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2023-07-15 14:45:09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1、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目标

  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进行简便计算,并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及训练

  重点

  运用运算定律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仪器

  教具

  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口算

  做教材第127页练习二十四第12题

  要求学生说出哪些题能用简便计算?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说出主要计算过程。

  二、计算

  1、做第13题,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细心。

  (1)学生独立完成。

  (2)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上述规律吗?

  教师板书:a-(b+c)=a-b-c

  反之:a-b-c=a-(a+c)

  2、补充: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略)

  提醒学生分析各题中的`运算顺序和分数特点,防止盲目地使简便算法。

  让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体评讲。

  三、应用题

  1、练习二十四第14题审题后独立解答

  先独立做,再逐题校对,最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怎样想的。)

  2、针对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四、布置作业:练习二十四第14、15、16题。

2、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加法同样运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②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和团结合作意识。

  二、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和“小数连加、连减和混合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密切联系生活。以同学们春游购物为主线。在计算每组商品的价线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

  2、改变学习方式。从问题出发,提出猜想,通过自主举例、验证,合作交流,探索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的运算,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及应用意识等多元目标。

  三、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

  四、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初建表象

  出示“春游购物”情况表,让学生仔细观察,哪几组商品的价线刚好合并成整元数?并根据这些信息,说说怎样判断两个小数能否合并成一个整数?

  ㈡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回忆定律

  说一说整数加法有哪些运算定律?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①问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加法也适用吗?

  ②先独立举例验证,然后小组合格交流。

  ③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结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3、解决问题,掌握方法

  出示小明所买商品及其价格。

  ①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

  ②比较算法,哪一种算法更简便?

  ③小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计算简便。

  4、尝试练习,理解算法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对简便方法掌握情况。

  5、看书质疑

  ㈢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㈣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教案 ,欢迎阅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1页的例5、例6,练习三的第9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使学生知道在运算时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说一说在整数乘法中学过哪些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学生说出字母表达式或用语言叙述都可以.对说出字母表达式的学生,最好让他们再说一说每个运算定律是什么意思.然后用课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二、新课

  1.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出示下面三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样的关系.

  × ○ ×

  ( × )× ○14×( × )

  ( + )× ○ × + ×

  先让学生观察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然后算出左右两边的得数,看看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并分别做出结论.如,根据 × = × ,可以做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的结论.

  最后做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的结论.

  让学生用字母表示每一个运算定律,教师板书:

  a×b=b×a

  (a×b)×c=a×(b×c)

  (a+b)×c=a×c+b×c

  教师:“这三个等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整数、小数、分数.)

  2.教学例5、例6(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使分数乘法计算简便).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整数、小数的乘法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应用运算定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1)课件展示教学

  例5. × ×5

  =×5×(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

  出示例5,让学生仔细观察,题里的已知数有什么特点.( 和5可以约分,所以可以先乘.)

  然后,教师问:“这种简便方法是应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4、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

  3、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和分析能力,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算式题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观察发现,分析推理

  教学准备:

  PPT、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整数乘法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今天,智慧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三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纸和笔迎接它们吧!

  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ppt出示)

  (1)25×7×4 (2)63×4+37×4 (3)(125+8)×8

  师: 现在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做第一小题,请第二大组的同学做第二小题,第三、四大组的同学请做第3小题。(等待3分钟)谁愿意上来板书?

  师:同学们都很积极,老师很欣赏大家的这种学习状态。下面我将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三个学生上台各板书一道题)

  师巡视,后全班订正:

  分别请三个小老师来评判学生的板书情况,给予及时评价:大家同意小老师的观点么?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快速又准确地将它们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呢?

  生1:我们运用了交换律、分配律

  师:你真会学以致用啊!

  生2:看到25就想到4,看到125就想到8

  师:你对数字真敏感

  师:仔细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

  生1:乘法交换律

  生2:乘法结合律

  生3:乘法分配律

  师:你们的记性真好啊!(生再回答时师边板书)

  师:你们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请生在黑板上板书)

  生1:a×b=b×a

  生2:a×b×c=a×(b×c)

  生3: (a+b)×c=a×c+b×c

  师:看来你们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比哈利波特还强!

  师:我们通过刚才对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时,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使运算更加简便

  二、新授

  师:既然它们可以使得整数乘法分运算简便,那它们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使分数乘法的运算更加简便呢?

  1、质疑猜测

  师:我们可以先进行大胆地猜测。

  生:能

  生:不能

  师:猜测之后需要大家小心地求证。

  2、验证归纳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仔细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请大家先和同桌说一说。

  生汇报

  生1:第一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因数相同,只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运用了交换律;

  生2:第二组算式中因数相同,左右两边都是3个数相乘。左边是先算前两个数的积,右边 是先算后两个数的积,运用了乘法的结合律;

  师:你的思考很有条理!

  生3:第三组算式中,左边是先用两个加数的和乘,右边是两个加数分别与相乘,然后相加。

  师: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表述很清楚。

  师:不计算,你能知道这三组算式中 内应填什么符号?

