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一等奖
1、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一等奖
教材分析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2、导出课题并板书。
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心)
1、学生猜测:如果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在水中是沉是浮?
2、观察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观察在水中的沉浮
三、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2、分组讨论
3、分组汇报
4、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
四、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出示问题:橡皮泥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
2、分别做实验:实心橡皮泥和各种浮在水面上的形状
3、记录实验结果
4、实验小结
五、自我评价与课外延伸
六、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2、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一等奖
一、教科书说明
本课是在三年级下册“电的本领”单元认识、了解了电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电的另一个作用:电生磁,即电能与电磁能的转化。通过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特性、制作电磁起重机的活动,让学生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带有创作性的科技作品——电磁起重机,从而激发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教科书以问题形式提示了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电磁起重机是怎样工作的?”一是提示学生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二是提示学生课前观察、了解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并对电磁铁进行初步的课前探究。文字提示了本课需要准备的材料:废旧电铃、电话听筒、玩具车马达等,为研究电磁铁的结构及原理做好准备;铁钉、包皮细电线、鳄鱼夹、电池、胶带、闸刀开关、大头针、小磁针等,为制作电磁铁、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极、磁力大小的因素及制作电磁起重机做好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一: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教科书展示了几种利用电磁铁原理做成的物品:电铃、电话听筒、马达、高音喇叭。意在提示学生将带来的废旧物品进行拆卸,利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其内部构造,从而发现电磁铁的共同特点,初步认识电磁铁的结构,为制作电磁铁的活动做好了铺垫。本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很强的探究性,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是以正文形式呈现了电磁铁的概念:像电铃、马达、听筒这样,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文字还呈现了电磁铁的基本结构:铁芯和线圈。最后一句文字说明了电磁铁的作用: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使学生意识到电磁铁的工作过程也就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本活动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电磁铁的结构及作用,使学生初步意识到电可以产生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为下一步探究电磁铁的特性做好铺垫。
☆活动二:做个电磁铁,研究它的特性。
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教科书展示了一幅学生制作电磁铁的情景图。一生正在绕制电磁铁,一生正在组装电路,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制作电磁铁的材料,意在提示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和自己对电磁铁结构的认识组装电磁铁,培养学生的原型模仿、创造及动手能力。情景图还蕴含着小组分工合作的提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是在制作电磁铁的基础上,教科书提供了一幅学生探究活动情景图。一生语言“什么样的电磁铁磁性大?”提示学生针对电磁铁提出问题,如电磁铁有没有极性?电磁铁和磁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影响电磁铁极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个性倾向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对电磁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语言“设计表格做好记录”意在提示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数据,获得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表格、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是教科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范例,引导学生按照提出研究主题——“我们的研究主题”、猜想与假设——“我们的假设”、实验与记录——“我们的记录”的思路展开探究活动。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个供参考的研究思路的同时,引领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与交流活动,相互借鉴探究方案,共享探究成果。
本活动过程从制作与实验两方面展开,是本课的主体活动,尤其是实验探究磁铁的特性环节,是本课活动的核心,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目标:知道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知道电磁铁磁极、磁力大小与电池极性、绕线方向、线圈匝数的关系。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教科书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提示和引导,更没有展示实验的过程和步骤,充分体现了教科书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给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这样宽松的情境中,学生的问题是多元的,思路是开阔的,活动是自主的,他们就会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设计不同的方案研究问题,从而认识电磁铁的特性。另外,灵活的实验记录也为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开放了空间,扩展了学生的交流方式,丰富了学生的交流形式。
自由活动:
以“做个电磁起重机”为主题,教科书展示了三组学生活动情景图:第一组是四个学生在分组制作电磁起重机,提示学生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设计、制作电磁起重机,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的能力;第二、三组是学生用自制的电磁起重机吊起大头针的活动情景,卡通语言“我们的起重机吊起的重物多”提示学生开展用自制的电磁起重机吊起重物的比赛活动,从而进一步巩固和综合应用实验探究的成果,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情趣和科学精神。
拓展活动:
