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一等奖
1、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S版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孩子们,都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其实还有一种比母爱更深沉更宽广的爱时刻陪伴着我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一种什么爱。(出示父子温馨组图)
孩子们,这些面孔虽然陌生,但是他们所传递的爱却是那样熟悉。这种爱就是---父爱。父爱如山,稳重、厚实而威严,父爱如水,舒缓、平静而绵长,父爱如天,宽广、蔚蓝而又博大。父爱,就是心中那盏灯。出示课件。孩子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
二、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父亲那伟大、深沉的爱!哪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把课文读给同学听?
(三位学生)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回顾前四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2、哪一段写的是父亲做灯的过程?
倾听了三位同学动情的朗读,谁来说一说前四小节写了什么内容?“要一盏亮亮的灯”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父亲答应了孩子,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父亲准备为孩子做一盏---冰灯。
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一)品读父亲的动作
哪一段写的是父亲做灯的过程?你能读给大家听吗?
请同学们默读本段,找出父亲做灯的时间、地点、动词,细细品味,古人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孩子们把你的感受批注到旁边。
分析并指导朗读:
是啊,大年三十的早上,人们都还在睡梦中,父亲为了能让孩子在新年到来之际拿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灯笼,起得那么早,这充分表现出父亲对孩子的爱。
父亲的手冷,父亲在打磨的是一块冰,同学们触摸过冰吗?谈谈你的感受。
同学们说的很对,而此时的父亲是在寒冬腊月的早上,用手不停地打磨冰。
同学们想象一下父亲的这双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粗糙、红肿、长满老茧、 )是呀,就是这双粗糙的手在寒冷的冬夜长时间的忍受着刺骨的冰冷,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心愿,从这,你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父亲的手冻红了,冻僵了,就在脖子上暖一会儿,还要接着做,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
除此之外你还读懂了什么?一阵、一会儿说明?父亲多冷呀,孩子读出这种感觉。)
这段话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每一字每一句都透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爱。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这种情感吗?
也许父亲起得很早,也许父亲一夜都没有睡觉,在这严寒之夜,只见父亲--引读
(二)品读父亲的语言
过渡语:孩子这时候知道父亲在为自己做灯吗?或父亲做灯的行为引发了父子间的对话,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 6--9自然段。)
谁来读父亲的话?谁来读儿子的话?旁白不用读,直接读对话部分
其中有一个描写父亲神态的词,大家发现了吗?是什么?“尴尬”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尴尬?
此时,孩子得知父亲忍受着刺骨的寒冷就是为了为自己做一盏能透出亮的冰灯,他会对孩子说些什么?
可是父亲却没有停下来:父亲笑了笑引10-11段,出示:
父亲的手多冷呀,可父亲----课件出示:
急忙走过来-----“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父亲急忙走过来,连连说,父亲的心里只想着孩子的冷暖,让我们把父亲的关切之情读得更强烈些吧!
(三)品读我深受感动的句子,感悟父子挚爱之情.
父亲的这种挚爱之情,孩子体会到了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个正在深切感受父爱的孩子,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流泪吗?
此时的孩子百感交集,让我们读出孩子的.感动、后悔、心疼。
就是这双手,牵着我走过春夏秋冬,就是这双手,把我高高举起,就是这双手撑起了我童年的一片天。那一年春节,让我骄傲,那一年春节--引读14段。(还是让一个学生读?)
