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设计一等奖
1、语文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会认生字,读准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小姑娘乐于助人、诚实淳朴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是理解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不要回报,体会小姑娘的美好的心灵。
2.教学难点是领会文章是如何通过小姑娘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小姑娘金子般的心。
三、教师教法
课文很长,文质兼美,这篇文章无论是大海和沙滩,还是沙滩上的小姑娘和画家,都没有离开一个字“美”,教学时我紧扣“美”这一情感主线开展教学,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
四、学生学法
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读中发现不仅海水美、贝壳美、小姑娘的心灵更美,再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读出自己感受到的美。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积累词句、内化语言,受到情感的熏陶与美的感染。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小姑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小姑娘的认真负责。采取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分角色朗读来体会老伯伯的好心和小姑娘的信守承诺的品质。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金色的海滩海滩图,问:这是哪儿?有哪些人来到金色的海滩上?他们为什么不约而同地来到海滩上?他们来做什么?
(二)学习海滩美景句子。
1.自由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找一找哪些地方描写了海滩?(学生找句子)。
2.课件出示图片及句子: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这一部分重点写了海边美丽的景色,语言生动,宛如海边一幅风景画。课件的展示,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映象,读出美感。)
(三)学习“小姑娘帮画家看衣服”这部分内容。
1.课文是描写小姑娘拾贝壳的?学生找到课文读一读。
2.课件出示比较两句话的不同:
(1)在金色的海滩上,有个身穿天蓝色连衣裙的小姑娘在拾贝壳。
(2)在海滩上,有个小姑娘在拾贝壳。
(通过比较两句话的不同,让学生明白怎样把句子写具体、自动。
3.学习小姑娘与画家的`对话。)
(1)请一位学生与老师来表演画家与小姑娘的对话,想想画家是给你什么映象?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2)如果你是小姑娘,你会怎样回答画家?
(描写小姑娘的语言不多,这里想象说话,耐人寻味。)
(四)学习“小姑娘等画家”这部分内容。
1.轻声读7--12段,思考:好心的老伯伯叫小姑娘回家,她为什么不肯?
2.用“------”画出描写小姑娘语言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她的动作、神态的句子。多读一读画出的句子,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出示重点句,教师引读)
3.分角色指导朗读。
(通过学习具体事例,找出描写小姑娘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领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片段时学会捕捉信息,抓重点的主干内容。用符号标示出来是学法指导,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五)学习“小姑娘还贝壳”这部分内容。
1.默读13—20段,思考:画家为小姑娘带来了什么惊喜?
2.美丽的贝壳用哪些词来形容更恰当?从哪句话看出来小姑娘喜欢贝壳?(理解:羡慕情不自禁)
3.课件出示重点句,指导朗读,读出小姑娘不要画家送的贝壳的坚定信心。
(1)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2)小姑娘摇了摇头,对画家说:“我不要,老师说了,我要回家吃饭了!”
(通过抓重点词句点拨,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望着小姑娘远去的背景,为什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你觉得他会想些什么?请用几句话写下来。(交流)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利用资源,随时进行写的训练。画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用的是省略号,这个空白让学生来丰富,既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有把写挤进课堂,一举多得。)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在这“金色”的海滩上,不仅海水美、沙滩美、贝壳美,而且人更美。课文难道仅仅是说海滩是金色的吗?对,小姑娘的心灵也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深入浅出地学习了课文,结尾归纳总结,点明主题。再次回扣课题,深刻理解“金色”的含义,学习小姑娘信守诺言的优秀品质。)
六、板书设计
(助人为乐的)小姑娘 拾贝壳、看东西。
(友好的)画家 在金色的海滩上 拾贝壳。
(好心肠的)老伯伯 劝小姑娘回家。
2、语文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掌握会写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中画家的心情为什么久久不能平静?这句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画家的心情为什么久久不能平静?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画家的心情为什么久久不能平静?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语;讲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么,能不能说说你喜欢大海的原因呢?
2、那么,你知道海边的陆地叫什么吗?(海滩)
3、板书课题:22、在金色的海滩上
4、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5、过渡:在这片金色的海滩山个,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提出自学要求:
⑴轻声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⑵借助拼音读生字,,理解生字、生词。
⑶课文主要是写什么事情?
