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一等奖
1、高二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一等奖
导语:小小的一片常春藤叶,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在狰狞的死神面前,信念往往比名药更有效。这信念常常来源于深沉的博爱。
课时:两课时
一介绍作者
二请同学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画出文中描写“最后一片叶子”的句子,思考其多重涵义。
2、讨论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主人公应该是谁。
三划分段落层次,按情节的发展顺序分成四个层次:见教参。
四小说揭示主题的角度:
(一)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
人物的生活环境:底层艺术家生存的典型环境
华盛顿广场东面艺术区
街道错综复杂居住空间狭窄
风格古香古色艺术气息浓厚
苔藓遍地阴暗,潮湿,穷苦为下文苏艾感染肺病铺垫
人物:底层艺术家的群像
讨论:哪个是主人公?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
琼珊:年轻女画家,感染肺病,病重,因高烧而产生玄想。
苏艾:琼珊的室友,画家,对琼珊:
得知病情,故做轻松
善意的谎言,精神上安慰
无微不至的照顾
初见贝尔曼:
形象一:(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
——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
再见贝尔曼:
形象二:(正面描写)
当地知琼删的病情后
语言描写: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
“可怜的琼删”“可恶的叶子”
——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重见贝尔曼:
形象三:(侧面描写)
医生:“他身体虚弱,病势来的很猛,他可没有希望了”
苏艾: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
形象逆转:
人格升华后,我们重新审视“初见贝尔曼”,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
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
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代价。
“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不得志仍不放弃追求,抱负远大。
酗酒,暴躁,生活失意又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
主题得以表现:
他是艺术区穷苦人的典型代表,揭示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二)从探讨题目的涵义入手
最后一片叶子:
对琼珊而言:
表层义:叶子的飘落
隐喻义:生命的飘逝——玄想,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也要去了
“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的往下飘”
“惟恐那个虚弱的像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牵连,真会撒手而去”
“当她与尘世和友情的联系一片片的脱离时,那个玄想似乎更有力的掌握了她”
对贝尔曼而言:“绝笔”
表层义:冒雨画上去的叶子,艺术生涯最后的作品
隐喻义:维系生命的叶子,人生最精彩的杰作。
主题得到升华:
艺术家的热爱他人,富有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象征。普通的叶子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比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更有价值。
(三)从结尾情节的逆转入手
1、符合生活逻辑吗?
(1)琼珊是画家为什么没有识破最后一片叶子是假的?
——距离太远,而且只能卧床观看。
——病情严重,高烧导致神志不清。
(2)突然去世可能吗?
是病情发展的必然。
前文伏笔——“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
2、符合贝尔曼的性格吗?
贝尔曼冒雨画叶子可能吗?
性格发展的必然,善良,有爱心。
前文伏笔——“自己认为是保护楼上两个艺术家的看家的凶狗”
“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大家都离开这里了”
3、结尾揭示叶子是假的,在前文多处伏笔暗藏。
(1)其他的叶子都落了,只有这片叶子经历两天的狂风暴雨傲然挺立。
(2)“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
(3)“仍旧有一片常春藤叶贴在墙上”的“贴”字。
欧亨利式结尾
结尾情节必须逆转——
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形象三分析)
主题得以揭示
结尾若不逆转——
主人公形象模糊(形象一分析)
主题改变(精神动力对病人病情有重要的影响)
语言风格:略带感伤的幽默。
2、高二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先说说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的友谊,以及贝尔曼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珍爱生命”这个专题里面,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学生学会珍爱生命,乐观向上。因此,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为:理解小说宣扬人性美的内涵,理解欧·亨利小说中幽默与讽刺意味的语言,以及品味欧·亨利式的小说写法。
二、再说说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想
这篇小说属于文学作品教学,应突出学生对文本多层面的感知与体验。所以,我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用速读法、跳读法、再读法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文本,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理解鉴赏。再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因此,我的教学策略是启发诱导法、角色扮演法、探究质疑法。
三、最后说说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
1、导入:都说秋风萧瑟,黄叶飘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的就是一片秋叶与三位艺术家的故事。【设计这样的导语,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及内容,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拖沓。】
作家简介: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他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微笑”。
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这些知识点比较重要,且与考试有关,具体详细的资料由学生自己课后去查,既突出重点,又减3、了解小说情节:速读课文,理清故事发生的四天里琼珊与贝尔曼的行为。
第一天:早晨,琼珊病重,数落叶;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第二天:琼珊不听苏艾劝慰,望叶等死;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不落的藤叶使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使学生基本了解小说情节,有利于接下来的人物分析。】
4、分析人物形象: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琼珊、苏艾、贝尔曼。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文作自我介绍。【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人物的基本情况及性格爱好】然后,老师提问三组学生:
①问琼珊:为什么你把最后的藤叶能看得那么重要?
