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等奖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3-08-12 10:03:48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一等奖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一等奖

1、《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感受到作品所塑造的草原的形象美和意境美,获得愉悦的情绪,继而产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与追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草原民族音乐的形式与特征,并能用语言简单表达自己的感悟。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并能够哼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体验民歌的魅力。

  难点:了解草原民族音乐的形式与特征,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等。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播放蒙古歌手腾格尔演唱的《蒙古人》。提问:你们能听出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作品吗?

  师生总结:这是一首我们在小学阶段曾经欣赏过的歌曲。它表达了蒙古牧民为自己生长在草原上,生活在牧民家庭感到骄傲和自豪,以及对蒙古家乡的热爱之情。听着这首悠扬的.《蒙古人》,我们又一次进入了音乐的王国。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自由、舒缓的心境,去领略草原那独特的民俗,去倾听蒙古族那跳动的音符。让我们现在就走进音乐的世界,开始今天的蒙古之旅。

  (二)新课教学

  1.简介内蒙古

  提问:同学们对蒙古族有什么了解?

  师生总结:内蒙古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蒙古族又称“马背上的民族”,总体而言,蒙古民族是一个质朴豪爽的民族,草原民族开阔的胸襟在他们身上一览无余。同时,蒙古人的历史充满了苍凉、悲怆的艺术之美,这些特点在蒙古族民歌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2.初步感知

  教师播放长调《辽阔的草原》的音乐,请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特点?

  师生总结:《辽阔的草原》是一首爱情题材的民歌(情歌),表达了蒙古族人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表现的是一个年轻人思念爱人,担心爱人像辽阔草原上的泥沼一样难以捉摸。

  这首歌曲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长,在多处出现了装饰音。这种旋律形态具有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特点。其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字少腔长,节奏自由而悠长,是蒙古族音乐草原风格的标志。

  3.介绍长调

  提问:根据蒙古族牧民的生活习性,大家思考长调是怎么产生的呢?请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

  师生总结:长调是蒙古族牧民在长期的游牧过程当中,触景生情,即兴创编而成,无垠的草原,广袤的苍穹,养育了长调,我们不难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在没有任何现代通讯设备的条件下,来长调来述说心中的喜怒哀乐,是最好的方式了。演唱长调是自由的、即兴的,一首歌在不同的歌手那儿有不同的演绎。“长调歌后”宝音德力格尔老师在20世纪50年代她也带着这首歌曲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赢得金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4.再次聆听

  聆听宝音德力格尔的原声回放,提问:为什么用“长调”来表现“辽阔的草原”?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长调具有舒展悠长的旋律,节奏自由,恰当的表现期盼和美丽的遐想,善于表现辽阔草原的意境。用长调来表现辽阔的草原,不仅与音乐特点有关系,而且跟长调产生的根源也息息相关。《辽阔的草原》是“长调”的典范之作。

  5.分析长调的演唱技巧

  再次聆听歌曲,并思考:长调有其特殊的演唱技巧,与平时我们听的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生总结:气息绵长,有颤音,这种颤音在蒙古族称为“诺古拉”,可译为“波折音”,是一种特殊的发音技巧形成的旋律装饰,即发声时,配合口与咽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的抖动效果,一般抖动两三次。“诺古拉”对形成蒙古长调的独特风格具有重要作用。

  6.哼唱歌曲

  教师范唱,请大家跟着一起哼唱这首内蒙长调,感受一下游牧民族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生活的场景。

  (三)巩固提高

  欣赏《嘎达梅林》,与《辽阔的草原》进行对比欣赏,思考:这两首歌曲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师生总结:

  (四)课堂小结

  蒙古族的歌曲悠长、亲切,沁人心脾,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出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我们共同了解了蒙古族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音乐文化。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多关注民歌,多听、多唱民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让这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永远放射出不灭的光辉。

  五、板书设计

  辽阔的草原

  长调:旋律悠长、节奏自由、字少腔长

  短调:句幅较短、节奏整齐、字多腔少

2、《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一等奖

  设计思路

  《辽阔的草原》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神州大地》(1)──辽阔的草原。是一节以学习蒙古族民歌为主,其他教学方式相互配合的综合课。通过对《牧歌》的学唱以及对无伴奏合唱《牧歌》的欣赏,让对地域性民歌特征不甚了解的七年级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在教学设计思路上体现了“体验、探究、升华”的教学方式。

