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1、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学习目标
1、积累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能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2、会说出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3、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书信。
学习重点
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学习难点
对于“坚强”的完整而深刻的理解。
学时安排
两学时
自学导航
资料链接:
作者介绍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人。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1、熟悉课文,给下列字正音:
庸碌、谀词、扶掖、枘凿、相契、廓然无累、灰烬、涕泗横流、羲皇上人。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扶掖:扶持、提携。
枘凿:“方枘圆凿”的略语,方榫头,圆榫眼,两者合不到一起,比喻两不相容。
廓然无累:内心空阔平静,没有牵累。
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指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自知之明:指透切了解自己(多指缺点)的能力
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高兴。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会忘记。
3、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何作用?
第一则:儿子精神消沉时。(正视挫折,泰然处之。)
第二则:儿子音乐会获奖时。(面对掌声、赞美,保持平和心态。)
课堂流程
第一学时
学习内容
第一封书信
一、情境导入
家书、家信本是家事私情,然而著名翻译家傅雷和儿子傅聪的家信却变成了社会的财富。那一封封家信,似一曲曲流淌着慈父爱、朋友情的交响乐,今天我们就选取其中两则,共同欣赏那感人的旋律吧!
二、自主合作学习
1、理清作者的思路。
2、家书开头的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明确: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服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温暖和慰藉。
三、合作探究展示
1、在儿子面对挫折、心灵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明确:劝解分为三层: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
其次肯定两点:
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
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度过的。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雷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2、傅雷运用了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提到了克里斯多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是为了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过于不及都不好。引用克里斯多夫的故事,既是和傅聪自己的理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敢面对,学会解决问题。
3、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
明确: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时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四、课堂小结
这封信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作为父亲,傅雷首先是宽慰他不必为父母担心。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度过的。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五、反馈检测
1.给加粗字注音。
枘凿()扶掖()谀词()廓然无累()
2.下面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刻骨铭心、铭肌镂骨、座右铭
B、涕泗横流、感激涕零、流鼻涕
C、如出一辙、南辕北辙、重蹈覆辙
D、廓然无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3.用成语替换下列句子,使表达更简洁。
(1)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重蹈覆辙)
(2)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一下子流下来。(涕泗横流)
(3)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自知之明)
(4)气魄很大,可以吞没星空。(气吞斗牛)
第二学时
学习要点
第二封书信
一、复习导入
文学常识填空。
傅雷是_翻译家__家、__文艺评论_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他曾翻译过《高老头》《欧也妮与葛朗头》《约翰·克里斯多夫》等。
二、自主合作学习
1、这封信写于孩子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的?
明确: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父母因儿子的成功感到幸福;欣赏艺术的喜悦;为儿子为祖国争得荣誉二激动。
三、合作探究
1、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第一封信傅雷希望儿子学会用达观的态度对待挫折,保持心态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吸取前车之鉴。第二封信中,傅雷希望儿子在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的时候,仍然保持谦卑,不怕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2、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明确:付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才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
3、遇到挫折、消沉时要坚强,为什么成功了还要坚强?
四、拓展探究
“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你认为该词在文中该如何理解?
在傅雷看来,坚强基石能够面对人生的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保持一种平和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五、课堂小结
第二封信起因于傅雷在音乐会上的成功演出,作为父亲毫不矜持的对儿子表达了他异常激动地心情,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父母因儿子的成功感到幸福;欣赏艺术的喜悦;为儿子为祖国争得荣誉二激动。而后借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这两封家信是傅雷写给在国外学习音乐的儿子傅聪的:一封信是在儿子消沉遭受挫折时写的,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子;另一封信是是在儿子音乐会获得成功时写的,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这两封信集中反映了傅雷的教子观:胜不骄,败不馁。也表达了他的一片爱子之情。
六、反馈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谀()()掖()()庸()()辙()()
鉴()()涕()()泗()()颓()()
2、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明确:其意旨在鼓励儿子像贝多芬一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2、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格式
2。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对于感情的创作,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第二封信,起因于傅聪在音乐会上的历功演出。孩子的成功总是父母最大的幸福与骄傲,但傅雷与其他父母不同的是,他的幸福与激动还来自于艺术的成功、祖国的光荣。“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作为父亲的傅雷,毫不矜持地对儿子表达了他异常激动的心情:“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若是一般的父母,也许仅止于此了,而傅雷的伟大,就在于他借助儿子的成功之机,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他首先赞许儿子:“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而这,正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如果说,上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那么,这里所说的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傅雷对“坚强”含义的理解,浸透了人生的感悟,十分耐人寻味。“坚强”的最高境界,乃是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因为“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这可以说已经是人生至境了!
