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等奖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3-06-22 09:30:25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教学设计一等奖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教学设计一等奖

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教学设计一等奖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硅酸盐的主要用途和组成。

  ②了解硅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

  ③掌握硅酸钠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 学习陶瓷、玻璃和水泥的有关知识,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硅酸盐的性质和重要用途

  教学难点:硅的晶体结构

  教学方法:阅读法和比较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中国誉称“瓷国”。陶瓷是我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原始陶器大约是1万年前出现在中国。“陶”作为历史上第一种人造材料成为人类摆脱蒙昧的时代标志,秦兵马俑的制造展示了当时制陶规模和高超的动手术与艺术水平。瓷器在东汉晚期发明,到宁朝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柴”、“汝”、“哥”、“钧”、“定”、“官”几大名窑,其制品工艺之精湛达到“青如天”、“薄如纸”、“声如磬”的水平。而陶瓷主要含硅元素。

  秦兵马俑和古陶器的图片。【板书】三、硅酸盐

  1、硅酸盐

  (1)定义: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复杂化合物的总称。

  (2)物理性质:一般不溶于水。

  (3)化学性质:性质稳定,不易和别的物质反应。

  (4)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

  硅酸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为了方便记忆和计算,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书写顺序为: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若有两种金属氧化,则活泼的在前,较不活泼的在后。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下列硅酸盐:

  镁橄榄石[Mg2SiO4] 2MgOSiO2

  高岭土[Al2(Si2O5)(OH)] Al2O32SiO22H2O

  正长石[K2Al2Si6O16 ] K2O Al2O36SiO2

  请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钠[Na2SiO3]、镁橄榄石[Mg2SiO4]、高岭土[Al2(Si2O5)(OH)4]的组成,一学生写在投影片上。Na2OSiO2

  2MgOSiO2

  2、硅酸钠

  硅酸盐种类很多,大多难溶于水,可溶性硅酸盐,最常见的是Na2SiO3。它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又称泡花碱。

  ①物理性质:水溶液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

  ②化学性质:

  Na2SiO3+2HCl=H2SiO3 +2NaCl Na2SiO3+ H2O+CO2= H2SiO3 + Na2CO3

  ③应用:

  可做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及黏胶剂。实验室里用于制H2SiO3,工业上可制成硅酸凝胶,处理后就得硅胶,硅胶是一种很好的干燥剂和催化剂载体。

  实验4-2:Na2SiO3的防火作用【过渡】从古到今,人类创造性的生产出了几大类硅酸盐产品,它们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3、传统的硅酸盐材料

  (1)陶瓷

  ①制法:陶瓷是以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②分类: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统称。陶瓷的种类很多,根据原料、烧制温度等的不同,主要分为土器、陶器、瓷器和炻器等。

  陶器:用一般的粘土制成形体,干燥后在窑内于1000℃以下的温度下烧结而成的。陶器表面粗糙,有多孔,容易渗水。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常于烧制前在坯体表面涂上一层釉,使成品光滑、不渗水。常用陶器有缸、盆、坛。

  瓷器:是用纯净的粘土加入一定量的石英和长石粉末,制成坯、干燥、上釉,在窑内于1200℃~1400℃的高温下烧结而成的,如瓷壶、瓷杯、瓷碗等。瓷器质地致密,不渗水。

  炻器:是介于瓷器和陶器之间的一种陶器制品,如沙锅、水瓮等。

  ③特性:陶瓷具有抗氧化、抗酸碱腐蚀、耐高温、绝缘好等性质,制作时易加工成型。

  (2)玻璃

  ①主要原料:石英、碳酸钠、石灰石

  ②生产原理:

  SiO2 + Na2CO3 =Na2SiO3 + CO2 SiO2 +CaCO3=CaSiO3 + CO2

  ③特性:玻璃通常为表面光滑、致密、硬而脆的.固体。

  在高温时逐渐软化甚至变为液体。高温熔融的液态玻璃能抽成细丝。有的玻璃为无色,有的玻璃有蓝色、绿色或棕色等。无色玻璃透光性好,有色玻璃透光性差。一般玻璃不导电,导热性也很弱。

  (3)水泥

  ①主要原料:粘土、石灰石;辅料:石膏

  ②普通水泥主要成分:

  硅酸三钙(3CaOSiO2) 、硅酸二钙 (2CaOSiO2)、铝酸三钙 (3CaOAl2O3)