②问苏艾:医生对你说了琼珊的病情之后你是怎么想的?
③问贝尔曼:当你得知琼珊的病情后你是怎么想的?你平时脾气暴躁,瞧不起别人的温情,为何你要去画那片叶子?
④问琼珊与苏艾:你们得知叶子的真相之后是怎么想的,你们认为贝尔曼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首先,基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在语文的实践中教和学”的认识,我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习“领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其次,学生将自己与文中人物联系在一起,有助于理解人物形象。而且这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热烈。】
5、感情升华: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何感想?
爱是一种纯洁的心地,表现为灵魂的高尚,并由此做出更美的行为;乐观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表现为对人生、对事业充满信心和希望。
【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把思考空间留给学生,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6、品味欧·亨利式的语言:找出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并分析这样写的效果。【让学生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作者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怎样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理解“含泪的微笑”。】
7、品味欧·亨利式的小说写法:
①贝尔曼画叶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②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小说情节构思的巧妙,理解欧·亨利小说“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意外结局。】
8、布置作业:老师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离奇的故事》的结尾略去,同学们根据文章中的伏笔,自己写个结尾,看看跟原文有多大出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欧·亨利小说的结尾写法,加强阅读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写作机会。】轻学生负担。】
3、高二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说教材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作者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欧·亨利的小说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作品中以写人性美的小说最为突出,尤其感人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正是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至高点,《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这样一部彰显人性美的作品。
二、说学生
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了《荷花淀》《套中人》两篇小说,对小说已经有一定的分析、鉴赏能力,不过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学生阅读小说,只注重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恐怕对小说不能进行深入的阅读。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挖掘更深层的东西,体悟作品所蕴涵的生活和生命的哲理。
三、说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的精巧构思。
2、能力目标:学习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挖掘主题,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分析主人公形象2.感悟小说主题——歌颂的不仅仅是生命的信念,还有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的精巧构思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我准备从文本出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启发诱导、小组合作、探究质疑等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五、教学设想
这篇小说较长,为了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印发导学案,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体会小说的精巧构思上。小说幽默而富有诗意的语言也是一个亮点,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无法在课内完成,所以设计为课外作业。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逆境,有的人一旦陷入逆境就消极地选择把一切都交给上天来决定,而有人即便身处逆境,仍然尊重生命,相信爱的力量,甚至还能用自己的爱去感染他人。一片小小的常春藤叶,就连接着这样两个人的命运。 【设计说明:通过导语,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一: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课文,按情节发展四个阶段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问题二: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设计说明: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完成这两个问题是很容易的,通过梳理情节,为下一步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做好准备。】
(三)重点探究用人情味,人性相通的温情来给当时下层人民悲惨的生活添上一点亮色,是欧·亨利小说的一大特色,常春藤的胜利就是生命温情的胜利。为了分析主人公形象、感悟小说的主题,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
问题一:再读文章,谈谈在这篇小说中最让你感动的人物是谁?
问题二: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问题三:小说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题,这究竟是一片样的叶子呢?
问题四: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它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问题五: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他的杰作?
【前两个问题是对主人公的把握,对贝尔曼的评价是本课的重点,也将是本课的亮点,让学生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感受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以及人物身上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后三个问题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体会贝尔曼老人善良的心灵,挖掘小说主题,学会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四)难点突破
为了让学生体会欧·亨利小说精巧的构思,在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讨论以下
两个问题:问题一:
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问题二:在小说结尾琼珊生命垂危却脱离了危险,而贝尔曼却突然病逝,这样的情节安排合理吗?有什么效果?
