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等奖说课稿

2023-09-12 14:44:36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等奖说课稿

1、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其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乘法的口算和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学生认识能力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本节课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来获取新知识。

  三、教学准备

  采用多媒体展示与生活紧密相联的主题图与多样化的练习,已达到高效、优化的课堂。

  四、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做下铺垫。

  1、口算练习

  6×7 8×4 9×3 40×9

  5×90 11×8 12×4 10×5

  24×2 31×3 2×13 34×10

  200×30 50×60 300×6 1000×8

  2、笔算练习

  75×3 126×4

  引导学生说出笔算的方法: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目的是为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竖式做下铺垫。

  (二)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1、谈话导入。(课件:有图象、有学校图书室刘老师的声音)同学们,学校图书室买来12本新书,每本24元,你能猜一下我大约付了多少钱吗?

  2、学生进行猜测,并说说想法。

  3、通过诱导,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刚才每位同学都猜过了,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你猜的是正确的或者是比较接近正确答案?(课件)刘老师到底应该要付多少钱?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你能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24×12”吗?

  (三)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24×12。

  2、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

  (四)交流汇报,归纳策略。

  1、梳理思路,准备交流。

  刚才老师在看同学们的计算时,发现许多同学已经有好几种方法了,在交流之前,请同学们想一想,也可写一写,你在小组里发言准备讲哪几点?

  2、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3、整理成果,准备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小组内每个同学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并对其他同学的解法充分发表看法。这个过程,重在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并使学生学会倾听。)

  4、全班汇报,汇总策略。

  部分小组代表汇报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教师适时介入。

  (1)充分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学生的解题策略可能有:

  ①24+24+…+24=288 (12个24相加);

  ②12+12+…+12=288 (24个12相加);

  ③24×2×6=288;

  ④24×3×4=288

  ⑤24×10+24×2 =288

  ⑥12×20+12×4=288;

  ⑦24×20-24×8=288;

  ⑧ 2 4

  × 1 2

  4 8

  2 4

  2 8 8

  (2)通过比较,着重指导,从而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3)质疑问难,精讲点拨。

  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那种比较简便,学生普遍会选择竖式。当选择了竖式计算后,我先从横式出发引导学生沿分步算式去寻找竖式中的对应数位、两层积及两积之和。组织质疑:

  a、你能发现横式与竖式之间的联系吗?

  b、第一步横式在哪?第二步横式呢?但横式明明是240,而不是24呀?

  c、0写不写一样吗?

  接着我又组织学生从竖式的各层积出发质疑其横式中的实际含义,“48是谁与谁相乘得到的?表示什么?竖式中的24呢?”“假如把计算过程分成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你觉得哪个步骤最关键?”并有机借助板书把算理进行有序的梳理,指引学生在反复体味中感悟竖式与横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延伸至思维深处。

  5、验证结果

  在笔算中,验算是最好的验证方法。因此,让学生交换24和12的位置再乘一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乘法的验算方法。

  (五)应用深化,提高能力。

  1、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63页“做一做“的8道题,让学生演板,用于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演板完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使全体学生通过计算和说的过程,感悟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全体学生都在探索交流中清楚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2、帮小熊会诊。

  出2道学生的错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表述正确的计算过程。使学生在改错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且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生活中的数学:

  64页的第3题。

  4、游戏:你说我答。请同学们任意说一个两位数,乘11后,老师能不计算直接说出结果。

  学生说,教师口算结果,之后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六)课堂总结,重视方法。

  这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24×10+24×2 =288

  12×20+12×4=288;

  这样的板书对于学生对乘法算理的认识会更清晰,明了,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六、教学理念

  1、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体验,达到了师生情感的和谐统一。

  3、实现了课堂教学个性化,认真落实了“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2、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本册中第三、五两个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目标应在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品质三方面进行明确。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渗透教学源于生活,我们要会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激发学生认真计算的热情及善于探索、思考的学习品质。

  3、重点、难点:

  重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4、教、学具准备

  CAI课件、每位学生一份作业纸。

  二、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因为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三、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及应用数学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整堂课始终贯穿杭州游玩这一情境,设计色彩鲜明的学生喜爱的“动物”和“过山车”等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方法。因为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以往的计算教学过多了强调运算、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新课标》所倡导的今天,使我们清楚认识到:只有将计算教学置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问题融于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学习计算方法,才能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心理学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中出示的小朋友们被售票员阿姨拦在“动物园”门口,针对谁能正确地并很快地回答售票员阿姨的比赛题,谁就能排在队伍的前面,先进门看小动物时所设计的第二个过渡题,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逐步的加深对算理和法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轻松地获得新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经过设计而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垂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而问题的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形成问题答案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出示春天的美景,然后带着小朋友去杭州游玩,第一站到动物园,遇到买门票付钱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我们班有53位小朋友,门票要8元一张,一共需要付多少钱?让学生列出:53×8的算式,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又根据小朋友进动物园时着急的心切,结合课件的情境,对学生讲到:你们看,这些小朋友都想排到队伍的前面,怎么办呢?瞧,售票员阿姨想了一个好办法,她对小朋友说:“你们不要急,谁能正确地并很快地口答我的比赛题,谁就能排到队伍的前面,先进门看小动物。”这时我设计了三道典型的口算比赛题:14×2、31×30、214×3(要求学生说口算过程);同时设计了四道根据乘法的意义写出算式并说出结果的比赛题:

  1个532个533个5310个53

  并要求小朋友想想:3个53和10个53合起来是几个53?

  这时,学生就会根据乘法的意义,13个53写成乘法算式:53×13,这样,由复习旧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新知识,为讲授法则和算理做好了知识上和心理上准备。

  第二环节: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针对前面复习旧知得到的53×13这个算式,先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算理,向学生提问:①你会说一说53×13的意义吗?②53×13中的13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求出这两部分的得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先求53×3的积,再求53×10的积,最后把53×3和53×10的积相加。)我进行板书,在竖式中分三个竖式标明乘的箭头。

  535315953

  ×3×10+530×13

  159530689159……53×3的积

  53……53×10的积(个位上零不写)

  689

  然后提问怎样把这三步写在一个竖式里呢?让学生进行算法的探讨。根据学生的汇报,强调书写格式,用个位上的3去乘53,乘得的积是表示159个一,积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1去乘53,乘得的积表示53个十,乘得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这样利用迁移原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认识和理解,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接着我对学生竖式格式的书写进行了规范,并让学生说说完整的竖式和分步计算的联系和区别,强调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第三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生活问题和游戏中,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身边问题的活动经验并在玩乐中进行巩固。而且练习又具有一定的坡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这儿我设计了四大板块:

  1、尝试练习

  利用课件中的情境杭州游玩到达第二站“未来世界”提出几个问题:①、门票48元一张,要给我们班53位小朋友买门票共需要付多少元钱?②、进了“未来世界”后,我们班有38位小朋友要坐“过山车”,“过山车”每人要付16元,你能帮忙算一算这38位小朋友一共要付的钱吗?③、这次杭州游玩在小朋友们开开心心中结束了,我们现在要乘车回家了,可我们的司机师傅给我们接送真是太辛苦了,我们应该怎样表示感谢呢?(付车费)那谁能帮老师算算;我们班小朋友和老师一共55人,每人要付26元的车费,我们一共要付多少元钱的车费给司机师傅表示感谢呢?

  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2、巩固练习

  出示小马虎做题:

  52677557

  ×43×13×29×36

  156201675302

  2086715151

  36469018251812

  小马虎做的这四道题中,前三小题错在对位上,第四道错在计算的进位上。这题主要启发学生不能当小马虎,不能犯小马虎这样的错误,要求学生在发下的纸上找出错的原因后订正并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使学生在理解乘法意义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算法,明确算理,激发学生认真计算的热情,懂得认真计算的重要性。

  3、加深练习:

  聪明的小朋友,你们会填吗?