  体验:在歌曲的教学中,让学生用听唱法直接学唱歌曲,有利于学生感受、体验、掌握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和风格。对于歌曲的处理,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感受和理解,为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作好铺垫。

  探究:通过播放草原风貌,介绍蒙古族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让学生在看、听、想、议中去发现、探究影响草原民歌的因素,从而进一步了解内蒙民歌的风格特点,特别是“长调”的特点。

  升华:通过看、听、唱、对比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蒙古族民歌的纯美,通过学生的才艺展示以及了解“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已不多见的现象,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家乡、美化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l、通过欣赏和演唱《牧歌》,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体验内蒙民歌独特的魅力。

  2、通过对比、情景展示、体验等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能力。

  3、通过学生眼睛与心灵的对话,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对民歌的学唱及对内蒙民歌风格特征的把握;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旋律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体验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到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请同学们听着这首熟悉的歌曲随我一同前往。”(播放《蒙古人》,边听边观赏草原风光。)

  师:请同学们把你所看到和听到的美丽的东西告诉大家,并谈一下你的感受。

  生:看到了美丽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听到了腾格尔演唱的.《蒙古人》。老师要带我们去看内蒙古大草原,听魅力无穷的蒙古族民歌……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体验一下蒙古族民歌的无穷魅力吧!(板书课题)

  2、学唱歌曲

  听:播放《牧歌》。

  师:请谈一下你对歌曲情绪、风格特征的认识。

  生:《牧歌》是一幅有着丰富色彩的美丽画卷,是一首赞美家乡美丽富饶的赞歌。旋律悠扬、动听,节奏舒展、宽广,速度较慢,有颤音及很长的拖音。

  再听:再次播放《牧歌》。

  师:你认为旋律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生:第1、2小节与第5、6小节、9、l0小节在节奏上相同,即:XX│X·X

  听唱:(第三次播放)请学生轻声和着伴奏哼唱旋律。

  再唱: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别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领唱、对唱、表演唱等形式熟悉巩固歌曲。

  唱谱:歌曲唱熟之后,请学生集体视唱歌谱。

  在演唱中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歌唱时的呼吸、换气、咬字吐字、长音的拍数、力度的把握、演唱的情绪等。

  二、探究

  1、欣赏

  听: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播放录音)

  师:通过聆听,你认为什么是无伴奏合唱?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与我们刚才唱过的《牧歌》在演唱方式及感受上有什么不同?

  生:无伴奏合唱就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合唱。演唱方式上前一首独唱,后一首是合唱。无伴奏合唱比独唱更能表现出草原的空旷、一望无际,给人的感受更加丰富……

  教师补充:……

  再听:播放无伴奏合唱《牧歌》。(进一步感受无伴奏合唱的音乐魅力)

  2、播放草原风光的影片

  师: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知识介绍蒙古族人民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及蒙古人的性格,并谈一谈地域文化与其民歌的联系。

  生:通过谈论与相互补充得出初步的观点。

  3、探究结论

  师、生:内蒙古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勇敢、豪爽、粗犷热爱艺术的蒙古族人民,造就了他们独特的音乐形式……

  三、升华及延伸

  1、升华

  师:通过学唱和欣赏,你认为蒙古民歌有哪些特点?

  生: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宽广;旋律中有颤音及下滑音,充满了辽阔、奔放的草原气息……

  师:为什么昔日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色现如今在内蒙已不多见?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生:草原、草场沙化严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我们国家正在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沙育草等措施……

  师:今天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

  生:……

  2、延伸

  才艺展示

  师:有了这么多收获,大家愿与老师一起通过歌舞表演的形式来表现我们对草原民歌以及家乡的热爱吗?

  师、生进行才艺展示。

  知识拓展

  师:我们国家还有哪些地方有草原?那里风土人情、民族性格、文化艺术又有哪些独到之处呢?请同学们在课余的学习中认真去捕捉、去思考。

  教学反思

  当前,流行音乐冲击着学校的音乐课堂,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民族音乐不感兴趣。通过《辽阔的草原》这一课的教学,我有如下体会:

  1、充分体现学科本位。音乐是听觉及实践的艺术形式,要让学生在充分的听和唱中感受作品本身的旋律特征,为了解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征作铺垫;同时,在学生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再唱歌谱,降低了学习难度。

  2、注重音乐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探究、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体验内蒙民歌的独特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多次采用提问、及时评价等方法及学生积极主动的才艺展示,多方位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反应强烈。

  4、采用对比法、情景再现法、联系实际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3、《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音乐《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感受到作品所塑造的草原的形象美和意境美,获得愉悦的情绪,继而产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与追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草原民族音乐的形式与特征,并能用语言简单表达自己的感悟。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并能够哼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体验民歌的魅力。

  难点:了解草原民族音乐的形式与特征。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等。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播放蒙古歌手腾格尔演唱的《蒙古人》。提问:你们能听出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作品吗?