  生:等于号

  生:大于号

  生:小于号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统一啊!现在请第1、3、5、7小组的同学计算左边的算式,请2、4、6、8小组的同学完成右边的算式,大家都动手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测吧!

  师:通过刚才的验证,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们发现运用交换律可以很快得出结果。

  生2:我们发现整数乘法的结合律在分数乘法中也可以用。

  生3:我们发现整数乘法的分配律在分数乘法中可用。

  生4:我们刚才的猜测是对的,这些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都是可以用的。

  师:经过我们这么多小组的验证,我们得出了左边算式的结果等于右边算式的结果,那也就是说――整数乘法的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请生自己出题验证

  师:通过同学们自己动手,我们得出了整数乘法的`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小结:(板书)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3、实践运用

  (1)出示例6

  ×× 5 = ( + )× 4 =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吗?能运用哪些运算定律?

  生1:3个数连乘,其中与5可以放在一起,先约分,可用交换律。

  生2:有乘法还有加法,且可与4放在一起,先约分,可用分配律

  师:你的表达能力真强!

  (2)生独立计算

  师:请同学们运用这些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

  生独立做

  请生板演

  生汇报想法、思路,订正

  师:运用这些运算定律,我们的计算更加地简便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板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生齐读课题

  三、巩固拓展

  1、基础练

  师:请大家将课本打开,到第14页的“做一做”

  PPT出示其中两题,另选一题(共三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定律?

  ××3= ( + )×27 = ×+×=

  先请生读题,抓住关键词、简便方法,确定方法,生再独立完成,请3生板演,师巡视。

  2、提高练习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 ×= 87×=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六一对乘法进行简便计算,但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附:板书

  整数乘法分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交换律 a×b=b×a

  整数乘法的 结合律 a×b×c=a×(b×c) 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分配律 (a+b)×c=a×c+b×c

  ×× 5 ( + )× 4

  =( × 5 )× =( × 4 )+ ( × 4 )

  = 3 × = + 1

  = =

5、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练习课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代数思想。

  3.会运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应用过程,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它的广泛应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 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式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星期,他今天上午骑了40km,下午骑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 理解题意

  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用加法:40+56或56+40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加法运算的定律。

  板书:加法运算定律

  (2) 解决问题

  40+56=96(km)或56+40=96(km)

  (3) 观察算式,发现定律

  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所表示的都是李叔叔今天一天骑的路程,因此两道算式之间可用等号连接,即40+56=56+40

  观察40+56=56+40,发现,等号左、右两边的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但结果不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验证定律

  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可以举例验证。如:

  0+200=200 ; 200+0=200 所以 0+200=200=0

  11+78=89 ; 78+11=89 所以 11+78=78+11

  发现: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

  在数学当中通常用字母表示定律,若用a,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则加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a+b=b+a(a,b代表任意数)。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观、方便。

  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

  归纳总结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随堂练习:

  小红有24支水彩笔,小刚有16支水彩笔,小红和小刚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笔?

  答案:24+16=40(支)或者16+24=40(支)

  探究新知2:加法结合律

  情境导入:

  问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 理解题意

  师:要求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就是求第一天所骑的加上第二天再加上第三天所骑的所有路程是多少,列式:88+104+96

  2. 解答:

  方法一: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88+104+96

  = 192+96

  = 288(千米)

  方法二:观察算式中96+104正好等于200,所以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加上他们的和。

  即: 88+104+96

  = 88+(104+96)

  = 88+200

  = 288(千米)

  答: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288千米。

  3. 发现规律

  观察两种解题方法,发现:一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方法二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计算结果相同,因此,

  可以写成等式(88+104)+96=88+(96+104)

  归纳总结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个叫加法结合律。

  4. 用字母表示定律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三个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a+(b+c)

  板书:加法结合律(a+b)+c=a+(b+c)

  活学活用:

  有三块布,第一块长68米,第二块长59米,第三块长41米,那么三块布一共有多长?

  68+(59+41)

  = 68+100

  = 168(米)

  答:三块布一共有 168米

  探究新知3:加法中的简便运算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

  1.理解题意

  师:要想求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只要把后四天所有的路程加起来就行了,列式为:115+132+118+85

  2.观察算式特点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115与85能凑成整百数,132与118能凑成整数,因此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就能把式子改写为:

  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 200+250

  = 450

  3.解答

  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 (115+85)+(132+118)

  = 200+250

  = 450(千米)

  归纳总结:

  在加法算式中,当某些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数或者多个相同数时,运用加法交换率或者加法结合律改变式子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更方便。

6、《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一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有限个例证明让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根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本课的教学设计朴实,概括为以下几点:

  1、准确定位,提高课堂效率。本班学生对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已熟练掌握,并能正确运用于加、减简便计算,根据这一认知和技能水平,教学中不以复习铺垫旧知来实现知识迁移,而直截了当引放新课的情境,提高了40分钟的课堂效率。