  □84□

  ×7□×□7

  □□□1□

  3□□□□

  □□□6□□□□

  这里出示两道填数题,对练习稍以加深,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4、延伸练习:

  由杭州游玩结束,我向学生发问到:下次我们全校小朋友都要来杭州游玩呢,你能算一算我们全校216位小朋友,一共要付多少元钱的车费吗?引出一道216×26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让学生大胆的猜想计算方法,激发学生探索、思考的欲望,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第四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再谈谈自己的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巩固。

  五、设计亮点:

  第一,教学设计围绕杭州游玩这一情境,并从中渗入买门票付钱等生活问题,体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第二,教学过程利用鲜明的、学生感性的(动物、过山车等)课件,具有动态生存性。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合部分。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

  535315953

  ×3×10+530×13

  159530689159……53×3的积

  53……53×10的积(个位上零不写)

  689

  板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半独立的形式逐步完成的,它打破了板书由教师一手包办,全盘授予的局面,这样不仅美观、简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简洁美、逻辑美,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了思维能力。

3、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等奖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情境与有关旧知识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过程与方法: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在“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全校师生一共捐款1806元。三(3)班同学表现尤为突出,共捐人民币156元。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我们大部分同学捐的都是自己的零用钱。

  学校打算用这笔爱心基金给贫困同学买一些文具用品。出示:一套文具28元

  问题(1)买2套文具要多少元?

  指名回答:28×2=56。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2)师:如果买10套这样的文具,要多少元呢?

  生:28×10=280。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3)师:如果买12套这样的文具,要多少元呢?

  列式:28×12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跟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什么算式?

  生齐: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课题。你想怎样解决?(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探索算法

  1、28×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生1:比280多。28×10=280。所以28×12肯定比280多(大)

  生2:300左右。28接近30,12接近10。30×10所以是300。

  2、28×12到底是多少呢?你会算吗?自己在草稿本上试试看,师巡视指导。

  3、交流。师:谁是用以前的方法解决的?

  预设生1:12分成10和2,28×10=280,

  28×2=56,

  280+56=336

  师板书:(28×2=56(元))这是几套文具的钱?(2)

  (28×10=280(元) )这是几套文具的钱?(10)

  (280+56=336(元))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预设(2)生2:12拆成2×6,28×2×6=336。或28×3×4=336

  师:将一个两位数拆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变成我们以前的知识,两位数乘一位数。真了不起。

  (3)生3:笔算。

  师: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肯定也可以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竖式。(投影)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算28×2,再算28×10,再把两个积相加。

  2 8

  × 1 2

  ―――――

  5 6

  2 8 0

  ―――――

  3 3 6

  4、你喜欢怎样的算法?学生讨论,沟通竖式和第一种算法。

  你最想学习哪一种方法?(认识到竖式计算是最通用的方法)

  5、重点学习竖式计算

  首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书写格式,末位对齐;

  计算步骤:(1)先算什么?学生回答,师板书:

  2 8 (个位上的2乘28,求的是什么)

  × 1 2

  ―――――

  5 6 ……28×2=56 表示2套文具的价钱

  (2)接着算什么?学生回答,师板书:

  2 8 (十位上的1乘28,求的是什么)

  × 1

  ―――――

  5 6

  2 8 0 …… 28×10=280 表示10套文具的价钱

  说明:这里的0可以不写,十位上1×28,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师:求的12套文具的钱,再怎样算?

  生:把2 套文具的.钱和10套文具的钱加起来。

  生答师板书: 写好横式得数,答语,与估计得数比较。

  ―――――

  3 3 6

  (4)回顾:刚才我们列竖式计算28×12,第一步算什么?注意什么?第二步呢?注意什么?然后呢?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了吗?

  板书:一乘、二乘、再加

  6、验算方法:学生交换乘数的位置,自己列竖式计算一遍。

  一生板演,师巡视。讲评,说说计算步骤。

  三、练习巩固。

  1、先说说计算的顺序,再列竖式计算

  1 2 1 3 5 2 6 2

  ×4 4 ×7 2 ×1 4 ×4 1

  练习后讲评。

  第1小题:你是怎么算的?两个48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第3小题第一步进位,第4小题十位乘时进位。

  2、纠错书上想想做做第3题(略)

  四、总结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8×12刚才还是新问题,现在还是吗?(我们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学会了竖式计算的方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分哪几步算?第一步,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对齐个位;第二步,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对齐十位;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今天你学到好吗?作业:想想做做2和5

4、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30~31页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简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这些内容为本课内容的学习作好了知识铺垫。同时,本节课中掌握的知识以及形成的学习方法,将为进一步学习乘数数位更多的笔算乘法奠定基础。

  教材精心设计了与牛奶有关的生活场景,呈现了不同算法交流的场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策略去探索算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问题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接着教学用竖式计算,重点解决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构通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形成技能,并在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沟通过程中感受知识的生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使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展示、小组和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引导作业如下:

  1.用竖式计算282,说说怎么算的?2810你怎么算?