  师生总结:这是一首我们在小学阶段曾经欣赏过的歌曲。它表达了蒙古牧民为自己生长在草原上,生活在牧民家庭感到骄傲和自豪,以及对蒙古家乡的热爱之情。听着这首悠扬的《蒙古人》,我们又一次进入了音乐的王国。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自由、舒缓的心境,去领略草原那独特的民俗,去倾听蒙古族那跳动的音符。让我们现在就走进音乐的世界,开始今天的蒙古之旅。

  (二)新课教学

  1.简介内蒙古

  提问:同学们对蒙古族有什么了解?

  师生总结:内蒙古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蒙古族又称“马背上的民族”,总体而言,蒙古民族是一个质朴豪爽的民族,草原民族开阔的胸襟在他们身上一览无余。同时,蒙古人的历史充满了苍凉、悲怆的艺术之美,这些特点在蒙古族民歌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2.初步感知

  教师播放长调《辽阔的草原》的音乐,请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特点?

  师生总结:《辽阔的草原》是一首爱情题材的民歌(情歌),表达了蒙古族人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表现的是一个年轻人思念爱人,担心爱人像辽阔草原上的泥沼一样难以捉摸。

  这首歌曲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长,在多处出现了装饰音。这种旋律形态具有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特点。其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字少腔长,节奏自由而悠长,是蒙古族音乐草原风格的标志。

  3.介绍长调

  提问:根据蒙古族牧民的生活习性,大家思考长调是怎么产生的呢?请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

  师生总结:长调是蒙古族牧民在长期的游牧过程当中,触景生情,即兴创编而成,无垠的草原,广袤的苍穹,养育了长调,我们不难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在没有任何现代通讯设备的条件下,来长调来述说心中的喜怒哀乐,是最好的方式了。演唱长调是自由的、即兴的,一首歌在不同的歌手那儿有不同的演绎。“长调歌后”宝音德力格尔老师在20世纪50年代她也带着这首歌曲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赢得金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4.再次聆听

  聆听宝音德力格尔的原声回放,提问:为什么用“长调”来表现“辽阔的草原”?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长调具有舒展悠长的旋律,节奏自由,恰当的表现期盼和美丽的遐想,善于表现辽阔草原的意境。用长调来表现辽阔的草原,不仅与音乐特点有关系,而且跟长调产生的根源也息息相关。《辽阔的草原》是“长调”的典范之作。

  5.分析长调的演唱技巧

  再次聆听歌曲,并思考:长调有其特殊的演唱技巧,与平时我们听的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生总结:气息绵长,有颤音,这种颤音在蒙古族称为“诺古拉”,可译为“波折音”,是一种特殊的发音技巧形成的旋律装饰,即发声时,配合口与咽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的抖动效果,一般抖动两三次。“诺古拉”对形成蒙古长调的独特风格具有重要作用。

  6.哼唱歌曲

  教师范唱,请大家跟着一起哼唱这首内蒙长调,感受一下游牧民族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生活的场景。

  (三)巩固提高

  欣赏《嘎达梅林》,与《辽阔的草原》进行对比欣赏,思考:这两首歌曲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师生总结:

  (四)课堂小结

  蒙古族的歌曲悠长、亲切,沁人心脾,既擅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出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我们共同了解了蒙古族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音乐文化。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多关注民歌,多听、多唱民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让这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永远放射出不灭的光辉。

  五、板书设计

  辽阔的草原

  长调:旋律悠长、节奏自由、字少腔长

  短调:句幅较短、节奏整齐、字多腔少

4、《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

  1.唱歌教学:《牧歌》(民歌);

  2.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3.学吹坚笛:《蒙古小夜曲》。

  教学目标

  1.学会唱《牧歌》。

  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

  3.学会用坚笛吹奏《蒙古小夜曲》。

  4.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请学生从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描绘颜色的字词,提示学生讨论这些美好的视觉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展现的。

  2.请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比如:第1、2小节与5、6小节,9、10小节在节奏上相同;最后四小节基本上是5—8小节的低五度变化形式。)

