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音乐《清晨》的教学反思

2023-06-27 09:30:14

  音乐《清晨》的教学反思

音乐《清晨》的教学反思

1、音乐《清晨》的教学反思

  在自学旋律这一环节时,有些学生无法下手。所以我给学生提出了“学习提纲”,并按照提纲一步步引导学生实践练习,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对“提纲”学习法有了清晰的认识,有的学生说,这样练习难度低但效率高,我想,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浅层次地教给学生知识,最重要的是还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及做人的道理。

  本学期,按教委指示,五年级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一节课内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原来两节课的任务,有很大的难度。比如:这学期好多首歌曲都是二声部合唱,完成其中一个声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要让两个声部做到协合统一,需要足够的时间来练习,来磨合,为了让学生能按计划完成一个学期的音乐教学任务,以后的'二声部歌曲中的所有二声部内容在上课的时候取消,只学第一声部。计划在复习阶段选择其中的1——2首再进行合唱练习。(说明:以后二声部歌曲在备课的时候我还是以二声部作教学设计的,因为备课必须是完整的,只是一周一节时间太有限,学生的实践机会少,所以课堂上二声部教学只能说无能为力难以完成)

2、《清晨》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目标定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目标引领课堂,目标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目标定位过高,学生难以接受,过低,学生学得没意思,本课教学我制订了以下三个目标:

  1、感受、聆听歌曲《清晨》,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和朝气蓬勃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

  2、感受这首歌曲明快流畅的韵律,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清晨醒来的各种活动,感受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体会“清晨醒来”这一刻的宝贵。

  3、小组合作选取合适的节奏型用各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使“清晨醒来”的音乐(音响)更加丰富。

  这样的教学目标既照顾了差生,又让优生有展示的机会,既面向全体,又注重个体的培养,符合《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

  整节课下来,我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听音乐看教师表演,听音乐做动作,听音乐理解歌词,听音乐律动等等环节,始终围绕听来开展活动,每一次的听都是有目的的,这样层层递进,不断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由于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这就决定了:第一,在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而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第二,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因此,既然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那么,听觉感知便成了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唱歌、演奏乐器、识谱等等均离不开听觉的主导作用,一切音乐教学都离不开听觉,所以在平时课堂当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为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乐器伴奏丰富歌曲色彩

  在拓展部分,我给四个小组各一个乐器,分别是手鼓、碰铃、双响筒、沙锤,还给每组四条节奏,请他们给本组的乐器选择合适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在音乐声响起时,学生们便认真地讨论开了,音乐听了,他们结果也出来了,在每组反馈之后,各组都找到了适合本组乐器的节奏。于是,我便安排各组用乐器或者徒手敲打节奏,最后再合奏。在我的引导下,一场器乐合奏开始了。

3、《清晨》教学反思的

  篇一:《清晨》教学反思

  《清晨》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朗朗上口,一听就让人耳目一新,所以学生学的也比较快。

  新课标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的实践依赖于听觉,听觉体验是音乐的基础。整节课下来,我很注重观察学生聆听感受。听音乐做律动表演,听音乐理解歌曲的情绪变化等环节,整节课始终围绕听来开展活动,每一次带着目的让学生听,这样层层递进,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以后的聆听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部分,第一段轻快活泼的旋律与第二段优美舒展的旋律与形成对比。在第二段的第二乐句尾音3— 和第四乐句2— 尾音差两度音程,学生很容易把音唱错唱成一个调。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前先将这两句的旋律写在黑板上︱ ︱3— ︱3— ︱、︱ ︱2— ︱2— ︱作为新课前发声练习,同时也是为后面歌曲难点的解决做铺垫。在学唱过程中我利用手势提示学生歌唱时注意结尾音高的变化,经过我的提示学生们能基本掌握这个教学难点。

  拓展乐器伴奏部分,是学生们最喜欢的环节,这节课我准备了8个人的份。我请上课表现最认真唱的最好的几个同学来打小乐器伴奏,这样在无形当中渗透了课堂常规,让学生们知道,认真的孩子才能玩小乐器,慢慢的以后孩子们会在课堂中提醒自己,认真学习。但有些上课表现也比较好的同学因为没拿到小乐器有点丧气,是我这边

