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等奖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3-06-17 15:32:17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一等奖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一等奖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前要求收集有关边塞诗词,课上交流。

  一、 回顾有关范仲淹的作品及生平简介:

  1、 背诵《岳阳楼记》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江苏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诗词文章方面都有名篇传诵于世。曾守卫西北边疆多年,政治上主张革新,他的词风格明健,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著有《范文正公集》

  二、 导入: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分组比赛交流]

  1、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 学习《渔家傲》:

  背景简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1、 自读欣赏,体会词中韵味,及词人的思想感情。

  2、 小组赏析讨论,理解词中意境:

  3、 讨论:词的上阕下阕各写什么?

  4、 创造性的赏析上阕:[可进行口头描述或书面描写,将范仲淹笔下的塞外边关图扩写出来]

  赏析: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写景]

  [引导学生想象进行口头笔头训练,互相补充]

  塞下秋来风景异:[诗人的家乡在江南水乡,其感受定有不同]

  首句“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令,秋天到了,北方边塞的风光与江南风光迥然不同,别具特色:[突出“异”:总写]

  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衡阳雁去无留意:[特写]

  ①大雁南飞:边塞已自荒凉,秋来更加萧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极言边地荒凉,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条件艰苦。] [视觉上悲凉] “塞上燕脂凝夜紫”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风掣红旗冻不翻”

  四面边声连角起:[单调孤苦的生活]

  ②边声四起:塞上四周响起了特有的边声:西风呼啸,驼马嘶明,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萧杀。

  [听觉上的震撼] “角声满天秋色里”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想象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势,体会战士的感受]

  ③孤城落日: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可见战事紧张,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孤城,防止来犯。[又一次写出战士身处荒凉边塞,但责任重大,不容懈怠,那壮阔的景象恐怕无心欣赏]

  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感受边塞将士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赏析:下阕抒写征人思乡之情:[抒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家万里”形成对比]

  此句为诗人自抒情怀的句子,他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们如今怎样啊?难以知道。也许家中的妻儿老小也正思念着他,可是,回去一趟,何等的不易呀![由生活细节进入人的内心刻画]

  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疆未清,燕然未勒[功业未就]还家之计无从谈起。[运用典故: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刻石记功而还。诗人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但是在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时代,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使他充满苦闷与悲愤。

  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浓霜满地的夜晚,[由白天---黄昏----夜晚],一片萧寒景象,而悠怨的羌笛哀婉悲越,使人倍感凄凉。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这样的夜晚,钩起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愁,白发苍苍的将军,远离家乡的士卒泪水盈眶,久久难以入眠,都流下了忧国思家的泪水。

  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

  整首词不失为一篇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的两首诗词,一首《望江南》,一首是《渔家傲 秋思》,大家看课本《望江南》的作者是温庭(  ),“筠”这个字字典上有两个词条“一是:yún,义是竹子的青皮;二是:jūn,是地名,同学们看应该读什么?读“yún”。《渔家傲》的作者是范仲淹,我们学过他的《岳阳楼记》,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喻户晓。

  二、出示目标:(幻灯片)

  读这两首词我们要:1.反复朗读,体会悠悠的思绪。

  2.熟读成诵。

  三、教学过程:

  (一)、听读:(出示幻灯片)

  我先把课文诵读一下,请同学们听准字音、听清节奏、注意语气。(师范读)

  (二)诵读:(出示幻灯片)

  (1)请同学们看黑板大声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学生读音看幻灯读课文)

  (2)我们来看两首词,《望江南》是擅长写花前月下,离别相思的花间派鼻祖温庭筠写的,他的词柔肠婉转;《渔家傲 秋思》是曾任陕西经略副使镇守边疆的范仲淹写的,他的词悲壮豪放,同学们敢不敢挑战一下自我,男同学来读柔情似水的《望江南》,女同学来读悲壮苍凉的`《渔家傲》,请同学们大胆自由读一遍。

  谁来挑战一下自我?(可以用“谁说只有女子有柔情,谁说只有男子才阳刚。”来评价)

  (三)品读:(出示幻灯片)

  1、寻出景物: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我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大家唱读《望江南》,用你的大脑作探头,展开丰富的想像去捕捉词中出现的景和物。(强调“景”和“物”)

  你的脑海中搜集到到了哪些景和物?(女子、江楼、千帆、斜晖、江水、白蘋洲)

  (2)请同学们把景和物标画出来,你把这些景物试着组合起来,会看到一幅什么景象?

  (分小组交流)采用:“我看到了               ”

  2、品出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你刚才看到的景象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来听《渔家傲 秋思》,也是在听读中捕捉“景和物”。

  我们再把这些景物标画出来。(塞下、大雁、边声、千障、长烟、落月、古城、浊酒、将军、白发、征夫、泪)。

  再把你捕捉到的这些景物组合起来,分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

  从你看到的景象中,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赏读:(出示幻灯片)

  古人讲究炼字,“力求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请同学们从这两首词中,选取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拍成一个特写镜头。知道什么是“特写吗”?电视中经常用特写镜头,比如说想表现“妈妈日夜操劳”可以给妈妈的什么来个特写?(小组交流)

  (抓住学生的特写镜头,着重体会“独,皆,肠断,寐,泪”等字词的表现的意境。)

  (五)说读:(出示幻灯片)

  著名语文教师韩军说“诵到极致就是人说话”。现在我们把词人的爱恨情仇诉诸于声音说出来。

  现在让我们女同学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我们就是伫依危楼、凭栏翘首的女子,对着你远方思念的人把《望江南》说出来,让他听听你的惆怅,可以用“我梳洗罢                    。”最后可加一句自己的话“远方的人啊,你何时归?”

