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五年级音乐《爱的罗曼斯》教案一等奖设计

2023-07-19 16:22:14

  小学五年级音乐《爱的罗曼斯》教案一等奖设计

小学五年级音乐《爱的罗曼斯》教案一等奖设计

1、小学五年级音乐《爱的罗曼斯》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聆听《爱的罗曼斯》和《爱之梦》体验乐曲的情绪,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2.能创编和主题节奏特点、乐曲情绪相吻合的节奏。

  3.认识降半音记号。和《爱之梦》体验乐曲的情绪,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欣赏《爱的罗曼斯》

  1.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罗曼斯,有人意译作浪漫曲。它是自十八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带有感伤情调的歌曲。多半指情歌而言。后来,一些作曲家写了一些情调上是抒情的,在旋律上富于歌唱性的小型器乐曲,也称罗曼斯,这首《爱的罗曼斯》正沿用了这个名字。 《爱的罗曼斯》原是西班牙的一首传统乐曲,由于它在墨西哥也很流行,所以墨西哥有人认为它是墨西哥的。1952年,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叶佩斯把它改编成吉他曲,后被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选作主题曲。从那以后,《爱的罗曼斯》这支曲子很快流传开来。《爱的.罗曼斯》在吉他爱好者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知名的吉他演奏家都选这支曲子作为保留曲目甚至成为吉他的同意词。

  2.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3.加词学唱

  你是我池塘边一只丑小鸭/你是我花园里一片竹篱笆/你是我小时侯梦想和童话/哦!你是我的吉他。

  4.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

  《爱的罗曼斯》它是3/4拍。A段是E小调。从音符的时值来看,除了结束音外,每个音都是一拍,它的主旋律优美迷人。清澈、明亮伴奏,充分发挥了吉他曲的特点,它们极其和谐地衬托着主旋律。

  B段转到E大调上,优美动听,扣人心弦。 煀 当乐曲推向高潮时,A段主题再现,情绪又趋向平静,恍若被春风吹动湖水的涟漪,缓缓地移向远方。这里,琶音和泛音的应用,更增添了朦胧的色彩。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5.复听,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6.我的创造(1)

  创编节奏,与同学合作,为音乐伴奏。

  二、欣赏《爱之梦》

  1.完整、仔细地聆听乐曲,展开想象再请学生相互交流联想到哪些情景。

  2.教师介绍乐曲创作背景。

  《爱之梦》(三首夜曲),李斯特作于1847年,钢琴独奏曲。正如副题所示的, 这三首小曲颇具肖邦的夜曲风格。但此三曲并非一开始就为钢琴而作,而是李斯特为德国浪漫派诗人弗莱里格拉特的第二部诗集《瞬间》里的著名抒情诗《爱吧! 你可以爱得这样持久》所配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的声乐曲谱。因此,这三首作品都是把重点放在旋律上,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原诗的理解。这三首小曲中的第三首最为有名,直到现在仍然是各种音乐会上常演不衰的曲目。这首曲子通常被称为《爱之梦第三首》,为优雅的快板, 6/4拍。甜美的旋律贯穿整个乐曲,烘托出浪漫的气氛。

  3.再听乐曲,和《爱的罗曼斯》比较,请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三、本课小结

2、小学五年级音乐《爱的罗曼斯》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的:

  1.教唱歌曲《》,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的`歌声来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师生音乐问好.

  二.发声练习

  (1)连音练习

  1=D→G 2/4

  5 4 ∣ 3 - ∣ 3 2 ∣ 1 - ‖

  lü ya

  li la

  要求:声音连贯,圆润,流畅,甜美,呼吸要有支托,初步体会头声(声音的高位置)的感觉.

  (2)顿音练习

  1=#D→G 3/4

  30 20 1 0∣ 3 0 2 0 1 0 ‖

  mi mi mima ma ma

  要求:声音明亮,集中,短促而富有弹性.

  三.歌曲学习

  1.导入

  许多同学都向往大海,希望能到大海边看一看,现在我们就去《》里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

  2.朗读歌词,正字音.

