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案一等奖

2023-06-25 18:12:09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案一等奖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案一等奖

1、《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的口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54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 )个十和( )个一组成68。

  54=50+( ) 68=8+( )

  2、口算:30+(7-2)= 70-40+5=

  40+(9-5)= 50-40+3=

  17-3= 15-10=

  问:你是怎样口算17-3和15-10的?

  (17-3=?先算7减3等于4,再算10加4等于14.)

  (15-10=?先算10减10等于0,再算0加5等于5.

  或想:15是由10和5组成的,去掉10就剩5,所以15减10等于5.)

  3、小结导入

  十几减几、十几减十的题目,同学们会算了,那么如果把十几换成几十几,也就是任意一个两位数,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的36-2=

  (1)师:下面就请你自己算一算这道题,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

  (2)学生自己研究36-2=?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可以边演示学具边说明)

  教师板书:

  a。用数数的方法(从36往前再数两个数:35、34.)

  b。先算6减2等于4,再算30加4等于34.

  (4)问:为什么先用6减2,用十位上的3减2行不行?为什么?

  (因为要减的是2个一,不是2个十,所以要用个位上的数去减.)

  学生说明理由.

  问: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如果36减去的数比较大,再用数数的方法就太麻烦了.)

  (5)老师演示课件“”第1步,学生练习说36-2的计算过程.

  (36减2等于几?先用个位上的6减2等于4,再用30加4等于34.)

  2、教学例1的36-20=

  (1)师:刚才,同学们自己探索出了36-2的计算方法,如果把题目中的2改成20,该怎样计算呢?(板书:36-20=)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这道题,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

  (2)学生试算36-20=?(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

  (3)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用倒着数数的方法(十个十个地数:35、34.)

  (2)先算30减20等于10,再算10加6等于16.

  问:这道题为什么要用30减20,不用个位上的6去减了?

  学生说明理由.

  (4)老师演示课件“”第2步,学生说36-20的计算过程.

  (36减20等于几?先用30减20等于10,再用10加6等于16.)

  3、比较:

  (1)同学们自己探索出了36-2和36-20的计算方法,这说明你们很会学习,老师要奖励给你们集体一颗智慧星(在黑板上贴出一颗金星).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题,说一说这两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相同点:都要把被减数36分成30和6.

  不同点:减2要从个位数里减,减20就要从十位数里减.)

  强调: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7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

  比较:这两道题中的减数有什么不同?减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第1题减去的是3个一,要从被减数的个位去减.第2题减去的是2个十,要从被减数的十位去减.)

  2、一组一组地出示口算卡片:56-3=47-4=99-9=

  56-30= 47-40= 99-90=

  同桌对算.

  3、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前五名同学发“小红花”)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和第3题

  2.57-3= 99-6= 89-7=

  65-4= 48-5= 26-2=

  3.30-10= 50-20= 76-40=

  38-10= 57-20= 95-70=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板书:(不退位)

  问:做这样的题目要注意什么?(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五、作业

  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的第2题.

  2.53-50= 69-40= 85-4=

  89-70= 96-60= 78-5=

  板书设计:

2、《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案一等奖

  学习目标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重、难点

  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导学过程

  1、口算

  9-6=30+2=8+51=50-20=

  2、口答:

  ⑴5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54=50+()

  ⑵6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68=8+()

  任务一:35-2=□

  1、动手操作:先摆35根小棒,去掉单根的2根,还剩多少根?

  2、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3、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任务二:35-20=□

  1、动手操作:先摆35根小棒,去掉20根,也就是2捆,还剩多少根?

  2、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3、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达标测评:

  1、口算

  40-10=60-20=80-50=90-30=

  47-6=75-40=58-10=46-70=

  2、超市运进63箱苹果,卖了60箱,还剩多少箱?

  3、明明考试得了90分,刚刚得了80分,明明比刚刚多得了多少分?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案一等奖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2、通过摆一摆,会正确的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学案导案

  新知探究

  (一)说一说

  观察课本69页的主题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算式?

