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在哪里》小学科学优秀教案一等奖
1、《力在哪里》小学科学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1课。本课在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发现力的科学规律,突出“力有大小和方向”以及“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两个基本要素。这些概念的建立靠学生的各种活动来完成。因此,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做和做中思考分析是本科教学活动的重点。只有学生亲身经历各种活动才能在具体的感性经验上获得力的概念。
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分四部分完成:第一部分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力的普遍存在;第二部分通过弹棋子游戏使学生了解到力有大小;第三部分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第四部分再次通过弹棋子游戏了解到力有方向,并学会判断生活中常见的力的方向。
第二课时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通过玩电动遥控车使学生了解到力对物体状态、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的影响,并学会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第二部分通过捏橡皮泥和面团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感受力的普遍存在,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对物体运动和状态的影响。
2、会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普遍存在的;
2、 知道力有大小、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合作与交流;
2、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教学准备
弹簧秤、棋子、铅笔盒、苹果、梨、实验活动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讲述:这是一张椅子,你能用什么方法使讲椅子移动吗?(指名让学生上来演示)
2、谈话:同学们很聪明,用的方法都使椅子移动了,说明我们都对椅子用了一个“力”,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有关力的知识,(板书:力在哪里),
二、体验感受力的存在
1、提问:你能找出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还存在力呢?
2、指名学生回答。
3、谈话:同学们这么积极踊跃,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你们看(出示幻灯片)。这里有力么?
5、讲述:看来力存在的地方太多了,说明力无处不在,(板书)那么你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把力放在老师面前呢?(不能),为什么呢?(力看不见,也摸不着),这老师就奇怪了,既然力看不见也摸不着,你怎以就知道所举的例子中存在着力呢?(我们可以感觉到的)
6、小结:对,虽然力是无形,但是我们可以观察或感受到它作用在物体上的产生的效果知道哪里有力。
7、谈话:因此,老师特意给力写了一首诗,你们想看吗?(想),请大家齐读一下。(生齐读后),那么你能不能帮老师续写一下。
8、指名学生续写。
三、认识力的大小
1、谈话:同学们续写的太棒了,想不想更多的了解力的知识,(想),让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比赛(出示幻灯片),比赛规则:老师已经标出了三个格子,每个格子的分数不同。然后把一板棋子放在起点位置,弹进你想要得分的格子。(注意,只能用手指弹,不能用别的方法,每位同学只给6次机会,六次加起来的分数是你的总成绩。比比谁得的分数最多。)
2、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3、提问:你们组完成最好的同学是谁?能不能说说你的窍门?让那些完成较差的.同学和老师也学习学习经验。
4、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帮助整理)
5、小结:看来要想得到最高分,用力必须大一些,而得到最低分,力也必须小一些。这说明,力不仅是无形的,而且有大小之分。
四、学会使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1、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得到高分用的力比得到低分用的力大多少吗?(不能)。
2、谈话:对,不能,为了精确的测量力的大小,只能利用仪器了,弹簧秤就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测量力的工具(出示幻灯片),讲解弹簧秤的构造。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中间是什么?上面的数字代表力的什么?1、表示的是什么?这个弹簧秤的最大能测多大的力?每一个大格又分成了几个小格(五个),每一小格又表示多少呢?如果每一大格分成了十个小格,又表示多少呢?(不同的弹簧秤代表的也不一样)
3、提问:如果给你一个弹簧秤,你觉得应该怎么用呢?(指名同学上来演示)
4、谈话:同学们说的基本上都对,但是我们在使用它时,应该要注意这么三点。(出示幻灯片)
5、学生齐读。
6、谈话:想不想用弹簧秤测一测提起物体物体时所用的力呢?
7、学生小组活动并填写记录表。教师巡视。
8、学生展示。
五、认识力的方向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了力有大小,现在我们再来弹一次怎样?(好)你来看(出示幻灯片)比赛规则一样。看看你又会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比赛。教师巡视。
3、小结:看来这次想得到最高分,力必须向左或向右,还要合适。而得到最低分,力必须向正前方,也要合适。这说明力还有方向之分。
4、提问:(出示幻灯片)你能说说这些力的方向么?
