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一等奖
1、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的例17、例18和练习十五的第5—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进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
2、使学生了解估算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作业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5 30×6 130×2 40×5
80÷5 420÷7 510÷3 240÷6
2、估算下面各题。
479÷6 531÷5 2449÷8 1790÷3
(1)逐题由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的过程,即第一步求什么?怎么省略被除数的尾数?第二步算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2)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二、新授。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能够根据不同情况估算出它们的近似商。今天我们通过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的继续学习,了解它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
2、教学例17。
(1)出示题目:5530除以6大约等于多少?
(2)读题并理解题意。
(3)列式:5530÷6
(4)这道题目对结果有什么要求?(只要求进行估算)怎么看出题目中只要求进行估算?
(5)进行估算。由学生说出估算方法:把被除数5530的百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后约等于5500。再把5500÷6约等于900。
提醒学生横式上要写“≈”号。
(6)由学生笔算出准确数。
得:5530÷6=921……4
(7)引导学生将估算的结果与实际除的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估算的结果和实际除得的结果是接近的。
3、巩固练习。练习十五第6题的第一行3道题。
(1)读题,学生进行估算,三人板演。
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学生被除数是根据哪一位进行“四舍五入”的,横式上是否写“≈”号。
(2)订正后,再请学生算出各题的准确数。
(3)通过讨论,说出每道题的估算结果比除得的准确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4、教学例18。
(1)出示题目:用估算检查下题商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
3976÷8=497
(2)读题,理用题意。
(3)进行估算。3976÷8≈500
(4)引导学生对实际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①实际结果497的近似数是500。
②估算的结果也是500,说明商的最高位没有错。
5、巩固练习。练习十五第7题第一行的两道题。
三、课堂小结。
师生议论,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估算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知道了它在实际计算中的作用、今后我们要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检查计算结果是不是与实际结果接近或除法笔算商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养成良好的作业检查、检验的习惯。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五的第5题,第6、7题的第二行以及第8题。
2、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练习中,提高试商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练习,初步感知前一位不够除要把前两位合起来一起除的算理。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形式多样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下一节课要学的知识(首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作铺垫。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课本第21页练习四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2 .课本第21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错在哪里。
二、综合练习
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 )×5+( ) =47
47÷5=( ) ……( )
(2)( )×7+ ( )=47
47÷7=( )……( )
你是怎样填的?
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2.出示( )×8+( )=52
( )×6+( )=52
(1)先在 ( )填上适当的数,再像上一题一样写出与它有联系的除法算式。
(2)你还能自己举一组这样的例子吗?
3.出示75×3=( )+15=( )
74×4=280+( )=( )
(1)你会填写吗?试一试。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填法。
(3)说说整个算式的意思。
三、巩固应用
1、课本第21页第3题。
分组活动:从第问题中题中选一题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课本第21页第4题是应用题,你们自己能解决吗?
反馈:谁能说说完成第3题时自己的思考方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3、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课本第15页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练习,学生巩固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除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练习,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60÷3= 40÷2= 150÷3= 270÷9=
160÷4= 2700÷3= 900÷3= 1000÷2=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三、补充练习(解决问题)
1、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
学生看图,从图中获得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探究算法,与同伴进行交流。
(1)独立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2)互相交流算法。
(3)将学生列的算式及方法板书。并用全班学生一起复述,明白算法。
四、巩固练习
出示问题
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后,确定解体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除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4、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练习十第12-18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更加正确、熟练地口算和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重、难点:更加正确、熟练地口算和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一些笔算,掌握了这些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来练习已经学过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板书课题)进一步巩固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能力。
二、口算练习
1.口算方法练习。
(1)8÷260÷328÷7
80÷2600÷3280÷7
800÷26000÷32800÷7
先口算得数,再让学生说一说每组题是怎样想的。
指出: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除法口算,如果前面一位或两位可以直接算出得数,就可以看作多少个十,多少个百或多少个千直接一步口算结果。
(2)24÷236÷355÷5
240÷2360÷3550÷5
先让学生口算,再选择两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480÷4420÷23000÷3
480÷6420÷73000÷5
提问:每组中第一题要分几步算?第二题呢?为什么被除数相同,口算方法不一样?
三、笔算练习
1.做练习十第13题。
(1)做前两题(846÷2648÷4)。指名2人板演,其余做在作业本上。
(2)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笔算过程。
提问:这两题都是按照什么顺序除的.?在笔算过程中,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注意什么?如果哪一位有余数,接下去怎样算?看看商的最高位和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关系。
(1)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要从被除数高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哪一位有余数,就要把下一位移下来合起来再除。计算时可以直接看出商的最高位是几。
(2)做后四题。
2.做练习十第14题。
先让学生估计商是几十多、几百多或几千多。选择一、二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到的。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四、应用题练习
做练习十第18题。
1.读题。
2.求柏树每行比松树多多少棵,就要先提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提“柏树每行多少棵”?