提出两个拓展活动的建议:1。生活中人们利用电磁铁的地方很多,找一找,它们都有什么作用?2。电可以产生磁,磁能不能产生电呢?第一个活动为学生的课后研究提供了指向,使学生在生活应用中进一步认识电磁铁的特性,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第二个活动指向于进一步研究能量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报告;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电磁起重机;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图表或文字)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电能产生磁;学会制作电磁铁;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极、磁力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三、教学建议
活动准备:
本课除了教科书中提到的研究电磁铁构造和制作电磁铁所用的材料这方面的准备以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收集其他的利用电磁铁的物品,如电磁继电器、定时器、温控开关等。制作铁芯的材料除了铁钉外,还可以用细长的螺母、铁棒等代替,为了防止磁化,可将这些用作铁芯的材料放在锅炉或炉子中“退火”。绕制线圈的材料除了包皮细电线外,还可以用从废旧马达、变压器上解下的漆包线来代替。
活动过程:
本课教学可以从交流学生课前材料的准备和对电磁起重机的观察与了解引入。如一上课,可以先让同学们简单谈一谈课前准备与探究的情况,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前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和评议。
也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用电磁铁做成的物品,交流收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及感受体会,从而导入新课。
还可以播放事先准备的电磁起重机的音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而导入新课。
☆活动一:
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带来的废旧电铃、电话听筒、玩具车马达、电磁继电器等物品,引导学生利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它们的内部结构,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它们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拆解这些物品,并将各部分按一定的顺序摆放到桌子上。在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这些物品的相同点,进而发现电磁铁的共同点:都有铁芯和线圈。此时,教师可以出示电磁铁的概念,从而使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磁铁。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们认为电磁铁有什么作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交流某一种电磁铁的具体用途,也可以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电磁铁的作用,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最终归结到能量转化的观点上来,即: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
在学生拆解电磁铁制成的物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图示的方式将观察到的电磁铁组件画出来,从而使学生更清晰的认识电磁铁的结构,为后面制作电磁铁建立模型,做好铺垫。
这一活动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解暗箱”,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探究陌生领域的欲望,都有将不熟悉的物品拆解开来探究内部构造的冲动,这是难能可贵的,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适当地给予指导,让学生大胆的进行拆解,发现其中的奥妙。
最后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总结可以采取让学生将探究过程和探究发现以图示的方式进行展示和交流,也可以采取小组先交流汇总探究情况及发现,而后进行组间交流,并对各组的发现进行比较和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是探究的内容及探究的成果,也可以是探究的方法与步骤,还可以是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与合作意识,只要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即可,重在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
☆活动二:
本活动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制作与实验,因此,本活动可以按两个大环节展开:第一环节主要完成制作电磁铁的活动;第二环节主要是探究电磁铁的特性。
在制作摆的环节,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你想做一个电磁铁吗?想做一个什么样的电磁铁”,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材料,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设计意图,可以让学生先画一画,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设计的电磁铁进行效果预测,对用不同材料制作的电磁铁将会出现的效果进行猜想。这一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局限于准备的材料,自己设计新颖、独特的电磁铁。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相互借鉴和完善,进一步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方案,做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在预测、猜想、设计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按照设计展开制作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准备的材料,可以小组结伴协做,也可以同桌合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以适当的指导,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另外,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合作与交流,体现同学间的互帮互助精神。
制作电磁铁的活动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或他人制作的电磁铁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侧重于样式是否新颖、制作是否精细、外观是否美观等方面,评价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形式。
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应该注意让学生尽可能的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电磁铁,以利于后面的对比探究活动的开展。
在第二环节的处理上,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玩自制的电磁铁,提出继续探究的问题。先让学生玩一玩自己制作的电磁铁,看有什么发现。在玩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发现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这一电磁铁的特性。这一过程中,学生还会发现有的铁钉顶尖是南极,有的却是北极;有的电磁铁吸的大头针多,有的吸的少,从而提出问题,为下一步控制变量的对比探究活动竖起“靶子”。
第二步:针对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尝试解释,寻找答案。要让学生根据观察同学们自制电磁铁的不同之处,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并将自己或小组的想法记录下来。可参照下表,也可自己设计表格。
我的问题与猜想