  3.采用跟随录音比D唱片)哼唱、教师范唱、随琴教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唱《牧歌》。

  4.组织学生演唱。可以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上下旬接唱等方式进行。

  5.跟随录音或钢琴伴奏放声高歌。

  (二)欣赏

  1.《牧歌》

  (1)向学生介绍:《牧歌》已经被改编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下面我们听听由作曲家霍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2)播放录音。

  (3)提出问题: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歌在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4)根据学生回答,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顾名思义,它没有伴奏乐器,但由人声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比如我们所听到的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艺术价值、表现意境上与原民歌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的力度和表现幅度上较原民歌的单一声部要丰富。

  (5)请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画面(教师也可另外提供一些图片)和对蒙古族民歌的介绍文字,谈谈欣赏这首作品时的感受。

  2.《万马奔腾》

  (1)向学生介绍: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比较独特。马头琴的演奏也比较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但演奏时琴弓像大提琴。

  (2)播放录音。

  (3)参看教科书第33页的两幅图,用语言描述你听这首乐曲的感受。

  (三)音乐表现──吹竖笛

  1.画出这首乐曲的拱型旋律线。

  2.了解这首小曲的节奏特点。

  3.自己练习5分钟,看谁先学会,看谁吹得好。

  4.以不同方式抽查。

  5.鼓励学生创作一条相关旋律或长音,与之形成对比。

  6.尝试着练习两声部的重奏。

5、《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

  1.唱歌教学:《牧歌》(民歌);

  2.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3.学吹坚笛:《蒙古小夜曲》。

  教学目标

  1.学会唱《牧歌》。

  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

  3.学会用坚笛吹奏《蒙古小夜曲》。

  4.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请学生从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描绘颜色的字词,提示学生讨论这些美好的视觉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展现的。

  2.请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比如:第1、2小节与5、6小节,9、10小节在节奏上相同;最后四小节基本上是5—8小节的低五度变化形式。)

  3.采用跟随录音比D唱片)哼唱、教师范唱、随琴教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唱《牧歌》。

  4.组织学生演唱。可以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上下旬接唱等方式进行。

  5.跟随录音或钢琴伴奏放声高歌。

  (二)欣赏

  1.《牧歌》

  (1)向学生介绍:《牧歌》已经被改编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下面我们听听由作曲家霍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2)播放录音。

  (3)提出问题: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歌在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4)根据学生回答,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顾名思义,它没有伴奏乐器,但由人声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比如我们所听到的`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艺术价值、表现意境上与原民歌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的力度和表现幅度上较原民歌的单一声部要丰富。

  (5)请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画面(教师也可另外提供一些图片)和对蒙古族民歌的介绍文字,谈谈欣赏这首作品时的感受。

  2.《万马奔腾》

  (1)向学生介绍: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比较独特。马头琴的演奏也比较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但演奏时琴弓像大提琴。

  (2)播放录音。

  (3)参看教科书第33页的两幅图,用语言描述你听这首乐曲的感受。

  (三)音乐表现──吹竖笛

  1.画出这首乐曲的拱型旋律线。

  2.了解这首小曲的节奏特点。

  3.自己练习5分钟,看谁先学会,看谁吹得好。

  4.以不同方式抽查。

  5.鼓励学生创作一条相关旋律或长音,与之形成对比。

  6.尝试着练习两声部的重奏。

6、八年级地理《辽阔的疆域》的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新课程标准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明确了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要完成实施新课改的使命,依据“六环三步”的教学模式来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上课,课后不断地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明确了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要完成实施新课改的使命,依据“六环三步”的教学模式来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上课,课后不断地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我发现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因为我在课后忽视了教学反思的过程,因而也就难以在实际应用和学生反馈中得到明显的收效。今后应积极进行反思,更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寻找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情境。

  我在设计辽阔的疆域这节课时,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具体实施“六环三步”的过程和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心理品质,使学生不容易掌握重点,也没有进行重点强调和归纳总结,缺少拓展创新的内容,今后我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照新课程教学理念,我觉得这节课有几点需要改进:

  一、 贴进生活,设计情境

  我认为学生通过课前自己准备的材料,已经对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堂上又进行小组内交流和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做适当点拨,对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如应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分析,使学生有目的的解决问题。另外在介绍我国四至点时,不仅仅要求学生找到并记住,应当首先创设情境,把我国的四至点用四幅图片展现出来,可以从网上下载很吸引人的图片,从海南这个美丽的海岛城市出发,更可以通过一首诗“北--头顶黑龙江,南--脚踏曾母暗沙,东----嘴喝两江汇合水,西――帕米尔上摆摆尾”,通过这首诗给人形象生动的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课堂活动要有“质”的保证

