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二年级数学《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教案一等奖设计

2023-07-16 14:45:10

  二年级数学《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教案一等奖设计

二年级数学《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教案一等奖设计

1、二年级数学《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教学内容:P23例4

  二、教学目标:

  1、□比○少5个,□摆几个?使学生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知道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灵活解答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求比一个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摆一摆。

  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比○多2个,□摆几个?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提问:求□摆了几个,怎样计算?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在这里□是个什么样的数?

  2、看图猜数。

  教师出示10个○,现在请你猜猜,知道□比○多5个,你能说说□有几个?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求较大数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二、新课探讨。

  1、做猜数游戏,为新课学习做准备。

  (1)学生出题,老师猜数。

  黑板上贴10个○,请同学说出一句□比○少()的话,然后由老师猜出□有几个,最贴图验证。

  (2)老师出题,学生猜数。

  黑板上贴10个○,老师说出一句□比○少()的话,然后由学生猜一猜□有几个,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猜的。

  (3)学生动手摆图形理解算理。

  上:摆10个○,下:摆□,要求□比○少5个,□摆几个?

  放手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摆?

  (4)比较与复习中的题比较

  □比○多5个,□摆几个?

  □比○少5个,□摆几个?

  这两句话的意思一样吗?摆出来的个数一样吗?□在每句话中是什么样的数?

  提问:你从□比○少5个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知道□和○比,○多,□少,○是较大数,□是较小数。较大数○,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多的部分。)

  提问:要求□摆几个,怎么办?

  教师说明:通过摆学具,同学们会分析□比○少5个这句话了,下面就用这个知识学习新知识。

  1、学习P23例4

  看图提问:我们二(2)班比你们少3面,是()面。这个总是能解决吗?还需要知道什么?(小组讨论)

  (1)用学具代替小红旗在桌子上摆一摆,讨论二(2)有几面小红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问:从二(2)班比二(1)班少3面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用什么方法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根据图上提供的其他信息,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展开讨论、说算法列式)

  提问:三(1)班比二(1)班少2面,三(1)班得几面?

  四(1)班比三(1)班多1面,四(1)班得几面?

  还能提出什么条件,什么问题?

  2、P23“做一做”

  (1)说图意。

  (2)讨论:每个球优惠8元是什么意思?

  (3)篮球()元怎样计算?怎样想?

  (4)足球()元怎样计算?怎样想?

  (5)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知道一个数,又知道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求另一个数的方法。观察思考:求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求篮球多少元,求足球多少元,它们求的是什么样的数?

  提问:求较小数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教师说明:求较小数用减法,从较大数中去掉比较小数多的,剩下的就是和较小同样多的部分,也就知道较小数是多少了,所以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拍手游戏。

  听老师拍了几下,按要求想好你要拍几下。

  2、P25练习四的N5、N6、N7、N8

  3、听老师口述题,学生口答。

  例:河里有白鸭36只,黑鸭比白鸭少20只。黑鸭有多少只?

  4、判断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例:妈妈今年38岁,小明比妈妈小30岁。小明今年几岁?

  A、38+30=68(岁)B、38-30=8(岁)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

  我们二(1)班得了16面小红旗。

  我们二(2)班比你们少3面,是()面。

  16-3=(面)

2、二年级数学《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二)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进一步了解减法的含义和作用,能用减法运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式题.

  难点:分析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师:三角形和圆形比多少,比的结果怎样?(因为1个三角形对着1个圆形,三角形没有剩下的,反过来圆形和三角形也一一对上了.所以三角形的个数和圆形的个数同样多)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2.

  (1)摆学具,比多少.

  师:(要求学生摆学具)第一行摆6个三角形,第二行摆4个圆形.

  提问:

  ①哪一行摆得多?(第一行摆得多)

  ②三角形的哪部分和圆形同样多?用双手比出来.同样多的是几个?(同样多的是4个)

  ③哪一部分是三角形比圆形多的?用双手比出来.多几个?(三角形比圆形多2个)

  ④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三角形可以看成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圆形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圆形多的)

  师:(要求学生摆学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摆)第一行摆10个三角形,第二行摆6个圆形.