  男同学现在你也闭上眼眼睛想像:现在你就是白鬓如霜奋勇杀敌的军人,对着家乡望穿秋水的亲人,通过《渔家傲》把你的衷肠诉说给她听:“我在塞下                    。”或着说 “我饮一杯浊酒                   。”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说,你现在能把其中的一首背下来吗?能背两首的背两首,不能背两首的背一首。(齐背《望江南》下课)

  教学反思:

  课终于上完了,我长长的舒了口气,静下心来想想收获颇多。纵观整堂课我认为有两点较为成功:

  ①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习效果很好。以“读”为主线,设计了“听读”“诵读”“品读”“赏读”“说读”五个环节。尤其是“品读”环节,让学生先找景物,再通过景物的串联,再体会情感,由浅入深,易于理解便于接受,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活跃。

  ②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进入创设的情景。开头的“听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内容;“诵读”和“品读”中的“唱和诵”让学生再次走进词中感知内容体会情感,同时训练了学生“听”和“读”的能力;通过“品读”和“赏读”训练了学生“说”和“写”的能力;最后的“说读”,学生自然而然的成为词中人,对词进行再创造,深入领会词的意境。学生受到激发,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而且表现出良好的语文素养。

  不足之处:最后让学生齐声说乃是一大败笔,学生对此的理解深浅不一,加入的话各不相同,故而学生很为难,且浪费了一些时间。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这五首诗词。

  2、能力目标: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和哲理。

  3、情感目标:走近诗人、词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当时的感情,激发自己的诗兴。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家乡的痛苦。

  2、体会豪放词的风格特色

  三、教学难点:

  1、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2、感悟该词的豪放特点。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五、课时准备:

  一课时

  六、教学方法:

  1、诵读品味法。通过读使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

  2、讨论——质疑——点拨法。质疑解难,合作研讨,互动探究,教师相机诱导点拨,引导学生鉴赏词作。

  3、描述法。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面,品味词作的意境美。

  4、竞赛法。通过同学间的竞赛,打破古诗文教学单调沉闷的格局。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分组比赛交流]

  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的边塞诗;范仲淹的《渔家傲》

  (二)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三)品读《渔家傲》:

  1、注意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感情意境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一遍: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看看注释处理好字音节奏感情)

  个人表现读:(学生品评:发表看法)

  3理解性的齐读一遍(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四)赏析《渔家傲》:

  1、赏析上阕:

  赏析: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写景][引导学生想象进行口头笔头训练,互相补充]塞下秋来风景异:[诗人的家乡在江南水乡,其感受定有不同]

  首句“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令,秋天到了,北方边塞的风光与江南风光迥然不同,别具特色:[突出“异”:总写]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衡阳雁去无留意:[特写]

  ①大雁南飞:边塞已自荒凉,秋来更加萧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极言边地荒凉,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条件艰苦。][视觉上悲凉]

  四面边声连角起:[单调孤苦的生活]

  ②边声四起:塞上四周响起了特有的边声:西风呼啸,驼马嘶明,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萧杀。[听觉上的震撼]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想象陕北黄土高原的地势,体会战士的感受]

  ③孤城落日: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可见战事紧张,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孤城,防止来犯。[又一次写出战士身处荒凉边塞,但责任重大,不容懈怠,那壮阔的景象恐怕无心欣赏]

  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感受边塞将士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2、赏析下阕:

  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与“家万里”形成对比]

  此句为诗人自抒情怀的句子,他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们如今怎样啊?难以知道。也许家中的妻儿老小也正思念着他,可是,回去一趟,何等的不易呀![由生活细节进入人的内心刻画]

  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疆未清,燕然未勒[功业未就]还家之计无从谈起。[运用典故:东汉大将窦宪在燕然刻石记功而还。诗人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但是在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时代,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使他充满苦闷与悲愤。

  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浓霜满地的夜晚,[由白天———黄昏————夜晚],一片萧寒景象,而悠怨的羌笛哀婉悲越,使人倍感凄凉。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在这样的夜晚,钩起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愁,白发苍苍的将军,远离家乡的士卒泪水盈眶,久久难以入眠,都流下了忧国思家的泪水。

  3、课文:

  这首词在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整首词不失为一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

  八、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边塞诗派的形成及特点。

  九、板书设计: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吟诵词作,读出作品的情感和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作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吟诵品读词作,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

  由《岳阳楼记》最后一段朗读导入:

  一篇《岳阳楼记》感动了历代的文人墨客,让我们了解了范仲淹作为政治家的忧国忧思。其实他还是一名武将,曾驻守边塞多年,今天我们通过《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来领略一下他的边塞情怀。(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2、背景简介:

  3、释题:

  “渔家傲”是什么?

  “秋思”这一题目提示了什么信息?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

  2、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四、小组合作,提出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衡阳雁去无留意”这句诗如何理解?

  2、“燕然未勒归无计”是什么意思?

