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小学教师招聘面试一等奖说课稿

2023-08-23 15:02:29

  小学教师招聘面试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教师招聘面试一等奖说课稿

1、小学教师招聘面试一等奖说课稿

  各位考官好,我是应聘小学音乐教师的03号考生,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我的说课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日本歌曲,第一、第二乐句句尾都空出两拍,让演唱者表演动作,第三、四乐句密切相连,最后也空出两拍作动作,所以这首歌曲比较适合表演,情绪热烈欢快,富于感染力,为了让学生有创作的机会,课本中只出示三段歌词,其余的让学生自己进行创编。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演唱,感受歌曲的舞蹈性,学生带着快乐情绪,借助肢体、表情来参与活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唱演过程中引导学生集体合作意识编创歌词和对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练唱歌曲,感受和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教材的分析能够让我设定正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把握歌曲情绪,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并进行独特的音乐活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识降记号,并知其用法。

  二、说学情

  该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其最大的特点,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调动其自身的各个感知通道,参与音乐,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手段、不同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歌曲,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歌曲,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

  三、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在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猜谜法情景导入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 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说学法

  本课主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五、说教学过程

  1、第一个环节:拓展思维,引入课堂。在创作中寻找乐趣,用课件出示(漂亮的草地,上面有花、树、房子、蓝天白云)。提问学生看这幅美丽的画面,他们觉得还缺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创作。

  2、第二个环节:(跟伴奏作律动)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3、第三个环节:趣味游戏,操练节奏

  1)听完音乐,让学生感受心情。

  2)用这个节奏说一说你现在的心情。出示节奏 x x x x x ?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铃鼓这一乐器来进行教学。我会对学生说,需要他们的帮助,并请他们和我一起配合。这样的设计意图是充分的让学生述说自己的快乐、幸福的心情,为后面的学唱做好铺垫。

  接着,我会出示歌词让学生跟我有感情的念第一段,然后,跟歌曲轻声唱。最后,完整的唱歌曲。

  在教唱这个环节中,学生对乐曲的感受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和老师配合演出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都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多次的聆听中对这段音乐有了完整的深刻的体验,直至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这个过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使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整首歌的学习。

  4、第四个环节创编

  A、创编题目,歌曲会唱了,你觉得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呢?生尝试起名。

  因为这是一首来自日本的歌曲,所以在中国,不同的人给他起了不同的题目,有的直接叫它《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有的简单的叫它《幸福拍手歌》。

  B、创编歌词

  我会问学生他们还能通过哪些动作,唱哪些歌词来表达心情,请他们来当一回小小词作家、生自由创编然后展示一段。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创编中得到快乐。

  5、小结

  请学生总结这堂课的内容,最后我进行情感升华,我会告诉学生音乐可以表达人们很多的情感,快乐的、开心的,等等。希望他们以后能够在生活中多发现生活中的音乐。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适合学生学习,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我的板书主要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内容以谱例为主,谱子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专心的学唱。副板书的内容以节奏型为主,来引导学生掌握节奏型的难点。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2、小学教师招聘面试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模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Goood moring, Im glad to interpret my lesson here . The lesson plan I am going to talk about is Part A lets learn of unitX PEP Primary English bookX. I will explain how to teach and the reason for doing this from following aspects.

  1.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2. way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

  3. teaching procedures

  4. blackboard design

  5. assessment

  Now Let s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conten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3 parts as followed: the status and the functio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 the main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I ll talk about it one by one.

  This lesson is the first lesson of unit 1, book7 . It includes two parts: Let s learn and let s play. In section 1, it mainly deals with these key phrases: on foot, by bike, by bus, by train, by subway. And in section 2, it provides a game for the Ss to prastise the patterns: How do you go to…? And the answer: I go… by../ on foot.

  Our students have already known some vehicles in the daily life. It s not difficult for them to understand and use these words . If students can learn it well, it will help students to learn the rest of this unit. So, I set the following aims:

  The first is language objectives

  To make sure that students can read, recognize and use these key phrases :on foot ,by bike,by bus,by train skillfully.

  The next is ability objectives

  (1) To develop S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2) To train the Ss ability of working in groups.

  Moral objectives

  (1)to help students know some vehicles and comprehend the traffic rules

  (2) To foster Ss consciousness of good co-operation and proper competition.

  The main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about this lesson is:

  (1) To make sure that Ss can use these key phrases correctly and skillfully.

  (2) To enable Ss to study in groups and co-operate skillfully.

  (3) To develop Ss interest in English.