  (二)摆一摆,说一说

  1、摆一摆:35-2=()。

  35里面几个十几个一?摆几捆和几根?2里面有几个一?摆几根?几根减几根是几根,再和几捆合起来是几个十和几个一?所以35-2=()。

  2、摆一摆:35-20=()。

  35里面几个十几个一?摆几捆和几根?20里面有几个十?摆几捆?几捆减几捆是几根,再和几根合起来是几个十和几个一?所以35-20=()。

  3、说一说35-2和35-20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课堂检测

  一、计算下面各题。

  36-20= 47-20= 56-30=

  76-30=72-20= 59-40=

  二、解决问题。

  1、一年级有42个男生,有30个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2、小明有86个小星星,小红比小明少20个,小红有多少个星星?

  计算时注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时先弄清楚问题要求什么,再列式计算。

4、《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案一等奖

  教材解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对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本节课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在学习时不需要考虑到不够减的问题,因此学习起来会相对比较轻松。

  学习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法:

  运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学法:

  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

  70-20= 60-30= 80-50= 90-60=

  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板书)

  1.出示主题图,教学“35-2”.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看看小男孩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

  (2)师:怎样求还剩多少本故事书呢?

  请个别学生回答,师板书:35-2

  (3)在小组内探讨一下“35-2=?”

  (4)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用数数的方法

  生2:先算5减2等于3,再算30加3等于33.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算法,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也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孩子的思维。

  (5)师:为什么先用5减2,用十位上的3去减2 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思考,说理由

  师:你们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6)老师处事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学生边看边说。、

  (7)学生动手操作计数器,巩固新知。

  2.教学“35-20”

  (1)师: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还剩多少本漫画书?

  师:怎样求还剩多少本漫画书?

  学生汇报,师板书:35-20=

  (2)你会计算吗?同桌互相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

  (3)生1:先算30减20等于10 ,再算10加5等于15.

  3.比较35-2与35-20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69页上做一做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35-2= 33 35-20= 15

  5-2=3 30-20=10

  30=3=33 10=5=15

5、《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经历算法形成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笔算。

  2、学生经历丛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必要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星期天,老师去新华书店挑了三本书:《十万个为什么》每本48元、《安徒生童话》每本35元、《格林童话》每本23元。(黑板贴图片)

  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指名学生回答,并列式。板书:48-35= 48-23= 35-23=)

  1、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引导学生说出: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

  2、你们会算吗?我们先来算一算:48-35=(学生尝试计算)

  反馈时可能出现,

  第一种情况:口算,方法一,48-30=18 18-5=13

  方法二,40-30=10 8-5=3 10+3=13

  第二种情况: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教学设计3、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

  二、自主探究,理清算理。

  1、笔算时,我们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2、学生尝试笔算,并指名板演。

  反馈。你们对上面的竖式有意见吗?与加法竖式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的?

  要求学生会说算理。

  3、除了笔算外,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来计算。师生共同演示。

  4、接下来把另两道算式也做一做:48-23= 35-23=

  (学生独立笔算后反馈,要求会说算理。)

  5、小结: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要提醒小朋友什么?

  三、巩固练习。

  1、书本第19面,做一做第1题。

  学生直接做在书上,指名板演,反馈纠正。

  2、书本第20面第1题。

  学生直接做在书上,指名板演,反馈纠正。

  3、书本第20面第2题。

  学生直接做在书上,指名板演,反馈纠正。

  同样是8,为什么写的位置不同?(强化对位)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6、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的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这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基础。考虑到这一点,我通过复习加法口算引入课题,将加法口算的方法迁移到减法口算中来,以帮助学生逐步把握算法的本质,形成计算能力。通过知识的复习、迁移能够为学生自主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算法做好知识性准备。

  接着以学生喜爱的春游活动为背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探索45-30、45-3的计算方法时,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我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着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留给了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算法,再组织交流,展示思维过程。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敢于思考、勇于发现、不断创新。既让他们可以发展了思维,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又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通过让学生对比、讨论分析,找出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在分析、讨论、交流、归纳等活动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最后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新知,运用新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新知、形成计算技能,以及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中,自己感觉学生掌握的还算可以了,从学生交流、回答问题中,发现学生算理也已经理解了,可是在完成补充习题时,还是出现了较多错误,例如减法当加法做、计算时学生对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产生混淆,但不是大篇幅错,而是夹杂几道题,全对的概率不是很高,不知是年龄小的缘故还是掌握的不够娴熟!