  有一个困惑,如何让学生没有乐器也同样快乐,也乐意去唱个?这些问题值得我去慢慢思考,也有待改进。

  篇二:清晨教学反思

  这首歌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曲风清新。也是一首琅琅上口又充满着轻松快乐的歌曲,让人一听就觉得耳目一新,越听越愿意听,越唱越愿意唱。孩子们也是很喜欢唱,每次都会投入地去演唱。 我先让学生聆听这首歌,在聆听时我观察学生,他们听得很认真,很投入。用听唱法学唱了这首歌。等唱的差不多了,我采取了一人一句的接唱形式,本以为可能会有不少的小女孩会比较腼腆,不好意思唱,可让我没想到的是,女孩子们都挺大方的,争相显示着自己的歌喉,反而是男孩子们,一个个扭扭捏捏,叫半天才磨磨蹭蹭站起来,其实唱得也蛮好,看来以后要帮助一下这些平时看起来挺能“捣蛋”的小家伙们。

  歌曲唱熟了,我又开始进一步从歌曲的情绪、意境上挖掘,引导孩子们用轻松、快乐的声音去演绎歌曲。我发现有几个平时在各项活动中就表现很好的女孩子乐感很好,随着我的引导不由自主的就出现了一些随音乐节拍做出的动作。于是,以此为导线让大家自由发挥,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的乐段所表现的不同音乐情感。同学们的表现真是棒极了!

  篇三:《清晨》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目标定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目标引领课堂,目标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目标定位过高,学生难以接受,过低,学生学得没意思,本课教学我制订了以下三个目标:

  1、感受、聆听歌曲《清晨》,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和朝气蓬勃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

  2、感受这首歌曲明快流畅的韵律,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清晨醒来的各种活动,感受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体会“清晨醒来”这一刻的宝贵。

  3、小组合作选取合适的节奏型用各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使“清晨醒来”的音乐(音响)更加丰富。

  这样的教学目标既照顾了差生,又让优生有展示的机会,既面向全体,又注重个体的培养,符合《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

  整节课下来,我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听音乐看教师表演,听音乐做动作,听音乐理解歌词,听音乐律动等等环节,始终围绕听来开展活动,每一次的听都是有目的的,这样层层递进,不断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由于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这就决定了:第一,在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而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第二,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因此,既然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那么,听觉感知便成了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唱歌、演奏乐器、识谱等等均离不开听觉的主导作用,一切音乐教学都离不开听觉,所以在平时课堂当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为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乐器伴奏丰富歌曲色彩

  在拓展部分,我给四个小组各一个乐器,分别是手鼓、碰铃、双响筒、沙锤,还给每组四条节奏,请他们给本组的乐器选择合适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在音乐声响起时,学生们便认真地讨论开了,音乐听了,他们结果也出来了,在每组反馈之后,各组都找到了适合本组乐器的节奏。于是,我便安排各组用乐器或者徒手敲打节奏,最后再合奏。在我的引导下,一场器乐合奏开始了。

  篇四:《清晨》教学反思

  《清晨》这首歌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曲风清新,也是一首琅琅上口又充满着轻松快乐的歌曲,让人一听就觉得耳目一新,越听越愿意听,越唱越愿意唱。我第一次听完这首歌曲也就喜欢上了它,这首歌曲的节奏简单,学生们掌握得很快,不用我再多教,歌词虽然说有三段,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刚刚学完这首歌曲,学生们都很喜欢唱,而且每次唱的时候都十分的投入。

  但是在歌曲的第二乐段的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这两个乐句的尾音不同,学生们很经常唱错掉,所以我就将这两个乐句单独拿出来让学生找不同,并且让学生反复练习,经过这两个环节之后,当学生唱到这两个地方时都会特别的注意,犯错的同学也变少了,都能将这两句的不同掌握好了。