  课堂中,我设计了大量的活动,但是课后效果不佳,这说明我设计的活动有很多是有量无质。课堂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尽量符合学生的学情,情境的创设要尽量贴进实际生活才能引起共鸣,但我的教学活动很少体现,今后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应增强“思维性讨论”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欲望。如:开展竞赛的时候,我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答出有质量的答案,课堂气氛虽然营造了起来,可是对知识点学生还是没有熟记,可以把知识点提炼出来,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来,让学生容易掌握。

  三、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课堂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把学生放手于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在讲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时,可以让学生自主的比较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国,给学生分组,回忆一下七年中国地理纬度的知识,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提供互相讨论、交流的机会,而且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知识丰富起来。

  四、 通过解决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解决问题时,我通过复习旧知识、读图分析、竞赛等活动断开的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温故知新、教给了学生地理位置和评价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同时竞赛的抢答题也概括了本节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由于课堂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易掌握重点和难点,这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和指导。

  学生不仅仅是参与教学、被动地听讲,而是真正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更增强了使用意识、交流能力、探究精神。总之,一堂好课需要师生共同来演绎,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互相配合才能精彩,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到课堂中,积极参与自主探究,轻松愉快中完成。

7、《辽阔的疆域》教学反思

  篇一:全辽阔的疆域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核心内容是关于我国的地理特点,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我国在世界的位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教材通过“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对于我国经纬度位置特点的讲述是通过介绍我国领土的四端来完成的,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广,这是造成南北太阳辐射、气候、自然和人文景观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我国东西跨经度很广,则造成了我国东西时间、气候、自然人文景观的巨大差异,两者结合起来说明我国地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海陆兼备,有十分独特和优越的海陆位置。教材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其次我国濒临的海洋一段内容实际上是我国海陆位置的延伸,即我国东临辽阔的海域。最后,教材通过对我国陆上和海上邻国的介绍说明了我国与邻国的位置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地理知识学习,具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学生会浅意识的应用所储备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还不得法,不能熟练、准确的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加大对地图的使用,深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篇二:辽阔的疆域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核心内容是关于我国的地理特点,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我国在世界的位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教材通过“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对于我国经纬度位置特点的讲述是通过介绍我国领土的四端来完成的,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广,这是造成南北太阳辐射、气候、自然和人文景观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我国东西跨经度很广,则造成了我国东西时间、气候、自然人文景观的巨大差异,两者结合起来说明我国地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海陆兼备,有十分独特和优越的海陆位置。教材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其次我国濒临的海洋一段内容实际上是我国海陆位置的延伸,即我国东临辽阔的海域。最后,教材通过对我国陆上和海上邻国的介绍说明了我国与邻国的位置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地理知识学习,具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学生会浅意识的应用所储备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还不得法,不能熟练、准确的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加大对地图的使用,深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篇三:辽阔的疆域教学反思

  《辽阔的疆域》是八年级学生首次真正接触中国地理。在七年级对世界地理概况的讲解后,学生已经有相当基础的地理知识,借机我用猜谜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由世界引向中国。但学生基础是参差不齐的,要使中国地理讲的深入透彻,并把世界地理的知识融会贯通,在一定程度上给我的教学提出了挑战,也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了难度和要求。

  我在设计导入时,让学生介绍自己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我能全面地掌握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教学流程中,我设计了“看一看,说一说,猜一猜,靠一靠,游一游,议一议”等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都参与进来,特别是讲解众多邻国的时候,学生七嘴八舌乱哄哄的,我只注意到全员参与而忘了引导,致使在本节所花的时间太多,下课时间到了都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课后反思,作为一名非专业的地理教师,我基本上拥有了 “硬件设备”,如:普通话,教态,板书等等。在“软件设备”上,我还是有所欠缺,如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及教学中国疆域四至时没有点到位等等,许多细节没有处理到位。今后我将努力学习,注重细节,力争在地理教学上有一番成绩。