  提问:

  ①指出三角形和圆形同样多的部分.

  ②指出三角形比圆形多的部分.

  ③三角形比圆形多几个?(三角形比圆形多4个)

  ④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三角形可以看成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圆形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圆形多的)

  (2)看图形,比多少.(让学生做教科书p.57上的做一做)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8个蓝色的碗, 5个花碗)

  师:两种碗哪个多?多几个?

  引导学生在脑子里把两种碗1个对1个配对.然后做一做:

  ①指出蓝色碗和花碗同样多的部分.

  ②指出蓝色碗比花碗多的部分.

  ③蓝色碗比花碗多(    )个.

  师:刚才比较出多几个都是从图上看出来的,怎么能直接算出来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种应用题.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2.教学例3.

  出示应用题“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1)指名学生读题.

  (2)指名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在原题上画批.然后先贴出12只白兔(画在两张白纸条上,一张上画7只,背面写上“跟黑兔同样多的”,另一张上画5只)并在上面括线,标上12只,再贴出7只黑兔,并在下面括线,标上7只.

  师:是谁与谁比多少?白兔多还是黑兔多?(白兔与黑兔比多少,白兔多,黑兔少)

  师:我们已经知道白兔的只数多,那么白兔的只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学生说出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时,把画有7只白兔的纸条翻过来,学生说出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时,把画有5只白兔的白纸条翻过来)

  师:这道题的问题是图中的哪部分?(请同学上来指一指,教学标出问题部分,并注明“多?只”)

  (3)看图分析

  师: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应该怎样想呢?(从白兔的只数里去掉跟黑兔同样多的,剩下的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

  (4)列式口答

  指名列式口答.教师板书:

  12-7=5(只)

  口答:白兔比黑兔多5只.

  (5)检验:教师把表示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的纸条翻过来,露出5只白兔,说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3.指导学生做教科书第58页上的“做一做”

  让学生按照下面的'问题分析和解答:

  (1)这道题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在书上画批)

  (2)从已知条件可以知道谁多谁少?(圆白菜多,大白菜少)

  (3)圆白菜的棵数多,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跟大白菜同样多的8棵,另一部分是比大白菜多的)

  (4)要求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几棵怎么想?(从圆白菜的棵数里去掉和大白菜同样多的8棵,剩下的就是圆白菜比大白菜多的)

  (5)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

  (6)在书上填写算式.

  (三)巩固反馈

  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

  做第1题时,先指名读题并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要求红花比黄花多几盆?应该怎样想?(红花多,红花的盆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黄花同样多的10盆,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从红花的盆数里去掉和黄花同样多的10盆,剩下的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盆数)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第2,3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予以指导.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分四个层次进行应用题教学.第一个层次复习同样多的概念,第二个层次通过摆学具和看图形比多少,知道比较大的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三个层次是教学解答这种应用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从直观、具体、形象的比较中,逐渐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第四个层次是练习.层次分明,环环紧扣.

  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知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也就是对“12-7=5”这个算式的理解.学生能够讲述这个算式的意思是:“12只白兔,减去和7只黑兔同样多的7只白兔,得比黑兔多的5只白兔.”这在教学的初始阶段还是十分必要的.以后教学中还要再抽象到数量或数的比较,如12只比7只多5只或12比7多5.这样才能压缩思维过程,以利后继学习.

3、二年级数学《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33页例题,第3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33朵红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比......多”、“比......少”或“比......大”、“比......小”说一句话。说说谁多谁少?

  二、新授

  1.情境引入:

  同学们摆花片,做游戏,小英(中间的女孩)摆了11个红花片,小华(左边的男孩)想比红红多摆3个,你觉得小华要摆多少个花片?

  (1)请学生动手摆一摆,排一排。

  (2)提问:你觉得小华应该摆多少个红花片?你是怎样摆的?如果用算式,应怎样表示?(板书:11+3=14(个))

  (3)根据算式,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来算呢?