5、指名学生回答。
六、巩固应用
1、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七、板书设计
力在那里
无处不在 无形
大小 方向
力的单位 牛顿 N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力在哪里么?
2、学生回答。
3、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力在哪里?(板书)
二、研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教师出示一辆玩具电动遥控小车,静止放在桌面上,小车开始运动。用手按住运动的小车,使小车停下;用手推小车,使小车改变运动方向。
2、提问: 刚才,你发现了什么?
3、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电力使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老师用力按住小车,运动小车又不动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运动的速度。老师用手推小车,小车就往另一个方向走,说明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的方向。(板书)
5、提问:你能把小车运动的方向用箭头表示么?
6、指名学生板演。
三、研究力对物体的形状的影响
1、提问:刚才我们了解了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那么力对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吧。游戏介绍:每组学生提供一团橡皮泥或面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制作出不同的橡皮泥作品。
2、学生亲自制作。
3、展示学生作品
4、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5、指名学生回答。
6、小结:同学们通过搓、压、捏等方法,使橡皮泥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板书)
四、巩固应用
1、这节课,你又有那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力在那里
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形状
2、《力在哪里》小学科学优秀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力在哪里》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1课。本课在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发现力的科学规律,突出“力有大小和方向”以及“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两个基本要素。这些概念的建立靠学生的各种活动来完成。因此,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做和做中思考分析是本科教学活动的重点。只有学生亲身经历各种活动才能在具体的感性经验上获得力的概念。
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分四部分完成:第一部分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力的普遍存在;第二部分通过弹棋子游戏使学生了解到力有大小;第三部分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第四部分再次通过弹棋子游戏了解到力有方向,并学会判断生活中常见的力的方向。
第二课时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通过玩电动遥控车使学生了解到力对物体状态、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的影响,并学会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第二部分通过捏橡皮泥和面团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感受力的普遍存在,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对物体运动和状态的影响。
2、会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普遍存在的`;
2、 知道力有大小、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合作与交流;
2、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教学准备
弹簧秤、棋子、铅笔盒、苹果、梨、实验活动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讲述:这是一张椅子,你能用什么方法使讲椅子移动吗?(指名让学生上来演示)
2、谈话:同学们很聪明,用的方法都使椅子移动了,说明我们都对椅子用了一个“力”,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有关力的知识,(板书:力在哪里),
二、体验感受力的存在
1、提问:你能找出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还存在力呢?
2、指名学生回答。
3、谈话:同学们这么积极踊跃,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你们看(出示幻灯片)。这里有力么?
5、讲述:看来力存在的地方太多了,说明力无处不在,(板书)那么你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把力放在老师面前呢?(不能),为什么呢?(力看不见,也摸不着),这老师就奇怪了,既然力看不见也摸不着,你怎以就知道所举的例子中存在着力呢?(我们可以感觉到的)
6、小结:对,虽然力是无形,但是我们可以观察或感受到它作用在物体上的产生的效果知道哪里有力。
7、谈话:因此,老师特意给力写了一首诗,你们想看吗?(想),请大家齐读一下。(生齐读后),那么你能不能帮老师续写一下。
8、指名学生续写。
三、认识力的大小
1、谈话:同学们续写的太棒了,想不想更多的了解力的知识,(想),让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比赛(出示幻灯片),比赛规则:老师已经标出了三个格子,每个格子的分数不同。然后把一板棋子放在起点位置,弹进你想要得分的格子。(注意,只能用手指弹,不能用别的方法,每位同学只给6次机会,六次加起来的分数是你的总成绩。比比谁得的分数最多。)
2、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3、提问:你们组完成最好的同学是谁?能不能说说你的窍门?让那些完成较差的同学和老师也学习学习经验。
4、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帮助整理)
5、小结:看来要想得到最高分,用力必须大一些,而得到最低分,力也必须小一些。这说明,力不仅是无形的,而且有大小之分。
四、学会使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1、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得到高分用的力比得到低分用的力大多少吗?(不能)。
2、谈话:对,不能,为了精确的测量力的大小,只能利用仪器了,弹簧秤就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测量力的工具(出示幻灯片),讲解弹簧秤的构造。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中间是什么?上面的数字代表力的什么?1表示的是什么?这个弹簧秤的最大能测多大的力?每一个大格又分成了几个小格(五个),每一小格又表示多少呢?如果每一大格分成了十个小格,又表示多少呢?(不同的弹簧秤代表的也不一样)
3、提问:如果给你一个弹簧秤,你觉得应该怎么用呢?(指名同学上来演示)
4、谈话:同学们说的基本上都对,但是我们在使用它时,应该要注意这么三点。(出示幻灯片)
5、学生齐读。
6、谈话:想不想用弹簧秤测一测提起物体物体时所用的力呢?