  ③特性:水泥有水硬性。

  水硬性是细粉状水泥遇水后变为坚硬、块状固体的性质。与水泥的水硬性相对应的变化叫做水泥的硬化。石膏能延缓水泥的硬化速率。

  4、新型硅酸盐材料——具有特殊功能的含硅材料

  (1)碳化硅:

  具有金刚石的结构,硬度很大,可以用作砂轮、砂纸的磨料。

  (2)硅钢:

  含4%硅的硅钢,具有高导磁性——变压器铁芯。

  (3)硅橡胶:

  人工合成的硅橡胶,在高温或低温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弹性——制造火箭、导弹、飞机的零件;绝缘材料。

  (4)分子筛:

  人工制造的分子筛,具有均匀微孔结构,主要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科学视野】学生自己阅读科学视野,了解新型陶瓷和土壤胶体。

  (5)新型陶瓷: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

  5、土壤胶体: 胶体颗粒表面积大,带负电,有保肥作用。【过渡】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7.72%,仅次于氧居第二位,所以硅的化合物随处可见。人类虽然在一万年前制出了陶器,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玻璃。而人类真正认识硅元素是在1823年由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用金属钾还原四氟化硅时获得单质硅的。

  四、硅单质

  1、硅单质的分类:硅单质分为无定形硅和晶体硅两类。

  2、晶体硅的性质

  (1)结构:类似金刚石

  (2)物理性质:灰黑色固体,有金属光泽;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3)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①硅和氧气反应:Si+O2 SiO2

  ②硅和强碱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3、制法: 用适量碳还原二氧化硅得到粗硅。将粗硅与氯气在高温下反应,得液态不纯的四氯化硅,经分馏提纯用氢气还原即可得纯硅。

  2C+SiO2 Si+2CO↑ Si+2Cl2 SiCl4 SiCl4+2H2 Si↓+4HCl

  4、用途: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计算机芯片、光电池(太阳能电池)。

  〖板书设计〗二、硅酸盐

  1、硅酸盐概述;

  2、硅酸钠;

  3、传统的硅酸盐材料

  4、新型硅酸盐材料——具有特殊功能的含硅材料

  三、硅单质

  1、硅单质的分类:分为无定形硅和晶体硅两类。

  2、晶体硅的性质;

  3、制法:

  4、用途:

2、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⑶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⑷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⑴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⑶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及铅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教学重难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工具

  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的图片、铁架台、铁片、酒精灯、焊锡、铅、火柴等。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铜,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展示金属制品的图片。

  【提问】图片中的制品主要由什么材料制成?

  【讲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新课引入】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板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设问】根据生活经验,你所知道的金属有哪些?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

  我所知道的金属

  【学生回答、交流】

  【小结】金属的种类有很多,而我们最常见的金属有铁、铝和铜。

  【展示】铜和铁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过渡】下面,我们就以铜、铁为例,来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

  【活动与探究】学生分组进行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感觉一下同体积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

  3、试试不同金属片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它们硬度是否相同。

  4、用电池和小灯泡等试试他们能否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5、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传热。

  【学生实验探究、完成报告、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实验1的结论】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

  【实验2和实验3的结论】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实验4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各不相同。

  【实验5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热性。

  【学习情景】展示细铜丝、薄铜片等。

  【介绍】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教师总结并板书】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且熔点较高。

  【讨论】

  1、制造飞机和制造机器底座,对所用金属的密度和硬度会有什么要求?

  2、电炉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你认为它利用了钨的哪些性质?

  【过渡】金属不仅具有以上共性还有各自的特性。

  【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P3表8-1)

  【学生分析比较汇报】

  【介绍】金属之最(课本P4)

  【讨论】投影展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总结】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转折】展示飞机图片,思考制造飞机的材料中为什么大量使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

  【设疑】那么,什么是合金?合金的性质与其组分金属有何不同?合金的应用范围怎样?我们常用的合金有哪些?哪些合金最有前途?

  【阅读】课本P4—5《合金》的内容。

  【设问】我们应该怎样定义合金?谈谈你的看法。

  【归纳】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介绍】生铁和钢。

  【比较】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较。

  【实验探究】实验8-1(备注:焊锡和锡的比较课外完成)

  1、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光泽、颜色。

  2、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

  【过渡】合金的熔点与其组分金属相比,又有何特点呢?下面我们以焊锡为例,进行实验。

  【演示实验8-2】如图8-6所示,将绿豆粒大的焊锡、锡和铅放置在铁片上,加热铁片的中心部分,观察,比较焊锡和组成它的纯金属锡、铅的熔化温度。

  【总结】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存在差异,从而使合金更容易适合于不同的用途。

  【讲解】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展示】几种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课本P6)。