  说说算式中11、3、14所表示的意思。

  小结:要求出小华应摆几个红花片,只要把与小英摆的同样多的朵数加上比小英多摆的3个,就可以求出小华摆的个数,所以当遇到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时要用加法计算。

  (4)拍手游戏,巩固:

  ①老师拍2下手,学生拍的次数比老师多3下,学生拍多少下?

  ②老师拍6下手,学生拍的次数比老师多2下,学生拍多少下?

  集体练习,每次过后,请学生口头列出相应的算式。

  同座自由练习。

  2.出示例题:小平也和他们一起玩摆花片的游戏,小平想摆的花片比小英摆的少3个。

  (1)提问:你觉得小平应该摆多少个红花片,为什么?分小组讨论,可以用摆学具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2)汇报小组活动的情况:

  提问:可以怎样用算式表示?[板书:11-3=8(个)]

  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小结:要求小平要摆多少个,只要从小英摆的红花片中去掉比小平多的部分,就是小平摆的个数,也就是求比11少3的是几,用减法算。

  3.小结:刚才我们帮助小华和小平算出了他们各摆了多少个红花片。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4.拍手游戏,巩固:

  (1)老师拍5下手,学生拍的`次数比老师少2下,学生拍多少下?

  (2)老师拍9下手,学生拍的次数比老师少6下,学生拍多少下?

  集体练习,每次过后,请学生口头列出相应的算式。

  同座自由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看图,完整地口述图意。

  提问:谁走的多?你是怎样知道的?

  (2)学生独立解答,并说说解决的方法以及解题思路。

  (3)提醒,在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一般要在得数的后面写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学生看题后,口述题意。

  学生列式解答后说说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今天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关于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弄清谁多谁少,再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解答。

  五、作业

  想想做做第4题。(竖式计算)

  教学后记:

4、二年级数学《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分组练习,订正时说一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26+130= 470-90= 630-50=

  150-20= 335+48= 763+17=

  2.指导学生摆学具.

  第一行摆5个圆片,

  第二行摆三角形,三角形比圆片多2个.

  提问:第二行摆多少个三角形.

  学生填书.

  提问:你看到什么:知道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使学生明确,先摆和○同样多的△5个,再摆2个△,这样第2行就摆了7个△,△比○多2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0【演示动画“应用题”】.

  (1)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操作学具

  第一行摆 5个○, ○○○○○

  第二行摆△,比○少2个.△△△

  应摆和○—一对应的△,在后面2个○下面不摆△.

  第二行摆3个△.

  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使学生明确:比○少2个,在○里去掉2个○,剩下 3个○,摆的△和剩下的3个○同样多,也就是摆 3个△.

  (2)启发学生互相设条件,操作学具,提高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11【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1)”】.

  (1)出示例11.引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确:题中有两个条件:红花15朵,黄花比红花少6朵.问题是黄花有几朵.

  (2)根据学生口述条件启发学生,使学生明确:红花多,黄花少.

  (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黄花比红花少6朵,具体地说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

  红花多,黄花少,黄花的朵数就是比15朵红花少6朵红花.

  (4)列式计算.15-6=9(朵)

  (5)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

  使学生明确: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题中有两个已知条件,一个大数,一个大数中的一部分(比小数多的'部分),求小数.用大数去掉大数比小数多的一部分,剩下和小数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小数.

  3.反馈练习.

  (1)动物园有44只小猴,大猴比小猴少18只.有多少只大猴?

  ①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②独立列式计算.

  ③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同学们做手工,折纸鹤85只,折的纸船比纸鹤少9只.折纸船多少只?

  ①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②独立列式计算.

  ③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小结(略)

  随堂练习

  1.猜数游戏.

  (1)左手有6枚硬币,右手比左手少2枚,右手有几枚?

  (2)同桌互相活动.

  2.拍手游戏.