  篇四:9月份《辽阔的疆域》教学反思

  《辽阔的疆域》是八年级学生首次真正接触中国地理。在七年级对世界地理概况的讲解后,学生已经有相当基础的地理知识,借机我用猜谜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由世界引向中国。但学生基础是参差不齐的,要使中国地理讲的深入透彻,并把世界地理的知识融会贯通,在一定程度上给我的教学提出了挑战,也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了难度和要求。

  我在设计导入时,让学生介绍自己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我能全面地掌握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教学流程中,我设计了“看一看,说一说,猜一猜,靠一靠,游一游,议一议”等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都参与进来,特别是讲解众多邻国的时候,学生七嘴八舌乱哄哄的,我只注意到全员参与而忘了引导,致使在本节所花的时间太多,下课时间到了都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课后反思,作为一名非专业的地理教师,我基本上拥有了 “硬件设备”,如:普通话,教态,板书等等。在“软件设备”上,我还是有所欠缺,如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及教学中国疆域四至时没有点到位等等,许多细节没有处理到位。今后我将努力学习,注重细节,力争在地理教学上有一番成绩。

  篇五: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之教学反思

  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即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有心理学家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新课程的评价则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期望的是学生未来的发展,集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对比新课程教学理念,我反思如下:

  反思一、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尽量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句至理名言: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可见我们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根据地方特色、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因为当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例如: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要理解这一知识点可能比较抽象,如果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可能易于理解,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再如我国位置优越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象海滨风光、内陆沙漠、北国冰雪、海南热带风光等等。

  反思二、进一步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地理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的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习的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如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学习目标的自我确定以及学习方法自我选择。

  在课堂的合作学习中,要合理分组,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要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和方法,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如:学生小组展示交流问题时的合理评价。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从思维的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而且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知识得以丰富。

  反思三: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对新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必要时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如本节课学习中国的位置时,纬度位置就可以和我国最南最所在的纬度,南北所跨近50个纬度整合在一起。我国海陆兼备,教材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其次我国濒临的海洋一段内容实际上是我国海陆位置的延伸,即我国东临辽阔的海域。因此可以将海陆兼备和我国濒临的海洋整合在一起。再如:学习濒临的海洋时,教师应适当补充领土、领海、领空、内海的有关内容。

  反思四:学生活动要有“质”

  课堂的学生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尽量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才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多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大量学生活动,有些活动在“质”上需要再下工夫。如:鼓励学生自编口诀或用自己的记忆方法,而后大家交流,这样效果会更佳。

  总之,一堂好课是通过师导生演,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到了课堂中去,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在轻松愉快中就完成教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把握好这门艺术得付出巨大的努力。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想拥有教学创新的先进意识与能力,诀窍唯有两个字“学习”。

8、《草原的早晨》的教学反思

  《草原的早晨》这篇课文是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在教这课时,我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方面,从看图入手,先引导学生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画面内容,然后再指导朗读。通过熟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草原是陌生的,我就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挂图来展现大草原的美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课文阅读分析中,我紧扣了一个“情”字:

  一、在导入课文时,激发动机——入情

  我说:孩子们,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到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购物娱乐都很方便,但还有一个比大都市更美丽的地方。下面请孩子们听这首歌描绘的是什么地方:“辽阔的草原,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奔腾的马儿……就是我的家”。合着优美的歌声,我不时用手势、表情进行表演。孩子们被优美的歌声和我恰当的抒隋表演所感染。

  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察觉他们向往这个美丽的地方,然后让他们带着向往之情去读课文。

  二、在感受课文的描写中——动情

  如何让孩子们“动情”呢?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去感受课文的描写。所以我主张“强化语感,淡化分析”。

  先让孩子们自由诵读,然后听老师范读,让孩子们正确把握语气,把握感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总是饱蘸着感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音乐、表演的艺术形式,让他们通过读去品味。例如:我在处理课文欢乐踊跃这一场景时,想方设法用音乐和图画相结合的方法,让孩子们体会“涌出的…”、“蹦跳的…”、“跨上的…”、“追赶的…”这一欢乐的场景。此时此刻的课堂,师生都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情感交流的草原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在表情朗读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了,他们会情不自禁的进行抒发。

  我采用分小组进行赛读、点名诵读、小组选代表表情诵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尽情的诵读,抒发他们内心的真切感受。这节课,师生的情感随课文的情感起伏而推进、延续,使课堂变成了草原,孩子们成了羊儿、马儿……

  学完这一课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图画。《美丽的草原》,远处,蓝天下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飘荡……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在作业画展中展示出了学生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通过学生亲手绘画,即培养了他们爱美的情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