  【过渡】合金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新的金属和合金一直在被不断的发展和应用。例如,钛和钛合金就是近30年来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和关注的一种新型金属材料。

  【板书】4、钛和钛合金,新型金属材料

  【展示】钛和钛合金、新型金属材料的有关资料。

  【小结】课本P7。

  【布置课外作业】习题4、5

  【做一做】家庭小实验——淬火与回火

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教学设计一等奖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铁、铝、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教材内容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以及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教材比较集中地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它们的性质、用途和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与以往的初中教材相比,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全面性;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自感受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不同,以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注意对一些重点内容(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腐蚀的条件等)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注意对学生进行金属资源保护意识的教育,注意介绍一些新科技成果如形状记忆合金等,以事实来说明化学学习的价值。

  本单元教学重点: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本单元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生活化

  在教学中,一方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化学,把生活经验化学化、化学问题生活化,体现“化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运用化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认识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科学学习中的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弘扬个性。

  例如,在课题1的教学中,课前可以由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由实物或事实入手,使学生认识金属材料与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进而引入到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教学。在课题2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一些实例和习题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感受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在课题3的教学中,关于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的教学,可以结合地理课的有关内容,利用矿物标本或实物照片、图表等进行教学,应鼓励学生主动查找有关资料,并在课内外进行交流。我国冶炼铁的历史及解放前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等内容的教学,也可以采用相似的教学方法。

  2、学习方式重探究

  运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化学知识,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本单元教学中要注意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探究形式。

  例如,在课题1的教学中,采用“基本问题驱动——对比实验——收集整理数据——分析作出结论——解释基本问题”的探究形式,探讨“为什么目前纯金属只有90余种,但由这些纯金属按一定组成和质量比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这一基本问题,使学生认识物质组成的改变会使其性能发生改变的重要依据。在课题2的教学中,采用“实验——收集整理数据——分析讨论——发现规律”的探究形式,探究金属活动顺序和转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在课题3的教学中,采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收集整理数据——结论——解释——交流”的'课内外相结合的探究形式,探究金属的腐蚀及其防护的知识。

  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控制相似的实验条件,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对实验现象进行正确对比和分析,这是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

  3、知识拓延多发散

  在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时,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训练。例如,在课题1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这一问题的认识时,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重点组织好教材中的“讨论”,对有些讨论题应说出不止一个理由。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

  同时,要注意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例如,“金属之最”以及“形状记忆合金”这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办一期化学小报或墙报等。钢的淬火和回火实验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且简单易做,应鼓励学生课外尝试去做。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将教材中的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图制成投影片或计算机软件等,并配合其他资料,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每个学生都随手可做的事情,可结合本课题未的“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地去做。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可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允许多种方案同时试验,以小组或个人等多种方式活动。本单元小结可以按照教材中所给的思路,采用讨论、填表和填空等多种方式进行。

  4、知识应用重归纳

  让学生感受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有关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等的判断依据,可以通过对一些实例和习题的讨论和分析进行归纳,也可以结合课题2的复习和小结进行。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是一类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讨论这一类计算题的解法时,关键是归纳出解题思路:即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是纯物质的计算,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可以视情况进行课堂练习,当堂讨论和评析一些错误的解法以及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本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1 金属材料 2课时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2课时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课时

  复习与练习 2课时

4、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的探究,进一步锻炼学生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讨论、归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新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置换反应

  【难点】置换反应的判断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知识贴近生活,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多次进行过实验探究,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做过镁条、铁丝等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接触过锌和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学生对本节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比较容易被调动起来,可轻松学习并应用知识。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是九年级化学的重点,学好本节内容可以为以后学习酸、碱、盐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地、系统地学习,本节内容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

  【教学环节与活动】

  课前预习

  1、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2、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3、写出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

  课堂互动

  【情景引入】老师的一位朋友在网上买了一条金手链,但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如何帮他鉴别?