  (1)教师拍4下,同学们比老师少拍1下,同学们拍几下?

  (2)教师拍7下,同学们比老师少拍3下,同学们拍几下?

  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四第1、2题.

  1.停车场上,大汽车比小汽车少15辆.小汽车有40辆.大汽车有多少辆?

  2.同学们修补图书.五年级修补127本,四年级比五年级少修补28本.四年级修补多少本?

5、二年级数学《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33-34页,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 题”的解决方法。

  2.采用“先学后教,合作交流、当堂达标”的全优课堂教学模式。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学习目标,“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预习单和检测单,小黑板,桃子吸丁图14个,挂图。学生人人都有二十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学习目标。(小黑板)

  1.通过操作探究学习,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2.采用“先学后教,合作交流、当堂达标”的全优课堂教学模式。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预习检查。

  出示“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的预习单,师事先在上一节课快要结束时布置发给学生的,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节课作二次预习,先让学生看书上33-34页,再检查预习单,师巡视,提取大部分学生不会的内容和学生易错的地方。

  三、提交问题。

  一定让学生看完书上33-34页,再检查预习单,师巡视,提取大部分学生不会的内容和学生易错的地方。如“小明有11个,小明的桃比小红多3个,小红有多少个桃?”一般学生都用加法,让学生上来演讲时,大部分学生都说题中有“多”,就用加法,其实不然。

  四、合作探究。

  让小组交流,再指名组号中二号人上来讲解,演讲解题思路,因为题中有“比······多”,就用加法。这时,班级里没有孩子注意到解这类题目的关键处,也就是不理解题意,甚至有的学生连题目都没读,就盲目做,更有圣者不知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是什么,我拿出教具桃丁图,贴在黑板上,帮助学生分析,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小棒,进行摆一摆,想一想,我此时又作点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关键看本题中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中求什么的,这样带着问题来寻找条件,进行分析,得出谁多谁少,如果问题中求多的.用加法;如果求少的用减法。很多学生立即说出正确的算式,并解答出来。我又出示第二问中特殊问题“小明有11个,小明的桃比小方多3个,小方有多少个桃?”。很多学生都知道用减法计算,我又出示例题的挂图,让小组交流,指名代表板书、演讲,说出自己的解题的想法。大多数学生都做得很正确。并且演讲的很清楚,到位。

  五、当堂检测。

  1、让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指名扮演、演讲。总结解决方法。

  2、出示检测单。

  (1)低年级演讲能力强的有28人,高年级演讲能力强的比低年级多57,高年级演讲能力强的有多少人?

  (2)先补充题目中缺少的问题和条件,再列式解答 。

  1.小白兔拔了25个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多拔7个,______________? 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往还巡视,还有那些学生还存在困难的,一个盯一个,进行单独辅导。给予指导。

  六、总结布置。

  1、 本节课主要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看本题中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中求什么的,这样带着问题来寻找条件,进行分析,得出谁多谁少,如果问题中求多的用加法;如果问题中是求少的就用减法。

  2、发下一节课的预习单,师作适当提示,帮助学生疏通困惑点,帮助学生树立预习兴趣,告诉学生先看书上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做预习题。

6、小学数学二年级《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教学反思

  从课一开始,学生就以一种轻松的心情进入情境,“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善于想象的低年级孩子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在学生感兴趣的画面中学生的思维火花开始点燃了。接着的“看评比栏”学生的兴趣有增无减孩子们的想象又一次打开了“闸门”,在自主遍题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且掌握了如何去提供一定的信息和从中提出问题,巩固了题目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没有呆板的数量关系的说理分析,灵活、积极的思维状态胜过了说理,这是我在新课程中“用数学”方面的对“说理分析”的`尝试性的突破。从学生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状态。 问题的产生、提出、解决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孩子们自行完成的,教师在其中始终处于引导者的地位。、“师: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二(2)班有多少人,”顺理成章地把画面“切换”到了“评比”的“镜头”。“师:是什么情况呢??和同桌交流一下。”“师:看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吗?”教师始终处于引导的地位,由学生根据画面情况及自己的想象提出问题,在同桌或小组交流中解决问题。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完善地解决问题,并掌握了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问题。当主动权掌握在孩子手中时,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是会不断闪现火花的。这是我本节课自感比较满意的地方。