7、学生小组活动并填写记录表。教师巡视。
8、学生展示。
五、认识力的方向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了力有大小,现在我们再来弹一次怎样?(好)你来看(出示幻灯片)比赛规则一样。看看你又会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比赛。教师巡视。
3、小结:看来这次想得到最高分,力必须向左或向右,还要合适。而得到最低分,力必须向正前方,也要合适。这说明力还有方向之分。
4、提问:(出示幻灯片)你能说说这些力的方向么?
5、指名学生回答。
六、巩固应用
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七、板书设计
力在那里
无处不在 无形
大小 方向
力的单位 牛顿 N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力在哪里么?
2、学生回答。
3、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力在哪里?(板书)
二、研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教师出示一辆玩具电动遥控小车,静止放在桌面上,小车开始运动。用手按住运动的小车,使小车停下;用手推小车,使小车改变运动方向。
2、提问: 刚才,你发现了什么?
3、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电力使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老师用力按住小车,运动小车又不动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运动的速度。老师用手推小车,小车就往另一个方向走,说明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的方向。(板书)
5、提问:你能把小车运动的方向用箭头表示么?
6、指名学生板演。
三、研究力对物体的形状的影响
1、提问:刚才我们了解了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那么力对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吧。游戏介绍:每组学生提供一团橡皮泥或面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制作出不同的橡皮泥作品。
2、学生亲自制作。
3、展示学生作品
4、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5、指名学生回答。
6、小结:同学们通过搓、压、捏等方法,使橡皮泥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板书)
四、巩固应用
这节课,你又有那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力在那里
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形状
3、《力在哪里》小学科学优秀教案一等奖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常见材料》是我们目前使用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的首课。它是一节集知识归纳性,探研操作性等于一体的科学课。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将学生由对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零星认识提升到内涵属性层次上。并且在提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认识物体的方法,使他们在进入“材料世界”时,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来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本课可分为四个内容:认识常见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做的;认识并描述一些常见材料;给材料分类;讨论关于材料想研究的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
就儿童的实际情况而言,在这之前,他们在生活中对一些材料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这就具有进一步研究的良好基础;就儿童的思维而,他们不像成人思维具有较强的严谨性,所以他们的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时必然会出现“与从不同”的创新的东西,这就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异彩纷呈的精彩元素,这都会成为这一节课里有用的教学资源。但儿童的思维简单会导致研究方法的单一,这就形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甚至较难区分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这就开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三维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2、知识与技能:认识一些常见材料。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
2、难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验室,初步感知材料
1、谈话:实验室里有些什么?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
2、学生观察记录。
3、观察带来的玩具,说说玩具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4、汇报交流。
(从实验室的装置切入学习,不拘泥于教材,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对玩具的研究是对实验室材料研究的补充,学生见到心爱的玩具有一种亲近感,愿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对材料进行分类
1、小组讨论:这些材料一样吗?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从质地、重量、大小、沉浮等进行比较。
2、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对材料的分类有所认识。
3、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类:知道材料可以粗略划分成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我又重点强调以是否直接来自大自然为分类标准,并提示两种材料间的关系。
4、引导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这一层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再次组织学生对教室内的物品进行观察,针对具体物品,按材料的来源差异分辨构成物品的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科学学习提倡给学生动手做的大段的研究时间,而不能是通过教师反复讲、学生认真听的方式获取知识,在学生动手做的过程中,他们的技能、能力、态度、情感得以发展与提高。教者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摆弄,自己获得对材料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多元化的,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是认真经历这一“摆弄”的过程,都会获得有益的认识。)
(三)以“球鞋”为例分析构成物品的材料。
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自己身边的物品,如大家穿的鞋子,看看它们分别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来自于哪里?有什么性能?