  五、全班讨论,解决疑问。

  六、有感情地品读诗歌。

  今天咱们重新认识了范仲淹。在苍凉悲壮的情境里,作者用短短几句词写出了自己和许多的将士们思乡又忧国的矛盾心理,一位巍然的令人敬畏的文人形象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也仿佛置身于边塞的萧索中感受着将士们悲凉的心情,这就是诗词文化的魅力。

  七、背诵诗歌。

  八、课堂小结:

  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整首词不失为一篇抵御外辱,报国立功的爱国诗篇。

  九、课堂练习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课前预习布置:

  1、标注不认识及读不准的字音;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将诗歌翻译写在书上;

  3、读熟并背诵,课堂要默写检测。

  二、课前准备:

  1、上课前5分钟:所有同学拿出听默本,默写《渔家傲 秋思》,并叫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默写,要求字迹认真,书写工整。

  2、老师巡查默写情况,了解每个同学完成背诵作业的程度,并对优秀学生及时提出表扬,默写完成的同学可以照着书本自行为自己批改,等待黑板上默写完成后,检查黑板上所展示的诗词是否有错,发现错误后自行上台用红色粉笔改出。

  3、完成默写后,全班准确齐读一遍,注意正确字音和字形。

  三、新课讲授:

  1、请一位同学来解读题目《渔家傲 秋思》。

  生:“渔家傲”是词牌名,规定词的形式,包括字数、句数和押韵,“秋思”是题目,揭示诗歌主要内容,点明这首诗是写秋天的思念的。

  师:回答得非常全面,解读的很到位,可见老师平常讲课时他听得很认真,笔记做得很详细,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并请不知道的同学将笔记记下来。

  2、题目联系拓展:

  师:自古“女子多伤春士多悲秋”,古人在诗词里写了许许多多关于“秋”的诗句,提到“秋思”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被誉为“秋思之祖”的谁的什么诗?还有一首歌咏秋天的“另类之作”是谁的什么诗?

  生: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是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另类之作”的是唐代刘禹锡的《秋词》。

  师:回答得非常漂亮,能够及时联想到我们所学过的诗词使知识融会贯通起来,那我们全体同学都能够背诵这两首诗吗?(学生背诵)

  3、作者介绍:

  师:这首词的作者范仲淹我们并不陌生,八年级下册曾学过一篇他的千古名篇叫?其中广为传颂的句子是?

  生:《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那我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回顾一下关于作者的相关知识。

  生: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岳阳楼记》字逸飞,号文正,谥号“文正”传有《范文正公集》于世。

  师:非常清晰准确,对于古代作者,我们需要记住朝代,文学史地位,代表作及字号。

  4、诗歌大意理解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生读后)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将诗歌翻译写在了书上,现在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及译文理解诗歌内容,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3分钟后全班交流。

  (3分钟后)请大家提出你对诗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无人举手)大家可要抓住机会提问哦,如果没有人举手,就意味着你们都理解了,没有问题,那老师就要提问你们了,要是被我问住了,你们可是要领罚的呦,所以抓紧时机赶紧问?

  生:“衡阳雁去无留意”为什么“雁去无留意”?

  师:有没有同学能帮助他呢?

  生:意思是衡阳的大雁向南方飞去,没有一点逗留的意思,这说明边塞天气极其寒冷,大雁都不愿意多逗留一会。

  师:回答得真棒,这里说明边塞的环境恶劣,气候极寒。

  生:“浊酒一杯家万里”中的“浊”我觉得可以改为“斟酌”的“酌”,因为,这个“酌”有“喝酒”的意思“小酌几杯”,在这里应该是“喝酒”

  师:这个问题有新意,有没有同学能够解释一下?(无人举手)我们这位同学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他的问题将同学们都问住了,那么老师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大家来听听看是否认可?古代的“浊酒”就是米酒,用米发酵做成的酒,也就是现在我们喝的醪糟,醪糟大家都见过,比较浑浊,所以形象的称之为“浊酒”最主要的是浊酒是老百姓们都能喝得起的'酒,是最常见和普通的酒,在这里戍守边塞的。都是平民百姓,远离家乡在外征战,所以喝“浊酒”来聊以慰籍思乡之情。

  生:“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个典故中的主人公是谁?

  师:有没有那位同学可以博古通今的?

  生:是西汉时期的大将军窦宪,他率领部下抗击匈奴,追至燕然,在一块大石上记功而返。用来比喻建功立业。

  师:此处应该给他响起掌声(生鼓掌),他的知识面很广,可见平时是个爱看书的孩子。

  生:“羌管悠悠霜满地”怎么理解?

  师:这一句谁能够帮他解释?

  生:“羌管”是边塞特有的乐器,“悠悠”是指声音凄凉,“霜满地”是说秋天地上有霜。

  师:解释得很详尽精确,我觉得这里的“霜”除了点明了季节是秋季之外,是不是还暗含了月光如霜一般洒满边关呢,所以后文有“人不寐”大家认同吗?(生点头)

  生:“将军白发征夫泪”怎么翻译更合适呢?

  师:这个问题暗含了此句中的一个修辞,哪位同学能够准确地翻译一下呢?

  生:这句用了互文修辞,应翻译为将士们都已生出了白发,留下了思乡的眼泪。

  师:真棒,翻译得很准确,那么生出了白发说明了什么,这“泪”缘何而起又为谁而落呢?

  生:白发说明战争时间之长,说明他们想家却不能回而发愁,愁白了头。

  师:说得真好,这白发因战争持续时间久而生,古诗中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可见战事持续时间长,为有家不能回而发愁,也为何时能打败敌军,怎样击退敌人而愁,更为不知何时才能归家而愁!