  Difficult points:

  To help the Ss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do you go to…?

  2. way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we all know: the main instructional aims of learning English in primary school is to cultivate pupils basic abilities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their good sens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o in this lesson I ll mainly us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That is to say, I will let the Ss learn in real situations, finish a task by making a survey”How do you go to school?” to help Ss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phrases. I will arrange these activities: guessing game, finishing a survey and having a competition. And in this lesson a recorder, CAI, will be needed.

  3. teaching procedures

  I ll finish this lesson in five steps.

  step1. lead--in

  I will begin my class with "drawing and guessing" game, just like this : I show students some vehicles such as bike, bus ,jeep which they learned before by "Stick Figures" and ask them guess what s it.

  Purpose: It is important to form a better English learning surrounding for the Ss by guessing gam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situations to review learned knowledge for the next step.

  step2. prestentation

  Now I ll mainly talk about this step.

  【1】First, there is a Free talk between T and Ss. For example: I show many pictures of beautiful cities and 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such as "do you like this city?where do you want to go ?"and help Ss to answer them with "by train ,by plane,by ship".

  By the way, I show the picture of a school, and say“ I go to schiool by bus” ,Ss read this sentence. do the actions and ask "how do you go to school?",show many pictures of tools such as ,on foot by bike ,by bus to help students answer my question one by one.

  To present the key structures one by one is much easier for the Ss to learn and grasp the meanings.

  【2】With the help of the CAI I set a situation to help Ss understand the way of using these key phrases:

  A boy is coming, who is going to school. He says: I go to school by…Then play the sounds of bus, bike ask students to listen carefully and tell “I go to school b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ounds, by the way , I present another new phrases:by subway

  Purpose:Make Ss use these new phrases with sentence structures, to help Ss use the language in a real situation.

  step3. practise

  【3】I order to make every student read these new phrases correctly, I design a "drill "in this step, I show cards as soon as possible ,students should read the words quickly and spell them. Then I ask How do you go to school?students answer "I go to ......"also I will quicken the speed to ask .

  The purpose is to draw the whole studentsattention to the spelling of the words

  【4】After this, I ask Ss to do "Lets play " in fours. They use places cards and vehicle cards, ask and answer:How do you go to …? I go to … by…”

  【5】If Ss can ask and answer expertly, I will ask them to make a short dialogue.

  The purpose of this is to help students to learn those sentenses through a ture situation and make the dialogues in order to check if Ss can usse these key prases、sentences structures skillfully

  step 4. consolidation

  Let students do a survey abou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and the table like this :write down names and tools another Ss choos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is used here to develop Ss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also their ability of co-operation will be well trained.

  step 5. homework

  Ask students to collect other kinds of transport tools through the library ,computer.

  The purpose of this is to stimulate the interest of learning english and to wide the studentsknowledge

  step6. blackboard design

  My blackboard design like this :on the left Ishow the phrases:on foot,by bus.......on the right there are many sentences:how do you go to school?I go to ......"

  step 7. assessment

  Due to the studentsage ,I make every students work in class through many activities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interest and provide they a wide thinking room. I make students learn this lesson very well through desiring scene statues

  Thats all,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

3、小学教师招聘面试一等奖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师招聘面试音乐说课稿,欢迎阅读!

  各位考官好,我是应聘小学音乐教师的03号考生,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我的说课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幸福拍手歌》是一首日本歌曲,第一、第二乐句句尾都空出两拍,让演唱者表演动作,第三、四乐句密切相连,最后也空出两拍作动作,所以这首歌曲比较适合表演,情绪热烈欢快,富于感染力,为了让学生有创作的机会,课本中只出示三段歌词,其余的让学生自己进行创编。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演唱,感受歌曲的舞蹈性,学生带着快乐情绪,借助肢体、表情来参与活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唱演过程中引导学生集体合作意识编创歌词和对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练唱歌曲,感受和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教材的分析能够让我设定正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把握歌曲情绪,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并进行独特的音乐活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识降记号,并知其用法。

  二、说学情

  该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其最大的特点,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调动其自身的各个感知通道,参与音乐,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手段、不同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歌曲,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歌曲,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

  三、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在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谈话法,示范法,猜谜法情景导入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 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说学法

  本课主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五、说教学过程

  1、第一个环节:拓展思维,引入课堂。在创作中寻找乐趣,用课件出示(漂亮的草地,上面有花、树、房子、蓝天白云)。提问学生看这幅美丽的画面,他们觉得还缺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创作。