⑷你读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用标出。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出示本课生字:
3、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4、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并指名读词语,进行各种练习。
5、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找出你印象最深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6、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海滩上,画家让小姑娘帮他看东西,而画家去给小姑娘拾贝壳。时间过了很久,但是小姑娘非常守诺言,一直等到画家回来。后来当画家要把美丽的贝壳送给她时,小姑娘却不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当画家想办法把贝壳给她时,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小姑娘的事情。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3、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堕落或喜欢的.语句。
4、给课文分结构段:
第一段(1—5):写了画家让小姑娘看东西,他到礁石那边为小姑娘拾贝壳。
第二段(6—7):写了太眼个越升越高,小姑娘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
第三段(8—12):写了老伯伯让小姑娘先走,但是小姑娘一定要等画家回来。
第四段(13—19):写了当画家回来时,小姑娘拒绝接受画家的贝壳,并且把拾到的贝壳交还给画家。
第五段(20):写了画家望着小姑娘的背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全班齐读课文第一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你们知道,画家叔叔是怎样达到远处的礁石呢?游泳
4、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怎样?画家的心情怎样?
六、小结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那么,接下来画家和小姑娘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这篇课文。
七、作业:
1、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文
二、初读感知,发现美
1、课件除数海滩图大家说说,这金色的海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还有比这画面更美的,是什么呢?赶快打开书,大声地读读课文吧!
3、指导读句子。
那儿的贝壳更好看,你帮我看着东西,我去捡,好不好?
一位青年滑稽背着画夹到海滩上。
4、同桌互读课文,想想:课文除了能让你感受海滩美,还能感受到哪些美?汇报交流海水美,贝壳美,小姑娘美。
三、品读句段,感受美
1、海水美
⑴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海水美?
⑵(课件出示海水图)指导朗读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
2、贝壳美
⑴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贝壳美丽的?
⑵指导朗读
美丽的贝壳映着阳光,更加灿烂夺目。小姑娘羡慕极了,情不自禁地说:啊,真好看!
(出示美丽的贝壳)看到这么美的贝壳,你们想说什么?
小姑娘和你们一样喜欢这些贝壳,带着你们的感受练习读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3、小姑娘美
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小姑娘美的句子或最使你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带着你的感受多读几遍。
⑵与小组伙伴交流自己画的句子及自己读后的感受。
⑶全班交流,指导朗读,体会小姑娘诚实守信,认真负责:
①太阳越升越高,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
②一个好心肠的老伯伯走过来问小姑娘:孩子,你在等谁呀?
小姑娘说:一个画画的叔叔,我给他看着衣服哩。老伯伯说: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
小姑娘摇了摇头,说: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
③小姑娘站起来,把画家的画夹和衣服紧紧地搂在胸前,一步步往后退,眼睛直望着礁石那边。
④小姑娘摇摇头,对画家说:我不要,老师说了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我要回家吃饭了。
⑤小姑娘多么喜欢贝壳呀,画家希望她能悄悄地捡起来。没想到小姑娘把他喊住了:叔叔,你的贝壳掉了!她弯下腰,把一颗颗贝壳捡了起来,还给了画家。
⑥画家望着小姑娘远去的背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四、总结升华,体验美
1、此时,画家的胸中涌动着千言万语,谁来帮他说一说?
2、此时此刻,你们也一定有许多的话想对小姑娘说吧?
3、课文学到这儿,你们读课题中的金色是不是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不仅指海滩的颜色,更是指小姑娘金子般纯洁善良的心)
4、在金色的沙滩上,真是景美人更美。带着你们的感受再读读课题吧!
五、作业:
1、把课文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背下来。
2、把你想对小姑娘说的话写下来。
3、照例子,写词语。
例:笑嘻嘻
一望无际(带数字的成语)
板书设计:
22、在金色的海滩上
看到
信守诺言
画家小姑娘
纯朴可爱
品质
不贪便宜
3、语文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设计一等奖
《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小姑娘助人为乐、诚实纯朴的美好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具体事情,领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齐读课题。
2.学生自己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3.出示幻灯。
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qún
jiā
jiāo
衣裙
画夹
礁石
qìn
jiāo
gē
沁出
焦急
搁在
sù
kàn
lòu
塑料
看着
漏出
4.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1)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
(2)课文讲了哪三件事?
5.填空练习。
(1)(
)为(
)看衣服。
(2)画家送贝壳给小姑娘,小姑娘(
)。
(3)画家故意把贝壳丢在地上要小姑娘捡,小姑娘(
)。
6.让学生找出以上三件事分别在文中的哪些段落。
第一件事:1~12自然段。
第二件事:13~17自然段。
第三件事:18~21自然段。
7.请三人各读一大段。
(二)抓住重点,理解内容。
1.文中哪一段写了海滩美丽的景色?