  【师生合作】探究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展示各种金属暴露在空气中的变化前后的图片,写出下列方程式。

  与氧气反应的条件

  化学方程式

  镁

  在常温就能与氧气反应

  铝

  在常温就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膜

  铁

  铁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铜

  在常温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加热时可以(现象平缓)

  金

  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

  【小结】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________(相同,不相同)。

  2.金属的活动性:说明____、___较活泼,____、____次之,______最不活泼。

  【情景引入新知】你家庭厨房中盛放醋的容器是什么材料的呢?能用铁或铝罐装吗?猪脚煲姜醋能用铁锅或者铝锅吗?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金属能否与酸反应

  分成A、B两大组来做对比实验。

  实验步骤:

  A组(1-3小组):在4支试管里分别放入两小块打磨光洁的镁条、锌粒、铁片、铜片,各加入约5mL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并记录在下表中。

  B组(4-6小组):用稀硫酸代替A组中的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

  A组(1-3小组):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金属与稀盐酸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与稀盐酸

  锌和稀盐酸

  铁和稀盐酸

  铜和稀盐酸

  B组(4-6小组):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金属与稀硫酸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与稀硫酸

  锌和稀硫酸

  铁和稀硫酸

  铜和稀硫酸

  【小结】

  (1)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有;

  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不产生氢气)的金属有。

  (2)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吗?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学以致用】你家庭厨房中盛放醋的容器是什么材料的呢?能用铁或铝罐装吗?猪脚煲姜醋能用铁锅或者铝锅吗?

  A+BC→AC+B

  【引入新知】----置换反应:观察上表中镁、锌、铁与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方程式,比较它们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由一种________与一种_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__与另一种_________。

  【归纳】置换反应特点: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巩固新概念】

  高温

  判断下列反应为置换反应的是

  高温

  高温

  (1)CO2+Ca(OH)2=CaCO3↓+H2O

  (2)C+2CuOCO2↑+2Cu

  (3)2Mg+CO22MgO+C

  (4)3CO+Fe2O32Fe+3CO2

  (5)Fe2O3+6HCl=2FeCl3+3H2O

  (6)Zn+FeSO4=ZnSO4+Fe

  【学以致用】老师的一位朋友在网上买了一条金手链,但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如何帮他鉴别?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5、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O2

  2MgO

  4Al+3O2

  2Al2O3

  3Fe+2O2

  点燃

  Fe3O4

  2Cu+O2

  加热

  2CuO

  Au不与氧气反应

  金属活动性:Mg、Al>Fe、Cu>Au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Cu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金属活动性:Mg>Zn>Fe>Cu

  三、置换反应:A+BC→AC+B

  【教学资源】

  巩固练习

  基础题

  1.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不与酸、碱反应

  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2.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高温Si+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CO2+Ca(OH)2===CaCO3↓+H2O

  C.CaCO3+HCl====CaCl+CO2↑+H2O

  D.Mg+O2MgO

  4.面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如果我们逐个进行学习和研究,时间上不允许,同时也不便于寻找规律,因此有必要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学习。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是

  A.Fe+2AgNO3====Fe(NO3)2+2Ag

  B.3Fe+2O2Fe3O4

  C.CH4+2O2CO2+2H2O

  D.2HgO2Hg+O2↑

  5.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置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钉在稀硫酸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金、铜、铁、锌”,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填化学式)。世界上常用黄金作金融储备、货币等,其原因是。

  提高题

  7.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的活泼性N>M

  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N>M

  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8.小明同学用6.5g不纯的锌粉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收集到H2的质量0.205g。已知其中只含有另一种金属杂质。这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铁

  B.铝

  C.铜

  D.镁

  9.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含有Mg、Al、Cu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A.Mg、Al

  B.Cu

  C.Al、Cu

  D.Mg、Cu

  10.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小华利用一瓶稀盐酸和相关的仪器,测定黄铜样品的组成(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将30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10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连续加入盐酸的体积/mL

  10

  10

  1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8

  0.08

  0.04

  (1)从上表数据分析,小华用10g合金粉末总共收集到氢气_______g;

  (2)求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教学评价】

  本节内容知识贴近生活,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我先从问题引入,我向同学们寻求帮助,“老师的一位朋友在网上买了一条金手链,但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如何帮他鉴别?”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因此,我让学生回顾之前实验的现象,讲授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内容时,我采用图片展示的方法,既形象又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习金属与酸反应知识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家庭厨房中盛放醋的容器是什么材料的呢?能用铁或铝罐装吗?猪脚煲姜醋能用铁锅或者铝锅吗?”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金属能否与酸反应的实验,我将学生分成A、B两大组来做对比实验,A组(1-3小组)同学做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B组(4-6小组)同学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讨论交流,填写实验现象,写出方程式,得出实验结论。

  化学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让学生回答老师之前提出的问题:“你家庭厨房中盛放醋的容器是什么材料的呢?能用铁或铝罐装吗?猪脚煲姜醋能用铁锅或者铝锅吗?”