(四)解读14段,点明中心
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作者怎样的心情?可是没过几天冰灯就化---------孩子们,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正是因为这盏灯里融入了父亲深深的爱,平凡而伟大的爱,(板书:父爱)
所以作者一直把它珍藏在了心中,成为作者心中最美的灯。
(五)拓展升华,总结全文。
师:多年以后,作者依然铭记着这盏灯,铭记着这份爱。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配乐)“对于您我的父亲,我有太多的感激,那如山的父爱将是我此生都无以回报的。有太多的话、太多的爱我想对父亲倾诉,然而此时此刻我只想说:父亲,您是我永远的骄傲!“
师:孩子们,你们都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你们的父母都深切的关爱着你们,我们来聆听几位父亲的心声:来自-------孩子此时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
师:其实不只这几位父亲,每一位父亲都有很多话要对他的孩子说,只是他们总是把这些话藏在心底,把他们的爱藏在心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父亲写给孩子的信。(欣赏《给孩子的一封信》。)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大声对父亲说---爸爸,我爱你。
孩子能告诉我你问为什么眼里含着泪花吗?父亲做的什么事让你感受到了他的爱?刚才老师听到你喊得最动情,能告诉我为什么吗?还有谁想说一说,
是呀!父爱无声,父爱无痕,父爱无处不在。还有谁想说一说自己和父亲之间发生过的让你感动,让你难忘的事?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虽然只是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但是它们同样表现出了人世间最深沉、最伟大的爱。
四、布置作业
师:我们要感谢文章的作者写出了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本文通过刻画人物动作和语言来表现父爱,请同学们也仿照这种写法把我们刚才所说的父亲关爱之事写一写。同时,把爸爸我爱你或爸爸你是我的骄傲这句话带回家里。
1、仿照本文,写一写父亲关爱之事
2、回家告诉爸爸你很爱他,爸爸是你的骄傲。
课外阅读:最后向大家推荐两篇真情讲述父爱的文章,朱自清的《背影》、《地震中的父与子》。
2、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反复揣摩人物细节,在朗读中提升父爱,体会父爱。
2、抓重点句,在多层次的感悟中唤起学生对父亲爱。
3、通过本文拓展激起学生对父亲的爱。
教学重、难点:
反复揣摩人物细节,在朗读中提升情感,体会父爱。
教学方法:引读法,感悟法,质疑法,情境法,表演法,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回忆快乐。
1、(播放课件)师:请看大屏幕,人们是在庆祝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春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孩子们可以放鞭炮、穿新衣、吃团圆饭。北方的春节还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熬年夜的习俗。有一位叫马德的人,最难忘八岁那年的春节。因为那一年,他的心中也一直留着父亲做灯的那一幕。
2、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心中那盏灯》
二、读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根据学生的提问,重点板书以下两个问题:
(1)心中那盏灯指的是什么?
(2)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
3、过渡: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72页,默读课文,找一找父亲做冰灯的句子,并用“——”画出来。
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一)品读父亲的动作
1、指名汇报所画的句子。
2、课件出示:
我努力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在里面打磨着。我发现父亲正在打磨一块冰,姿势很象洗碗。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3、指名读这几句话,其他学生思考:哪些词语描写了父亲做冰灯时的动作?(托着、打磨、擦、捂)
4、(师边演示动作边问):你见过别人打磨东西吗?什么叫打磨?
5、父亲打磨这块冰用的是什么?(手)
用手打磨这块冰会有什么感觉?
这样寒冷,为什么用手来打磨呢?
6、难怪,父亲每打磨一阵,(引读):就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7、想象父亲做冰灯的那一幕,并请一生来演一演。
评一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小结:作者就是抓住这些动作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写得多传神呀!
9、齐读这几句话。
10、(解决问题,体验快乐)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解决了心中的一个疑问,大家高兴吗?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吧!
(二)品读父亲的语言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父子间的三次对话,并与同桌分角色练读。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请两生读。
(2)、体会父亲为什么答非所问。
3、学习第二次对话。
(1)、请两生读。
(2)、比较两次“爹,你干啥呢?”的语气有何不同,并练习朗读。
4、理解“尴尬”,并说说从父亲“尴尬”的样子,我看出了什么?
理解“寻思”,你看出这是个怎样的父亲?
5、学习第三次对话
(1)、男、女生分角色读。
(2)、问:父亲真的不冷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四、体会父爱,深化主题。
1、创设情境,多次引读“父亲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凉啊!”
2、谈谈是什么原因使“我”流泪了呢?
3、为什么说父亲做的冰灯是一盏最美的灯?