3.让学生在书上补上第一个问题。
五、指导解答思考题
1.请你任意翻开书,看右边一页的页码数与左边一页页码数相加得多少。
2.读思考题。提问:你认为谁说得对?为什么?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第15-18题。
5、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10页。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2、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个位商写0的.计算、理解不够商1要用0占位。
教学难点:被除数十位上数能整除而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
教师准备:挂图、幻灯片、铅笔(70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把62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能分到多少个?
二、新课学习:
1、让我们写出算式来。(剩下2个羽毛球,商怎样写呢?)
62÷3=20(个)......2(个)
20
3√62
6
――
2
2、让我们来验算一下。
3、边想边做:83÷4=63÷6=92÷3=61÷2=(注意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4、算一算,比一比:
42÷2=41÷2=63÷5=53÷5=
5、找找错在哪?(想想做做第3题)
6、想想做做第5题注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灵活点。
7、至少要搭多少顶帐篷?(让学生体会余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合理运用,不要求讲进一法)讨论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第二页想想做做1、2。
四、小结:大家今天有什么收获啊?
五、布置作业: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最后两题。
52÷5=43÷4=82÷4=74÷7=
2、有75千克的大米,每次搬运10千克,至少要搬运多少次?
六、教学后记:
6、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通过情景的创设,解决了数学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胆对教材进行整改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如果按照一期教材进行处理,学生虽然也能掌握知识,但是新课程数学教学内容最大的转变是生活化和综合化,而老教材在这一方面是比较欠缺的。根据估算这一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大胆对教材进行整改。实际上,在教学之前,我就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书本上的例题用不用?由于书本上的例题完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最后我决定不用。在删除原有例题的基础上,我以当前比较敏感的话题——台湾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解决有关“台湾”的一系列数学问题来完成教学,把数学学科与思品学科有机整合,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结合了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我的决定是对的。因为数学教学的目标由过去的发展“双基”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演变为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通过一些有关台湾的信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从而加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增强责任感,进而坚定学习信念。
2、机智处理教学中出现的情况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在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中,往往
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教案预设以外的新情况,若不及时进行调整,会令人遗憾。我觉得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于当学生解决364300÷9≈时,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我灵机一动,补充了一道3547÷5≈来加强估算合理性的训练。有的学生把3547估成3500,有的学生把3547估成4000,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估最合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讨论起来。没想到这一不露痕迹的小小变化,能产生这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学生的智慧得以升华,自然而然解决了本堂课的重难点。这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根据课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3、注重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的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我还做到关注学困生,让学困生上台“多唱戏”。在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后,我请了一位知识接受比较慢的学生,鼓励她完整的表述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做到把阳光洒到每一个角落。相信这个学生通过训练,发言的欲望会不断增强,交流的能力也会提高。
4、存在的问题
由于要对教材进行整改,在选择信息时,还要注意数据的合理性,例如在开
放型练习中,以这样一道题:台湾省终年不冷不热,长夏无冬,每年4-11月是台湾的夏季,8个月的总温度只有176摄氏度,估计一下,台湾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多少摄氏度?176÷8≈,如果把176估成200,台湾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摄氏度,而实际情况台湾夏季的平均气温是22摄氏度,因此教案设计时一定要严谨。
总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因势利导,讲求策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原理,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7、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大多老师不喜欢上计算课,有的认为计算课枯燥,课堂气氛不活跃;有的'认为只需几分钟时间,新课就结束了,没上头。要上好一节计算课确实不容易。在本节课中,有许多新的知识点,商的定位、两次试商、十位上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不同解决办法、竖式的书写等,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十位有余数算理的理解有困难,教学时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采用了讲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课后有以下体会:
1、利用口算经验学习笔算。
在教学本节课前,进行个别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熟练,笔算大多数学生不会,会写的也写错。课堂中解决“平均每人捐几本?”时,出现的情况与课前调查的一致。于是利用学生熟练的口算经验学习笔算,将口算方法、笔算的算理理解与算法的掌握紧密结合,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
2、直观用在刀口处。
42÷2,52÷2,同样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什么后者要借助小棒图理解算理呢?42÷2,十位没有余数,借助口算经验,对算理的理解、算法的掌握不会有困难。而52÷2,,对于要把“十位余下来的1”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再除理解有困难时,演示课件,让学生借助更形象、更直观的手段帮助理解。
3、注重有序思考的方法。
观察平时的计算教学发现:有些学生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会做不会说,言行不一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本节课中学生虽然看不出笔算的必要性,但它是后继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有必要理解算理,方法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思考过程。
4、做、说、评、改相结合。
计算课的教学,学生也应该“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动笔试一试,采用多种形式说一说,对做法说法相互评一评,再把错误改一改,学生学得实在些,相关能力也得到培养。
5、困惑
在本节课中,对42÷2,52÷2笔算方法进行了比较,这算不算对计算过程的提炼和提升?如果不是,又该怎样做呢?