  等到全班都将歌曲唱的差不多了,我就采取男女生分开来唱,女生唱一段,男生唱一段,然后再全班合起来唱,全班唱的时候我觉得大家都唱得很好,特别是女孩子,十分积极,感情也都有唱出来。但是分开来唱之后我就发现男生没有女生积极,可能是五年级的男生比较害羞,都不敢大声唱出来,我所说的感情处理也都没有做出来,所以我一直鼓励男生们要大胆,不要拘束,通过和男生们朋友般的交流之后,他们放下了心中的“偶像”包袱,瞬间变成“实力派歌手”,男生们认真唱起来并不比女生差,反而更有韵味,我就跟他们说“许老师瞬间就成了你们男生的“粉丝”了!”听完之后大家都乐了,唱起来也更有感情了。

  扩展乐器伴奏部分是学生们最喜欢的环节了,因为可以拿着打击节奏自己为歌曲配伴奏,学生们一个个都兴致勃勃的,而且现在都懂得与同学之间合作,拿不同的乐器打不同的节奏,但是配起来都很和谐,而且使歌曲也更加动听了。

  现在我就是有个困惑:在配伴奏这个环节,没法每个人都有乐器,没拿到乐器的同学要帮有拿乐器的同学伴唱,但是他们往往都提不起兴趣来唱,可能因为我没能让他们也拿上乐器吧,那我应该怎么让这些没拿乐器的同学积极的参与到这个环节当中呢?我想我应该会在课堂上寻找出这个答案吧,我也会更加努力的,争取让五年级的“大朋友们”继续持有学习音乐的兴趣。

  篇五:早晨教学反思

  这星期上的校级教研课《早晨》是北师大版第七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诗作者为我国著名诗人艾青。艾青诗歌一贯的特点,即采用鲜活的口语入诗,看起来平易朴实,读起来顺畅和谐,是读者驰骋想像力和诱发思索的艺术载体。这首诗也具有这些特点。《下雪的早晨》是艾青写的一篇富有>童趣的抒情诗。这首诗共三节,描述了宁静的早晨,雪花飘飞,“ 我” 的思绪随着雪花飘飞得很远很远:想起了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泼时喜悦心情和期盼之心。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无不感染着我们,让我们也想起了童年美好的时光,同时也能深深感受到作者艾青对童年的眷恋。诗人假托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夏日里在林中无忧无虑地玩耍,通过对这个小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纯真生活的期盼向往。全诗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寓意却很深刻。小孩是这首诗歌的主要意象,诗人通过对他的可爱形象的回忆描画,将自己的美好情感熔铸于其中。

  教学后我认真对这堂课进行反思。本堂课有好的方面也有做的不足的方面。好的方面:带着自信与激情同学生一起走进课本,一起感悟诗歌内容。教学井然有序的开展,教学重难点突出,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我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在第1 小节中,引导学生观看雪景的相关课件,想像飘雪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引生入境。读第2 小节时想像孩子在树林中玩耍的情景,感受孩子的可爱和童年趣事。读第3 小节时,请他们想像这个孩子是谁?诗人为什么会在这个下雪的早晨想到他?同时也注意指导学生的朗读,采用自读、配乐集体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

  不足的方面:虽然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但是在学生展开想象汇报时,师分析过多,若是让学生在有了想象和感悟后再读诗歌再感悟,效果会更好些。教学时所设计的问题过于表面,学生回答后应追问学生原因,将问题深入下去。对学生的评价太少,很多时候只是重复学生的回答。

  通过这次的汇报课看到了自己进步的地方,也看到了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力做到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4、小学五年级音乐《清晨》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音乐《清晨》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晨》这首歌是一首校园歌曲,曲风清新,也是一首琅琅上口又充满着轻松快乐的'歌曲,让人一听就觉得耳目一新,越听越愿意听,越唱越愿意唱。我第一次听完这首歌曲也就喜欢上了它,这首歌曲的节奏简单,学生们掌握得很快,不用我再多教,歌词虽然说有三段,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刚刚学完这首歌曲,学生们都很喜欢唱,而且每次唱的时候都十分的投入。

  但是在歌曲的第二乐段的第二乐句2221|7712|1—和第四乐句2221|7771|2—这两个乐句的尾音不同,学生们很经常唱错掉,所以我就将这两个乐句单独拿出来让学生找不同,并且让学生反复练习,经过这两个环节之后,当学生唱到这两个地方时都会特别的注意,犯错的同学也变少了,都能将这两句的不同掌握好了。