7、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反思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类应用题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深化应用。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对今后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课内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采用了变一步题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相对应为不对应,变一步计算为两步计算。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细读题目,理清数量关系:⑴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⑵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并根据关键句说出数量关系。⑶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二、强化相等关系,掌握解题方法强化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分析关键句与线段图,帮助并提高学生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通过讲解与练习让学生理解新旧应用题的不同结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重视了让学生找单位“1”,找相等关系。

8、一年级下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优秀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年级下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一年级下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学反思《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考虑到让情境更切近学生的生活,我舍去教科书第72页得例三,直接利用上一节课学生小组比赛获得的红花来进行比多比少的例题教学。

  本节课利用上学期学习的同样多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然后再汇报总结。把第二组的红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8朵,跟第一组同样多;另一部分是4朵,比第一组多出来的红花数量。学生利用学具和直观的图片很容易知道答案,但是让学生列式的话就还有一部分孩子还不懂得列式。于是就请一些孩子来说:12朵减去和第一组一样多的8朵就等于第二组比第一组多出来的红花数量。然后又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独立解决之后再同桌讨论,全班汇总。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的`不是很成功,因为有些孩子已经会的听起来就觉得很烦躁、精神不够集中,而有些孩子就老是听不明白。也许是我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恰当!我希望自己备课的时候多预设一些情景,想想假如出现这个问题你会怎么解决?会说那些话?

  一年级的学生现在还不会涉及到如何去概括自己解决的数学问题。我想在练习时给学生养成及时作出口头总结的习惯,让他们有一个完整解题理念。相信不断总结思考,我会在教学中不断进步。加油宝贝!

9、六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延续和发展,它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重点在让学生理解互相比较的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同时明确其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我主要把握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生动的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归类,抽象出本节课所需要的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分析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

  三是应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不足之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时,关注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不够。数学知识间是相互联系、前后相生的。我们不能就题教题,要关注“纵深”。即研究实际问题本身的发展。学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的学生就是会也不举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

10、《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自认为最大的亮点是选用的材料很简单,都是运用身边的资源。

  在课的一开始我是用拍手导入,我拍5下,学生拍7下,请学生提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教学过程中我也没有采用书上的主题图,而是在课的一开始就与往常一样用画五角星的形式开展小组竞赛活动,然后就直接运用这副小组评比图来教学,让学生感觉很亲切。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课堂纪律没有调控好。学生拿到学具就顾自玩,虽然只是极个别,但影响到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

  2、课堂中的提问不够精炼。有些问题我反复问,而且反复用同一种表达,显得不够生动也缺少启发性。因此我意识到课堂中体温应尽量简练,尽量与教学目标相结合,难易合适富于启发性。不应该提过于简单零碎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深度没有促进提升的作用。而且最好问题由学生来提出,这样学习的主动性就强了。比如我在课堂小结时问学生:你觉得比多比少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太宽泛,学生不知道该从哪方面说。

  3、没有重视学生的学。在课堂中我只关注于自己的'教,对学生的学知道得不够。当我问:五角星和圆形怎么比较大小?学生说应该在同样多的地方画一条线,这样容易看。这当然是对的,但我也没有及时加以概括与提升。

  4、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过于简单化。比如在做拍手游戏时,我问学生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算式怎么列?学生都列出了算式,我也没有问为什么这样列直接到了下一个环节。为了把知识内化,我们应该多问为什么。

  有些环节在安排上过于烦琐,可以合并成一个环节。在摆一摆的环节中有三个小环节:一是摆图形,二是比较多少,三是提问题并列算式。在布置时,可以说:摆出5个圆形,7个三角形,怎么样摆能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多几少几?算式呢?这样就把三个环节合并在一起去思考和解决。