  生:眼泪因思念家乡而起为自己而流。

  师:如果没有战争,会不会有离别,会不会有思念,所以这眼泪因战争而起,为国为家为己而流!

  师总结:在大家的共同配合下这首词的大意我们梳理完了,下面我就这首诗提一些问题,检测一下大家是否已经全部理解。

  5、诗文分析:

  师:这首词中有一个字总体概括了作者所见边塞景物的特点,是哪个字?

  生:“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

  师:这“异”和中原相比得出的,那么这“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表现在“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早早就南飞了,说明天气很冷,入冬很快。

  师:有没有相关的诗句可以佐证呢?我们学过的一首描写边塞雪景的诗歌。

  生:“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这“异”还表现在“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有风吼,马嘶,号角,战鼓等等形成特有的边声。

  师:说的真好。“异”在“边声”

  生:“异”还表现在“长烟落日孤城闭”这是一座古城,而且城门早早的就关闭了。

  师:城门关的早说明什么?是天黑的早吗?

  生:战事紧张,戒备森严。

  师:大家说的真好,将这首短短数字的词,解读出这么丰富的内涵。那么词的上片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写边塞的景。

  师:这景有何特点?

  生:渲染荒凉凄清,萧瑟的气氛

  师:说得真好,那词的下片主要写什么?、

  生:抒情,抒发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师:仅仅只有思乡吗?想家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生:战争还没有结束,没办法回家

  师:这种为了国家舍弃小家,有家不能回中又包含什么情感呢?

  生:爱国之情和无奈之情。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棒,这首诗就是作者借描写边塞不同于中原的景物描写来抒发将士们舍家卫国思乡却不得归的无奈之情。这首诗就在我们的大家的努力下解读完了。

6、《渔家傲》语文教学反思

  古诗词教学应该怎么教?我想,这一个问题对大多数老师来说都不难回答。古诗词教学应该重“读”,在“读”上面下功夫,做文章,这已然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古诗词的“读”应该“读什么”,具体到一套特定的教材,一个特定的年级,一个特定的班级,又应该“读什么”的问题,恐怕,就不那么好回答了。

  王荣生教授认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有效课堂的首要特质”,课堂教学不仅应关注“听、说、读、写”,还应关注“听什么、说什么、读什么、写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选择的问题。

  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面对“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尤其是面对一篇新课文,恐怕很多老师,包括我,也都是云里雾里,不明所以的。

  近日,本人有幸参加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执教苏教版八下《渔家傲》(李清照)。作为江阴市“黄厚江工作站研修班”的学员,在黄老师的要求下,最近我们正在研读王荣生教授主编的“语文教学教什么”系列丛书。所以,在这次备课过程中,我重点思考并关注了诗词教学内容的选择这一问题。

  先来看我这节课选择的主要教学内容:1.重点字词的读、写、释义;2.想象式阅读——描绘词中“梦”;3.品析下阕关键字词,读出丰富的情韵。4.与《声声慢》进行比读,读出风格的“异”。

  选择这几个教学内容,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诵读积累十分重要。但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上,字音字形字义这一教学内容由于过于“普通”,往往被忽略。为应付考试,教师在课后又会通过大量的默写来加以巩固。这种课堂与应试现实的“脱节”现象,其实也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脱离现实需要的一种表现。我以为,诗词的教学自然应该追求“美”,但也不能忽视了“实”。

  二、我们的教材内容是选文型的,每个文本都有其独特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力争体现“这一”文本的特性。《渔家傲》是李清照的词作中唯一一首风格雄健,体现豪放特征的词,这种风格主要是通过神奇的想象——“梦”——而形成的。以想象式阅读来还原、来描述词中“梦”,是切合这一文本特性的。

  三、诗词要“读”,但是“读”的内容不同,那么“读”的方式应该也是不同的。“读”可以是“朗读”、“诵读”、“背读”,也可以是“描”、“品”、“比”。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对文本的理解应努力做到从文本中来,特别是这样一首风格奇特又情韵丰富的词,只有带着学生在字里行间来回走,细细品,才可能做到对词意词境的理解深悟。

  带着这样一些思考,我走进了洋思中学,走进了“五四杯”的赛课会场。我的课堂教学得到了一些听课老师的认可,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问题(最终获得二等奖),这使我对教学内容选择这一问题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教学内容应适“情”

  王荣生教授认为,一节语文“好课”的理想状态是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从现实来看,一节课、特别是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宜,我想首先应该是与这个校、这个班学生的学情切合。

  在我的这节课上,在“美”读——想象式阅读描绘词中“梦”这一环节,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课堂滞塞情况。这种情况,应该也是在我预料之中,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这一内容本来就是教学难点,磨课时也出现了类似情况。甚至可以说,我是期待学生出现一些“问题”的,这样才能达到课堂的生成。

  意料之外的是,这次执教的班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一学习任务无从下手,不能下笔。出现这种情况,我想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平时缺少类似的能力训练,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严重不符。初二学生对古诗词尽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对于一首刚接触的词,要准确理解诗意尚有困难,遑论加以想象地描绘。

  如果课前能充分考虑学情,那么,在这一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应该还可以有更合宜的方法。比如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由理解字词到直译,再到想象式描绘,分步分层甚至分学生进行,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完成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这样处理,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容。

  “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或创生有差异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而使他们达到共同的课程目标,这是一堂语文‘好课 的最高境界”。王荣生教授的.观点应该也是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应适“机”