  2、实现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教学情境是直接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服务的,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通过童话故事的情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小数加减简便算法的探索活动,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3、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构建数学模型。结合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学生独立自行计算,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从不同的算法中比较、悟出整数加法定律在小数计算中同样适用。通过情境中特设计的两道都能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例题,使学生在有限个例证中证实了初步构建的数学模型,懂得能否凑成整数是判断小数加减算式能不能进行简便计算的依据。

7、《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104页的例4以及相应的习题,学习的是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目标分为三类:(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104页的例4以及相应的习题,学习的是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分为三类: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的过程,并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德育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迁移的认知规律,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简单的多媒体,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

  1、教学时,我创设了春季运动会的情景,通过有激励性的四项技能竞赛情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小数加减简便算法的探索活动,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2、我结合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学生独立自行计算,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从求选手总成绩不同的算法中比较、悟出整数加法定律在小数计算中同样适用。通过情境中特设计的两道都能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一道不能简便计算的数据,使学生在有限个例证中证实了初步构建的数学模型,懂得能否凑成整数是判断小数加减算式能不能进行简便计算的依据。

  3、练习设计层次性。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反应或拓展,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本课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新知的应用、开放题思维训练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悟,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

  4、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缺陷:如本课教学内容有数字的特殊性,如何根据学生生活创设趣味性、有效性、真实性的最佳的教学情境;计算课应怎样驾驭课堂既体现自主学习,又不枯燥乏味;在独立探索中有困难的学生应怎样及时引导和帮助,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抛砖引玉,提升自我教学能力,是我本节课的目的。教海无涯,又因本人水平有限,本课堂教学难免存在着许多不足与问题,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指点迷津,多多指正。

8、《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分为三类: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的过程,并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迁移的认知规律,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简单的多媒体,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

  1、教学时,我创设了春季运动会的情景,通过有激励性的四项技能竞赛情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小数加减简便算法的'探索活动,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2、我结合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学生独立自行计算,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从求选手总成绩不同的算法中比较、悟出整数加法定律在小数计算中同样适用。通过情境中特设计的两道都能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一道不能简便计算的数据,使学生在有限个例证中证实了初步构建的数学模型,懂得能否凑成整数是判断小数加减算式能不能进行简便计算的依据。

  3、练习设计层次性。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反应或拓展,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本课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新知的应用、开放题思维训练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悟,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

  4、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缺陷:如本课教学内容有数字的特殊性,如何根据学生生活创设趣味性、有效性、真实性的最佳的教学情境;计算课应怎样驾驭课堂既体现自主学习,又不枯燥乏味;在独立探索中有困难的学生应怎样及时引导和帮助,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抛砖引玉,提升自我教学能力,是我本节课的目的。教海无涯,又因本人水平有限,本课堂教学难免存在着许多不足与问题,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指点迷津,多多指正。

9、《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教学反思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内容是小学六年制数学第八册课本116页例5以及相应的习题,学习的是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目标分为三类:(1)知识目标:知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的,能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技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讲求方法,注重实效。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迁移的认知规律,运用简单的多媒体,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1、竞赛。考虑到下午学生的情绪可能较低落,加上本课属于计算课,本身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兴趣。为此本人临时改变教学计划,把口算题改为小组竞赛,希望以此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2、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时,我创设了圆圆买文具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帮助她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被信任、能做事情的快乐,不仅实现了角色转换,唤起学生的主角意识,而且让学生享受到助人的乐趣。计算时让学生自行探究,从比较中得到简便算法,这样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教学时,根据教学目标,本人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

  1、口算比赛。

  目的:检查学生的计算情况,同时从中引出定律,为新课作铺垫。口算也叫心算,它是不借助计算工具依靠大脑思维记忆直接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学生进行口算需要观察数目的特征,然后在心里以灵活简便的方式,迅速、准确的计算出来,这样心口合一,又快又准,日积月累计算的能力就不断的提高了。从而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课前两三分钟的口算,我几乎每课必用,不知在座认同吗?

  2、创设情景,尝试自学。

  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先尝试探索,教师引导。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应贯串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创设买文具的情景,把教学内容放到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情景中,学生通过尝试计算,自觉地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迁移到小数加法运算当中,从比较中得出简算方法。这样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课堂练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出示三组学具,分别有三件、四件、五件,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总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主选择题目,进行相关的练习,达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4.概括简算的步骤。

  当学生学完新知,让学生根据出简算的步骤,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结构的学习方法,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拓展练习。

  包括两个小题。

  (1)、判断能不能简算。主要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计算时能根据题目灵活应变,防止学生陷入思维定势,误以为学了简算,就什么题目都要用简算。

  (2)、开放题。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方法,有利于让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

  《新课标》指出:必须让每个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数学的内容必须来自于学生的实际背景,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本课的教学从胆抛弃教材那枯燥无味的数字,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提炼出数学知识,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利用旧知进行迁移,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但开放题时,对于5.38-1.66-()时,括号里的数有的学生填1.66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为何填1.66不能达到简便计算,引导时可以留点时间让学生先进行试算一下,学生便可以较清楚地发现:1.66与1.66不能凑成整数,从而解决这个难点。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