2、小组讨论后汇报。
(通过研讨提示材料之间存在性质的差异和来源渠道不同,表现材料的丰富多彩,从而引导学生自行展开对材料的探研活动,拓展学生对材料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
谈话:关于材料,你还想知道什么?还想研究些什么?把你的问题记在问题手册上。
(科学学习,要注意材料的积累,材料哪里来,就在我们平时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把感兴趣的问题记在“问题手册”上,一是提醒他们注意课后查阅资料,解决这些问题;二是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一节课的学习最后没有问题那确实是认真听了,认真做了,但有没有认真思考呢?这才是最重要的;三是为学生的评价留下一份宝贵的材料。可谓是“一箭三雕”。)
4、《力在哪里》小学科学优秀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淀粉和滑石粉的区别,根据碘淀反应时颜色变化的深浅来判断淀粉含量的多少。
2、在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时,学习运用预测;在观察淀粉糊加入碘酒后发生变化时,尝试探究变化发生的原因。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尊重事实,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淀粉、滑石粉、两把勺子、盆子1、盆子2(馒头、年糕、白菜、冬瓜、萝卜、马铃薯、蒜头等)、碘酒、滴管、记录表
教师准备:淀粉、滑石粉、两把勺子、盆子、碘酒、滴管、三个小瓶子、淀粉糊、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淀粉和滑石粉的比较
1、同学们看一下桌子上的两袋粉是不是一样,你们有办法进行区分吗?
2、学生观察比较
3、学生汇报
4、那么我们的判断对不对呢?我们还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法加以证明。
5、学生用实验进一步证明
(二)淀粉和滑石粉混合后,加入碘酒后会变色吗?
1、猜测:你们认为会怎么样?
2、混合时你准备用多少淀粉,多少滑石粉?
3、学生实验操作
4、汇报
大家也发现混合粉变色了,和刚才淀粉变的.颜色一样吗?还有什么发现?
(三)寻找淀粉的踪迹
1、你们知道哪些食物里含有淀粉,请你们想办法把含淀粉的食物找出来。
2、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呢?
学生猜测
3、实验验证
4、交流汇报
(四)淀粉会消失吗?
1、猜测:淀粉和唾液混合在一起,淀粉还会继续存在吗?
2、怎么研究?
3、实验验证
4、引导学生继续提出新问题
(五)总结延伸:
对于新的问题,引导课外继续学习研究
5、《力在哪里》小学科学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
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
教师准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分类等相关资料。
脂肪的辨别实验器材:食用油、肥肉、棉签、白纸。
淀粉的辨别实验器材: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馒头、米饭等)。
食物包装盒上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身体成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我们能从种类丰富的食物中获得什么呢?
二、探究过程:
1、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1)讲述: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下面我们分组探讨一下,每一小组选定一种来进行具体研究。
(2)分小组探讨交流(可根据生活经验知识谈谈,也可阅读课本介绍了解,还可通过查阅资料解释;交流时做好记录,选定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3)汇报交流
A.蛋白质组:
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它是构成身体细胞的基本材料,用于机体生长发育、衰老组织更新、损伤组织修补,以及各种生理功能的需要。生命的产生、存在与消亡,无一不与蛋白质有关。所以说,蛋白质是生命物质。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举例:粮食、肉、乳、蛋、豆制品、蔬菜、花生……
B.糖类组:
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一般来说,人体所需要的能量70%以上是由糖类氧化分解提供的。在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糖类常常占80%以上,其中主要是淀粉。糖类也是细胞的组成部分,例如细胞核中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糖和脱氧核糖。
淀粉也是糖类。
我们吃的粮食,如米、麦、玉米、高粱、甘薯等,其主要成分都是淀粉。
C.脂肪组:
脂肪俗称油脂。按来源可分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两大类。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含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脂肪是由碳、氢、氧元素所组成的一种很重要的化合物。有的脂肪中还含有磷和氮元素,是机体细胞建成、转化和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热量,其提供的热量较相同质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糖类)多一倍。此外,脂肪还提供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酸的种类很多,可分为饱和、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三大类。 脂肪在人体营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人体所需总能量的1000^40%是由脂肪所提供的。
富含脂肪的食物有植物油、动物油、肥肉……
D.维生素组:
维生素也称维他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是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机能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它是人体六大营养要素(糖、脂肪、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和水)之一,大多数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仅少数可在人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
人体每日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如果缺乏,则可引起一类特殊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因为维生素跟酶类一起参与肌体的新陈代谢,能使肌体的机能得到有效的调节。
各种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E.矿物质组:
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人体其实是由各种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其中很多矿物质元素为酶的必需组分,可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渗透压、氧气转运、肌肉收缩、神经系统完整性),也是身体组织和骨骼生长及维持所必需的。有些矿物质(如钙、磷、钠、镁、硫、氯化物)含量较大,有些则仅含微量。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钻、铜、氟、碘、铁、锌、铬、硒、锰、钥。大多数矿物质(锌除外)都广泛分布于各种食品中,可以在平衡和多样化的膳食中得到充分补充。
食盐、各种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F.水组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成年人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6000^7000,少年儿童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800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不能离开水。例如:营养成分经过消化后分解成的各种物质,都需要溶解在水里才能够被吸收;绝大部分废物都要溶解在水里,才能够被排出体外。水一方面不断地随着食物和饮料进人人体,一方面又不断地随着废物排出体外,身体里的水常常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失去平衡,各种生理活动就会发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
(1)引导:通过探讨交流我们已经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拿出我们上节课调查食物时填写的卡片,将每种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补充记录在卡片上(卡片的背面或者食物名称的旁边);然后按照不同的营养成分,将食物再次分类,并作好记录。
(2)小组活动:先做补充记录,再重新分类并做好统计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
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
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
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
含有丰富矿物质的食物
(3)展示交流(投影仪展示小组统计表)。
(4)小结:我们吃的食物中,有的一种食物可能会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会具有所有的营养,因此我们应该均衡膳食。
3、找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过渡: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亲自来找一找这些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那就更有趣了。教科书中设计了两个简单的实验,教我们检验脂肪和糖类;还告诉了我们寻找食物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方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亲自动手做一做吧!
(2)分组活动
注意:检验糖类,滴碘酒时,要离开食物一段距离,然后滴一滴或几滴;检验脂肪实验时,不要弄在检验纸以外,以免污染衣服、书包、桌子等;看食物包装袋上的标签时,应仔细找找不同食物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
(3)汇报交流
三、小结
1、说说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课外继续检验食物的营养成分,制成一份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板书设计】
2、食物中的营养
蛋白质 人体的主要成分
脂肪
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糖类
维生素
调节身体机能
矿物质
6、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的树木》教学反思优秀
按照要求,这一课应该带学生走进校园观察树木,这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可能是生平第一次认真仔细科学地进行一项观察活动。看看这些小不点那兴奋的劲,就知道他们心里多么渴望走出教室感受科学的魅力。然而,对于教师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首先,对于毫无观察经验的学生,怎样教会他们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完成最基础的观察记录;其次,在观察活动中如何体现小组合作的观念;再次,怎样维持观察活动中学生的纪律。这都是我担心的问题。
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两个问题。
一、室外观察的组织
三班上课时,为了给大家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我进行讲解的时间很短。简单的'介绍了观察记录表的做法和强调了室外观察的纪律,然后让学生按分组开始活动。结果,课堂秩序很差,学生由于分组产生很大矛盾,再加上想出教室的欲望强烈,老师的要求都没有听清楚。记录结果可想而知。自我反省后,我总结了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水平,改进了上课的方法。在四班上课前,我做了一份关于观察记录的PPT。课上,我利用了半节课的时间,仔仔细细地介绍了观察记录每一项内容的观察方法。关于纪律方面,我指定各个小组的安排和小组长的安排,并将各组的纪律交给每一个小组长。整节课下来,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还是免不了有学生会大声喧哗,但是进步还是可喜的。
二、记录的疑惑
刚开始,我是做好了记录表发给学生进行填写,结果在让孩子记录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看不懂表格。让他们在表格师完成记录那就更困难了。因此,我上完一个班级后在其他班级上的时候,就让学生对照书上的观察记录和PPT上空白的记录表,听我的讲解。学生在写观察记录时确实提高了效率,而且很多记录表已经相当漂亮了。
7、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种子藏在哪里》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种子藏在哪里》,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的种子有很多种类,它们各不相同,生长在各自的果实之中。
2.通过观察了解几种常见植物种子生长的部位。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类有种子的植物果实,如菜椒、苹果、玉米、葫芦、向日葵、花生、丝瓜及各种豆荚。
2.有籽西瓜1个。
3.每组小筐1个,塑料刀1把,小碟子若干,抹布1块,水果刀1把(教师用)。
4.幼儿操作材料:《种子的排列》。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各自带来的植物果实,引起幼儿寻找种子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的果实,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幼儿说出植物或果实的名称及特征。
2.教师出示西瓜,引发幼儿对西瓜种子的关注。
3.教师:今年的西瓜成熟了,我们把它摘下来。明年,我们还想吃西瓜时,怎么办?