  澎湖湾 逐 缀

  3.欣赏

  4.讨论

  同学们在语文中,每一篇文章都要表达一个思想或一种感情,那么,听了这首歌,你觉得这首歌里所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5.学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3、小学五年级音乐《爱的罗曼斯》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乐曲的欢快情绪。

  2.学习看指挥演奏,掌握××|××|×一|×一|×一|一一|节奏。

  教学准备:

  1.活动前可在餐前活动中欣赏、学唱此歌曲,并能随乐曲节奏做简单的身体动作。

  2.铃鼓、小铃、圆舞板等。

  3.《我爱北京天安门》图谱一张。

  教学过程:

  1.律动:《我爱北京天安门》。

  2.复习歌曲:《勤快人与懒惰人》。

  3.学习打击乐:《我爱北京天安门》。

  看图谱拍节奏。

  讨论:《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可以用哪些乐器来演奏?为什么?

  师生共同确定,并记录在图谱上。

  如第一句用铃鼓演奏、齐奏时,第一、二句用小铃、圆舞板演奏等。(教师带领学生做动作,启发学生用铃鼓演奏)

  看指挥(教师),学生空手练习。

  教师指挥分部做两次。

  拿乐器合奏。

  4.学习当指挥。

  请1~2名学生看图谱指挥演奏。

4、小学五年级音乐《爱的罗曼斯》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内容】

  唱歌:意大利民歌《卡普里岛》。

  【教材分析】

  歌曲《卡普里岛》选自人教版音乐课程标准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环球采风》。这首歌曲是一首意大利民歌,为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歌曲巧妙地运用了调式的转换,第一乐段热情奔放的大调和第二乐段优美柔和的小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后再现第一乐段,结束在“灿烂的阳光”之中,给人以明朗的感受。

  【设计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音乐课的教学行动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就十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通过围绕节奏进行了歌唱、欣赏、朗诵、创作、表现、打击乐伴奏等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音乐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感受体验的过程,让学生敢于大胆表现自己,引导学生进行创作,通过进行创编活动和表演,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信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用热情、明朗的声音演唱《卡普里岛》;初步了解意大利民歌热情、爽朗的音乐风格;认识反复记号D.C.Fine。

  能力目标:

  通过演唱、表演、打击乐、朗诵、创编歌词唱家乡等多种形式,启发、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运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潜移默化中进行节奏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意大利民歌热情爽朗的风格,领略卡普里岛迷人的风情,获得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通过创编歌词唱家乡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D.C.反复记号,并掌握它的用法。

  【教学难点】

  唱准后半拍起的节奏。

  【教学方法】

  听唱法、情境创设法、实践体验法、表演法、比较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磁带、节奏卡、打击乐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

  1、学生随《哆唻咪》的歌声律动进入音乐教室,并在座位上随音乐复习柯达文音阶手势。

  2、师生问好。

  2/4155|155|1513|5-|444|333|2123|1—||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来唱歌老师好老师好唱歌多快乐。

  3、发声练习(曲略)和do、re、mi三个音的单音和旋律短句听辨。

  4、复习已学的节奏型(出示节奏卡片)和学习本课歌曲的难点节奏短句。

  2/40XXX|XXX|XXX|XX|

  (设计理念:良好的开端是一切成功的开始,在愉快的歌声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美好愿望,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来复习音阶知识,提前将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解决,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做好铺垫,降低学生学习歌曲的难度,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走入大自然的怀抱畅游一番。

  (播放卡普里岛的风光纪录片,背景音乐是本课歌曲的旋律)

  画外音: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卡普里岛。卡普里岛是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一个美丽的小岛,那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鲜花飘香,湛蓝的大海和白色的小屋交相辉映,热情、大方、爽朗的意大利人们欢迎你们的到来。

  师:这节课,我们学唱意大利民歌《卡普里岛》,在歌声中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

  (板书课题)意大利民歌《卡普里岛》

  (设计理念:通过观看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意大利卡普里岛的美丽风光,让学生犹如置身卡普里岛畅游一般,使静态的教材拓展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想象空间,在美妙的情境中体验,获得歌唱的初步感知。)

  三、入情入境,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听辨歌曲内容和情绪)

  听一听,思考问题:这首歌曲由几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

  哪两段歌词旋律相同?(为学习反复记号作铺垫)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第一部分A欢快、热情

  第二部分B优美、舒展

  第三部分A欢快、热情(再现)

  讲解反复记号D.C.Fine——从头反复,到Fine结束。

  巩固练习AB||CD||唱成:A|B|C|D|A|B||

  FineD.C.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在后面的歌曲演唱中用美好的歌声去表达不同的音乐情绪。)

  2、配乐朗诵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发现每一句歌词的末尾字,如上、香、唱、光等都是押韵的,并且都是“开口音”,在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字正腔圆,吐字清晰。