  2.思考2812,你有什么方法能得出答案?那2331你有什么方法能得出答案?

  3.认真阅读课本P30内容。

  4.试着用竖式计算2812和2331,并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二、预习交流

  (一)理解算理:

  1.出示情境图1:

  提问:订一份牛奶2个月要花多少钱,怎么列式?(板书:282)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说一说怎么算?

  2.将图中的问题改为订一份牛奶10个月要花多少钱?:

  提问:怎么列式?(板书:2810)这是几位数乘几位数?(前一课学过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怎么口算?

  【设计说明: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是本节课知识的基础,课始安排这两道题,让学生感受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生长过程,也便于学生对后面2812的算理的迁移与理解。】

  3.把图中的问题改为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

  (1)提问:现在怎么列式?(板书:2812)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有什么不同?(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2)设问:虽然没学过,但你有什么办法能很快得出答案?同组交流一下。谁来介绍你的想法?

  交流:方法一 286=168 先算订半年要花多少钱?

  1682=336 再算订一年要花多少钱?

  方法二 283=84 先算订一个季度要花多少钱?

  844=336 再算订一年要花多少钱?

  方法三 282=56 先算订2个月要花多少钱?

  2810=280 再算订10个月要花多少钱?

  56+280=336 最后合起来就是一年要花多少钱。

  (3)比较:有这么多的方法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真厉害!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前两种方法是把12拆成两个一位数的积,用28连乘;第三种方法是把12拆成两个数的和,用28分别去乘,最后再把两部分种加起来)

  指出:这几种方法都是把新问题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解决。

  【设计说明:在具体情境的支撑下,学生能较为容易地理解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感受到新的问题能转化为学过的旧知识去解决,并通过三种方法的对比渗透结合律与分配律的不同。】

  3.(1)出示情境图2:

  设问:怎么列式?(板书:2331)这也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呢?

  ①交流:同组先交流一下,谁来介绍你的想法?

  231=23 先算买1张票要花的钱;

  2330=690 再算买30张票要花的钱;

  23+690=713 最后合起来就是一共要花的钱。

  ②比较:比较一下,跟前一题的哪种方法是一样的?(方法三)能象前一题方法一和方法二那样拆吗?为什么?(31不好拆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2)把图中的31张儿童票改为13张成人票:

  设问:现在我们看一道预习题里没有的题目,会列式吗?(板书5213)

  ①交流:这一题你有什么办法算出得数?

  523=156 先算买3张票要花的钱;

  5210=520 再算买10张票要花的钱;

  156+520=676 最后合起来就是一共要花的钱。

  ②谈话:看来这一种分步算的方法真不错,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这方法好是好,就是写的时候太怎么样?(麻烦)怎么办呢?(列竖式)对,可以把这个计算过程简化成竖式。

  【设计说明:2331和5213这两道题的特点是乘数是个质数,学生无法象上一题那样把它拆成两个一位数连续乘,被逼着只能拆成两部分分别乘最后再把两部分积加起来,这种分步计算的方法才是竖式计算的算理,当然这种算法还是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否则就显得太抽象了。当学生得出这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通用的算法后,引导学生感受横式分步计算方法的繁琐,产生简化为竖式计算的需要,体现用竖式计算的价值。】

  (二)构建算法:

  1.谈话:预习时,前两题已经试着列过竖式了吧?咱们来交流一下!

  (1)板演:指名两位同学板演竖式,其他学生和同桌交流乘的顺序和每步算的是什么。如果不会的看看黑板上的同学是怎么列式的?

  (2)交流: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介绍时,教师相机用不同颜色的笔框出每一步,如图:

  【设计说明:学生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对于竖式计算的过程可能会从形式上去进行模仿,但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到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竖式计算的形式上也是一次飞跃,对于每一个数是如何乘来的以及乘的具体顺序,可能有些学生还并不是非常清楚,在此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介绍讨论每一步的计算顺序与过程还是很有必要的。】

  (3)启发:大家看他们的计算过程,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的?