【设计说明: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的特点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种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使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主题,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设计这两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小说的精巧构思】
(五)课堂小结
一片叶子,一个希望,一次付出,一场人性的礼赞。诗人泰戈尔说过“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可敬的贝尔曼生时不比夏花,死时却超越秋叶。叶子终会飘零,但爱是不会飘零的,它将永驻我们心间。
【设计说明: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小结既呼应了导语,同时再次概括了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六)作业
1、在文章中任选两个有代表性的句子加以赏析,体会小说幽默而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
2、阅读欧·亨利的其他小说如《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
【设计说明:真正的幽默是为世人所看得见的笑料中饱含着为世人所看不见的眼泪。欧·亨利的语言幽默中包含着悲伤,达到了“含泪的微笑”的艺术效果,作业的设计主要是体会小说幽默的语言风格。】
附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在板书的设计上,力求直观新颖地表现出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4、高二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材分析
《最后的常春藤叶》
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的友谊,以及贝尔曼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生命的赞歌”这个专题里面,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学生学会珍爱生命,乐观向上。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理解小说曲折的情节和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⑵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设计依据:
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利用小说三要素分析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能够根据预习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设计依据:突出学生个体的主体地位,建立以生为本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能认识建立精神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⑵树立“爱”的信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设计依据:培养学生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和品德修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探讨最后一片叶子的内涵,把握主题。
2.体会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学案导学法。先让学生动起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学而教。
2.启发诱导法。使学生能自主探讨问题,体现“以诱达思,合作探究”的原则。
3.直观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二)学法
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相长,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良好合作、勤于动手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
1.课前预习,课后拓展。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根据预习明白课堂流程,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拓展,迁移延伸,从而使学生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语文课堂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
2.课堂深入研读课文,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提高自身思辨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速读法、跳读法、再读法、分角色朗读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文本,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理解鉴赏。
以尊重学生为原则,积极贯彻新教材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强意识。
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20xx年小悦悦事件视频,给学生以震撼,再加上激情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共鸣。 (直观演示法)(5分钟)
2、了解小说情节(10分钟):预习中完成学案中表格内容,理清故事发生的四天里琼珊与贝尔曼的行为,进而用简练的语言复述情节(注意主要人物及“最后的常春藤叶”)设计依据:采用速读法、跳读法、再读法、分角色朗读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文本,让学生参与其中,理解人物形象,而且这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热烈。 (教法:学案教学法学法:课前预习、深入研读)
3、分析人物形象——贝尔曼(18分钟)找出文中有关贝尔曼的几次描写并分析设计依据:首先,基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在语文的实践中教和学”的认识,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习“领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其次,多种朗读方法,有助于理解人物形象。而且这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热烈。 (教法:启发诱导法学法:多方式阅读、合作探究)
4、探讨最后一片叶子的内涵,把握主题(10分钟)最后的一片叶子琼珊精神支点贝尔曼绝笔、杰作小人物之间的深厚的友谊人间的真情真爱、人性之美的闪光设计依据:学生对叶子的内涵理解正是对文章主题的把握,让学生准确理解叶子作为精神支点的重要作用,把握环境描写与主旨的关系,理解底层小人物之间的真情,学习老贝尔曼珍爱他人生命的高尚品德,进而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社会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像“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莉莉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突出“生命的赞歌”主题。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使三维目标相融合,实现语文课堂功能的升华。 (教法:启发诱导学法:速读、再读、探究)
5、拓展延伸,作业巩固。(课后)老贝尔曼是如何画最后一片叶子的?发挥你的想像,写200字左右的场面描写。设计依据:给学生自由自主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来想象、补写并交流,加深学生对老贝尔曼这个形象的理解,使人物形象更鲜明,让学生读写思用相结合,打通课堂内外,通过引申阅读及作业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6、课堂小结,情感共鸣。(2分钟)爱是这个世界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守望,共同的期盼,共同的血液。爱的伟大,人性的光辉,随着这篇永不凋零的藤叶将永远在世人心中熠熠生辉。设计依据:交流心得,情感升华。同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贝尔曼人苏艾琼珊医生第二课时
1、“画叶情节”展示
2、探讨欧·亨利式结局过程内容时间教法学法目标达成
一导入5直观演示
二情节10学案教学预习检查、研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三人物18启发诱导多方式阅读、合作探究三维目标
四主题10启发诱导速读、再读、探究情感
五作业课后点拨练习知识、情感
六小结 2概括情感
七、总结
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高二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结尾写法之妙。
2、探讨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之美。
教学重点:
设身处地体验人物性格,理解人性美。
教学难点:
展开联想,补写贝尔曼如何画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体会结尾的高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投学习目标
三、复述故事情节
小说中这片小小的叶子联系了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能否按照时间顺序复述一下故事情节?
(不同的学生复述补充后投影故事情节)
我们发现这些故事情节都与“最后的常春藤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可以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四、探讨人物形象
1、探讨:谁是小说的主人公?