五、课外拓展、快乐练笔。
1、齐读马德在另一篇文章中赞美父亲的一段话。
2、欣赏《父与子》,练写“父爱就是-----------------------------------------”。
3、小结:孩子们,父爱如山,父爱如水。从你们稚嫩的笔迹中,我看到了浓浓的亲情。
3、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白色的金盏花》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材简析
《白色的金盏花》是毕淑敏写的一篇记叙文。文章写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一位老奶奶经过20年的精心培育,终于获得成功,但她没有领到重金。这篇课文赞扬了老奶奶踏实坚韧的精神,说明了只要认准目标,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成果。全文仅是自自然然地讲述她20年的培育过程,让人们看到老奶奶的崇高精神风貌。特别是后半部分,写她在园艺所没有兑现重金的情况下,仍说“可还要黑色的金盏花吗?我能种出来”,更令人感动。老奶奶的伟大是平凡中的伟大,她所追求的只是能为他人、为社会尽点绵薄之力而已。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本教学设计紧扣“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一中心,采取以读为主、质疑探究、自主合作的方法进行阅读,通过朗读、感悟重点词句,领悟“持之以恒”精神的可贵之处。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盏花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持之以恒”精神的可贵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
从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盏花的过程中体会“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明白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朵金盏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不知道)这种花叫做金盏花(板书:金盏花)。金盏花不只是黄色的,还有其它颜色的呢?(出示图片)能说说你刚才看到的金盏花是什么颜色的吗?(红色、黄色)金盏花除了金色、红色,就是棕色。同学们,现在有这样一则消息。(出示消息:美国博培公司悬赏两万美元,征全世界第一朵纯白金盏花。)(板书:白色的)你愿意试一试,种一种吗?为什么想种?(学生自主交流)56年前爱荷华州有一位名叫爱丽丝·凡克的老奶奶也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大家想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去寻找答案。(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5页,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同学们看这些词语,你们都认识吗?指名读词,如果他读得正确,大家就跟着读。
3、(出示:播种。“种”字变红)同学们,你们知道“种”字有几个读音吗?(两个)是的,“种”在这个词中也有两个读音,(出示:句子)“种”字在课文中多次出现,看看在这段话中应该怎么读?(生自主练习)指名读。那谁能说说,“种”字在什么情况下读三声?什么时候读四声吗?(生回答,师点拨)
4、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指名回答)
三、交流感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老奶奶为什么要种植金盏花,她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如何?找到答案后和你同桌交流交流。(出示要求)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1)指名汇报。
教师点拨:
①种植的原因:两万美金和好奇心。
②老奶奶想我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于是决心一个人干下去。
③老奶奶用的是择优强化的方法。
④老奶奶在这些年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出示: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依然满怀信心地种植金盏花……)指名读。在这20年中,老奶奶无数次的遭到家人的反对,可她——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着;老奶奶的儿女远走了,丈夫也去世了,生活中发生了许多的事,可老奶奶依然——满怀信心地种植金盏花。老奶奶在培育白色金盏花的20年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吗?(出示课件)
学生补充填空,师生配合朗读。
尽管老奶奶的生活遭遇了很多变故,可她仍然满怀信心的种植金盏花。“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奶奶终于种出了白色的金盏花。(出示白色的金盏花)同学们,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朵纯白色的金盏花。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出示:老奶奶种出了金盏花)师读。怎样写才能使这个句子体现老奶奶的艰辛和坚持呢?组织交流。
(2)至此,一个连专家都感到束手无策的大难题,竟在一位对种子遗传学一无所知的老太太手中自动破JIE,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奇迹。当老奶奶种出了白色的金盏花之后,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集体交流。
过渡:老奶奶用了20年的时间坚持种植白色的金盏花,那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一直支撑着她呢?难道真的是那两万美金吗?
(出示:她甚至不知道现在那则启事还是否有效,也不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来纯白色的金盏花)指名读,谈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抓住两个“不知道”加以体会。
(两个不知道体现了:1、老奶奶没有把赏金放在心上;2、体现了老奶奶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精神;3、老奶奶是个爱花的人。)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
(3)一年之后,当老奶奶知道赏金不能兑现的时候,她是怎么说的呢?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这是老奶奶在听到园艺所所长电话后的回答。为美化社会,为繁荣园艺事业,她愿意继续无偿地做下去,这才是真正的“无私奉献”!)