第三步: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本环节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探究活动,基本围绕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极和磁性大小的因素两方面展开。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也可以组织学生有侧重点的研究其中一个问题,也可以不做任何要求,作为一个大环节整体放开,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方案自由展开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结论。在活动之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先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内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并在全班交流,进一步完善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探究活动,获得结论,验证猜想。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活动进行适当的指导,尤其在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设计上,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自行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记录对比实验数据。可参照下表。
我的实验记录
实验研究的问题
研究电磁铁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
条件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电池电极、线圈缠绕方向
绕制线圈的匝数
电池电极、绕制线圈的匝数
线圈缠绕方向
线圈缠绕方向、绕制线圈的匝数
电池电极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我 们 的 实 验 记 录
实验项目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研究电磁铁磁极与电池极性的关系
线圈缠绕方向、绕制线圈的匝数
电池电极
本活动教科书是按照“制作一个电磁铁——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特性——成果、结论”的思路编写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打破这一思路,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教学:在初步认识了电磁铁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制作一个电磁铁,想办法使你的电磁铁磁力最大”这一问题指向,先让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案展开制作电磁铁的活动。学生在制作电磁铁、想办法加大电磁铁磁性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然后教师再提出“怎样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这一问题指向,让学生依然采取上述探究过程展开探究活动,从而得出结论。
自由活动:
教师可以提出活动指向:做一个电磁起重机,比一比谁的电磁起重机“力气大”。让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制作电磁起重机,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活动,推选出本组的冠军,然后参加全班的比赛活动。可以比一比谁的电磁起重机吊起的大头针多,也可以比一比一定时间内谁的电磁起重机运送的“货物”多,从而巩固和应用探究活动成果。
本课建议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一和活动二制作电磁铁部分,并玩一玩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提出问题和猜想,设计验证方案。第二课时展开主体探究活动,并完成自由活动内容。
拓展活动:
教师可提示学生按照教科书提供的拓展活动指向进行后续研究,可以选取其中一项,也可以都选,还可以自己选择、确定课后探究的专题或活动,教学时不做强行要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把握。
3、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一等奖
【设计思想】
一、力求教师认识到位。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在制定计划和搜集信息的训练。”
二、力求教师指导到位。科学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尤其是针对三年级的学生,我们认为应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三、力求思维训练到位。我们要把课的重点放在实验计划的制定、交流、讨论、修正、完善、筛选上,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
【教材分析】
沉浮实验仍旧是对木头、纸、金属、塑料这四种常见材料物理性质的检测和探究。在这节课的沉浮实验里,我们只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也是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由于木头具有浮在水面的`明显特性,因此教科书对木头的特性研究安排在沉浮实验后面进行。通过对木头制品用途的调查和生活经验的梳理,学生将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并强化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教学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材质有关。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木材在生活中的用途推断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
每组两份或两份以上大小、形状相近的木材、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水槽、多媒体课件
4、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梁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学生自学课本)
(1)讲解: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出示滑轮,讲解)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板书课题)
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3)学生辨别课本P99页,哪一幅图是动滑轮,哪一幅图是定滑轮?
(4)学生动手组装定滑轮、动滑轮?
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
(1)讨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②学生演示实验。
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④讨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
(3)讨论。
谈话: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是什么?(分组讨论后汇报)
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
(1)讨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教师希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方便,动滑轮能省力)
(2)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讨论)(游戏:竹竿游戏)。课本P100小游戏
游戏后教师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3)实验2(动滑轮省力)。
①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
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②分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
③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④讨论: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教师强调:弹簧称的示数应该等于钩码与滑轮重量的一半。
4.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98结论)。
(2)探究题:小明是二年级的学生,家(二楼)里装修时,叔叔们从楼上、楼下不停的'运料,非常的麻烦,而且还影响楼上邻居们。小明突发奇想,能不能设计一个装置,使叔叔们直接在楼下向上把料运进屋里。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成功了,他设计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装置。
同学们,你知道小明设计了一个什么装置呢?开启你的智慧之门,你也来设计一下吧!!