接下来,傅雷奔放的思绪又从艺术飞到了中国的“黎明”。他从傅聪如流水般的演奏风格中,想到了克里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的“复旦”,想到了滔滔不竭的中华文明。他激励儿子,被这般伟大的文明之河哺育过的艺术家,“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洋溢着对新中国的热情,对中华文化的信心。
书信最后,傅雷再次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第一封信里,他曾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这一次,他又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从而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让“完美”的地平线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进。
(二)问题研究
1。 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傅雷对儿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见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见第一封信)。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两方面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也都是这个道理。
但“坚强”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还在于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2。 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
3。 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其意旨在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课后小结
书信格式的要求
信封
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它可以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也可以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后者为王力先生的观点,实际上邮递员只认为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寄信人地址及邮编。
正文
1。 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2。 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3。 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4。 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5。 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在你的家庭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3、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格式
2。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对于感情的创作,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第二封信,起因于傅聪在音乐会上的历功演出。孩子的成功总是父母最大的幸福与骄傲,但傅雷与其他父母不同的是,他的幸福与激动还来自于艺术的成功、祖国的光荣。“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作为父亲的傅雷,毫不矜持地对儿子表达了他异常激动的心情:“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若是一般的父母,也许仅止于此了,而傅雷的伟大,就在于他借助儿子的成功之机,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他首先赞许儿子:“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而这,正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如果说,上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那么,这里所说的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傅雷对“坚强”含义的理解,浸透了人生的感悟,十分耐人寻味。“坚强”的最高境界,乃是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因为“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这可以说已经是人生至境了!
接下来,傅雷奔放的思绪又从艺术飞到了中国的“黎明”。他从傅聪如流水般的演奏风格中,想到了克里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的“复旦”,想到了滔滔不竭的中华文明。他激励儿子,被这般伟大的文明之河哺育过的艺术家,“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洋溢着对新中国的热情,对中华文化的信心。
书信最后,傅雷再次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第一封信里,他曾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这一次,他又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从而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让“完美”的地平线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进。
(二)问题研究
1。 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傅雷对儿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见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见第一封信)。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两方面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也都是这个道理。
但“坚强”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还在于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2。 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
3。 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其意旨在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课后小结
书信格式的要求
信封
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它可以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也可以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后者为王力先生的观点,实际上邮递员只认为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寄信人地址及邮编。
正文
1。 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2。 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3。 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4。 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5。 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在你的家庭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4、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格式。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准备
1.第一课时前,阅读《傅雷家书》,了解傅聪所写信的内容,并对傅雷有整体的了解。布置预习作业,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准备一封自己的或记忆深刻的书信。
2.第二课时前,了解傅雷的艺术观,准备傅聪弹奏的钢琴曲磁带,阅读《傅雷之死》。
学生准备
1.第一课时前,完成预习作业。查找傅雷、傅聪父子的资料,有条件可以欣赏傅聪的钢琴曲磁带。
2.第二课时前,熟读课文,思考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可以成为朋友。
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
(一)整体把握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对于感情的创作,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第二封信,起因于傅聪在音乐会上的历功演出。孩子的成功总是父母最大的幸福与骄傲,但傅雷与其他父母不同的是,他的幸福与激动还来自于艺术的成功、祖国的光荣。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作为父亲的傅雷,毫不矜持地对儿子表达了他异常激动的心情: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若是一般的父母,也许仅止于此了,而傅雷的伟大,就在于他借助儿子的成功之机,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他首先赞许儿子: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而这,正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如果说,上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那么,这里所说的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傅雷对坚强含义的理解,浸透了人生的感悟,十分耐人寻味。坚强的最高境界,乃是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因为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这可以说已经是人生至境了!
接下来,傅雷奔放的思绪又从艺术飞到了中国的黎明。他从傅聪如流水般的演奏风格中,想到了克里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的复旦,想到了滔滔不竭的中华文明。他激励儿子,被这般伟大的文明之河哺育过的艺术家,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洋溢着对新中国的热情,对中华文化的信心。
书信最后,傅雷再次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第一封信里,他曾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这一次,他又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从而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让完美的地平线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进。
(二)问题研究
1.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傅雷对儿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见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见第一封信)。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两方面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也都是这个道理。
但坚强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还在于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2.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
3.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其意旨在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三)关于练习
1.此题目的是要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含义。第一封信里,傅雷希望儿子能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第二封信,希望儿子在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仍然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此题目的是要体会傅雷与傅聪的父子深情,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这一问题。有些方面可以从《傅雷家书》的其他篇章中寻找例子。
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5、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2、体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强”的含义。
3、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坚强”的含义。
2、第2封信中哲理的阐明。
【教学时数】
安排2课时。
【教具、教法】
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结合。
第一课时
(说明:第一封信内容简单,学生理解较易,教学时宜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
一、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
讨论明确: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讨论明确:
⑴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
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⑵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
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4、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讨论明确:
⑴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⑵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三、归纳与总结
参照课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学生明确第一封书信层次及其大意,并总结划分的方法与体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VCD片段。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体会“坚强”的具体含义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
提示: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找出具体语句。
明确:
“坚强”有两方面的表现:
1、在失败时,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所侵蚀。
2、在成功时:(第二封信)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三、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明确: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延伸体会:傅雷在此时用了激动的心情表达了对儿子的赞赏与自豪。试想像,在生活中别人或自己获得成功时,你是怎样的感受?