8、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上计算课枯燥,课堂气氛不活跃,过去自己教学只需几分钟时间,新课就结束了。这学期听了郑蔚、冯琳老师执教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课,知道上好一节计算课确实不容易。在开学初的一次教研组活动中,教育专家曹培英老师对我校数学教师进行了一次培训,特别是曹老师在分析三年级计算单元,他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对自己的帮助颇大。听了曹老师的分析后,使我的教学脉络更清晰了。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第二次学习除法知识。学生已经学习过表内除法,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依据教材意图,本课要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从“表内除法”到“被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突破,以便学生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教学中重点体现让学生经历从“表内除法商是一位数”到“商是两位数”的突破过程,突出问题解决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设计上我找准学生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采用了讲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课后有以下体会:
1、利用口算经验学习笔算。
在教学本节课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熟练,笔算大多数学生有所遗忘,会写的也写错。于是利用学生熟练的口算经验学习笔算,将口算方法、笔算的算理理解与算法的掌握紧密结合,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
2、注重有序思考的方法。
观察平时的计算教学发现:有些学生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会说不会做,言行不一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本节课中学生虽然看不出笔算的必要性,但它是后继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有必要理解算理,方法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思考过程。
3、做、说、评、改相结合。
计算课的教学,学生也应该“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动笔试一试,说一说,对做法说法相互评一评,再把错误改一改,学生学得实在些,相关能力也得到培养。
9、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
在教学例1时,通过课件4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几根?让学生想着分一分并用口算说一说怎么算,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先分整捆的每人2捆,再每人1根,让学生用口算说出分的过程;40÷2=202÷2=120+1=21。接着让学生尝试用摆竖式解决42÷2,因为例1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问题,可先让学生尝试,再讨论解决。在课上,我把学生尝试的竖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有没有问题,在分析讨论中解决例1。例2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同样设计了42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几根?课件主要解决平均分完3捆还剩1捆,怎么分?通过把1捆打开成10根和2根合起来再分,每人分到4根;然后让学生摆竖式。将小棒演示的每一步与的竖式的每一步结合起来,既能够帮助思维弱的学生理解算理,对已经理解算理的学生也是一种认知的强化。
在练习中主要针对两种类型的除法展开,通过练习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巩固竖式写法。练习中对第一种类型能较快解决,而第二种对学困生则需要花时间。需多加练习,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10、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第一:大胆、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这节课中,由于自己过于“一板一眼”地使用教材,致使学生有好的试商、调商的方法,而没有及时地让学生展示、总结。从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使我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将例7、例8的教学放在一节课上进行,让学生尝试,经过探究,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这样再经过练习巩固几种方法,掌握方法,在巩固中选择最优的方法。
第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给多大空间,学生的发展空间可能就有多大。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个性、有利于学生交流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舞台上尽情展示自我,吸取他人的精华,获取知识。例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创设让学生自己探究的环境,通过生生交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参与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又怎么能轻易忘记呢?所以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多么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深钻研,勤动脑,为学生更好的服务。
11、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
整理复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梳理相关知识、形成自己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
1、创设情景,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以积极、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全面激活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为后面整理知识、建构网络做好了铺垫。
2、回顾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展示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对已激活的知识进行重组,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综合练习,灵活应用知识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将知识广泛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基础练习、辨析练习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感受应用数学的乐趣。
12、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注重整体性。回忆算理算法,熟练技能;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新建构知识网络;通过问题解决,训练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情感价值观。把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加强口算、淡定笔算、重视估算、注重算法多样化”这是计算教改的方向。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因此本课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把笔算的方法、技能作为复习的重点,而是让学生“体会、运用”乘除法的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贯穿在全课之中。通过小红、小亮、小明不同的计算结果的批改及根据小亮的正确算式1998÷54=37口算1999÷54=()……()等,让学生自觉运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估算、验算、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得到了良好培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在认识或处理各种数学或者非数学现象的思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数学观念及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使学科学习变得容易,而且对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机渗透了分类思想(把8个算式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函数思想(除数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商的大小),极限思想(有没有最大、最小值,如有分别是多少)估计思想(谁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哪一个商最大等)等。通过对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使学生真正学会数学的思考。如借助分类思想,使学生很好地把试商方法、估商方法、计算方法、乘除互逆关系有机地整合起来。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在课堂上努力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生活、感悟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