(1)速读全文,找出有关内容。
(2)指名读第6自然段。
(3)理解一望无际的意思。一望无际是指一眼望不到边。
(4)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2.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等了多久?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1)同桌讨论学习。
(2)集体交流。
从以下语句可以看出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时间很长。
太阳刚冒出海面。
太阳越升越高。
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
海水轻轻地漫上沙滩。
小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
3.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等了那么长时间,心里非常焦急,但是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
(1)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因为小姑娘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所以她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
(2)通过这件事看出小姑娘有什么品质?
体现小姑娘乐于助人和认真负责的好品质。
4.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
(1)小组讨论。
(2)集体交流。
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红了是因为他没有料到小姑娘会这样做,没有想到这个普通的小姑娘有着这样一颗金子般的心,有这样纯洁美好的心灵,画家被真诚深深感动了。
(三)总结全文。
1.本文写了几件事?
2.从这三件事中,你体会出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创设情境,配乐朗诵。
(1)文中出现几个角色?
(2)要读出什么语气。
(3)分角色配乐朗读课文。使同学们在一种美好的情境中去领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4、语文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小姑娘助人为乐、诚实纯朴的美好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具体事情,领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课文通过发生在金色海滩上,小姑娘和画家之间发生的三件事,表现了小姑娘助人为乐、诚实纯朴的美好心灵。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具体事情,领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三、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齐读课题。
2.学生自己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3.出示幻灯。
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qún
jiā
jiāo
衣裙
画夹
礁石
qìn
jiāo
gē
沁出
焦急
搁在
sù
kàn
lòu
塑料
看着
漏出
4.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1)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
(2)课文讲了哪三件事?
5.填空练习。
(1)()为()看衣服。
(2)画家送贝壳给小姑娘,小姑娘()。
(3)画家故意把贝壳丢在地上要小姑娘捡,小姑娘()。
6.让学生找出以上三件事分别在文中的哪些段落。
第一件事:1~12自然段。
第二件事:13~17自然段。
第三件事:18~21自然段。
7.请三人各读一大段。
(二)抓住重点,理解内容。
1.文中哪一段写了海滩美丽的景色?
(1)速读全文,找出有关内容。
(2)指名读第6自然段。
(3)理解“一望无际”的意思。“一望无际”是指一眼望不到边。
(4)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2.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等了多久?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1)同桌讨论学习。
(2)集体交流。
从以下语句可以看出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时间很长。
“太阳刚冒出海面。”
“太阳越升越高。”
“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
“海水轻轻地漫上沙滩。”
“小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
3.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等了那么长时间,心里非常焦急,但是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
(1)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因为小姑娘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所以她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
(2)通过这件事看出小姑娘有什么品质?
体现小姑娘乐于助人和认真负责的好品质。
4.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
(1)小组讨论。
(2)集体交流。
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红了”是因为他没有料到小姑娘会这样做,没有想到这个普通的小姑娘有着这样一颗金子般的心,有这样纯洁美好的心灵,画家被真诚深深感动了。
(三)总结全文。
1.本文写了几件事?
2.从这三件事中,你体会出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创设情境,配乐朗诵。
(1)文中出现几个角色?
(2)要读出什么语气。
(3)分角色配乐朗读课文。使同学们在一种美好的情境中去领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板书设计
5、语文课文《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设计一等奖
《在金色的海滩上》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阅读课文。文章通过记叙一位小姑娘在海滩上为一位画家看守衣服和画夹而谢绝回报的事,赞扬了小姑娘守信负责、乐于助人的纯朴的美好心灵。针对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我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多方位训练的目的。
一、由图导入 ,创设情境。
课文有一幅太阳刚刚冒出海面的海上美景插图,可抓住这幅图来营造一个美的情境。上课伊始,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谁来给大家描述一下自己所见到的海边景色呢?没去过的同学也别叹气,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海上日出图,你们看(出示幻灯图片)这近处的沙滩、海水,远处的礁石、泡沫,天上的海鸟、朝霞你们能将这幅图有顺序地描述给老师听吗?