  3、新歌学唱。

  播放歌曲,再次完整感受歌曲,记忆歌曲旋律。学习歌曲的歌谱。

  (1)指导学生手划拍,用“da”完整读出节奏谱。

  (2)学生随琴用“lu”模唱歌曲的旋律。

  (3)学生随琴完整视唱乐谱,要求唱准0513|和0572|,以及休止符。

  4、填词演唱,唱中抒情。

  (1)在电子琴四二拍伴奏中,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2)学生随琴声循序渐进的学唱歌曲,随唱解决问题。

  (3)歌曲演唱处理:指导学生后半拍准确起唱,发声正确,咬字、吐字清晰。

  师:同学们,歌曲第二部分的节奏和第一部分的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一部分都是XXX的节奏,而第二部分用了两拍附点节奏型X.X和同音连线较长时值的音符。)

  师:正因为第二部分旋律用了这些不同的节奏,而使旋律变得舒展而优美,和第一部分旋律欢快的情绪形成了对比,因此,我们演唱时要将两种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来。这两个部分分别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呢?(学生选择弹跳连贯xxjxSJ.cn)来吧!让我再次完整演唱这首歌曲,相信同学们的歌声会更加动听!

  (4)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是本课的教学中心,歌曲教学,在学生会唱的基础上侧重于准确的后半拍起唱,以及音准,在学唱歌曲出示曲谱的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变色、飞入等功能,起到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印象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要素,理解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不断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学习。)

  四、激情创作,表现歌曲。

  1、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第一部分伴奏。

  2、根据第二部分歌词意境创编简单的律动舞蹈动作。

  (演唱第一部分时用打击乐伴奏;第二部分停止打击乐伴奏,加入舞蹈律动,这样更能感受到歌曲两部分情绪对比的音乐特色。)

  3、学生设计多种演唱方式表现歌曲。

  如:男女生对唱、男女生二人独唱、师生对唱、领唱和齐唱等。

  4、将《卡普里岛》的歌词作适当的改变创编,来歌唱我们家乡美丽的黄河。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通过唱、舞、打击乐等表演进一步巩固本课歌曲的学习,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五、拓展延伸。(多媒体课件展示)

  简介意大利的艺术文化。

  1、欣赏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

  2、意大利歌剧大师威尔第《茶花女》以及运用了我国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的普契尼的《图兰朵》。

  3、意大利文学家但丁《神曲》。

  4、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蒙娜丽莎》。

  5、意大利古建筑:古罗马圆形竞技场和比萨斜塔。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听功能,给学生营造浓厚的意大利艺术文化氛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世界多元文化。)

  六、师生小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环球之旅,我们去了意大利美丽的卡普里岛,下一站我们将去美国的大峡谷和希腊的小岛桑托尼,请同学们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资料。

  下课。学生在《卡普里岛》的音乐中走出教室。

  板书设计:

  《卡普里岛》

  意大利民歌

  第一部分A欢快、热情典型节奏:X,XX

  第二部分B优美、舒展典型节奏:X.X

  第三部分A欢快、热情(再现第一部分)

  反复记号D.C.Fine——从头反复,到Fine结束

5、小学五年级音乐《爱的罗曼斯》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理解多好》

  2. 通过歌曲的学唱,让学生明白对身边的亲友、朋友应该充满理解与关爱。

  3. 通过认识各种反复记号,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顺序。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你好,你好,同学们好,我们来一起来快乐地歌唱。”

  “您好,您好,X老师您好,我们来一起来快乐地歌唱!

  二、导入

  师:我们每一个人整天都要与周围的人,周围的事物打交道。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相处,在家与父母、兄弟生活,在外与朋友、陌生人交往。这之间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摩擦,如果你们遇到了问题,会怎样处理呢?

  生:讨论,发表意见。

  师:磕磕碰碰再所难免,如果我们都怀着一颗理解、宽容的心,相信再大的难题,再多的困难,我们都能够迎刃而解。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理解多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充满理解关爱的世界将会变得怎样。

  三、学习新歌

  1. 听范唱,说说歌曲的情绪。

  2. 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地方。

  3. 听琴声模唱。

  4. 节奏难点练习。

  1) 学生自己找,教师示范。

  2) 老师找,学生模仿。

  3) 男同学找,女同学唱。

  5. 下滑音练习。

  师:让我们用带有俏皮的`、可爱的感觉来唱一唱下面的几个字。

  “翘”——爸爸气得胡子翘

  “爱笑”——和同学一起欢乐又爱笑

  “花鸟”——美好的校园有花也有鸟

  跟老师模唱下滑音。

  6. 齐唱歌曲。

  四、学习“D.C.”“Fine”“‖∶ ∶‖ ” 等反复记号。

  1. 找一找歌曲中的这些记号在哪里?

