模仿小堂鼓的演奏方法。
2、练习屏幕上的节奏。
3、学习小镲和小锣的演奏方法。
1、师:请你闭上眼睛仔细听,是谁在唱歌呢?(师演奏小堂鼓)
2、讲解小堂鼓的演奏方法
3、指导学生演奏鼓点。(展示歌曲里的鼓点。)
学习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与点拨
时间
4、用三种乐器演奏屏幕上的节奏。
4、讲解小镲和小锣的演奏方法
5、指导学生练习各种节奏。(展示)
三、学习歌曲
1、学生回答问题
2、欣赏范唱。
3、随音乐做动作。
4、做游戏《对对子》。
5、完整演唱歌曲。
6、加三种乐器伴奏,一起来演唱。
1、师:我们一起敲锣打鼓真开心。那谁能告诉我,在什么情况下,人们要敲锣打鼓?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好听的歌《过新年》。(展示《过新年》的MTV。)
6、《过新年》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在《过新年》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收集相关资料,主动参与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观念,训练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升华感情。
新年,作为中国人一个盛大的节日,其背后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依托。让孩子感受感受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体会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新气象和美好祝福,只是最浅层的目标。让孩子了解元旦和春节的一些习俗,了解过新年各地各国不同的习俗及其变化,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让孩子因知而爱,爱上这个节日,爱上这些习俗,爱上家乡和祖国,发自内心的去喜欢,才是本节课的'最终目标。
上课伊始,我利用孩子们对之前《冬爷爷在哪里》的喜欢,告诉孩子们冬爷爷带来了礼物,欢快的歌曲《恭喜恭喜》,喜气的春联、年画、灯笼、鞭炮等,提高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的注意。然后,引导孩子这些礼物都是用来做什么的,什么时候最常见,从而引出本课主题《过新年》。
首先,让孩子明确中国新年有两个,元旦和春节,并对其时间有所了解,然后,再让孩子来讲讲从父辈、祖辈听来的关于年的传说、故事,为加深其印象,播放动画《除夕和年的故事》,再让孩子从中了解年打败夕所依仗的三个秘诀,并由此引出过年时的习俗——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渐渐,由点及面,引导孩子说出更多过年时的习俗。以吃、玩、活动等一一细讲,再由家乡习俗到各地习俗,再到世界习俗,用图片、影像等让孩子有直观的了解。最后,让孩子在《新年好》的声声传唱中,细品新年的快乐!
第二课时,将情境设定为班级举行新年庆祝会,你有什么好建议,让学生思考、动手,同时也巩固上节课的知识。然后,在此情境下,让孩子了解祝福的意义,动手制作贺卡,送出关爱,共享新年快乐。
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进行,孩子们也学到很多,记住很多。就教学环节设计而言,我觉得第二课时可以再充实一些,而学生表现很不错,只是贺卡上的拼音和字,让我在开心之余有些犯愁,看来语文基础还需要加强些。
7、《过新年》教学反思
《过新年》是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咚咚锵”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的过新年欢乐情景。
本课在设计时,我就有意突出创设热烈欢快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歌曲。复习打击乐器是把热烈氛围带入课堂,模仿律动,旨在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及对音乐节奏的感觉,为歌曲创作律动做好铺垫。所以幼儿能够载歌载舞地演唱歌曲,身体活动起来,处于兴奋状态。学唱歌曲从按节奏读词作起效果很好,幼儿解决了节奏问题,学唱歌曲就轻松了许多,只用了三遍,孩子们基本学会演唱,再分组巩固,有竞赛的性质,幼儿参与很积极。
学会歌曲后,再巩固四分休止符的同时,创编“嘿”的衬词,将歌曲演唱氛围推上高潮。幼儿情绪非常饱满。聆听《新年好》重温了热烈欢快的音乐氛围,最后在喜洋洋的歌曲演唱中结束此活动。从课堂的效果来看,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幼儿能够热烈欢快地演唱歌曲,从演唱到聆听,整个教学过程中,他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积极配合教师所设计的各个环节的活动,小组间,师生间配合默契,使孩子们在情感上体会到新年的快乐。
最初设计此课时,我还担心把模仿敲打“咚咚咚锵”放到学唱歌曲前,孩子们会不会因为对模仿感性趣而忽视歌曲的学唱,从实际看来,担心没有必要,他们在前面的每项环节中,都已经进入学习状态,兴趣指引他们不断向前探索,有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把握好兴趣的尺度,就会成功地驾驭课堂。
8、《过新年》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过新年》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从情境导入、学唱歌曲、参与体验、拓展延伸等几方面,突出对歌曲《过新年》的学习,感受过新年时的喜悦氛围。
本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并能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淡化和解决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快乐中、表演中学会了歌曲。
为了使同学们很快进入到新年的歌曲内容中去,我先让同学们观看了过新年的多媒体课件图片,并插入了卓依婷的《新年好》音乐。同学们看后马上就想到了过新年。并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感受过新年时的喜悦氛围。其目的是要用这种喜庆、活泼、快乐的气氛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歌曲意境中,起到引入课题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同学们通过多次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第一次聆听后我让同学们说出除了听到歌声外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从而引出鼓和锣,再让同学们用自己的手指做鼓棒,用课桌当鼓,练习咚咚咚咚锵的节奏。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掌握这两样打击乐的演奏姿势和节奏的练习。使同学们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然后通过送同学们春联来处理这首课的难点。“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先让同学们自己读,然后再让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节奏读。这样同学们就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这首歌的难点。为了更能突出这首歌曲的情绪,我还进行了秧歌舞步的教学。由于低年级的学生都特别好动,所以在学这个舞步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很积极。