(3)教师小结:把定滑轮及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滑轮组就可以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
(三)巩固
提问:吊车上都用了哪种滑轮?它有什么作用?(出示吊车图)
(四)布置作业
观察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
5、科学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收集调查各种有关桥的资料,了解桥的历史、种类、功能、造型、结构等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参与桥的文化的传承。
(2)通过观察、回忆桥的特征,收集各种废旧的材料,利用剪、折、挖、捆、搭建等多种方法,运用对称、节奏等组合原理创作一座造型美观独特、功能强而适用的桥。
(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知道不同的桥在工农业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拱形桥承受力最大,是最结实的一种桥。
2、情感目标:
欣赏讲述收集来的桥的资料与图片,并能对自己对他人设计的桥进行合理性的评述,并且课后写出自己的感受。
3、能力目标:
(1)通过欣赏中外名桥,体会桥的造型美,并感受人类创造的伟大;通过课前的.调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师准备:各种类型的桥梁图片课件、拱形瓜皮、钩码。
学生准备:方便筷子、胶带、厚书、搜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我国桥梁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了战胜大自然设置的交通障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的劳动,在江河上架设了无数座千姿百态的桥,给人们的出行、交通带来了便利。你看,我国人民在桥梁建筑方面的贡献多大啊!(课件出示我国古代桥梁的图片)
2、桥梁分类
(1)课件介绍赵州桥、钱塘江大桥、金门桥、立交桥、铁索桥、木桥等国内外著名大桥。
(2)让学生说出把桥进行分类,可以有哪些标准。(按材料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
(3)你能说出桥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作
3、比较它们的坚固程度。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桥?需要哪些材料?注意些什么?怎样比较三座桥的坚固程度?
(2)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3)学生制作.
(4)学生展示桥梁并测试承重。
(5)组织学生研讨:为什么三座桥的承受力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前两课所学的知识解答。
(6)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实验结论
4、总结
(1)教师出示瓜皮拱,向学生介绍下节课任务。
(2)你认识哪几座具有代表性的桥梁,记下它们的名字,了解这些桥梁的类型、建造历史、所在位置和桥梁特征。
板书:
梁桥
建桥梁 : 拱桥
吊桥
反思:
本节课自我感觉不太成功,缺点很多。第一、紧张。本来在桥梁类型介绍后应该是桥梁的分类,结果这个环节被忘掉。第二、课件出示的不够及时,桥梁分类的总结课件和后来的桥梁实验结论的课件出示的都不及时。第三、实验指导不够到位。在这之前,用一节课来指导学生先做桥梁了,但是真的听课时,效果没有预期的好。总之,还是自己准备不充分。
6、小学科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安排了两个实验操作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明白把同一块橡皮泥作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之后,它的重量没有变,体积没有变,那么它在水中的沉浮也不会发生改变。这个实验活动涉及到测量橡皮泥的体积,为后面测量排开的水量做好了铺垫。
活动二:学生通过测量五种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排开的水量,并从测量的数据中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从而得出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大。
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小组得出的数据是沉的.排开的水量比浮的排开的水量大,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让测得这样数据的小组重新测量。我发现:第一,这些小组的橡皮泥放进水中有一部分就化了,当他们再用这块橡皮泥做实验时,橡皮泥的重量已经发生变化了;第二,每次把橡皮泥取出,有一部分水会被带出来,这就影响下次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第三,用来测量的刻度杯上的刻度不是很精确,学生读出的数据存在很大的误差。以上因素都会得出不科学的数据。
7、《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1、大部分学生上新课前认为橡皮泥在水中只会沉或者浮,因此本课的开展有必要的。
2、做成空心的形状的橡皮泥未必浮,尤其是饺子的形状学生很难做出,教师要及时指出空心形状的空心含量高才会使橡皮泥浮起来。
3、学生会把排开的水量缩写成排水量。老师要指出排开的水量指的是排开的水的体积,而排水量指的是排开的水的质量。不能缩成排水量。
4、排开的水量的测量如果按照教材中的装置测量会出现测量不准确以及只能测量小体积的物体的排开的水量。因此对教材中的装置教师要进行改进,选择水槽做实验可以测量好多物体的排开的'水量,同时用电脑做出很多细线表格能准确测出物体的排开的水量。
5、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最后提问: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呢?你可以解释了吗?如果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怎样造能造出一艘装载量比较大的船呢?