  “老师的一位朋友在网上买了一条金手链,但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如何帮他鉴别?”首尾呼应,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探究实验所花时间太长,再加上有些实验现象不是特别明显,使得本节课的课堂容量有些过大,从而导致本节课时间有些不充足,造成后面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反馈。

  教学传授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认真地进行总结,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不断的完善,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努力改进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

6、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讲了,每一次感受都不同,通过本节课的讲授,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引入新课。介绍一种古老而富有青春活力的化学元素,它在不同领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设置悬念,展图片作为引入,形式新颖,能引起学生关注,钓起学生胃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这节课重点讲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硅酸的性质和制备展开,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各知识点之间过渡自然,衔接流畅。

  3、对于本节内容的重要知识点有较好的落实。如: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性质比较,典型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由学生自己完成,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由此引发的两个问题:二氧化硅是什么类型的氧化物?并得出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的结论。如何区别未贴标签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进一步思考实验室用什么材料的试剂瓶来盛放氢氟酸?讲练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巩固知识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4、实验探究。设计变色硅胶的实验,供学生探究,提出制备硅酸的方案,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也使得他们对化学有了更为浓厚的兴趣,因为该实验简单易操作,成功率较高。失败的原因好分析。

  存在的不足:

  1、在课堂教学中还是紧张,精神欠饱满,语言表达缺乏准确性,表情不够丰富;学生回答问题较少,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2、教学互动有,但是开展得不是很好,时间分配不是很恰当。

  3、在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的方面做得不好,过渡处不够灵活。

  4、对于学生方程式书写中出现的错误,没有用最巧妙的方法解决,应该让学生通过记忆Na2CO3的方法来记忆Na2SiO3。

  5、课堂上要学会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

  6、教师的基本功不够扎实,知识面比较窄,化学中的专业术语表达不准确。需要多听课,多学习,多练习。

  总的来说,本节课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以主体和探究活动主人的身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探究式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还学到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整堂课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发言,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次同课异构讲课比赛,让我受益匪浅,也明白了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要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多做教学反思,更快进步,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

7、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教学反思

  一、设计思想

  1、根据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基本理念,教学过程中以社会生活为背景,以化学实验为工具,以启迪性为核心特征的循循善诱为主旋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以独立性为核心特征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师傅引进门,修行靠自己”的自学之路。学生在领悟掌握本学科知识同时,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以图片和问题相结合的形式创设历史学习情意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二、较成功的方面:

  1、能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落实好双基,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科学学习方法,适当进行德育渗透。

  2、以人类对材料的使用历史引入,能较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过渡自然,前后呼应。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通过演示实验、适当提问、学生讨论、课堂练习等多种方法调动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5、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的交叉灵活运用,对教学的效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不足的方面:

  1、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概括总结能力的培养,使整节课知识的系统性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但在学生小结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至使教学进度略慢。

  2、在处理钠在空气燃烧的演示实验中,未能让全班大部分学生清楚的观察这一变化过程,是本节课的一大遗憾。

  3、设计的师生互动形式虽然较多,但受学生的基础等问题,调动还不是很充分,学生参加的程度还待进一步提高。

  四、今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学习新课标,在教学中要有新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8、金属材料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较为琐碎,但是本节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本节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下面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

  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使学生体验从已知到未知再回到已知的过程,这就需要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及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来完成。金属材料在其他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及应用的广泛性,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当我提出让同学们举出一些常见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它们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时,每个同学的兴趣都非常高涨,从厨具到农具再到学习用品、到医疗器械,什么都想到了,思维异常的活跃。学生在交流中展示了自我,在倾听中充实了自我。在此基础上学生总结归纳出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对对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生活中一些零散的认识有了一个很好的提升。进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同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学习了本节课的另一重点内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学生很轻松的就完成了这部分内容。

  对合金的教学学生们表现出热情不减,什么是合金?它是如何生产的?为什么生活中得以广泛使用?它和纯金属有什么区别?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认识探究合金的欲望。

  随后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过程体验合金优良的性能,加深对合金与纯金属性质差异的认识。非常自然的将学生引向了本节课的'难点: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具有广泛用途的原因?

  我认为本节课有如下成功之处:

  1 、多媒体运用得较好。

  2、本节课内容较散、较琐碎,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及时的巩固和掌握。

  3、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学习本节课内容。避免了单一的教学。

  4、通过多媒体对一些合金进行了展示,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5、课堂气氛较好,学生配合的不错,基本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我知道本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

  1、思路不够开阔,不能大胆的进行新的尝试,课上得不够新颖。

  2、没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时间把握不够好。可能是我不想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时候,没能很好的控制学生展示的人数和时间。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希望多提宝贵意见。以后我会不断改进、不断努力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