  2、第二个环节:(跟伴奏作律动)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3、第三个环节:趣味游戏,操练节奏

  1)听完音乐,让学生感受心情。

  2)用这个节奏说一说你现在的心情。出示节奏 x x x x x 0 ?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铃鼓这一乐器来进行教学。我会对学生说,需要他们的帮助,并请他们和我一起配合。这样的设计意图是充分的让学生述说自己的快乐、幸福的心情,为后面的学唱做好铺垫。

  接着,我会出示歌词让学生跟我有感情的念第一段,然后,跟歌曲轻声唱。最后,完整的唱歌曲。

  在教唱这个环节中,学生对乐曲的感受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和老师配合演出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都有了初步的感知,在多次的聆听中对这段音乐有了完整的深刻的.体验,直至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这个过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使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整首歌的学习。

  4、第四个环节创编

  A、创编题目,歌曲会唱了,你觉得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呢?生尝试起名。

  因为这是一首来自日本的歌曲,所以在中国,不同的人给他起了不同的题目,有的直接叫它《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有的简单的叫它《幸福拍手歌》。

  B、创编歌词

  我会问学生他们还能通过哪些动作,唱哪些歌词来表达心情,请他们来当一回小小词作家、生自由创编然后展示一段。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创编中得到快乐。

  5、小结

  请学生总结这堂课的内容,最后我进行情感升华,我会告诉学生音乐可以表达人们很多的情感,快乐的、开心的,等等。希望他们以后能够在生活中多发现生活中的音乐。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适合学生学习,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我的板书主要分为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内容以谱例为主,谱子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专心的学唱。副板书的内容以节奏型为主,来引导学生掌握节奏型的难点。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4、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学会利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课教学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A.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B.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C.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D.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新知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作业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课后作业:回去讲量角器的组成部分介绍给家长,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的大小。

  四、板书设计

  一、角的度量单位:1度或1。

  二、量角器的组成

  三、测量角的步骤

5、最新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教学用具和学生已有认知,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并根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同时,熟记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具体情境,借助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并且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大家来看,这个圆柱形状的物体。它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材料(出示一个茶叶盒)请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这样一个茶叶盒需要多少材料”,实际上是在求圆柱的什么?(边演示边讲解)

  (二)生成原理

  (1)介绍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师生活动:要求“制作茶叶盒所需的材料”实际上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边演示边说),我们把圆柱侧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侧面积,把圆柱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2)创疑激趣

  师:我们知道,圆柱的底面是圆,我们已经掌握了圆的面积,可是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我们又该怎么求它的面积呢?

  (3)小组合作交流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所学过的图形来求侧面积?(小组合作探究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圆柱的特征研究)ppt展示

  小组汇报: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因此圆柱的侧面积也就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乘以高。

  (4)学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师:我们已经会求圆柱的侧面积,那圆柱的表面积呢?(让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求表面积的算式,并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师生活动:用字母表示侧面积和底面积的话,该如何表示圆柱的表面积。

  (三)深化原理

  圆柱的表面积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面积之和。如果圆柱只有一个底面,它的表面积则是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之和。如水桶。

  (四)应用原理

  如果给圆柱形笔筒侧面裹一层彩纸,笔筒底面半径是5cm,高是10cm。那么想想得准备多少彩纸?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收获了哪些知识?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常用的学习用品?能否设计一个笔筒?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生:测量、确定笔筒的大小

  师:如何确定?

  生:确定底面半径,还有笔筒的高

  师:课后利用所学知识给自己设计一个笔筒,并做一下“做一做”。

  四、板书设计

6、最新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学会利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课教学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A、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B、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C、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D、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新知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作业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课后作业:回去讲量角器的组成部分介绍给家长,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的大小。

  四、板书设计:

  一、角的度量单位:1度或1。

  二、量角器的组成

  三、测量角的步骤

7、最新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自主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算理,能正确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数位,能正确的进行笔算。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下列各题。

  6、4×()=641、25×4=()1、6×5=()

  2、列竖式计算

  4、65×24=6、25×35=

  3、出示例题。

  (1)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2、4×0、8=......

  (二)探究新知

  1、尝试计算。

  (1)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2、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3、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1、92×0、9=......

  (3)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4、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引导学生总结: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三)巩固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

  3、7×4、6=4、87×6、43=5、4×1、07=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0、85×0、08=

  四、板书设计

8、最新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16+9+8=32-10-6=25+20-10=48-8+17=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  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

  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

  (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2、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3、书中练习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