  5、细节处理不够圆润。比如在学生反馈时没有作适当点评。让学生提问,学生已经提得差不多了,但是我还在问:还有吗?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只要目标达到了,下面的该做只是巩固和提高,而不是反复在同一层次上反复练习。

1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自认为最大的亮点是选用的材料很简单,都是运用身边的资源。

  在课的一开始我是用拍手导入,我拍5下,学生拍7下,请学生提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教学过程中我也没有采用书上的主题图,而是在课的一开始就与往常一样用画五角星的形式开展小组竞赛活动,然后就直接运用这副小组评比图来教学,让学生感觉很亲切。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课堂纪律没有调控好。学生拿到学具就顾自玩,虽然只是极个别,但影响到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

  2、课堂中的提问不够精炼。有些问题我反复问,而且反复用同一种表达,显得不够生动也缺少启发性。因此我意识到课堂中体温应尽量简练,尽量与教学目标相结合,难易合适富于启发性。不应该提过于简单零碎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深度没有促进提升的作用。而且最好问题由学生来提出,这样学习的主动性就强了。比如我在课堂小结时问学生:你觉得比多比少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太宽泛,学生不知道该从哪方面说。

  3、没有重视学生的学。在课堂中我只关注于自己的教,对学生的学知道得不够。当我问:五角星和圆形怎么比较大小?学生说应该在同样多的地方画一条线,这样容易看。这当然是对的,但我也没有及时加以概括与提升。

  4、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过于简单化。比如在做拍手游戏时,我问学生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算式怎么列?学生都列出了算式,我也没有问为什么这样列直接到了下一个环节。为了把知识内化,我们应该多问为什么。

  有些环节在安排上过于烦琐,可以合并成一个环节。在摆一摆的环节中有三个小环节:一是摆图形,二是比较多少,三是提问题并列算式。在布置时,可以说:摆出5个圆形,7个三角形,怎么样摆能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多几少几?算式呢?这样就把三个环节合并在一起去思考和解决。

  5、细节处理不够圆润。比如在学生反馈时没有作适当点评。让学生提问,学生已经提得差不多了,但是我还在问:还有吗?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只要目标达到了,下面的该做只是巩固和提高,而不是反复在同一层次上反复练习。

12、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下面想以人教版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做法和体会。

  课堂教学片断描述

  片段一:游戏激趣

  1、游戏:猜铅笔支数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猜谜游戏好不好?

  生:好!

  (教师出示一只装有铅笔的袋,从中拿出 6支红铅笔)

  师:你能猜到袋中原来有多少支铅笔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现在袋中有几支笔还没告诉我们,所以不能知道袋 中原来有多少支铅笔。

  师:假如我告诉你,袋中现在有 4支铅笔,那你知道了吗?

  生:知道,原来有 10支铅笔。

  师:现在我把 5支铅笔送给灾区小朋友,还剩多少支铅笔?

  生:还剩 5支铅笔。

  师:同学们真聪明!

  2、游戏练习:拼一拼,算一算

  师:同学们今天都学得很认真!我们再玩个游戏好吗?

  生:好!

  师:游戏名字叫做“拼一拼,算一算”。每四人小组都有一份资料,里面有多个条件和问题,看谁能拼出多道应用题,而且拼得又对又快。

  生 1:学校里有40盒粉笔,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生 2:学校里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生 3:学校里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师:同学们真是越学越聪明了!

  [说明: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学得愉快,还使数学学得更容易些。 ]

  片段二:生活情景数学化

  1、看图编应用题

  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到商店里购物好不好?

  生:好! (兴致卓跃)

  (电脑显示情景)

  师: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这是什么?

  生:皮球。

  师:我们一起看电脑的演示,看看你会不会根据图的意思编成一道应用题题吗?谁来编一编?

  (学生编,教师整理板书)

  生:商店里有 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2、看图编题:

  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编题高手,现在老师来变魔术,把一部分的红色皮球变成了花皮球。你能根据图的意思编成另外一道应用题吗?