  等到全班都将歌曲唱的差不多了,我就采取男女生分开来唱,女生唱一段,男生唱一段,然后再全班合起来唱,全班唱的时候我觉得大家都唱得很好,特别是女孩子,十分积极,感情也都有唱出来。但是分开来唱之后我就发现男生没有女生积极,可能是五年级的男生比较害羞,都不敢大声唱出来,我所说的感情处理也都没有做出来,所以我一直鼓励男生们要大胆,不要拘束,通过和男生们朋友般的交流之后,他们放下了心中的“偶像”包袱,瞬间变成“实力派歌手”,男生们认真唱起来并不比女生差,反而更有韵味,我就跟他们说“许老师瞬间就成了你们男生的“粉丝”了!”听完之后大家都乐了,唱起来也更有感情了。

  扩展乐器伴奏部分是学生们最喜欢的环节了,因为可以拿着打击节奏自己为歌曲配伴奏,学生们一个个都兴致勃勃的,而且现在都懂得与同学之间合作,拿不同的乐器打不同的节奏,但是配起来都很和谐,而且使歌曲也更加动听了。现在我就是有个困惑:在配伴奏这个环节,没法每个人都有乐器,没拿到乐器的同学要帮有拿乐器的同学伴唱,但是他们往往都提不起兴趣来唱,可能因为我没能让他们也拿上乐器吧,那我应该怎么让这些没拿乐器的同学积极的参与到这个环节当中呢?我想我应该会在课堂上寻找出这个答案吧,我也会更加努力的,争取让五年级的“大朋友们”继续持有学习音乐的兴趣。


5、音乐《清晨》的教学反思

  在自学旋律这一环节时,有些学生无法下手。所以我给学生提出了“学习提纲”,并按照提纲一步步引导学生实践练习,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对“提纲”学习法有了清晰的认识,有的学生说,这样练习难度低但效率高,我想,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浅层次地教给学生知识,最重要的是还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及做人的道理。

  本学期,按教委指示,五年级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一节课内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原来两节课的任务,有很大的难度。比如:这学期好多首歌曲都是二声部合唱,完成其中一个声部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要让两个声部做到协合统一,需要足够的时间来练习,来磨合,为了让学生能按计划完成一个学期的音乐教学任务,以后的'二声部歌曲中的所有二声部内容在上课的时候取消,只学第一声部。计划在复习阶段选择其中的1——2首再进行合唱练习。(说明:以后二声部歌曲在备课的时候我还是以二声部作教学设计的,因为备课必须是完整的,只是一周一节时间太有限,学生的实践机会少,所以课堂上二声部教学只能说无能为力难以完成)

6、《音乐教学的一点反思》教学反思

  有视力残疾的儿童都喜欢声音的刺激,音乐课中有规律的节奏更受学生喜爱,所以在选材时,我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爱好,除选择节律性强的歌曲外,还尽可能多的选择一些打击乐,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乐器,一起配合演奏小小节奏乐。多重残疾儿童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相互合作意识都非常地薄弱,他们很多时候都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既能让大家每个人都动起来,又能增强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我想就不失为一堂好课。所以在节奏乐《小乐器吵架》、《我爱北京天安门》、《盆、碗、碟、杯在歌唱》等中,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分工就意味着自己的节奏型也是不同的,除记住自己的节奏型外,还要求要关注到他人的节奏型,只有这样才能在准确的时间敲击自己的节奏型,这有利于学生相互合作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选材还要结合时令特点和学生生活经验的丰富,如:《水花花、泥花花》中,让学生在下雨时到院子中踩一踩水花花,听听声音是不是像歌里唱到的“噼啪、噼啪、噼啪啪”、“踢踏、踢踏、踢踏踏”。

  我还重视多给孩子们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自由组合,选择伙伴一起唱、一起表演等,同时还注重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课堂上采取比赛的形式看看谁唱得好。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前,我经常会对学生期望过高,总会不时地拿他们跟正常孩子相比,现在,我已经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期望值,力争能更好地发挥期望的效应,教育目标的确立不要过大,根据教育学中提到的最近发展区问题,给孩子确立的目标应该是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音乐课中加如一些简单的动作更能满足盲生的需要,也有利于促进他们对歌词的理解,如《请你和我跳个舞》中根据歌词做动作:拉手、伸右脚、伸左脚、跺脚、拍手、转圈等。