  2. 指导学生认识它们的作用。

  3. 按正确地顺序演唱歌曲。

  五、 总结、下课

6、《校园的早晨》的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学反思

  《校园的早晨》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也是一首亲近于学生生活的歌曲。歌曲的重难点我并没有一下子提出来给学生,这样就使学生养成一种不动脑筋,等吃现成饭的坏习惯了。音乐课同时也注重聆听,让学生安静地去听。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几次聆听,让他们带着问题:“哪些节奏在歌曲中出现的较多?”这样学生们是通过这条途径自己动脑去想,去挖掘歌曲的重难点,学唱起来自己就会特别注意,就会轻而易举的解决。本课歌曲学生们非常喜欢唱,唱得轻松自如,为了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同时我还鼓励他们为歌曲编排一个简短的集体舞,这样让他们边歌边舞,更能够体现出校园生活的'美好。在教学中,我还不忘德育渗透,通过学唱这首歌曲也教育学生要珍惜学习的大好时光,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象蜗牛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课业计划。不足之处:学生们演唱时声音的音色还应提炼,在声乐方面还应加强练习;学习歌曲的同时还可以把音乐知识融进去。

7、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的教学反思

  我在安排教学时,充分地分析歌曲内涵,决定从“情”入手来贯穿教学,而这份情就是“母爱”。

  导入部分效果很好,为歌曲学唱做好了铺垫。学唱歌曲中一些感受:

  1.采用对比法让学生比较老师演唱的加了前半拍休止和不加前半拍休止两个乐句“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噢噢,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哪种好?学生立刻感受到加了休止的更活泼一点,更亲切一点,而且很好的解决了前半拍休止的.难点。

  2.中间的附点节奏,我在解决时用了对比法加音乐形象演示法,效果很好,学生的印象很深,我从歌词出发,“厨房是她的天下,狮子头还有红烧鸭,样样他都精通不会假,这是我妈妈。”来引导:“妈妈为我们做事的时候,心情怎样?”学生说:“很开心!”师:“那请你比较一下,加附点节奏和不加哪个更能表现妈妈开心的心情?”我开始边唱边表演,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加附点节奏的好,而且觉得很有意思。

  3.结尾的引导,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力度为结尾加上,学生觉得结尾应唱得弱一点,对妈妈的爱是源源不断的,是在心底的等待。需要改进的是在为歌曲配伴奏时应注意好好引导学生设计好,一要符合时值的要求,二要符合歌曲的意境,在伴奏之前应让学生拍一拍节奏型,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敲乱,另外如用钢琴伴奏已经合上的话,可试着用录音加伴奏,训练学生的综合反应能力,也可以让部分学生唱,部分学生演奏。结尾如老师在拓展唱一首阎维文的《母亲》让学生比较就更好了,亦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体会表达母爱的不同方式。

8、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牧场上的家》教学反思

  《牧场上的这家》是一首旋律优美,感情丰富的美国乡村儿童歌曲。它给学生们勾勒出一副在美丽的牧场上,美国少年儿童自由自在生活的画面。本节课以聆听音乐为主,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歌(乐)曲的风格。

  上课伊始让学生聆听绿箭口香糖广告主题歌曲,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学生马上进入了情境,投入状态。在学习弱起小节的演唱及附点四分音乐的演唱中,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了游戏法——闯关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化难为简的解决了难点。在歌曲感情处理的时候,我让学生观看图片,感受美国朋友热爱家乡,愉快的情绪,并让学生用歌声和表情来体现美国朋友的心情,学生马上就掌握了对家乡热爱的`情绪。

  为了让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美国乡村音乐的曲式风格,在这节课上我结合教学内容以聆听为主题,在聆听的基础上感受,在感受基础上表现,在表现的基础上升华。设计了拓展这个环节,让学生聆听几首不同节奏、表现不同内涵的美国乡村歌曲。学生在聆听的时候感受歌曲的节奏、速度、情感、演奏乐器、总结乡村音乐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再次演唱《牧场上的家》。在这里,课堂教学从单纯的师唱生学的模仿、记忆阶段的灌输式已经走向了以聆听、感受为主的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我和学生成了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成了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