4.引发幼儿对自己的经验猜测并知道可用用种子种植。
5.教师:西瓜有种子吗?你见过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吗?
6.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描述西瓜种子的特征。
7.教师:西瓜种子藏在哪里呢?
8.根据幼儿提议切开西瓜,找出西瓜籽并观察。
(二)探索其他果实的种子藏在哪里。
1.教师:你们带来的果实有种子吗?找一找它们的种子藏在什么地方?
2.幼儿自由探索寻找种子,将找到的种子放在小蝶子里。教师帮助幼儿切开部分果实或敲开部分坚果的硬壳。
3.教师:你带来果实的种子藏在哪里?你是怎样找到它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4.引导幼儿谈论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用什么方法找到种子,以及种子藏在哪里。
(三)观察各种果实中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1.教师:我们找到了种了,再来看看植物和果实内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2.幼儿讲述,教师示范切开部分果实,引导幼儿观察果实中的.种子的排列方式。
3.请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种子的排列》中几种果实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4.教师:在种子不同的排列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四)观察发现种子的异同。
1.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对比观察不同的种子。
教师:看看你个同伴找到的种子,种子的形状颜色一样吗?有哪些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2.幼儿对自己与同伴的各种种子做进一步的观察,自由说说对种子的新发现。
3.教师:这些种子长得不一样,可为什么都叫种子吗?种子有什么用呢?回家可以去查一查资料也可以去找一找还能找到哪些种子。
活动延伸:
将幼儿带来的植物的果实放在科学区中,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发现种子生长的不同部位或观察种子的排列形式。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不是让幼儿对着图片来认识种子,而是让幼儿在实物中寻找种子,一个“藏”字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对寻找种子产生兴趣,激发其探索研究的欲望。幼儿在活动中兴趣很高,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发现各种植物种子部位的不同,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8、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盐到哪里去了》教学反思
提要:我们这节课探究的中心主题是盐到哪里去了,由此引出“溶解”的含义。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极小的微粒”;另一个是“均匀分散
本周的教学内容是四年级下册《有趣的变化》单元中的重要内容《盐到哪里去了》。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新课伊始,我在讲台上准备了一杯水和一杯食盐水,然后提问:“同学们,你怎么知道这两种物质是什么?”通过尝的方式判断出一杯是水,一杯是盐水。我借机拿起食盐水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看到这杯食盐水里的盐么?那么盐到哪里去了呢?”这就为后面的合作探究活动做了铺垫。
新课标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我这样提问:“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五种材料,沙子、白糖、铁粉、食盐、锯末。如果我们把它们分别放入水中,大家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著名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猜想是合作探究结果的雏形,有了猜想,学生便会兴趣盎然的探究。学生们汇报出预测结果,接着让学生分组实验。这一环节的教学,我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实验要求,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方向,操作起来才会有的放矢、有条不紊。让学生合作探究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因此,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我深入各组,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组看到铁粉有浮的.现象就不知道怎么记录了,我及时告诉他们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
我们这节课探究的中心主题是盐到哪里去了,由此引出“溶解”的含义。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极小的微粒”;另一个是“均匀分散”。第一个关键点我让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关键点主要通过高锰酸钾溶解过程的演示来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交流中,把溶解的定义具体化。学生们通过本课的探究活动学习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训练学生运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充分准备了活动材料,设计了三个分离混合物的活动:分离沙子、水;分离铁粉、水;分离木屑、水的混合物。要求学生们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为了使学生们想出的办法能充分得以实施,为每个小组准备好各种实验器材。筛子是这几个实验中需要普遍使用的工具,为了使工具比较统一,我让学生准备好小筛网,在分组实验时使用。
在分离铁粉与水的活动中,大部分学生积极进行三个分离混合物的活动,亲身经历了多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在每个分离活动时,每个学生都是那么认真仔细地去做,通过学生去做实验,不仅知道分离木屑与水的活动,纱布是最好的分离工具;分离铁粉与水的活动,磁铁是最好的分离工具;只有通过亲身经历的探究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懂得要有选择性地使用工具,进行科学探究的效果就会提高,合作精神也会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面临的问题,把科学课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他们体验到了研究成功的喜悦感、成功感,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