四、续写练习,拓展延伸。
1、同学们,老人用了20年的时间创造了奇迹,不但如此,她还想要种植黑色的金盏花。你愿意把接下来的故事写完吗?请同学们动笔续写这个故事。(生动笔写,集体交流、评议)
2、曾经那么普通的一粒种子,也许谁的手都曾捧过,却因为少了一份以心为圃、以血为泉的培植与浇灌,才使得自己的生命错过了一次最美丽的花期。可老奶奶用了20年的时间培植出了第一朵金盏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3、老奶奶正是用这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创造了世界奇迹。你们从老奶奶身上应该汲取些什么呢?
五、总结提升
持之以恒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成功的日子就会日益接近。同学们,记住:只要天天进步,小进步也会创造出大奇迹。
板书设计:
白色的金盏花
持之以恒
创造
奇迹
4、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挚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因题设疑.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课文《难忘的八个字》今天让我们来认真学习课文《心中那盏灯》,体会下父子间的那种亲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读中勾划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人物是谁?
2、读后你有什么想法?
四、再读课文,粗知词意
1、把课文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利用工具书,联系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结合课题,寻找重点,找出关键句。
2.可让学生找出父亲做冰灯的语句
3.引导学生读你子的对话特别是父亲说的话,体会其中的.感情。
二、逆向阅读,共同探究。
1.课文使用的一些动词,如托捂掖等词语,可让学生模仿动作,加以理解,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父亲的话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3.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起到了什么作用?它赞美了什么?
三、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四.拓展延伸:
你生活中有这样的感人事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实践活动:
1.分角色自愿组合朗读课文。
2.对爸爸妈妈进行一次专题采访,请父母讲一讲对自己感人的爱的故事。
板书设计:
不要纸糊的
心中那盏灯 没有玻璃罩的 最美的灯
能透出亮的
5、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人的方法,并学习通过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学会感受亲情,回报亲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写人的方法。
【设计理念及教学策略】
1、教学中交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走进人物内心。
2、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教学重点。所以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来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通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亲情,并学会回报亲情。
4、有意识地将书中的导学系统“泡泡图”及课后问题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进入文本
1、猜谜游戏导入。你周围有这样一个人。你小的时候喜欢把你高高举起,你长大些会陪你看电影、玩游戏,他的眼神慈爱又严厉,他的怀抱温暖又有力,他是谁呢?
2、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这篇描写父爱的课文。
[设计意图:以谜底为父亲的猜谜游戏步入文本,一方面自然引出课题,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忆一忆,走近文本
1、齐读课题。复习字词。
2、回忆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借鉴老师出示的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是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所以开课直接切入重点,让学生重温课文主要内容。但三年级的孩子直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较难,通过复习词语的环节交给学生概括的方法。]
(三)品一品,感悟文本
1、默读课文5-1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感受最深的语句,用心体会,试着把想法、感受写在旁边。
2、学习第5自然段
(1)这一段写的就是父亲做冰灯的(过程)。请学生找到父亲做冰灯时的关键词。(托着、打磨、擦擦、捂)
(2)大年三十的早上,父亲就起来做冰灯了。此时,父亲心里在想什么呢?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谈一谈。
(3)透过父亲做冰灯的动作,我们能深深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展开合理的想象,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
(4)父亲长时间用双手打磨这块冰,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呢?
(5)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父亲开始做冰灯了,刚做一会手就冻红了,他却只捂一会儿手就又开始打磨了。来,你读。
好不容易,冰灯完成一半了,父亲的手早已冻得又麻又红,可他一想到儿子提着灯笼的快乐身影,就又开始打磨了。你再读。
终于,冰灯要做成了,父亲的手简直冻得失去了知觉,但为了满足儿子小小的心愿,他仍不肯休息。我们一起读。
[设计意图: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增强语感,以声传情。教学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培养他们的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3、父亲就这样忍受着寒冷,打磨着冰灯,透过父亲做冰灯的动作,我们深深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板书:父爱子
4、除了父亲的动作,在5——13段中,你还画了哪些让你感触深的句子?