这样,学生在欣赏与练说中感受到了美,愉快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过程。
二、由境入文,抓重点句。
1.揭题并思考:在这么美的海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总体把握课文。
2.抓重点句。课文是通过小姑娘的一言一行来表现她的.美好心灵的,因此可让学生将表现小姑娘美好心灵的对话画下来,说说为什么这几句对话令人感动。这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因为根据小姑娘的三句对话可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层层递进,展现了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负责守信)
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高尚纯洁)
叔叔,你的贝壳掉了!(诚实美好)
教师围绕这三句对话,以重点词设问,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句、段中寻找依据,并展开讨论,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以读代讲,突破难点。
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是本文写法的一个特点,而领会课题尤其是金色一词的含义,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以读代讲,即对重点句段进行感情朗读训练,不失为好办法。换言之,让学生找出描写海景美和小姑娘外貌美的句子,细细品味,逐层想想: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小姑娘究竟美在何处?这金色单单是指海滩吗?然后,教师边启发边引导学生朗读。如此以读代讲,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步入小姑娘那金色的内心世界,尽情感受甚于景美的心美。
6、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聪明的阿凡提》教学反思
《聪明的阿凡提》是主题“中国娃”的一节语言活动。根据主题而设计了活动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阿凡提是一个机智勇敢的新疆维吾尔族人;了解少数民族的聪明才智。增进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根据活动的目标我首先在活动的导入部分是先跟孩子介绍了阿凡提这个人,介绍的时候重点是要突出阿凡提是我国新疆维吾尔族人,然后是幼儿学说新疆维吾尔族。但是开头介绍的时候漏了这个句介绍。所以在介绍完后我问幼儿阿凡提是哪里人时,他们都回答不上来。这时候我就跟他们强调了下阿凡提是新疆维吾尔族人,在故事的结尾部分,我又问了他们阿凡提是什么地方的人时,他们都能回答上来了。这时候我就及时的表扬了一下他们。在活动的第二环节是幼儿欣赏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首先我让幼儿倾听了一遍故事。听完故事我就提问了,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有一个幼儿很聪明,很好的回答了我的问题,并表扬了他,还让别的幼儿一起学说了题目《聪明的阿凡提》。在第二个环节我利用四张图片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在故事里大官和阿凡提的对话时,我又用生动的语言让幼儿学习他们的对话,在这个时候幼儿的兴趣很浓厚,他们的学的很认真。幼儿正是通过表演这种感性的学习方式,运用了 “气势汹汹”和“目瞪口呆”这两个词语的形象、情味和意蕴,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感性方式,“气势汹汹”和“目瞪口呆”这两个词,让他们对故事的理解更加透彻。
在活动的'第三环节个环节是让幼儿完整讲述故事一遍的,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就省略了这一环节。
就本次活动而言,这是一节比较有趣的语言活动,语言生动形象,幼儿的兴趣也比较浓厚。在这个活动中幼儿都是很感兴趣的,但是也有几个调皮的幼儿总是爱抢嘴,做小动作。在本次活动中,有几个小朋友总是能很好的回答我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关注度还需要增加。在对于幼儿课堂纪律方面还要加强,有几个幼儿会了,不等于全部的幼儿都会,所以关注的对象还要更全面。
7、语文A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我是国宝》的教学反思
一、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务实
首先,在课堂上用书上的规范语言规范学生不规范的口头语言。初次上课,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先出示熊猫的图片,直接过渡:文中是怎么描写大熊猫的呢?接着指名读课文。这样学习,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兴趣不浓,欠缺对学生语言的逻辑性、规范化的训练。在刘君老师的建议下,我有了新的设计,出示熊猫的图片后,紧接着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熊猫可爱的样子?找同学汇报。然后再来看文中对大熊猫样子的描写。这个环节的设计,力求在引导学生在口语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述的比较中,规范了自己不规范的语言,同时也培养孩子观察能力。
其次,在课堂上以课文为蓝本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一年级没有作文,但学生说话能力就是作文训练的基础。在首次上课讲第二段时,没有将这个重点段讲出彩儿来,孩子们没有将基本知识掌握牢固。在副主任顾小华的指导下,我做了如下的设计:由于本课课文的结构特点,第二自然段用“AA的”形式的词语勾勒了大熊猫可爱的样子,在多种形式的朗读后孩子们已经记住了“AA的”形式的词语。我是国宝教学反思3篇。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拓展,孩子们反馈了很多诸类的词语。在多层次的朗读后,引导孩子们背诵第二段,积累语言。第二自然段的结构、词语富有特点,是仿写小动物最好的样本,所以在练习巩固的第三个环节我设计了“描写小白兔样子”的小练笔,孩子们不仅积累了“AA的”形式的词语,同时会用这种总分的结构来写小短文,做到了对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实现了知识迁移。
二、朗读指导到位