  在我的这节课上,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后都以知识卡片的形式进行小结,分别是知识卡片(1):词牌“渔家傲”的知识;知识卡片(2):词中“梦”的知识;知识卡片(3):用典的知识。

  选择知识卡片作为教学内容,一是我以为诗词的教学不能忽视知识这一教学内容,必要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更深层地理解文本;二是因为我采用了版块式教学的方法,用知识卡片对每个版块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又自然引出下一版块的学习内容,可以避免版块之间的生硬衔接。

  从课堂情况看,这样的选择设计有可取之处。例如,词中“梦”的知识是在“美”读——描绘词中“梦”这一活动之后,学生在读“梦”之后,自然产生为什么写“梦”的疑问,这时以知识卡片介绍词中“梦”,结合辛弃疾“梦回吹角连营”、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旧知,学生可以发现“梦”与现实的矛盾关系。这时引入下阕“我报路长嗟日暮”的“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这样来看,教学内容的适“机”显然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适“机”不仅指课堂中教学中时机的选择,也指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的阶段之“机”。比如“渔家傲”的知识,由于学生已经学过范仲淹的《渔家傲》,对相关知识并非一无所知,放在这里作为教学内容,显然就不是那么适切了。

  三、教学内容应适“篇”

  肖培东老师认为,面对一篇课文,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这样一些问题:第一、这篇课文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即理解它的文本特征、文体特征);第二,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文章(即内容、主旨);第三,这篇课文是为什么而写的文章(即写作动机、写作背景);第四,这篇文章是怎样去写的文章(即语言特色、写作手法)。同时还需考虑编者意图、教学价值、教学聚焦等问题。显然,在备课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一篇”的问题,即读出文本的独特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显然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篇”文本的独特性进行。《渔家傲》出现在苏教版八下第五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在教材中,这首词是与秋瑾的《满江红》编在一起,作为一篇课文呈现的。显然,编者的意图是通过这两首词来展现女词人独特的人生体验,表现她们豪放雄健的性格特征、精神魅力。具体到《渔家傲》,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神奇的想象与丰富的典故。在这次展评赛课中,三位执教《渔家傲》的老师都注意了对“梦”的典故的解读,并安排了相应的学习内容,这显然是切合“这一篇”的文本特征的。

  在三位老师的课上,还出现了一些相同的教学内容,如都补充了相关的写作背景,这主要是由于“这一篇”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首李清照的词,这一内容的补充是贴切的,也是必要的。

  我和南通的葛军旗老师还不约而同选择了李清照的婉约词来和《渔家傲》进行比读,从比读中进一步感受这首词豪放的风格,显然,也都是着眼于发现“这一篇”独特性的考虑。

  当然,从这个角度看,有些教学内容显然就不是那么适切。例如,我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安排了读准节奏、读出音韵的教学内容,另一位老师在最后安排了“唱”的教学内容。从适“篇”的角度看,我的内容显然浅了,“唱”的内容显然偏了。

7、渔家傲的教学反思

  在xx市初中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我开了一节古诗词教学研讨课《渔家傲》,在那次活动中,由于自己的精心准备,尤其是开课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大力合作,上的还算成功。8月20日,在全区语文教师暑期培训活动中,我又有幸在来自全区的200多名老师面前展示了一下本节课教学。这次尽管地点还是那所学校,上课对象和环境却都发生了变化——上课对象不再是初二学生而是全区初中语文老师,地点不再是课堂而是报告厅。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又思索了大半个暑假,最后结果总算还好。这两次的上课尤其是课前准备的经历让我感触很深。

  无论是市级语文研讨活动还是区级教师培训,能接受这样的任务心里自然很自豪,但是压力无疑也很大。因为前来听课的老师们大多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尤其是参加本次市语文活动的老师很多本来就是语文名家和教育英才,在他们面前上课无异于班门弄斧,稍有差错难保不会贻笑大方。如果犯一些原则性错误可就更麻烦了。但是既然领下任务,课总是要上的。为了不出丑,少出错,只能好好准备了。

  上课前,我反复思考如何准备这节课。由于是“命题作文”,教学内容就是八年级上册《渔家傲》,再加上面对的学生是完全陌生的,(暑假里上课直接面对的就是都很熟悉这首词的教师群体),课堂如何切入,问题如何设计就至关重要。为此,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观看了无数的课堂实录,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多次调整上课思路,几易其稿,最后决定遵循“简约但不能简单”这一基本这一原则,紧紧扣住“问题明了、结构简单、条理清晰、敲骨吸髓”的设计思路,力求做到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简单明了,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教材探究主旨明晰,思想内容剖析深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微创手术——“切口小,挖得深”。希望能引导学生们学会阅读分析一类古诗文——边塞诗词的方法,也能给老师们的古代诗歌教学带来一点启发。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古人又说 “诗言志”,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紧紧扣住“景”(——全诗的画面)、情”(——情感)志(——作者的抱负)三个字来设计问题。全词从诵读入手,以诵读中感悟的情感来引出诗词画面的特点,并引导师生们感悟画面中不同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对于本词上阙,在引导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我只设计了四个看似简单的小问题:“上阙描绘的画面有什么特点?哪个词最能体现这一特点?这些画面蕴含了怎么的'情感?”