5、学习第9自然段
(1)刚才我们学习的时候,抓住了人物动作的关键词,展开合理的想象,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用这种方法谈谈你对这段的体会。
(2)父亲那么爱儿子,不畏寒冷给儿子做冰灯,为什么还尴尬呢?
(3)其实文字的背后还隐藏着作者这样的生活经历。配图介绍:这就是的作者马德,他出生在河北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全靠种地为生,他小时候的生活非常的贫穷。
[设计意图:介绍作者生活背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
(4)指导读第9自然段。
6、谁还能再谈谈自己画得那些感触深的句子?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学习其它自然段内容。
7、父亲的爱就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我们透过文中对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感到了父亲对儿子那份浓浓的爱。(泡泡图)
[设计意图:总结学法,并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让他们了解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鼓励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中进行尝试。]
8、出示文中对话描写,师生合作读。
9、学习13自然段
(1)从儿子关切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文中不仅有父亲对儿子那份无私的爱,也有儿子对父亲的爱。(板书:子爱父)
(2)引读13自然段。看到这此情此景,只有8岁的马德流泪了,他为什么流泪呢?
(3)指名读,练习评价。
10、学习14自然段
(1)这样不易保存的灯,为什么是一盏最美的灯呢?
(2)这是一盏凝聚着父爱子、子爱父的浓浓父子深情(板书:深情)的灯,所以我说(“那是一盏最美的灯”)。正因为这样,这盏冰灯永远珍藏在了作者心中。
[设计意图:本单元重点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本课内容时,以“感动”为切入点,抓住感受深的句子统领全文,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从而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说一说,升华文本
1、多年以后,作者仍然铭记着这盏灯,铭记着这份爱。也许就是在父爱的激励下,他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作家,写下许多让人感动的文字,有《把自己亮在暗处》、有《住在爱的温暖里》等。这一本本散文集都是我们精神上的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作者的成就,再次感受父爱的激励作用,体会亲情的温暖,从而完成情感上的教学目标。]
2、父爱有时是一个拥抱,有时是一个微笑,有时是……把你眼中的父爱化作一首小诗珍藏起来吧。
[设计意图:创编诗歌,将父爱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父爱同样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最不需要回报的,因为父爱就是儿女心中那盏最美的灯!
6、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的教学反思
教完本课,我感触很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高。本节课,教师能努力 为学生创设情境,搭建了学生与作者共鸣的平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还给学生学习主动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都感悟浓浓的父子情。教学辅助图片的 引入,帮助学生回忆父亲和自己快乐相处的日子,为理解父爱的伟大、无私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把学生带到作品的`情景 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学习父亲做冰灯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父亲的爱子深情,大部分学生能读出浓浓亲情感。并能 通过重点句子品味父亲的良苦用心,体会出父亲的爱子之情。
本节课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有些地方处理得还是过于仓促,想的不够周全。在品味父亲制作冰灯的动词时,如“捂” “掖”等,因为学生对有些词理解不到位,耽误了学习时间,导致对父亲语言的赏析有点仓促,在体味父子深情方面还有待锤炼。
本课教学中,虽然注重了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朗读、感悟和填空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但在学生思维、能力拓展方面还是局限性过大,没能为学生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7、7、语文年级下《心中那盏灯》教学反思
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两个教学关键点来进行学习。其一是品读父亲做冰灯的动作以及父子之间的对话,体会浓浓的父爱。其二是入情入境地地朗读课文。其中用到了多种训练方法,如自读批注法、角色朗读法、情境感悟法、合作交流法、读写结合法等。
课前我先要求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课堂上展示预习的成果,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和习惯。整个课堂上,学生想表达的很多,尤其是在老师的引读下,来重复的去读几个关键的句子时,学生的感情很饱满,他们通过自读自悟和课堂上的引导点拨,领悟到了文中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当课堂进行到总结感悟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父亲是怎样爱自己的,有孩子说出了一些具体的事例,有的孩子却说父亲不太爱自己,他大多时间在外打工,在家时一见自己犯错了就会惩罚,根本就看不出父亲有多爱自己。