7、《音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教授新课程已经一个学期了,给了我很深的感受。在了解了新教材的内涵和思路的同时,我也体会到,对于新课程的教师来说,更重要的就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程的思路和内涵,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学习、歌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减少对他们的限制,多给他们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学生才会更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迸发出超乎想象的东西来。所以在课堂中我从不去限制孩子们的想象或者一些行为。记得在欣赏《快乐的小熊猫》一课时,我先用故事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熊猫,他爱学习、爱劳动。还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有一天,他又帮妈妈去河里打水,可是一不小心把水桶掉到河里了,这下可急坏了小熊猫,因为他不会游泳。我们帮助小熊猫想想办法好吗?其实,我只是想用这个故事导入一下,想办法的环节只是一带而过。可没想到,却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七嘴八舌的地说开了,那场面十分的热闹。有的说:“用一根树枝伸到河里把水桶够回来”;有的学生马上反驳到:“如果树枝不够长怎么办呀?”另一个学生说:“可以用竹子做一个小船,然后划过去不就够到了嘛!”我赶紧表扬他,夸他的想法真妙。我的'一句表扬更加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议论也更加热烈了。我知道如果这样下去,可能会打乱我最初的课堂设计和构想。但是看着孩子们兴奋的劲头,我没有去阻止,因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更要给他们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快乐的去想象,去议论。这时,一个学生突然举起手来说:“老师,我有个办法,不仅能让小熊猫够到水桶,还能让它不用走这么远就能有用!”我马上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那你快说说吧!”他自得的说:“可以顺着小河挖一条水沟,让水流到小熊猫家的门前不就行了嘛!”说实话,当时我真没想到他会有这个想法,因为,毕竟才一年级。我用十分赞赏的语气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并且对全班的孩子说:“某某某多有想象力啊,我们奖励他一个‘创造奖好不好 ?孩子们都为他鼓,这样也激发了其他孩子积极想象和创造的兴趣。

  其次,是要还学生一个平等的地位,不能总以“权威”自居,不能总是居高临下。俗话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中,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如果师生关系良好,心理相容,学生能够就会把老师的关心迁移到课程上来,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所以,在课堂中,我会经常注意主动走进学生,以此来拉近我与孩子们的距离。例如:坐到他们之中和他们一起欣赏新月,观看学生表演。有时我刚走近他们,有的孩子就会热情主动地邀请我挨着他做。而且在课堂中我会自然和真诚地使用“谢谢”“对不起”“你太让我感动了”“我好喜欢你们啊”等等的语言,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自己是好朋友。在学习歌曲《拉勾勾》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演唱歌曲,一起表演。学会歌曲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内容,就是每个同学一边唱着歌曲,一边去和自己的好朋友拉勾勾。孩子们可高兴了,都去找朋友。这时,我也走入他们之中,和每个孩子都勾一勾指头。这下孩子们更高兴了,都纷纷来到我的面前抢着和我勾指头。使我感到特别亲切,我想孩子们也一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最后,我总结到:我们勾了手指头就是好朋友了。一个孩子突然大声说:“是永远的好朋友!”听到这句话,我很激动,马上说道:“对,老师要和你们做永远的好朋友!”我想如果不是我主动走进他们,主动和他们去勾手指头,怎么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又怎么会让这样普通的一节课充满了温馨和感动呢!

  最后,我体现到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安排和设计。音乐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可以不必一定按着教材中的内容安排去进行。为了教学效果更好,每节课的内容可以互相调换。在学习《开火车》一课时,教材的安排是,学会歌曲后,带着学生做开火车的游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我先带领学生到操场去做开火车的游戏,让他们先在做游戏中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在学生愉悦的心理氛围下学唱歌曲,学生学的既快又有兴趣。学会后再做一次游戏,这样教学的效果更好。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实践,使我感到新教材给教师的空间更大了。我们可以有更宽阔的空间去发挥、实践。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