  师生共同讨论:

  ①为什么第二步的8和9都和十位对齐?

  ②28和69是怎么得到的?(28乘十位上的`1,23乘十位上的3)分别表示什么?(28个十,69个十)

  ③是否可以在个位加一个0?0可以省去吗?但要注意什么?

  ④这三步实际上分别是刚才横式算法中的哪一步?教师将横式与竖式的每一步用箭头对应:

  2 8 2 3

  1 2 3 1

  5 6 282=56 2 3 231=23

  2 8 2810=280 6 9 2330=690

  3 3 6 56+280=336 7 1 3 23+690=713

  【设计说明:学生知道了形式,更要理解形式后面的道理,所以此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重点交流讨论部分积的书写位置以及为什么这样写,更与前面讨论的横式算法相联系,用算理指导算法,用算法验证算理,深刻理解掌握计算法则。】

  2.设问:黑板上的第三道题5213,你们会列竖式计算吗?

  (1)学生在草稿本上练习,一名学生板演。

  (2)介绍一下每一步各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把开始时说的横式与每一步用箭头对应。

  3.设问:算完后怎么样验算自己做的对不对呢?

  (1)粗略验算:可以大致地估一估。

  ①你有什么办法估出2812的得数大约是多少?(28接近30,12接近10,得数大约应该在300左右)

  ②用这样的方法估一估黑板上另两题的得数。

  (2)精确验算:交换乘数位置再算一遍。

  ①请在黑板上任选一题在草稿本上验算。(指名三位学生板演)

  ②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在计算之后进行反思和验算,应该也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里教育学生,每次算完后要习惯于粗略地估计得数,用估计的得数与计算结果相比对,感受估算的价值;通过精确验算再次进行竖式计算的练习。】

  4.小结:咱们做了好几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了,谁能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么列竖式计算?(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最后再把两部分积相加)要注意什么?(第二步时,积的首位要和十位对齐)

  【设计说明: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计算法则表达出来,表达的过程也就是深刻理解的过程。】

  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1)每组一题,三名学生板演。

  (2)说说计算的过程。

  2.想想做做第3题。

  (1)独立判断错在哪里并改正;

  (2)讨论交流,指出两种常见的错误:①数位对齐错误;②计算顺序错误。

  3.在右面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说说题中各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2)尝试填写,同桌交流;

  (3)集体讨论。

  【设计说明:练习注重层次性,第1题是基础练习,重在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反馈时主要从正面示范;第2题是让学生在掌握算法的基础上能去判断计算的正误;第3题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是在深刻理解把握各部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填空,通过这三题练习巩固所学计算方法,形成技能。】

  四、沟通古今:

  1.谈话: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非常的简洁,在古代人们是怎么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呢?请同学们看一段介绍:(课件介绍铺地锦的计算方法)

  2.谈话:这种铺地锦的计算方法看起来好像挺复杂的,其实它和我们今天学的竖式计算道理上是相通的。(课件展示:把竖式计算的两个部分积分解为四个部分,并用不同色条标出三种算法的联系之处,如图)

  3.比较:这三种算法哪一种更加地简洁?

  【设计说明:铺地锦是教材后面你知道吗?介绍的内容,这种方法与竖式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设计此环节一方面是让学生对古代人们对数学的研究有一些了解,感受古人奇妙的算法,另一方面通过与古人算法的对比,更加深刻地理解算理,感受竖式算法的简洁。】

  五、全课总结。

  [资料链接]

  《算法统宗》是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的著作。在《算法统宗》中谈到了写算,也就是铺地锦。这是一种在事先画好的格子上进行笔算的方法。这种方法曾在印度、阿拉伯和欧洲广为流行,大约在15世纪传入我国。因为写算的结果,数字密密麻麻排列有序犹如锦缎,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作铺地锦。

  程大位喜欢用歌诀的形式表述算法。写算歌是这样的:

  写算铺地锦为奇,不用算盘数可知。

  法实相呼小九数,格行写数莫差池。

  记零十进于前位,逐位数数亦如之。

  照式画图代乘法,厘毫丝忽不须疑。

  下面对这首歌诀逐句作一点解释:

  写算铺地锦为奇,不用算盘数可知写算(铺地锦)的方法很奇妙,不用算盘就能得出结果。

  法实相呼小九数,格行写数莫差池法指一个因数,实指另一个因数。相呼指写因数的时候,一个横写一个竖写相互呼应。小九数指乘法口诀。差池就是错误。全句的意思是:把两个因数一个横写一个竖写相互呼应,一位一位地按照乘法口诀把积写在相应的格子里,积的十位数写在左上方的三角格子里,个位数写在右下方的三角格子里,不要写错。

  记零十进于前位,逐位数数亦如之零零头。十进满十进位。亦如之也像这样。全句的意思是:右下方的小三角格子里的数就是积的个位数。把它左上方几个三角格里的数相加,就是积的十位数,加的时候满十要进位。一位一位这样做下去,就得到积的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等等。

  照式画图代乘法,厘毫丝忽不须疑厘毫丝忽都是计数单位。1厘=10毫,1毫=10丝,1丝=10忽。全句的意思是:按照这种方法用画图代替乘法,得数非常准确不必怀疑。

  看来,铺地锦的确有它的独特之处。优点是,乘的时候只须专心致志按照乘法口诀填写表格,不必考虑进位的问题,把进位的问题留到最后写积时再集中注意力一并考虑,符合一心不可二用的规律,比较不容易出现错误。缺点是事先要画好格子,填写过程也稍嫌复杂。

5、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课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龙门中心小学白清霞 2013年4月9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动数学列车——复习铺垫

  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

  30×40= 80×30= 900×10= 60×70= 21×20= 88×10= 13×30= 32×20=

  2、笔算:

  24×3=38×2=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开始,我便以准备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充分调起学生的胃口,然后再以邀请

  同学们乘坐数学列车的方式吸引孩子,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完成准备题。』

  二、进入儿童乐园——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63页例1的情境图

  (1)学生观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要算一共付多少钱,该怎么列式呢?(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3、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4、全班交流,整理算法

  方法一:

  把12分成2和10两部分,我们先求出2本书多少钱,再求出10本书多少钱,然后再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12=2+10

  24×2=48(元)

  24×10=240(元)

  48+240=288(元)

  方法二:笔算

  2 42 4 4 8

  × 2 × 1 0 +2 4 0

  4 82 4 0 2 8 8

  ??

  5、设疑: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那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6、生尝试用笔算方法计算

  7、师生共同分析24乘12的笔算方法

  2 4

  × 1 2

  4 8 ???.24×2 的积 2 4 0???24×10的.积

  2 8 8 ???24×12的积

  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方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8、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此,我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算理与计算方法,让孩子在不断的探究与交流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在操作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张扬了自己的个性。』

  三、畅游儿童乐园——巩固提升

  1、计算密码:

  完成课本63页的做一做

  2、避开陷阱(每条路上都有一道题,如果错了说明有陷阱,对了可以顺利通过。)

  2 13 32 3

  ╳ 2 3 ╳ 1 3 ╳ 3 2

  6 39 94 6 4 2 3 36 9

  1 0 5 3 2 9 7 3 6

  3、进入老虎园解决问题

  老虎每秒跑32米,21秒跑多少米?

  4、请你当个小雷锋,计算出正确的门票收入

  2 ■

  ╳ ■ 4

  ■ 8

  ■ 6

  7 ■ 8

  动物园的阿姨把今天的收入清单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今天的门票收入吗?

  『设计意图: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本环节通过闯迷宫、避陷阱等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练,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设计意图:课尾对本课知识及时进行回顾反思,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1、2题

6、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内容。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口算、笔算的.基础上,学习探讨的。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笔算方法,教材把分步演算的过程呈现出来,然后再导入主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

  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学习有兴趣。学习前,学生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会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口算的基础上,尝试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不进位)。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包括自我检查、互相改错)的良好习惯。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1、你得到哪些信息?生汇报交流。

  2、生理解题意,列式。

  3、师: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学生回答,并评判每种估算值与准确值的大小比较。(三种方法)

  4、怎样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呢?