  在引导师生从文本中初步筛选出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师生品读关键字词比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无留意”、“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千嶂”与

  “孤城”、“长烟落日”与“孤城闭”“四面边声连角起”中“四面边塞”及“连角起”所暗含的独特情绪和独特环境;归结出全词上阕的总的情感特征——独处边地归乡不得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及四面边声情势紧急的无奈和忧伤。进而引导师生们进一步品读下阕抒发的情感是否与上阕画面表达的情感一致。

  在下阕情感的感悟中,我也设计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下阕能直接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什么?(——泪)征夫为何流泪?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有助于引导师生阅读文本、探究文本、深入思考的意识。师生们很容易在文本中找到将士流泪的两个原因——“燕然未勒”“归家无计”。再由此进一步诱导师生们思考“将士们是否会有勒石边关,归家有计的可能?”。进而引出本文的写作背景介绍,通过背景介绍,师生们了解到宋朝“重文治 轻武力”的独特治国政策的形成原因;明白了边关不定的根本原因是由朝廷政策决定的,而不是仅仅靠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和一腔爱国之情就可以解决的。在此时此地,将士们勒石无功,归家无计,自然会悲从中来,进而我引导师生们进一步思考:“男儿有泪不轻弹,是什么场面加重了他们的愤懑和愁思,最终以泪洗面?”再次将大家的思绪引回文本。师生们发现文本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中的“浊酒一杯”“羌管悠悠”“霜满地”这些独特视觉形象所蕴含的独特情感。通过对以上意象的分析,可以让大家进一步体会戍卒归家无计的忧伤,将军勒石无功的郁闷。

  解决了诗歌所写之画面,所抒之情,还远远不够,要深切的了解一首作品的精髓,必须走进作者内心,深入探究其情怀产生的根源。也就是要探究“其志”。我出示范仲淹的生平及他作为政治家在边关和朝廷的所作所为的背景介绍。使师生们明白,作为一首边塞词,作为一名有作为的政治家所写的边塞诗词。全词的情感不仅止于戍卒归家无计之悲,将军壮志难酬之憾,还包含了他作为政治家心怀天下的强烈之忧患。到这里,全词中所表达的作者作为作为戍卒、将军、政治家的多重角色和复杂情感均水到渠成地得以体现。

  由此我再提醒师生们注意全词中所出现的几组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羌笛、号角、长烟落日、白霜等及其所蕴含的独特情感,进而得出边塞诗的常见特点及情感特征。最后出示辛弃疾的破阵子让大家赏析。

  本节课整体来说,课堂结构较为简约,流程了然明晰,但是备课过程、所授内容却极不简单。因此也得到了听课师生及专家的谬赞,我虽惶恐但也很开心,毕竟心血没有白费。

  简约但绝不能简单,这就是我对古代诗词教学的理解。

8、秋思在窗外飘飞——《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思在窗外飘飞——《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天的雨》教得很不成功,学生显得疲惫,朗读很不起劲儿。回到办公室我仔细地想了想,一是星期一大家还未恢复状态。二是我自己被他们的吵闹弄得不胜其烦,停下来整顿了好一会儿纪律,大大破坏了课堂气氛。而且,我自己的语言渲染突然变得那么地苍白无力……

  上《听听秋的声音》时,我就改变了策略。实在也巧的很,我写完课题,窗外正好吹过一阵风,"唰啦啦!"这纯自然的音乐激活了我的心。我惊喜地喊:"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风吹落叶""风声……"

  刘凌涛站起来喊:"秋的声音!"

  一个有趣生动的导言就自然地生成了……

  学生们是闭着眼听完我的范读的。这首小诗打开了他们思路,竟使有的学生听到花开的`"啪嗒"声,农民丰收割稻的"唰啦"声……

  惊喜在秋之声中,不断涌现……它们时而在窗外寻找秋天的影子,时而闭上眼回忆自己海边的、山里的童年……

  感谢上帝!我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童年比我的童年更加色彩斑澜……

  看来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窗外已有满眼秋色,又何须我苍白的语言……

  下课了,还有许多孩子围着我讲秋天……突然,念小婷很认真地问我:"老师,秋天为什么不和我们玩儿一下再走呢?"她大概还在想课上的那个"秋天为何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问题吧!我笑了一下说:"她已经和你玩过了。只不过你没注意……比如它‘呼 地一下摸了你的脸,‘唰 地一下又碰了你的耳朵。"小婷开心地笑了。

  回到办公室,念小婷的话在我的脑中反复盘旋,挥之不去。"为何不和我说一下再走?"她大概是没时间玩耍吧!我突然一下子理解了这个上课爱吹泡泡的女生。也许,下课了,放学了,她又要被推进作业的漩涡里,根本没有时间玩……

  嘿!我的孩子们自己已经找到了良方。下课了,孩子们放下笔记本,来到走廊上,闭着眼,"哇?我听到了风声!""我听到云跑步的声音。"

  听着听着,我哈哈大笑起来……

9、《秋思》教学反思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整首古诗,侧重情景描写,看似简单,实则情在言外。每个环境、每个动作都透露出诗人的凄楚,惶恐与思念。