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可能会认为:
琼珊:故事是围绕她展开的,她目睹那不落的最后一片叶子,最终康复,通过她说明生命要充满期待,要依靠自己的主题。
苏艾:琼珊病了,是她照顾,琼珊绝望,是她想方设法拖延,并把情况告诉了贝尔曼主题是歌颂她宝贵的友情。
贝尔曼:最后一片叶子是他画在墙上的,是他拯救了琼珊,主题是歌颂他舍己救人的品德。
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
2、分析贝尔曼的形象
一一投出思考题,让学生分析讨论,互相补充,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思考一:文中几次写到贝尔曼?分别是怎样写的?
第一次正面描写:
第30节,请一学生齐读,其余学生画出描写贝尔曼外貌、性格、处境的句子,概括其形象。
——外表丑陋,性格暴躁,生活窘迫,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失意的老画家。
第二次正面描写:语言描写。
让学生读相关语句分析。
第32节: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
第33节“可怜的琼删”“可恶的叶子”。
第35节(见文中)。
——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第三次侧面描写:第52节医生说:“他上了年纪,身体虚弱,病势来得凶猛。他可没有希望了”
第55节最后苏艾:“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师巧妙过渡:第55节最后写到:“那是贝尔曼的杰作”是不是杰作?为什么?
思考二: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他的杰作?
学生讨论回答: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思考三:既然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为什么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1)使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
学生讨论回答后投影:欧亨利式结尾:苏联有位作家曾说过,“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即“卒章显志”。短篇小说的大师们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结合第55节中有关语句描述一下贝尔曼是如何画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
学生用文字描述后,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评价(要求从语言、情境、精神方面去评),从而掀起一个高潮。
教师总结:
教师包含深情地概括,尽量在语言上、情绪上感染学生:
五、总结
播放《爱的奉献》歌曲,同时在歌声中打出拓展内容:
读了这篇小说,你一定被小说中折射出来的人性美深深打动,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贝尔曼用生命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回答呢?
6、《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反思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一篇小说,学生很感兴趣,对人物的分析也十分到位。只是,学生时不时会把注意力放到个别词语上,比如说“看家恶狗”,然后就会引起课堂秩序的混乱。其实这正是体现了老贝尔曼对苏艾和琼珊的保护欲。应该要引导学生正确回答,维持课堂纪律。
这篇小说我仍然分了两个课时来讲。讲课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
其一,“看家恶狗”所引起的骚动。可以引导学生回答:狗是忠诚的,体现贝尔曼的责任心;但“恶”字一方面能体现贝尔曼的责任心,另一方面也能体现他性格暴躁。
其二,分角色朗读的后果。我安排学生分男女生朗读,气势有了,情感没了;而且每个学生对角色的把握不一样,语速也不一样,所以齐读也很难实现。个人朗读最好是由老师自己立刻指定几个学生而不能让学生选。当然,所有的朗读不要开门见山,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先朗读一会,找找感觉,然后再由学生个人来分角色朗读。这样的`话,既给学生思考、酝酿情绪的时间,又能让平时不太敢表现或不太参与到课堂的学生一个准备的机会,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7、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这节课我设置的学习重点是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分析,欣赏精彩的人物语言。学习的难点是如何体会作品如何根据人物外貌描写来概括性格特点,同时要注意一些古今词义的变化。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引导学生:《红楼梦》写人物已经改变了以往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单一化的写法,塑造出成群性格鲜明的人物,其中林黛玉就是一个典型。这样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明白《红楼梦》在人物描写上的成就,还能让学生更易理解林黛玉的性格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和深刻的。很多教师喜欢用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人物剧照或电视剧片段来活跃调节课堂气氛。但这样做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片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上,而忽略了对名著语言的品味鉴赏,这与语文教学的宗旨是相悖的。
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点评式读书法”的介绍和运用,再加上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从文字中感受形象,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我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说出自己对文中林黛玉的理解。在指导理解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把众人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三处描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不同人物眼中不同的林黛玉,不同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层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我具体的抓住了以下几个重点:
1、关于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分析,可从语言、容貌入手,学生一般也能理解这个人的性格特征,“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2、优美的语言可以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在对林黛玉的描写中,作者用了“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一个“柳”字就写出了她的万种风情,写出了她的柔弱纤巧的姿态。