中国人不爱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对于一个并无多少文化的农村男人来说,他更不善于把自己的爱表露出来。但是不能让孩子这样误认为父亲不爱自己。
我想到了普通话测试材料上邦贝克的一篇文章《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就把那篇文章读给学生听,让他们想一想:你的父亲是不是也想文中的父亲一样把爱意埋在心底,而表现出严厉和冷酷呢?他是真的不关心你吗?我让学生认真地用心去体会父亲,父亲肯定把爱藏在了他的语言里,他的行动里,他的神态里,他的心里……
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着一些让人觉得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比如对文中父亲为什么“尴尬”的理解,学生只是说父亲觉得自己没有玻璃,有点对不起儿子,我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挖掘。现在回想起来,可以让学生说说让父亲尴尬的客观原因是什么——家庭的贫困,但是贫苦的父亲为了满足儿子一盏有亮灯笼的心愿,他费神地想出用冰代替玻璃,还忍冻受累地打磨了那么长时间,这更能表达出父亲爱子之深。
8、三年级英语下册三年级下册Unit4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对话课,核心句型是Whereis…?It sin∕on∕under….课文通过张鹏和John放学后收拾书包的情景让学生感知该句型的语义及语用情景。
首先,总结一下我自己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能够感知本课主句型的语义及语用情景;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本课时的.整个过程设计的比较有逻辑性,各个教学环节比较流畅;
3.整堂课,能够做到“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是:
1.部分学生不能在语境中运用Whereis…Itsin/on/under…来询问和回答物品所在的位置,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2.各环节的过度不是很自然,过度语言有些欠缺。
3.时间安排不合理,前紧后松。可以在巩固操练环节中适当增加展示的同学。
改进意见:
1.引导学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运用新句型,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够达到质变。
2.各环节之间的过度语言要到位,使各环节紧密衔接。
3.在巩固操练环节适当增加展示的同学,并且让学生给学生纠错。
9、心中那盏灯教学反思
《心中那盏灯》是篇对童年往事回忆的文章。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针对父亲为作者做一个冰灯这过程,把握课文的内涵,通过洞析人物的刻画,来展现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重点把握好课文的第二部分,针对文中所刻画的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学习中,理解字里行间所充满的浓浓的亲情,感悟父爱的温暖。
我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达到教学目的。
1、把握人物的动作刻画:学生在第二部分内容中,自行对父亲做灯过程中,所出现一些动作词,做出记号,(分别是:“托、打磨、擦、捂、扭、掖”。)让学生同桌交流、小组讨论,揣磨这些动词,来体会父亲做冰灯所忍受的寒冷及把儿子的冷暖挂在心上的言行举止中。
2、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父子间的对话,从这些简单朴素的对话中,父子间的亲情跃然纸上,怜爱之情溢于言表。体会父子间浓浓亲情。
3、洞析人物的`表情变化:课文在人物表情描述中,最突出表现是用“尴尬”这个词。既反映了父亲想做玻璃灯笼而又没有玻璃的无奈,又流露无法满足孩子想要玻璃灯那种美好愿望时的歉疚。这种表情描述,达到了极致。通过让学生查字典体会“尴尬”这个词,来理解父亲这时复杂的心情。
通过以上的教学处理,师生达到了与作者感情间的共鸣,犹如耳听父亲关心之语;目及父亲冻红之手;身感父亲冰凉之躯。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感动,真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0、心中那盏灯的教学反思
心中那盏灯教学反思(一)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的是一位父亲忍着寒冷为儿子做灯笼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的是父亲在为儿子制作冰灯的情景,课文的第二部分对应。课后设置了三道思考练习题。第一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父亲的爱子之情。第二题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主要句段的读议,感悟体会课文的思想意义。第三道题是让学生在摘抄和读句子的过程中,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怜爱之情。
三、教学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是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自读,在读中感悟“文中最打动你的镜头是哪个?”,交流后提问“谁愿意把让自己感动的句段读给大家听?能说说你感动的理由吗?”接着出示一幅插图,画的是父亲在位儿子制作冰灯的情景,让学生谈感受,是什么原因使“我”流泪了呢?最后,让学生用动情地语言说起了自己的父亲。
教学中的优点是:1、把握人物的动作刻画:学生在第二部分内容中,自行对父亲做灯过程中,所出现一些动作词,做出记号,(分别是:托、打磨、擦、捂、扭、掖)让学生互相交流、小组讨论,揣磨这些动词,来体会父亲做冰灯所忍受的寒冷及把儿子的冷暖挂在心上的言行举止中。2、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父子间的对话,从这些简单朴素的对话中,父子间的亲情跃然纸上,怜爱之情溢于言表,从而体会父子间浓浓亲情。