  (电脑显示情景,学生编,教师整理板书)

  生:商店里有 6个红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师:同学们越编越精彩。

  3、对应练习:

  师:商店里除了皮球外还有许多文具供大家购买,看看我们还可以买些什么。

  (电脑显示题目)

  生:我们还可以卖书包。

  商店里有蓝书包 40 个,绿书包 30 个。卖出 37 个,还剩多少个?

  [说明: 教学时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片段三:数学问题生活化

  乘车问题:

  师:今天我们买了很多东西,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

  生:好!

  (电脑显示坐车、上车、下车的情景)

  师:车上原有多少人?到站后多少人下车?又上来了多少人?

  生:车上原有 36人,到站后下去8人,又上来12人。

  师:那么,这时车上有多少人?你们会算这道题吗?

  生 1:会。36-8=28(人) 28+12=40(人)答:这时车上有40人。

  师: 36-8=28(人)表示什么意思?

  生 1:36-8=28(人)表示下车后还剩多少人。28+12=40(人)表示剩下的和到站又上来的加在一起就是这时车上的.人数。

  师: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

  生 2:有, 36+12=48(人)48-8=40(人)

  生 3:还有,12-8=4(人)36+4=40(人)

  师:说得真精彩!

  [说明: 创设生活情境的策略应更多考虑学生的生活基础,努力在学生生活与数学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指点出探究的方向。 ]

  教学反思

  一、 以游戏教学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是小学生的天职。南宋朱熹说过 “ 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 ”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新的数学课程改革标准中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已成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而游戏是学生生活离不开的一部分 ,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一些教学知识用游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巩固新知识。

  本人在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中,一开始就运用猜谜游戏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他们兴奋起来。在游戏里渗透解决应用题的两要素“两条件,一问题”,为例题教学做了铺垫。 例如,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猜谜游戏好不好?。生:好!(教师出示一只装有铅笔的袋,从中拿出 6支红铅笔)师:你能猜到袋中原来有多少支铅笔吗?为什么?生:不能,因为现在袋中有几支笔还没告诉我们,所以不能知道袋中原来有多少支铅笔。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游戏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拼图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本人将课前的单人游戏转变为合作游戏。师:游戏名字叫做“拼一拼,算一算”,每四人小组都有一份资料,里面有多个条件和问题,看谁能拼出多道应用题,而且拼得又对又快。生 1:学校里有40盒粉笔,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生2:学校里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又买来30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生3:学校里有40盒粉笔,用去26盒,现在有多少盒粉笔?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以游戏结束,使学生再次达到学习高潮。

  二、以 “生活情境”的导入,引出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本人使用电脑制作了课件模拟到商店买商品的情境,从进入画面开始,学生就像身临其景,很容易就进入学习状态,使他们立刻产生了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到商店里购物好不好?生:好! (兴致雀跃)(电脑显示情景)师: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这是什么?生:皮球。师:我们一起看电脑的演示,看看你会不会根据图的意思编成一道应用题吗?谁来编一编?(学生编,教师整理板书)看着电脑一步步的演示,学生很快就编出一道应用题,生:商店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通过电脑演示情景,有利于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编成应用题来解答;通过电脑演示情景,比起只是文字的呈现显然来得更生动、活泼、有趣多了;也是因为通过电脑演示情景使生活被悄悄的走进了数学课堂。

  又如,在例题教学完后的对应练习中,我选择了一道和购物有关的题目,这时就可以继续利用例题出现的情景来强化新知。师:商店里除了皮球外还有许多文具供大家购买,看看我们还可以买些什么。(电脑显示题目)生:我们还可以卖书包。 … … 虽然情景是虚构出来的,但是,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的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就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三、 以“生活经验”的借助,思考数学问题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上下车问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孩子同样也有上下车的经验,当生活经验被挖掘时,学生会发现“数学就在我身边”。

  本人教学中设计了一道乘车问题练习。师:今天我们买了很多东西,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