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教案一等奖
1、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两位数乘两位数,相乘每一步都需进位(连续进位).
2.另一个因数是三位数,乘得的0要占数位.
3.正确计算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连续进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0占数位.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5×4 48÷4 6×5+7 78÷6
3×90 7×8+4 16×5 4×9+6
5×6+4 4×7+6 6×9+7
3×8+6 4×9+7 8×7+8
2.板演:48×2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48×72【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二)”】
(1)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2)一人板演:
(3)订正时,说一说百位为什么写3.(第二个积)
使学生明确:连续进位,8×7=56,4×7+5=33.用十位上的7去乘8时,7乘8得56,在十位上写6,百位上进5,写一个小“ 5”,7乘4得28,28加5得33,在百位上写3,把小“5”盖上,以免两部分积相加时,多加一个5.
(4)反馈练习:
2.出示例4: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继续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二)”】
(1)读题,列式并计算.
(2)出示投影,引导学生填写.
114 × 59 = ( ) (分)
答:要用_____分.
3.反馈练习:
三、全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做一做,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列式并计算.
(1)56乘39得多少?
(2)12个603是多少?
(3)116的48倍是多少?
五、布置作业.
1.64×59 139×43 254×36
89×46 308×32 105×87
2.32个同学在运动场练习接力跑.平均每个同学跑104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2、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两位数乘两位数,相乘每一步都需进位(连续进位).
2.另一个因数是三位数,乘得的0要占数位.
3.正确计算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连续进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0占数位.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5×4 48÷4 6×5+7 78÷6
3×90 7×8+4 16×5 4×9+6
5×6+4 4×7+6 6×9+7
3×8+6 4×9+7 8×7+8
2.板演:48×2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48×72【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二)”】
(1)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2)一人板演:
(3)订正时,说一说百位为什么写3.(第二个积)
使学生明确:连续进位,8×7=56,4×7+5=33.用十位上的7去乘8时,7乘8得56,在十位上写6,百位上进5,写一个小“ 5”,7乘4得28,28加5得33,在百位上写3,把小“5”盖上,以免两部分积相加时,多加一个5.
(4)反馈练习:
2.出示例4: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绕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继续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二)”】
(1)读题,列式并计算.
(2)出示投影,引导学生填写.
114 × 59 = ( ) (分)
答:要用_____分.
3.反馈练习:
三、全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做一做,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列式并计算.
(1)56乘39得多少?
(2)12个603是多少?
(3)116的48倍是多少?
五、布置作业.
1.64×59 139×43 254×36
89×46 308×32 105×87
2.32个同学在运动场练习接力跑.平均每个同学跑104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例348×72=3456 例4114×59=6726(分)
探究活动
让你来做小教师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一步熟悉乘法笔算的方法.
2.通过改正错误的.计算,来避免自己在做题中犯同样的错误.
3.让学生体会做教师的乐趣和辛苦.
活动准备
3道笔算过程错误的式题写在题板上.题要有代表性:如用十位上的数乘,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的;末尾有0的乘法,将0忘记落下来的等.
活动过程
1.出示错误式题.
2.让3名学生到前面来,进行判断.
3.口叙错误原因,并改正.
3、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知识迁移推导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下面各题.
13×30 23×10 24×4 21×40
120×6 40×7 8×60 500×8
2.笔算并板演.
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一)”】
1.出示例2:212×34=
(1)引导学生观察例2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应该怎样计算.
(3)板书:
①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积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学生明确:848个一表示212×4的积.
②引导学生观察第二个积是多少,表示什么?
使学生明确:636个十或6360个一,表示212×30的积.
③从两步计算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④7208表示什么?
使学生明确:7208表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出示“做一做”(投影出示).启发学生分组合作.
(1)
963表示什么? 321乘10的'积写在什么地方?
(2)
264表示什么?132乘30的积写在什么地方?
(3)独立填写.
订正并说明计算过程.
三、总结.【继续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一)”】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随堂练习.
下面各题,先说出计算的步骤,再计算.