9、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第一步,认识杠杆和杠杆上的三个点,抽了不爱发言的学生到大屏幕前,就上面的跷跷板、天平、钳子、剪刀找三点,完成不错。对于正常使用情况下不是杠杆的擀面杖和锥子也进行了分析——找不到支点,所以不是杠杆,大家学得也不错。
第二步,研究杠杆的秘密。为了让同学们收集数据的时候能有规律,我先进行了示范,选定左边第二格,作为固定的阻力点,分别在上面挂一个、两个钩码,看右边第几格挂几个时杠杆平衡,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们进行了尝试,成功后列出数据,让大家看我记录的方法。接下来就是学生动手的时候了。我在教室里巡视,这个组看看,那个组看看,发现没有章法的就指导一下。可是这一看不得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有的组只列出三四组数据,稍一仔细看,发现有的数据根本就不对。一共十五行呢,这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测完?放学铃响了,我等不及了,就让大家看着我在黑板上写的数据进行指导,得出左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然后让大家加快速度继续测。我继续巡视,发现有的组把原来的数据全擦了,有的组组长和组员争执,有的组里一部分人在测,一部分人在打闹或者趴在那不动。这哪是科学实验课?于是,我叫停了测试,让大家就我在黑板上写的数据分析,生拉硬拽着总结了杠杆省力或不省力的规律,让大家放了学。
放学后,我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费了这么大的劲,用了这么多的时间,连想要的基本效果也没达到,原因到底在哪呢?我在懊恼中反思着。
首先,天时不对,上这节课时已经是自习了,而且学生二节课后没下课休息,直接上的自习课,还学的是新课。
其次,地利不利,窗外面有一个办丧事的,鞭炮声、音乐声,念词的声音那么响,直接传到了教室里,学生难免分心。科学探究课,分了心怎么行?
第三,人和不和。作为教师,我没有考虑到以上具体情况,只认为自己准备好了,就能去上课了;在1班上好了,就能在2班上好。作为学生……算了,他们毕竟是学生,还处在可塑阶段,如果说学习习惯有待养成,或者合作状态有待磨合,那也首先是我这个教师该考虑的问题。也许,这个班就是锻炼我的一个班呢!抱怨没用!
接下来,想想补救措施。下节课上,
1、复习杠杆有三个点。
2、说说杠杆处在平衡状态时的意义(可以清楚地看到哪边力大)。
3、挂钩码,让学生尝试利用乘法口诀使杠杆平衡。
4、观察杠杆省力时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进行作比较,看能发现什么共同点;依次找出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时的共同点。完成这四步,学生难道还不会?那就得让会的去教不会的了。
10、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杠杆的科学》是六上科学第一单元的第2课,在生活中,学生也经常会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钉、用镊子夹东西,等等。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的教学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并且通过杠杆尺的实验,来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本课我加强了实验前的指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学科学,尽可能用好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悟,整堂课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杠杆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而我们科学的教学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因此在第一部分的教学时,我先呈现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等生活中的情景图,让学生判别这两种杠杆,它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地方。然后又出示了羊角锤拔钉子、老虎钳、剪刀、天平、螺丝刀、擀面杖,让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不是杠杆,并说说自己的理由。通过老师的引导,再加上一些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判断,并说理由。
二、加强实验指导,发展能力
本课的重点部分是最后一个环节杠杆尺的研究实验,由于有了前一年上课的经验,我在实验前加强指导,强调:
1.暂时规定把杠杆尺左边挂的钩码,看作是重物,当作阻力,钩码挂的格数就是阻力点的位置;右边挂的钩码看作是我们用的力,钩码挂的格数就是用力点的位置。
2. 问学生: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几格?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又是几格呢?(一个小孔就是一格)左边挂1个钩码,右边挂2个钩码达到平衡了,你认为这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
3. 我们要求只在左右各选一个位置挂钩码,并且演示。
4. 尽量挂出更多的平衡。有了这些实验前的指导和提示后,学生实验效率明显大大地提高了。
三、用好课程资源,拓展思维
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我出示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等生活中的情景图,最后在拓展运用时,我又再一次地出示,并且问学生:他们是属于什么杠杆呢?为什么?让学生马上用课上所学进行判断并作出解释,不但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11、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杠杆的科学》一课主要有两个内容,分别是“认识杠杆”和“研究杠杆的秘密”。这节课上下来,给我的感觉是不顺畅,很纠结!问题出在哪呢?作为教师,我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制作课件,安排探究活动,已经做得够到位了。反复斟酌,我觉得应该是这一课的教材存在问题,那就让我来给教材挑挑刺吧。
第一根刺:从撬棍引到杠杆,太急!