3、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除了让学生感悟美,提高道德情操之外,更应该学会运用,在当前中考应试的'指挥棒下,这显得很重要。学生往往能够抓住某一处的细节进行揣摩,但要把整篇文章进行系统分析就有难度了。这里有很多处的对比,林黛玉对两次“有没有读过书”的不同回答,王夫人的对林黛玉的“携”和王熙凤的“拉”,都可感受到人物性格,但老师如果没有点拨,学生是不可能感受到的。好的文章应该是处处有玄机,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点,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当中去,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够,很多时候都停留在表面。这也值得好好反思一下。
4、文史不分家,学习古典小说,如果没有掌握当时社会一定的历史常识,是无法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的,即使理解了也是苍白的。这点对老师来说更是重要。阅读永远是提高文学修养最基本的手段。语文老师更应该是个杂家,我感觉到自己知识面很狭窄,这严重影响了对文本的理解。尽管有很多的参考资料,但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解做主体,那语文课堂就不可能生动。所以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以上是我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几点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进行反思教学和行动研究,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8、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反思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为中国四大小说之首。《林黛玉进贾府》是历来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篇目,取自原著中的第三回。这回主要讲述宝黛的初次会面,以及为以后的感情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贾府中的主要人物,或实写或虚写,都有了简要的轮廓。篇幅相对有点长,但层次鲜明,语言优美,主要人物的性格已经比较突出的显现。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即是对《红楼梦》的初次感受,也是为以后的整篇阅读奠定兴趣的基石。
在以往的教材中,此课文是出现在高二的教材,现在让高一的学生学,相信会有一些难度。但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来看,让高一学生学习是有好处的,借此机会接触《红楼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这部大部头。
上此课前,原本打算找86版的电视连续剧和一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记得了05届教授此课时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让他们看林黛玉进贾府的电视,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不少。但后来我发现,观看电视剧,学生对人物形象较为关注,对人物性格也有了一些把握,但看了电视剧后,就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而忽略了对名著语言的品味鉴赏,这与语文教学的宗旨是相悖的。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在上这节课时,上课前没有组织观看剧电视剧《红楼梦》,也没有向学生展示与《红楼梦》有关的图片资料,在介绍完作家、时代背景及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后,就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点评式读书法”的介绍和运用,再加上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从文字中感受形象,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例如引导学生点评林黛玉,从“众人的眼里”、“凤姐的眼里”、“宝玉的眼里”,从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然后让学生进行点评,并且告诉学生:点评,就是圈点并批评。圈点,是在需要评论的地方画圈或点点,做些符号;批评,就是评论。点评的方式有圈点、总批、眉批、夹批等。如宝玉眼里的黛玉:“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我就提示学生特别注意“愁”“病”等词来体会她的“体弱多病”,注意“含情目”一词来体会她的“多情”,并在原文加上一些点评符号如着重号等以提醒学生注意。接着对这一段文字点评到:“气质超凡脱俗,容颜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王熙凤眼里的黛玉时,我还插入了脂砚斋的评语:“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对贾宝玉的分析中,主要抓住别人对宝玉的评价、两首《西江月》的判词以及黛玉眼中的宝玉来理解宝玉的性格特点。这样,不仅使学生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理解一步步地走进文字,更深入地理解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提示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认真揣摩语言,细细咀嚼品味”。这样一来,其实就是让学生将那些朦胧肤浅的感觉用文字进行加工、提升从而表达出来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从“看热闹”的层次提升到审美鉴赏的层面。 这样的教学处理,既避免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思维习惯,又使学生能更明确更有深度地理解文字、解读名著,提高鉴赏力。
为了进一步理解贾府中的人物,我还设计了一个探究题:探究《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哭和笑,从人物的哭和笑当中理解人物性格,透视贾府的环境。并且让学生跟着林黛玉的行踪,和林黛玉一起细心观察贾府,了解贾府这一典型环境对生活在这里的人的性格的形成有怎样的影响。
最后,还布置了练笔,让学生写“我眼中的黛玉”,在写之前,我先读了“网友之黛玉”和“专家之黛玉”。
语文课通过文字的间接性,引导学生想象品味其中的韵味,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使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引导学生体会曹雪芹描写人物不仅写人物外在的形貌,还通过极精练的语言写出了人物的神韵的高超技艺。本课也旨在通过这节课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授完课后,我开玩笑似的问学生:学完这课,有没有激起你们一点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呢?文科班学生表示通过这节课,极大地激发了他们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但理科班的同学则表示兴趣不大,看来,文理科班的教学应有所区别才行。
本课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少。还有课时严重超时,原计划用四课时教学的,最后用了六课时,这无形中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本来想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结果有可能反倒让学生厌烦,估计理科班的情况就是如此。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深文浅教,依然是我今后教学要着重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