112×34 324×21
对比练习.(重点是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积写在什么地点,和谁对齐.)
五、布置作业.
1.42个23是多少?
2.15的21倍是多少?
4、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P27—2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的规律。
2、能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题目)
让同学们找一找,填一填。
2、同学们,刚才你们做这两道题,是不是觉得挺快就解决了问题?这里面有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
二、探索规律
1、(出示“算一算”的三组计算题)
(1)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
(2)(四人小组)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全班交流)说一说计算的过程。特别是“50×10”、“30×20”、“12×40”、“120×40”要让学生说清楚计算的过程。
(4)(四人小组)讨论探索每组中两个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
(5)(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
(6)思考:如果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来计算150×30的话,算法有几个步骤?
使学生明确有两个步骤:先计算15×3=45,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50×30=4500。
三、尝试练习
1、书P27“试一试”第1、2题。
2、教师巡堂进行个别化教学,发现学生计算错误,及时给予个别指导;或全班勘误订正,抽查个别学生是怎样计算的,是否正确地掌握了计算程序。
四、巩固强化
要求学生直接口算填表。
五、实践应用
书P28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可让学生尝试列一列综合算式,复习一下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六、思维训练
看谁写得多。()×()=800
()×()=1260
七、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5、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乘法口算直接估算。
2.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口算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800×3= 200×9= 250×4= 300×5=
24×3= 60×4= 240×2= 19×20=
30×70= 600×3= 80×90= 18×4=
2.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98 429 591 7692 8170
二、探究新知
1.介绍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也只要算出近似数,不需要算出准确数。这样的计算叫做估算。
2.板书课题: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3.教学例11:
(1)让学生读题,找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意。
(2)提问:大约收大枣多少千克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大枣的重量不必求出准确的千克数。
(3)分析:816是800多一些,接近800,多出的16不满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不满5,把百位后面的尾数舍去,816的近似数是800.
(4)估算时,先求出大枣重量的近似数,为了不忘记,可以把近似数写在816的下面。
(千克)
想:816约等于800,800乘3等于2400.
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
(5)因为是大约收大枣的千克数,因此用符号“≈”表示约等于,816×3≈2400(千克),答时,不要丢掉“大约”两字。
(6)反馈练习:714×4.
4.用类推法分组自学例12.
(1)每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结果,并口述解题思路。
(2)使学生明确:
295接近300,95过100的一半(50),也就是十位上的数满5,把百位后面的.尾数略去后,向百位进1,295的近似数是300. 295×9,可以这样估算300×9,得2700.过程如下:(米)
答:小王家离学校大约有2700米。
(3)用准确数计算
295×9=2655(米)
2655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得2700.
说明估算和实际乘的结果相同。
(4)反馈:584×6.
三、课堂小结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先把另一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和一位数相乘。
四、随堂练习
1. 说一说把第一个因数用四舍五入法看是多少?(口答)
826×3 488×6 206×4 692×4 310×7
2. 出示练习五第5题。
(1)一个因数是715,另一个因数是7,积大约是多少?
(2)195乘以4大得多少?估算的结果比乘得的准确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五、布置作业
联系生活实际调查一下:
1.本校有学生( )人,大约是( )人。
2.本街道(居民楼或本村)有居民( )人,大约( )人。
6、《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1)、这算式第一步算什么?是怎样算的?个位满十怎么办?十位呢?
(2)、第二步算什么?是怎样算的`?