  在教学这篇诗文时,首先,我介绍了张籍其人。然后让学生读诗文,初步感知它,独立理解诗文。但是,很明显,学生对于古诗文中的字义的积累相当的匮乏。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够进行字义与意境的转化。如: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学生将之理解为:在洛阳城里看见了秋风。学生根本没有在意我在开始的时候给学生介绍的张籍的基本资料: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已经远离故乡,漂泊异乡,浪迹天涯。因此学生不能进行角色植入进入那时那景,更不能体会那时心情,无法感知“见秋风”下的孤单凄楚。由此可见,在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字义的讲解,同时严格要求学生积累古诗文字义;其次,加强学生对资料感知、运用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对诗文意境的体会时,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引导学生对诗文意境的体验。尽管大费口舌,却收效甚微。忽略了学生年龄,生活经验。造成这次课堂教学的一大失误,偏离了方向。正是因为学生的年龄,生活环境,使得学生无法感知诗人当时那种细微的情感体验。在之后,学生想象诗人家书内容,学生更是头脑发懵,眼神里透露出的是一片茫然。诗人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之后,诗人到底会写些什么?在这里,必须得有学生的角色代入。而学生极少有类似的情感体验,学生想象的内容也仅仅是干瘪的空话。无新鲜之感。

  此处教学:一、教师引导不到位,教学功底不够,汗颜!二、过高的估计学生的能力,应该记住: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却不能盲目的高估学生的能力。在课后的练习中有一个练习:想象《秋思》中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练习,可以弥补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体会。迫使学生角色代入,体验诗人情感。教师应该重视到这个练习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诗词时,我们应该要求学生体会而不是体验诗人情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制造各种条件,充分引导学生尽可能的“体验”到诗人情感。诗文教学,不是简简单单的理解就能完成任务的。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动作,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教完全诗,应课后要求,要这首诗改成一个小故事。因此,上课学这首诗时,我就特意引导学生观察

  课文中的插图;交流“诗人在写家书时,他会想些什么?以及如何拆开家书,再看一遍自己写的诗?”就这样,在教完诗后,我自以为学生这下应该会写了。可是,学生写完后,一看上交的作业,竟然会像课堂上学生自己口述的文章很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呀。上课说的,作者的心理活动,作者拆开信时的动作,这两方面可以说是等于在课堂上,白白地走过场呀!

  课间,我把这事与同一个年级段的其他几位语文老师交流了一番。才明白,让学生面面俱到是不可能,应该允许他们在诗意的基础上去扩充,或是让一些学困生抄抄诗意也行。

  【反思】

  作业中的“练笔”,在我们教学时,应该因材而写。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同时,也要注意因人而异。我想,面对这样比较难操作的内容,可事先与同年级段的老师交流,这样集思广益,也能相互之间有成长。不过,绝对不能走过场;批改时也应该把握尺度,这也是个关键。

  教学反思

  学习《秋思》这首古诗时,在学生自读,解疑后,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作者客居洛阳城,他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由一个“秋”字,联想到萧瑟的秋天来了。我进一步启发学生:你能把诗人眼中的秋天描述一下吗?学生的储备被调动起来了,有的说,诗人看到树上的叶子飘落下来,像一枚枚邮票,像一把把小伞,又像的飘舞的蝴蝶;有的说,诗人看见到菊花开了,姹紫嫣红,美丽极了;也有的说,诗人看见到燕子飞到南方去了,大雁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南方去??这时,我进行小结:是啊,秋风带来了丰硕的果实,也带来了凄凉和寂寞,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时,他想写一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我们曾经到德胜的实践基地去了一个星期,你们想家了吗?你在想家的时候最想对家里的亲人说些什么呢?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想一想,诗人会写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我想告诉妈妈,秋天来了,天气变凉了,你每天多穿点衣服,不要感冒了;也有的学生说,我想告诉爸爸不要太节约,要吃好一点,不要做太多的事,别累坏了身体??诗人饱蘸深情写好家书,封好后为什么又拆开信封?拆开信封后他会做些什么?

  学生兴趣很浓,说得很多,气氛很热烈。在讨论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第二天,我欣喜地

  看到了一篇篇佳作。抓准读写的结合点,会有效提高练笔的质量。

10、《秋思》教学反思

  优秀经典的诗歌犹如奔流不息的长江两岸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犹如浩瀚无际的天空中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犹如波浪翻滚的大海中一朵朵洁白的浪花,我带领学生们一路欣赏,一路仰视,一路采撷。以《天净沙·秋思》为例,为了让学生领略它的神韵,我决定独辟蹊径──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品味全诗,然后仔细观察课文中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这副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老师非常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生自读、讨论)

  生1:诗中说是瘦马,可画中的马还比较健壮,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应该把马画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马。

  生2:我觉得人不一定非要骑在马上,如果由人牵着马走,岂不是更能表现出鞍马劳顿的味道。因为连马都累得走不动了,画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

  师:很有创意。人骑马还是人牵马的问题反映了你的思考很深入。

  生3:图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马的表情还可以更忧郁一些。

  生4:插图中的树也有问题。图中远处的树给人郁郁葱葱的感觉,近处的树却是光秃秃的。这样的对比太强烈了,不符合诗中的意境。我认为老树上如果有几片摇摇欲坠的叶子更能体现出苍凉之感。

  生5:枯藤呢?插图中根本没有枯藤。如果能画出枯藤与古树的缠绕,植物的意象就鲜明了。

  生6:远处的夕阳可以画得朦胧一些,还可以画出半边已经下山的样子,渲染出傍晚的气氛。

  生7:插图中鸟儿们飞得很轻盈,哪里是昏鸦啊。我认为鸟儿可以画得沉重一些,笨重一些,最好让大部分鸟栖息在枯枝上,因为“秋思”的画面应凝重。

  生8:风呢?如何体现西风?图中并没有表现出来。

  生9:可以在茅屋上画些淡淡的炊烟,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气息更足,风的动感也表达出来了。

  生10:画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

  生11:本是游子思乡图,作者却用了一些笔墨去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是矛盾了吗?