傅雷对儿子的赞美,浸透了他自己的人生体会与独特的感受,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更提出了要有“赤子之心”这样一个更高的要求。要求儿子在艺术上“保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这是艺术的更高的境界,也是人生的至境,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四、体会傅雷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相像表现了什么内容明确:这些想像激励着儿子在音乐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洋溢着他对新中国的殷切的期望和信心,要求儿子在艺术上要有气吞斗牛的表现。
五、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提示:这是本课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应着重指导学生用课文的语句去理解。
学生找出文中语句:
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
明确: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更高境界。
6、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教学反思
《傅雷家书》两则是著名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儿子傅聪的艺术交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细细品味,将使学生对人生,对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
在课前预习中,引导学生进行批注阅读,小到一个标点,大到一篇文章,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会学生赏析文本,赏析词句,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的批判精神,尤其是敢于向权威、经典问难的勇气
仔细翻阅了《傅雷家书》,上网查阅了许多诸如傅雷及其家人的许多材料,并下载了一些相关的图片,目的.是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乐趣。同时新颖的教学设计程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层次的设计上,从字词的掌握入手,以《一封家书》为导引,将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指导学生学会写信,注意书信的正确书写格式,然后将两篇文章进行比照朗读,发现两文的内在的共同精神,理出文章的主题,最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后以其中一封家书为实例,引导学生筛选信息,组织相关要点,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学会精选信息的能力。
朗读后筛选信息,组织了三个问题的讨论,设计讲究层次性。第一个问题:贯穿两则书信中的主线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坚强在两则书信中的含义分别该怎么理解?第三个问题:我们所接触到的名人中,有哪些“坚强”的人?选取两三个,说说他们的事迹。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关注学生内心的情感变化,关心学生的家庭生活,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促进教育的立竿见影。
7、九年级语文《傅雷家书》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两则家书联系起来进行阅读教学,因为两则家书虽写作时期不同,内容不同,但贯穿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则是一致的,且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了“坚强”的含义,即消沉失意时要坚强,成功得意时更要坚强,这样对学生来说,所获得的启示更全面。新的语文课堂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给学生以精神。通过本文的学习,力图打开学生的一片精神空间。九年级学生虽然只有14、15岁,对生活的理解有限,社会经验尚少,但经过引导,是能体会出文章所包含的深刻意义的。我在教学时,即注意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尽量的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减少学生对久远时代的隔膜。而对于“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议论,也不亦随便带过,而是把握好阐发的深度和分寸,以减少学生对此抽象思想的肤浅理解。尤其让我感触较多的是,当我放下身子与学生共同成为学习的伙伴时,我感到自己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中,我尝试与学生同读、同讲、同议、同评、同写,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富有情感的情境,引导他们去放映心灵的.电影,去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真诚的爱。当学生头脑中出现了那么多感人的画面时,我真正体会到了理解的重要性。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也从《傅雷家书》中获得启示,利用多种方式与你的孩子交流,给他们以帮助和鼓励,成为他们的朋友。语文的学习离不开丰富的积累,在此课的学习中,我也深切感受到积累的重要。课堂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是方法和能力培养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内引外联,激活思维,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8、《傅雷家书》的九年级教学反思
《傅雷家书》两则是著名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儿子傅聪的艺术交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学本文时,我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仔细翻阅了《傅雷家书》,上网查阅了许多诸如傅雷及其家人的许多材料,并下载了一些相关的图片,目的是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初三学生真正接触的说理性的文章还不是很多,没有罗列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考虑到这一因素,在教学层次的设计上,以字词的掌握入手,“坚强”含义的理解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朗读后学会筛选信息,组织了三个问题的讨论,设计讲究层次性。第一个问题:贯穿两则书信中的主线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坚强在两则书信中的含义分别该怎么理解?第三个问题:我们所接触到的名人中,有哪些“坚强”的人?选取两三个,说说他们的事迹。
难点是:“孤独”“赤子之心”的理解。将书本知识,文本价值巧妙结合在一起,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从优秀作品中汲取精神的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