本课开头如下: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右边是一幅卡通插图,画的就是一个人在用撬棍撬木箱的情景)然后马上就引出来: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并马上介绍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
对学生来说,“撬棍”是个新概念,它有什么特点,它的工具原理是什么,在学生对这些知识还没有明晰的前提下,就轻率引出杠杆,还说“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学生能知道哪些是像撬棍这样的机械呢?
我觉得,这个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点,标题为“撬棍的秘密”。让学生看图或者实践,充分讨论撬棍的工作原理,知道它能省力以及省力的原因,再类推出螺丝刀撬东西、开瓶器开啤酒盖,都是和撬棍相似,它们共同点就是有个支点,另外还有用力点和阻力点。这个时候,再提出“杠杆”的标准,就比较恰当了。
撬棍和类似撬棍的机械是由一根杆组成,那剪刀、钳子、筷子这些工具和撬棍形状明显不同,那它们是杠杆吗?学生肯定有争议,那就让他们继续深入讨论吧!当他们在这些工具上也找到了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我们就可以总结:这些工具也是杠杆。
第二根刺:概念名词不合理,烦琐!
中学科学老师抱怨,小学科学常常把错误的概念教给学生。这个问题出在哪?除了是因为许多科学老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不高之后,还有就是教材编写中的问题,在教材中有些编者生造的概念名词,和通用的科学术语不一致。
比如本课中的“用力点”,在初中科学上描述为“动力点”,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名称不统一肯定会制造麻烦。还有在分析杠杆的时候,有一种情况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字多,学生常略写成不省力,导致表达不准确,我就纳闷了,为什么这里不用初中的`“等臂杠杆”来描述呢?
第三根刺:问题描述不严谨,有歧义!
书本第4面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呢?说说我们的理由”。下面出示了6幅图,分别是:羊角锤拔钉、老虎钳、剪刀、天平、螺丝刀、擀面棍擀面。
粗粗看,好象没问题。仔细分析,有4幅图仅仅出示工具的名称,容易产生歧义。比如螺丝刀,如果用来拧螺丝,那它就是轮轴而不是杠杆,可如果是用来撬盖子呢,那就要归类到杠杆了。再比如老虎钳,用来剪铁丝是杠杆,用来钉铁钉也是杠杆,用来夹拧螺帽就是轮轴。
延伸到我们的作业本和考卷,有些出题人小气的连图都不给,就提供一个工具名称让判断是不是杠杆,真的是很过分。
第四根刺:探究活动难掌控,耗时!
书面提出“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吗”,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些好笑,难道用撬棍还会故意采用费力的方式吗?然后提出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作用,又说把“杠杆尺”当“撬棍”,我是真的被搞糊涂了,到底是研究杠杆呢,还是研究撬棍?算了,还是按小标题“研究杠杆的秘密”来理解吧。问题是我们的实验材料不够精确,比如两边都挂一个钩码,左边挂在第三格右边挂在第四格,居然也差不多平衡。还有的学生在杠杆尺的一侧选了两个地方挂钩码。看来这个探究实验设计还需改进或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