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大,节奏快。在品味父亲制作冰灯的动词时,如“捂”、“掖”等,因为学生对有些词理解不到位,耽误了学习时间,导致对父亲语言的赏析有点仓促,在体味父子深情方面还有待锤炼。
2、语文教学应该成为学生学习,使用语言的过程,成为师生一起享受生命成长的过程,这堂课强化了“人文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感悟”。
3、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点睛之笔,是以赞灯来赞人,来赞美父爱。说父亲做的冰灯是一盏最美的灯,不是美在外形,而是美在它所体现出来的纯洁无暇的父子真情,要引导学生悉心体会,联系自己的实际,结合爸爸关心自己的实例进行讨论。
心中那盏灯教学反思(二)
《心中那盏灯》是篇对童年往事回忆的文章。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针对父亲为作者做一个冰灯这过程,把握课文的内涵,通过洞析人物的刻画,来展现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
我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达到教学目的。
1、把握人物的动作刻画:学生在第二部分内容中,自行对父亲做灯过程中,所出现一些动作词,做出记号,(分别是:“托、打磨、擦、捂、扭、掖”。)让学生同桌交流、小组讨论,揣磨这些动词,来体会父亲做冰灯所忍受的寒冷及把儿子的冷暖挂在心上的言行举止中。
2、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父子间的对话,从这些简单朴素的对话中,父子间的亲情跃然纸上,怜爱之情溢于言表。体会父子间浓浓亲情。
3、洞析人物的表情变化:课文在人物表情描述中,最突出表现是用“尴尬”这个词。()既反映了父亲想做玻璃灯笼而又没有玻璃的无奈,又流露无法满足孩子想要玻璃灯那种美好愿望时的歉疚。这种表情描述,达到了极致。通过让学生查字典体会“尴尬”这个词,来理解父亲这时复杂的心情。
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感动,真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心中那盏灯教学反思(三)
《心中的`那盏灯》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父亲在寒冷的除夕之夜,亲手为儿子打磨一盏冰灯,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地爱。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文字清新优美。
文章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同时引导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重点把握好课文的第二部分,针对文中所刻画的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创设多种教学情境:1、把握人物的动作刻画:学生在第二部分内容中,自行对父亲做灯过程中,所出现一些动作词,做出记号,(分别是:“托、打磨、擦、捂”。)让学生谈体会,揣磨这些动词,来体会父亲做冰灯所忍受的寒冷及把儿子的冷暖挂在心上的言行举止中。2、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父子间的对话,从这些简单朴素的对话中,父子间的亲情跃然纸上,怜爱之情溢于言表。体会父子间浓浓亲情。3、洞析人物的表情变化:课文在人物表情描述中,最突出表现是用“尴尬”这个词。既反映了父亲想做玻璃灯笼而又没有玻璃的无奈,又流露无法满足孩子想要玻璃灯那种美好愿望时的歉疚。通过这种表情描述,来理解父亲这时复杂的心情。在拓展中安排了“说一说”这一环节,通过图片展示在生活的细节中所体现出的父爱,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升华了主题。
虽然在课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但在课堂上老师讲得过多,留给学生的时间过少,学生的主体性没能突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11、《心中那盏灯》教学反思
我明显感觉到,在讲《心中那盏灯》这节课的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时候,自身发挥与课堂气氛都是不一样的。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教学过程中优缺点的反思:
1.开始设计的是让孩子说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灯,这点与预设的差不多,孩子们能够自由说出身边的灯,很自然的引出课题“心中那盏灯”。
2.在课题书写上,我的书写速度过快,不适合中年段教学,应该再放慢速度。
3.在质疑课题的环节,我提出的问题是“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个问题不太恰当,应该对课题进行解读,提问“课题是什么意思?”或“怎样理解课题?”这类问题。
4.初步读文,在这个环节进行时我并没有强调学生的读书姿势,这是我对学生习惯培养的疏忽。初步读文之后,我直接让学生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过于靠前,在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时没有对学生加以引导。
5.生字教学部分,会认字读音指导不到位,读生字的方法有错误导致学生在认读过程中有跑音现象。生字读音教学应读准调值,读的饱满。
6.会写字教学,指导生字书写的课件应规范,与书中田字格一样,学生练字时没有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进行强调纠正。学习生字环节过多,活动急促而繁多导致学生认写生字掌握不牢固。
7.会写字教学环节,对字的结构过于浓墨重彩,而且对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字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导致学生理解不明确。
8.生字教学之后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了“父亲做灯的原因?”属于病句,应改为“父亲做灯的原因是什么?”