  

7、《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情景:星期天,老师去新华书店挑了三本书:《十万个为什么》每本48元、《安徒生童话》每本35元、《格林童话》每本23元。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我直接把学生引向本节的学习内容,当然我也把问题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解题多样化,口算、摆小棒、笔算均可。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然后大家集体交流各自方法,从而也引出了笔算减法,通过学生自己讲解、互相质问、教师引导到改正展示,都是那么水到渠成,学生不仅学会了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一举两得。

  这一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把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提高、创造的机会,让他们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数学的快乐!

8、《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首先营造春游乘车的情境,让学生看图说出图上的数学信息,启发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列出“45+30”,提出问题“怎样计算‘45+30 的得数呢?”学生先自己用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然后说一说怎么摆的。得数是多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追问“为什么要先把3捆和4捆小棒合起来?”接着让学生通过用计数器拨珠计算的方法来验证这道算式的得数是不是75,在学生拨珠的基础上提问“为什么要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先拨3颗珠?”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操作活动以及师生共同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要算“45+30”都要先把3个十和4个十合起来。然后,在前面这些活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是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珠来计算“45+30”的,如果不摆小棒,也不拨珠子,那怎么计算“45+30”呢?这个问题我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学生来汇报。但学生汇报的还是采用竖式的比较多,基本上不能准确说出计算的顺序。看来,这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在他们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在肯定学生用竖式计算的前提下,我开始引导学生像书上这样进行口算表达。

  但是,我当时并没有刻意去强调一定要学生按照这种方法来计算,也认为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这种思考方法。在引出计算“45+30”时,要先算40加30等于70,再算70加5等于75后,我仅让几位学生说一说,再读一读,并未刻意强调所有人一定要掌握。第二天,让学生再按照这种计算顺序来说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过程时,多数学生却说不出来。我当时认为,学生只要学会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就可以了,没必要非要掌握这种计算方法。而且说实话,自己也觉得直接采用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反而更简单一些。于是,我对教材上的编写产生了怀疑,我觉得,为什么不是直接让学生采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呢?这样学生学起来不是更简单吗?教材中要求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先算几十加几十,再算几十加几,或者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加几十,这样的程序对学生后面学习竖式笔算要先从个位算起,会不会引起负迁移呢?

  经过和师傅纪老师的研讨与交流,以及对相关练习的分析,我发现,在很多综合练习中,经常出现这类口算过程的填空,说明这种口算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让学生都掌握,这是进行竖式计算的前提。即在理解这种口算过程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先让学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先算几十加几十,再算几十加几,或者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加几十,这是一种口算过程,这种口算过程是和学生的摆小棒和拨珠子的活动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再现了学生的操作活动过程。在操作活动和口算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知道”。

  其实,我在课前也粗浅地与学生进行了一些交流与了解。经过初步的了解,我发现,学生在没有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式了,但基本上都是采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的,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因而,他们对于这种类型的计算不难掌握,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但是,当深入追问为什么要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计算时?却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有的学生告诉我,他在外面上辅导班早就学过了,那儿的老师说应该这样计算。看来,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并非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而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时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而教材通过直观摆小棒以及借助计数器就能够帮助孩子从直观角度来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此外,数学不仅仅是一门计算的学问,在进行计算教学时,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孩子只会算不会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因而,研读教参是非常必要,尤其是当我们对教材上的编写意图不明确时更要仔细揣摩、理解,然后才能更好地用教材教,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掌握,这对学生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如果学习数学只需要依靠学生的记忆力,那就将失去数学学习的本质——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的学习,自身的魅力并不在于那一大堆的概念、符号与原理,而在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富有趣味性的思考,这才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