8、《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安排了两个实验操作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明白把同一块橡皮泥作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之后,它的重量没有变,体积没有变,那么它在水中的沉浮也不会发生改变。这个实验活动涉及到测量橡皮泥的体积,为后面测量排开的水量做好了铺垫。
活动二:学生通过测量五种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排开的水量,并从测量的数据中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从而得出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大。
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小组得出的数据是沉的排开的水量比浮的排开的水量大,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让测得这样数据的'小组重新测量。我发现:
第一,这些小组的橡皮泥放进水中有一部分就化了,当他们再用这块橡皮泥做实验时,橡皮泥的重量已经发生变化了;
第二,每次把橡皮泥取出,有一部分水会被带出来,这就影响下次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用来测量的刻度杯上的刻度不是很精确,学生读出的数据存在很大的误差。以上因素都会得出不科学的数据。
9、《橡皮泥在水中沉浮》教学反思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两年前,我按照书上的图示,让孩子们把一块橡皮泥做成4种实心的形状,然后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橡皮泥质量不好的都软了,实验效果不好。这个学期上课我就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让每个组准备了一桶橡皮泥,在一桶里有很多根同样规格的橡皮泥,我让每组同学从里面拿出四根,然后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再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并引导学生观察四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后排开的水量并没有变化,也就是橡皮泥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效果好,结论很容易得出。可是在做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比较试验中,最难操作的就是测量排开的水量。我在500毫升的烧杯上贴上了刻度条,并改变了原有水量为300毫升,让学生用大一点橡皮泥做实验。虽然我觉得准备的'很详细,可是还是有几个小组,在实验操作中失败了,我反复思考,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反复的试验中将杯中的水中带出,测的数据不够准确。这一课的记录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记录表的第一项是测“实心团”排开的水量,第二项是测“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其实都是沉的形状,修改成“沉的形状1”和“沉的形状2”。与后面“浮的形状1”“浮的形状2”统一起来。这样教学效果好。
我想,要上好这节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橡皮泥的体积不能太小,否则排开的水量变化不明显;
2、橡皮泥最好要硬一点的,避免放到水中就软掉;
3、可以自制刻度杯或者刻度板,保证读数更为精确,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
10、小学六年级科学上《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我比较顺利地实施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层次比较清楚(主要分沉浮实验与探究木材特性两部分)。课堂上气氛较活跃,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发言者较多。
2、实验指导较到位。实验之前,我让学生先认识实验器材,并把实验要求(沉与浮的判断标准和实验步骤)对学生进行了提示,主要是课件出示及教师讲解一遍。进入正式实验时,学生参与度很高,实验氛围较浓厚,且这一实验过程比较适时,时间把握较好。最后是对实验器材的整理,这一步每个小组都做得很好,实验后,实验器材摆放得非常整齐。
3、这一课中进行的实验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充分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品质。
4、让学生欣赏砍伐后的'树木这些图片资料,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培养学生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需努力之处:
1、本节课上,在回顾已经学过的材料的特性时让学生自己说,教师只负责提问并重点板书的方式会更好,而不是全由教师一个人一笔带过。
2、细节处理还有待改进。学生汇报时,一个学生在上面读他们小组的实验结果,汇报内容比较简单,什么物品是沉的还是浮的,再加上学生汇报的声音不够响亮,因此这样的效果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