9.最后解决课文1-4自然段时采用了追问的方法不太妥当,应抓住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由完成追问的内容。
10.重点段落指导朗读不到位,提出的朗读要求不实用,应具体的要求学生读出什么样的感情,而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读到位、准确,这是华丽的废话。
11.理解“托着”“打磨”时用“洗碗”作比喻,从洗碗要小心翼翼联想到父亲磨冰时的认真、用心是个很好的点。
其实除了对教学环实施的反思,还有对自身素质的反思:
1.教学语言过于拖沓,应该清晰明快。
2.巡视姿势缺乏自信,可以手拿一本书或者一支笔。
3.口头语过多、范读口音明显,应尽量注意改正。
4.教师体态过于活泼,应活泼而稳重,面态应该富有情感,语态要适时轻柔或严厉。
5.应与学生同感请,注意教师入境才能感染学生。
6.黑板字书写,手要扶住黑板,身体要站稳。
对于我来说,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历练,每一次指导都是一次升华,每一个缺点都是进步的机会,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充实自己的教学能力。刘老师认真给我评课的神态至今无法忘记,就像他说的那样,年轻的我们应该是互相学习不断努力的时候,我们的终点不知在哪,可是我们的起点确在自己的脚下!讲完这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2、《心中那盏灯》教学反思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的是一位父亲忍着寒冷为儿子做灯笼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的是父亲在为儿子制作冰灯的情景,课文的第二部分对应。课后设置了三道思考练习题。第一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父亲的爱子之情。第二题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主要句段的读议,感悟体会课文的思想意义。第三道题是让学生在摘抄和读句子的过程中,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怜爱之情。
三、教学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是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自读,在读中感悟“文中最打动你的镜头是哪个?”,交流后提问“谁愿意把让自己感动的句段读给大家听?能说说你感动的理由吗?”接着出示一幅插图,画的是父亲在位儿子制作冰灯的情景,让学生谈感受,是什么原因使“我”流泪了呢?最后,让学生用动情地语言说起了自己的父亲。
教学中的优点是:
1、把握人物的动作刻画:学生在第二部分内容中,自行对父亲做灯过程中,所出现一些动作词,做出记号,(分别是:托、打磨、擦、捂、扭、掖)让学生互相交流、小组讨论,揣磨这些动词,来体会父亲做冰灯所忍受的寒冷及把儿子的冷暖挂在心上的言行举止中。
2、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父子间的对话,从这些简单朴素的对话中,父子间的亲情跃然纸上,怜爱之情溢于言表,从而体会父子间浓浓亲情。
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大,节奏快。在品味父亲制作冰灯的动词时,如“捂”、“掖”等,因为学生对有些词理解不到位,耽误了学习时间,导致对父亲语言的赏析有点仓促,在体味父子深情方面还有待锤炼。
2、语文教学应该成为学生学习,使用语言的过程,成为师生一起享受生命成长的过程,这堂课强化了“人文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感悟”。
3、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点睛之笔,是以赞灯来赞人,来赞美父爱。说父亲做的冰灯是一盏最美的灯,不是美在外形,而是美在它所体现出来的纯洁无暇的父子真情,要引导学生悉心体会,联系自己的实际,结合爸爸关心自己的实例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