(3)、第三步呢?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独立尝试计算,指名板演并给大家解释他的计算过程,其他四人小组也交流算法并全班汇报。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进位笔算的算理,在学生展示并讲解方法之后,我都一一作出了评价,最后由老师再演算一次,并一边算,一边讲解算理(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9去乘19的每一位,积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表示9个别19是不是171,个位满八十向十位进8,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19,最后把两个积相加),然后再让全班齐说算理。接着出一些错题让学生判断并改正,并要他们知道错在哪?笔算进位的两位数乘法要注意什么?再通过书本65页的做一做来加深进位的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同桌间说说笔算的过程,同桌说说,指名说,以此方法突破教学重点。
7、《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及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于知识目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放手让学生尝试,在交流中,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强化进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关于能力目标一是关注学生提炼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信息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出示情境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引导学生探究算法。二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在列式后,引导学生估一估,在交流中指导估算方法,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在练习中,要求学生先估再计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但在第一环节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再计算。班级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做到先估再计算,而是直接进行竖式计算。因此将班级学生的估算成为习惯还需进一步培养。三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掌握算法后,我安排了学生进行练习。班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在90%左右。通过练习反馈出学生错题主要是因为抄错数、计算马虎、计算速度较慢个别学生乘法口诀记错的也有等。主要原因是计算习惯和能力两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关于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平等的交流空间,在交流各自估算策略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8、《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反思
4月8日,只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我而言却是意义非凡的。一堂普普通通的课,却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教育”和思索。
昨天下班前夕,被告知明天数学教研员姜老师要来听课。急急忙忙弄出了一份教案,又根据教案做了一份简单的PPT课件。晚上回家之后,只是简单地将教学思路理了一遍,随后的时间便是对着教案发呆了,并非是自己胸有成竹,而实在是自己看不进去了。今天上午进行了一次试教,试教之后,前辈们给予了我许多的帮助。
我是以围棋棋盘图导入新课的,让孩子们讲讲从棋盘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进而引出了“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从而列出式子“19×19”。在试教时,我的目的只是让孩子列出式子。而在前辈们的讲评中却发现:围棋棋盘在这节课上是可以大做文章的。比如在孩子列出“20×19=380”时,可以再添加一条在原来的棋盘上,之后的'“380—19=361”时又可将添加上去的删除,这样图形与算式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孩子理解起来更为简单,也让题目变得更为形象。此外在试教时,我对学生似乎扶得过牢了,课堂的提问也似乎过于简单,在说算理时,我也只是选取个别孩子,并未完全顾及所有的孩子。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有待在课堂中加强。
下午的课堂似乎比上午是有进步的,上午遇到的问题我也都能很好的解决。比如“19×19”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式子,而是让孩子们结合围棋棋盘来说明原因;而在说笔算过程时从个人说到同桌互说,再到最后的全班齐说。
第二次之后,新的问题也出现了。
1、自己的数学素养有限,对于课堂的评价和激励的语言太过于贫乏,课堂一直处于平淡中。在以后的课堂中尽量丰富自己的语言,以此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2、对于课堂中的反馈还有待加强,反馈策略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3、本堂课中的练习安排并不是特别合理,缺少了一些思维的拓展。我可以在最后时利用一道难度稍大的题目,将孩子们的思维拔高,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在试教时,我并未用到估算,而在正式上课时我将估算运用其中。而我也只是简单的运用估算,只是为了“估算而估算”。在之后的讲评中,姜老师的话让我知道了估算的用处远没有那么小。通过估算可以让孩子们的思维更为活跃,让他们渐渐知道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可以一步步靠近准确值的。
一次匆忙的课堂,又让自己成长了不少。
9、《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对整堂课的教学顺序初步打算是,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围绕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展开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心引领者的角色带领学生理清:掌握乘的顺序。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在实际教学时,估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算出结果是多少,所以本课基本思路是从“认知——冲突”到“新知——尝试”经过“交流——理解”达到“巩固——掌握”,同时也提倡算法多样化。
实际教学中,在“组织全班讨论、交流各类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一起解决”这一环节上,教师处理上有不当之处。学生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有拆因数法,有正确的坚式计算,也有错误的坚式计算,组织讨论时教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观察黑板上同学的算式,你有什么意见或不同看法可以提出来。”于是学生就从错误的坚式入手,说明它的错误点,导致再去观察其他坚式时出现了重复现象,破坏了层次感。其实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学生从横式即拆因数法出发逐一去分析,将错误的方法放在最后处理,这样层次感更强些,也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