朗读必须以理解为基础,在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不能对文中的每个词、句都细细欣赏、品味,要捉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准确地理解并把握内涵,在朗读中充分再现文章的真情实感。初次上课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出示了中国地图,将四川、甘肃、陕西、西藏这四个地区变红,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大熊猫数量少。顺势指导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作为中国的小朋友要读出骄傲和自豪的语气。上完课后,刘君老师给出了建议,孩子们并没有理解“珍稀”一词,很难读出骄傲和自豪的语气。再上此节课时,我做了如下设计:通过观看地图让孩子们感受大熊猫数量少,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体现出来。(读句子:只有……才……)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朗读关键词句,孩子们真正体会到熊猫少,进而理解“珍稀”一词。孩子们了解了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后,他们作为中国小朋友就容易读出骄傲和自豪的语气。
《我是国宝》这篇课文学生十分感兴趣,层次清楚,我在教这篇课文时是这样设计的;
1、让学生首先认识大熊猫,通过观察说出大熊猫的样子。
2、让学生在课外画大熊猫。
3、让学生自己制作生字卡片,在上课时拿出自己制作的卡片进行认读生字,这样学生认字迅速,效果好。
4、在朗读课文时,重点让学生边看图边理解,重点放在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人人都能背下来,朗读形式多种多样,带读、指读、默读等形式。学生兴趣高,课文内容背记得好。
但这是对部分较好的学生来较容易,但还有部分后进生没有掌握,不能背下来。
学生的勇于表达的能力也要训练。学生面对听课的教师,自然是有些紧张,这也是人的正常反映,不过原来一些很优秀的同学也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了,这就是一个问题了,说明了我在平时的训练还是太少了,这也是我有所忽视的内容啊,今后就得注意了!我想今后在上课之前的几分钟拿出来让学生来谈感想,讲故事,荐精文都是可以训练他们的能力的,相信学生,他们一定是最棒的!
深感教无止境啊!自己除了要多反思外,也要向各位同行们认真学习啊!
8、语文年级上《孔子和学生》课文的教学反思
语文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面对一篇教材,首先要把握的是这篇文章的特色在哪里,可以进行训练的点在哪里?怎样落实“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然而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是个常量,在教学时只能有所舍、才能真正有所得。
所以,在分析教材时,应抓住文本最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教学,进行训练。
本课的语言很有特色,简短的文章,以人物对话的记叙传递了孔圣人深刻的教育思想。我把人文性的落脚点定位于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从中受到教育,并从语言文字中具体感知孔子是个怎样的'人物。而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从对话弄清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明白他的教育思想道理,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即是教学的难点。
在具体操作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一些语言的精妙之处,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训练和指导。
我以“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指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在文本的深处和细处感悟人物特征,这不仅符合该类课型的特征,又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使文本的“召唤结构”和学生的“阅读期待”相互交融,产生了和谐的共鸣、共振,使课堂极富张力和魅力。
我发现,教学中“静思默想”和“反馈交流”是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孔子的品质的,如果能适当追问,引领学生的感悟走向深入,充分发挥师生对话的作用,就更好了。
语文课堂中的思想教育其实就蕴含在对课文的理解中,对课文的朗读中,蕴含在学生的答题中,让学生在语文训练的同时受到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就得到了统一。
9、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美丽的愿望》课文的教学反思
《美丽的愿望》是二年级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一单元是围绕着“爱”这个主题,这篇课文首先是一首儿童诗,诗歌与一般课文不同,诗歌的语言比较简练,节奏感强,所表达的内容也非常的丰富。在课堂上要让学生通过有限的语言文字来想象诗歌里丰富的内涵,并不容易。在这节课中,我范读的同时配上动人的旋律,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抓住诗歌中每句的关键词,并以“奉献”为情感的基本理念,努力引导孩子们的`生活与文章之间的联系,运用直白的语言描述“金色的小花”、“绿色的小树”、“明亮的小河”、“洁白的雪花”四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将文本内容再现为生活中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
本课教学亮点:运用配乐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很快进入诗歌的学习。
本课教学暗点:课程节奏不紧凑,示范过多,留给孩子自由朗读时间过长。
改进方法:上课前要预估每个环节的用时,控制好孩子们的自由朗读时间,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如小组轮流评比,指名阅读,全班评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