  二、探索尝试,找寻方法。

  1、用你学过的方法试一试。

  (1)先独立思考,再汇报交流。学生评判优劣。

  (2)学生多种方法中,师生共同优化出一种(拆数法):

  24×10=24024×2=48240+48=288

  2、尝试笔算24×12

  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1)、尝试解决问题: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先独立思考,书写再练习本上,再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在投影仪中一一展示算式,学生评判对错,说出每一步的由来。

  (3)、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3、研究笔算的方法:

  抽学生口述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师板书,重点说算理。

  学生讨论交流(特别乘得的积的第二行个位空位的道理。)

  24 24

  ×12 ×12

  4、小结笔算方法:学生交流汇报。

  (1)计算方法是什么?(拆数法)

  先()和()相乘,再()和()相乘,最后两个乘积相加。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书写数位要对齐;乘法口诀准确;加法计算准确。

  5、试一试:

  32×12 41×21 13×31

  (1)学生独立完成。

  (2)投影仪展示,学生评判。

  (3)师强调出现的问题。

  三、巩固方法,实践应用

  1、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P63页“做一做”)

  23×13 41×21 23×3132×12 43×12 22×14

  抽生板演,先自我检查,再其他学生上台评判对错,错误要改正。

  2、森林医生:

  针对学生易犯错误,判断对错,找出原因,并改正。

  3、计算:P64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自我检查。

  投影仪展示作业,学生评判对错。

  4、应用:P64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四、归纳梳理,总接收获。

  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提醒大家什么?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4×10=240 24

  24×2=48 ×12

  240+48=288 48……2×24的积

  24……10×24的积

  288

7、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6页例1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准备】

  例1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提高能力

  1、口算(出示彩球)

  30×8088×10900×10 60×7013×332×2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14×2231×3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出示彩球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和笔算,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巩固了旧知,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本节课的内容做铺垫。

  二、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1、情景导入

  出示新华书店的图片,今天王老师带大家到新华书店去买书,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你们帮忙解决,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2.自主探究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想到其它分成的方法,这时提出把12分成10和2是比较好计算。如果遇到数字比较大的数字怎么办呢?

  如果我们列竖式该怎样算呢?谁愿意来黑板上试算一下。找两个同学在黑板上试算,其它同学在本上试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14×12,并要求学生在点子图上表示出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索用竖式怎么计算,培养了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

  3.点拨归纳

  学生做完后,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再找几名学生说计算方法。

  最后教师总结。

  从个位乘起:2在个位,表示2个1,个位上的2乘个位上的`4得8,是8个什么?写在什么位?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乘第一个

  (讲解算法并板书)

  再把两次所乘的积加起来。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设计意图】教师强调每一步计算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三、加强运用明确算理

  第一关小车开到哪儿停(主要考察第二因数的十位合第一个因数的个位相乘以后得得积和谁对齐)。

  13×12= 23×21=43×22=

  第二关笔算大比拼

  23 33 43

  ×13 ×31×12

  第三关啄木鸟治病

  第四关弄脏的题单

  【设计意图】利用闯关的形式来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练习的题型分层次,有梯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巩固算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14×12=

  口算:14×4=56 14×10=140

  56×3=168 14×2=28

  140+28=168

  笔算:

  14

  ×12

  2套书的本数← 28……14×2的积

  10套书的本数←1 40……1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1 68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通过口算和笔算的对比,体现用笔算的解决问题的优化性。

8、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学难点是: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三、学习准备

  课件、学习单、实物展台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自学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老师下发的自主学习单,谁能来为大家展示自主预习单上的第一题?

  师:你能具体说说你的方法吗?计算的地方你会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学生会强调竖式写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乘起,用第二个因数依次与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相乘。

  师:43×2积十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预设:8是十位上的4乘2得来的,表示8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这是原来我们所学旧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板书:两位数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小组合作

  1、出示例题

  提醒学生读题要完整,先读已知条件再读问题,注意把情境说出来。该怎么列式呢?14×12=

  师:原来我们只学过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没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呢?下面给同学5分钟的时间自己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写在导学案中,看看谁的办法多。

  1、同伴交流前面自学的内容,完善答案。

  2、准备小组汇报。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计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办法最多。

  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的方式探索出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画点子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三)交流展示

  (一)小组展示,彰显风采小组展示:

  预设1: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口算

  将12拆成10+2,先算14×2=28,再算14×10=140,最后140+28=168.