  生12:不矛盾。这叫反衬,以温馨衬凄凉嘛!

  生13:对,游子触景生情,别人家是天伦之乐,自己却是沦落天涯,羁旅漂泊,这种对比痛彻心怀啊!

  生14:也只有这样对比起来,断肠人的形象才更丰盈!

  师:对插图还有什么建议吗?

  生15:除了细节的问题,我觉得插图最大的问题是整体构思上的毛病。我读完这首诗,眼前浮现的是一副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图画,但是这副图给我的感觉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

  生16:可能是景物都挤在一起的原因吧。我们可以把“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让古道的纵深感更强一些,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独,画面的整个格调就改变了。

  ……

  师:说得真好,通过这样的修改,我感觉到大家对这首诗的理解相当深刻了。下课以后,爱好绘画的同学还可以把我们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和课文插图比较一下,怎么样?……

  【反思】

  一节课下来,我主动“退位”,学生踊跃“登基”,收到了曲径通幽的效果。想起以前讲这首诗时,惟恐学生不能体会其中之妙,罗罗嗦嗦,零零种种,不胜其烦,结果搞得意境全无,自己也疲惫不堪。这样多好啊,教师“退位”,学生“登基”,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于说教师就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责任,变成课堂上无所事事的人,教师依然是核心,而且是真正的核心。没有这个核心,学生也将一事无成。但这个核心不再是拿着一本教参让学生坐授笔录的人,而是一个导游。他将学生──他的“游客”──引入胜境,自由观赏,但当“游客们”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令人如沐春风。讲解一篇文章就像引导游人做一次畅快的旅游一样,使游人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境界得以升华。另外,教师的讲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学生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这样的讲就是“点拨”,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本,备学生,备语言。其实,课堂教学的创新并不玄妙,不迷信,不偏激,老老实实地钻研教材,灵感总会与你有个约会的。

11、《秋思》教学反思

  《秋思》是五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首。这三首诗都是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诗歌。通过前一首诗《泊船瓜洲》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理解诗句意思,体味诗中感情的方法,因此在进行这首诗的学习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形式,依靠自己的阅读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诗境,体味诗情之上。

  一、品读

  开始整首诗的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诗的意思。接着课中导读,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在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个人独特的见解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最后熟读成背。这样一层一层地深入读,让学生在读中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诗的味道。

  二、想象

  学生自读,解疑后,我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作者客居洛阳城,见到了秋风,就是见到了什么?学生由一“秋”字,联想到萧瑟的秋天来了。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秋天来了,作者见到了秋风,还见到了什么”?学生脑海中储存的关于秋天的意象纷纷涌现出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树上的叶子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秋风一吹,树叶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白花谢了。还有的说诗人在洛阳城里见到燕子飞到南方去了,大雁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南方去。这时,我进行小结:是啊,秋风使秋叶纷飞,落红满地;秋风带来了凄凉和寂寞,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时,他想写一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他会给哪些人写信,写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诗人,你就把你写给亲人的信,给大家念一念吧!当学生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的时候,此时我说:诗人饱蘸深情写好家书,封好后又做了件什么事?诗人为什么又拆开信封?拆开信封后他会做些什么?想象一下,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

  课后孩子们改写的《秋思》都比较成功。

12、《秋思》教学反思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整首古诗,侧重情景描写,看似简单,实则情在言外。每个环境、每个动作都透露出诗人的凄楚,惶恐与思念。

  在教学这篇诗文时,首先,我介绍了张籍其人。然后让学生读诗文,初步感知它,独立理解诗文。但是,很明显,学生对于古诗文中的字义的积累相当的匮乏。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够进行字义与意境的转化。如: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学生将之理解为:在洛阳城里看见了秋风。学生根本没有在意我在开始的时候给学生介绍的张籍的基本资料: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已经远离故乡,漂泊异乡,浪迹天涯。因此学生不能进行角色植入进入那时那景,更不能体会那时心情,无法感知 “见秋风”下的孤单凄楚。由此可见,在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字义的讲解,同时严格要求学生积累古诗文字义;其次,加强学生对资料感知、运用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对诗文意境的体会时,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引导学生对诗文意境的体验。尽管大费口舌,却收效甚微。忽略了学生年龄,生活经验。造成这次课堂教学的一大失误,偏离了方向。正是因为学生的年龄,生活环境,使得学生无法感知诗人当时那种细微的情感体验。在之后,学生想象诗人家书内容,学生更是头脑发懵,眼神里透露出的是一片茫然。诗人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之后,诗人到底会写些什么?在这里,必须得有学生的角色代入。而学生极少有类似的情感体验,学生想象的内容也仅仅是干瘪的空话。无新鲜之感。此处教学:一、教师引导不到位,教学功底不够,汗颜!二、过高的估计学生的能力,应该记住: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却不能盲目的高估学生的能力。在课后的练习中有一个练习:想象《秋思》中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练习,可以弥补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体会。迫使学生角色代入,体验诗人情感。教师应该重视到这个练习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诗词时,我们应该要求学生体会而不是体验诗人情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制造各种条件,充分引导学生尽可能的“体验”到诗人情感。诗文教学,不是简简单单的理解就能完成任务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