不但学会了秧歌舞的动作而且还能随音乐表达出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在这节课的拓展部分我让同学讲了年的来历,后教师总结,你们所听的只是传说。科学的讲年就是以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
本节课的不足:1对歌曲的处理还不到位。2对时间的把握不准,计划中还要介绍一首古诗《元日》通过古诗的加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了解我国古人遗留下来的优良的传统美德。
9、《过新年》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过新年》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从情境导入、学唱歌曲、参与体验、拓展延伸等几方面,突出对歌曲《过新年》的学习,感受过新年时的喜悦氛围。
本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并能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淡化和解决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快乐中、表演中学会了歌曲。
为了使同学们很快进入到新年的歌曲内容中去,我先让同学们观看了过新年的多媒体课件图片,并插入了卓依婷的《新年好》音乐。同学们看后马上就想到了过新年。并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感受过新年时的喜悦氛围。其目的是要用这种喜庆、活泼、快乐的气氛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歌曲意境中,起到引入课题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同学们通过多次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第一次聆听后我让同学们说出除了听到歌声外还听到了什么声音?从而引出鼓和锣,再让同学们用自己的手指做鼓棒,用课桌当鼓,练习咚咚咚咚锵的节奏。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掌握这两样打击乐的演奏姿势和节奏的练习。使同学们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然后通过送同学们春联来处理这首课的难点。
“鞭炮声声锣鼓响,唱歌跳舞多欢畅”。先让同学们自己读,然后再让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节奏读。这样同学们就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这首歌的难点。为了更能突出这首歌曲的情绪,我还进行了秧歌舞步的教学。由于低年级的学生都特别好动,所以在学这个舞步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很积极,
不但学会了秧歌舞的动作而且还能随音乐表达出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在这节课的拓展部分我让同学讲了年的来历,后教师总结,你们所听的只是传说。科学的讲年就是以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
本节课的不足:
1、对歌曲的处理还不到位。
2、对时间的把握不准。
计划中还要介绍一首古诗《元日》通过古诗的加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了解我国古人遗留下来的优良的传统美德。
10、《过新年》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过新年”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从情境导入、学唱歌曲、参与体验、创作表现、拓展延伸等几方面,突出对歌曲《过新年》的学习,是一个综合型的课程。
本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并能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淡化和解决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快乐中、游戏中学会了歌曲。
为了使同学们很快进入到新年的歌曲内容中去,教师把教室布置成过新年的场景,使学生感觉到了新年到处都洋溢着喜气洋洋和热烈的气氛。利用歌曲《过新年》进行律动,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从教室外伴着音乐的旋律跳进来。其目的是要用这种喜庆、活泼、快乐的气氛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歌曲意境中,起到引入课题的作用。
根据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原理,运用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知识,把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乐学。如在教学节奏时,教师采用了直观形象的图片形式,让学生按图片读出节奏,并与老师进行歌词接龙的游戏,学生便在玩中学会了本歌的歌词与节奏。
根据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中我运用了“音乐感知实践教学法”和“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如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就是通过听范唱使学生感受歌曲情绪。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重在对音乐作品表现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之后的有理解的真情实感地表现。在学会唱歌曲后,学生选择表演形式自编表演动作,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表演、舞蹈、创作等综合音乐艺术中,使学生获得感知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
这节课中教师巧妙的设计,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收获。教学中通过学生模仿、敲打、再模仿的音乐实践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掌握锣、鼓、镲的音色及敲打方法。再如:分组对表现形式进行练习的环节,学生们通过亲自实践、合作练习、小组汇报等音乐实践过程中,表达了过新年的喜庆和欢乐的心情。教学中一个小小的环节上也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请同学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锣、鼓、镲的声响,孩子们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小手敲桌子边模仿鼓的、格尺敲打铅笔盒模仿锣的、两个铅笔盒互相敲打来模仿镲的。孩子的创造力为课堂增添了光彩。
本节课还有遗憾的是:学生虽然对过年有了一些了解和感受,但教师应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的一些风俗习惯做一些介绍或请同学们交流交流会更好。其次,在课的最后环节加上知识的拓展:回家查找资料,国外是怎样过新年的?我想这样补充后这节课教学效果会就会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