  预设2:将14拆成10和4,10×12=140,4×12=48,140+28=168预设3: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一位数乘法。

  12÷2=6,先算14×2=28,再算28×6=168预设4:运用竖式。直接将14×12的竖式写出来。预设5:运用连加,真的用14个12相加求结果。

  预设6:直接数点子图。一个一个去数一共有多少点子,从而求出答案。如果只出示到这里,老师要提示:他是数点子的个数,同学们想想有没有更快的数点子的方法。从而推出第6

  预设7:圈画点子图,先圈出10行,一行14个,10行就是140,再加上剩下的2行,有28个点子,然后把这两部分加在一起。

  1、学生纠正、补充、质疑

  2、教师精讲、点拨、评价

  回顾一下看看同学们的方法,老师点评,划分为3种思想:

  ①采用拆分的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用口算就能解决。

  板书:转化、口算

  ②利用竖式解决,板书:竖式

  ③利用点子图,板书:图形

  3、比较哪种方法简单

  我们数学讲究简便,同学们看看哪种方法最简单?为什么呢?预设:竖式最简单,竖式一步就能算出来,还容易看明白。

  师总结:当我们算较大的数时更能体现竖式的优越性。

  4、沟通口算、竖式计算和点子图之间的关心

  师:请同学们观察竖式计算还和哪种算法的计算方法一样?

  预设:竖式和口算第一种算法和点子图的算理是一样的。

  5、师讲解三者的异同。

  对着竖式和点子图点拨: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通过小组交流,师生共同补充的方式,完善学生的答案,在交流中增加对算法的理解。以同学给同学讲解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达标延伸

  1、用竖式计算。

  (1)33×31=(2)43×12=(3)11×22=(4)23×13=

  2、解决问题。

  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

9、小学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P72-73页的内容

  教学要求: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不信你瞧(出示小华家到学校的场景图)

  1,小华家去体育馆,每分钟走46米,走了2分钟,走了多少米

  (1)先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刚才看到的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怎样解决

  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2)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的什么计算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要注意些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几十就要向十位进几)

  2,谈话:可是小华走着走着发现时间来不及了,比赛就快开始了,于是他就开始跑了起来.

  出示应用题:小华跑步到体育馆用了4分钟,他每分钟跑152米,小华跑了多少米

  谈话:这道题你会算吗 列出算式,不要计算

  152×4=

  师:观察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学的.笔算乘法一样吗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谈话:你能列竖式计算出152×4的得数吗 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先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1)列竖式计算时,哪些是已经学过的 哪些是新的问题 在解决新的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 )

  (2)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在学生回答后,指名板演.

  (3)根据刚才的演算,在列竖式计算时,用一位数和另一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乘时,怎样表示从十位向百位进位 积的百位为什么要写6

  2,提问: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联系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想一想,三位数乘以一位数在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等方面你发现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

  (1)谈话:这时,小华的同学大生也在骑车往体育馆赶来,他也是赶来观看体育比赛的,你看他是怎么去的

  (2)出示情境图:大生从家骑自行车到体育馆用了4分钟,他每分钟行248米,大生家离体育馆有多远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一题的计算和上一题比起来,复杂之处在哪里 什么地方不一样

  三,巩固练习,深化发展

  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让学生在书上将竖式补充完整,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

  2,算一算,看看积各是几位数

  (1)261×3 (2)8×123

  621×3 8×312

  提问:为什么积的位数不一样 根据刚才的观察和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列竖式计算

  131×7 612×8

  3×493 4×541

  4,动脑筋

  1□3 □1□

  × 4 × 6

  4 9 2 1 9 1 4

  四,总结提高,质疑反思

  提问: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10、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重点:

  因数末尾有0的`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

  1、第55页第3题

  283×19301×27180×50193×40

  216×32103×18650×12408×30

  让学生先估一估,在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2、第56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

  3、第6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自己填写。

  4、第7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5、第9题是运用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6、第10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7、第11题、12题学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做错的同学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52304360

  ×23×12×50

  356681800

  10434

  1396408

  2、一车间每月加工75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全年加工多少个零件?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